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人相似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动物模型建立的意义
1
作者 姜超 郭维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1-493,共3页
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感觉缺陷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共有4.6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1])。听力损失会导致言语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的交流,甚至影响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已成为严重危害国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同时还增加... 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感觉缺陷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共有4.6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1])。听力损失会导致言语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的交流,甚至影响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已成为严重危害国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同时还增加了医疗支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障碍 医疗支出 动物模型建立 听力损失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数据显示 世界卫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生成成熟精子的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9
2
作者 于洁 叶静 +5 位作者 张芳婷 万汇涓 尹美珺 房家智 桂耀庭 蔡志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采用免疫缺陷小鼠作为孵化器,建立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生成精子的实验模型。方法:以新生小鼠睾丸组织为供体,免疫缺陷小鼠为受体进行组织移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 目的:采用免疫缺陷小鼠作为孵化器,建立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生成精子的实验模型。方法:以新生小鼠睾丸组织为供体,免疫缺陷小鼠为受体进行组织移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移植物中睾丸特异蛋白激酶(testis-specific protein kinase 1,TESK1)mRNA 表达进行检测,并应用组织形态学分析法对生精细胞的发育作进一步的验证。结果:分子生物学及组织学观察显示,移植物组织不仅可像正常小鼠睾丸组织一样表达 TESK1 mRNA,并且富含与正常成年小鼠睾丸组织中类似的精曲小管结构以及各级生精细胞和精子。结论:移植后的生精细胞可在异体异位继续发育生长,完成整个生精过程,最终发育精曲小管及成熟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组织 精子 生精细胞 异体 异位移植 移植物 动物模型建立 激酶 发育 反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建立及指标监测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宁 胡立斌 +1 位作者 张中中 潘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评价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实验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狭窄对照、肾栓塞和肾切除 4组 ,后 3组行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术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使用颈动脉皮鞘法监测血压。通过对血压... 目的 评价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实验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狭窄对照、肾栓塞和肾切除 4组 ,后 3组行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术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使用颈动脉皮鞘法监测血压。通过对血压、血浆肾素活性、血肌酐和尿素的监测以及肾动脉造影表现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建立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其它各组狗术前正常血压为 (142 .5± 2 .6 ) / (87.6± 2 .5 )mmHg。肾动脉狭窄术后 6d达到稳定的高水平 ,为(195 .6± 14.7) / (135 .6± 10 .5 )mmHg ,肾动脉狭窄术后狗血压显著高于正常 (P <0 .0 1)。造影示肾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为 80 %。结论 实验中使用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可成功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可模拟人类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病变 ,重复性强 ,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动物实验 动物模型建立 指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卓豪 徐果 张志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7-760,共4页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耳科的常见病。80%的儿童3岁前曾出现过急性中耳炎的表现,以OME为主[1]。然而,一部分患者可以自愈,并且不再复发,另外一部...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耳科的常见病。80%的儿童3岁前曾出现过急性中耳炎的表现,以OME为主[1]。然而,一部分患者可以自愈,并且不再复发,另外一部分的患者则迁延不愈。OME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学者普遍认为,OME病因有咽鼓管阻塞、感染、变应性反应,通常涉及多因素,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易感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动物模型建立 中耳积液 咽鼓管阻塞 急性中耳炎 变应性反应 炎性疾病 OTITIS 咽鼓管功能 EF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侧咀嚼习惯对口颌系统的影响——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波 李晓箐 易新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偏侧咀嚼习惯 动物模型建立 口颌系统 单侧咀嚼 口腔疾病 功能紊乱 咀嚼肌群 下颌关节 模拟人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建立的现状 被引量:5
6
作者 谷俊朝 刘建 俞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4-717,共4页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动物模型建立 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 免疫功能受损 PCP肺炎 生物学分类 寄生虫病 A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季智勇 史怀璋 徐善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286-288,共3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物模型建立 动脉瘤模型 生物学特性 内注射 动脉壁 模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脾虚”证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和思路 被引量:3
8
作者 徐重明 夏天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5期46-48,共3页
建立科学准确的"脾虚证"动物模型是中西医结合探索脾虚证本质的重要手段。建立"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工作已有十多年,它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学思路对于促进中西医结合开展证本质的研究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本文就近年... 建立科学准确的"脾虚证"动物模型是中西医结合探索脾虚证本质的重要手段。建立"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工作已有十多年,它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学思路对于促进中西医结合开展证本质的研究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脾虚证"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和思路作一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建立 脾虚大鼠 实验治疗学 造模方法 健脾益气方药 脾虚模型 模型建立方法 大黄水浸煎剂 中西医结合 四君子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动物模型建立及出血量、出血速度与昏迷关系的观察
9
作者 冷冰 张庆林 +1 位作者 刘玉光 张均珠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改进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研究出血量、出血速度与昏迷的关系。采用体外定位穿刺脑室内注血方法,按注血量2.5ml、5ml、10ml和注血时间:小于5s或大于80s进行实验。7只昏迷,注血速度与昏迷有显著... 改进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研究出血量、出血速度与昏迷的关系。采用体外定位穿刺脑室内注血方法,按注血量2.5ml、5ml、10ml和注血时间:小于5s或大于80s进行实验。7只昏迷,注血速度与昏迷有显著性差异(ANOVAP<0.05),注血量与昏迷无显著差异(ANOVAP>0.05),但存在正相关关系。脑室内注血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简便易行,符合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理过程。大量快速的出血可出现昏迷,少量低速出血则不产生昏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 出血量 动物模型建立 观察 穿刺 体外 ANOVA 显著性差异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作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57-160,共4页
脑动静脉畸形(AVM)实验性动物模型建立是研究AVM必不可少的。建立脑AVM实验性动物模型最常用的动物是猪,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猪的脑AVM模型建立的方式:利用猪的自然奇网模式,颈动脉颈内静脉瘘模式,奇网海绵窦交通模式,利用导管形成AVM模... 脑动静脉畸形(AVM)实验性动物模型建立是研究AVM必不可少的。建立脑AVM实验性动物模型最常用的动物是猪,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猪的脑AVM模型建立的方式:利用猪的自然奇网模式,颈动脉颈内静脉瘘模式,奇网海绵窦交通模式,利用导管形成AVM模型以及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端端吻合模式。随着此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对脑AVM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的认识定会进一步提高,这将会更有力地有助于AVM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实验动物模型 实验性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建立 脑AVM 血流动力学 颈总动脉 病理生理 静脉瘘 颈动脉 海绵窦 端吻合 静脉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宁斌 郑修军 胡有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6-318,共3页
关键词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 制作方法 后纵韧带骨化(OPLL) 脊髓型颈椎病 动物模型建立 病理机制 胸椎管狭窄 基础研究 临床病例 实验研究 病理学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反流性疾病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徽 张延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99,共4页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refluxdisease,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1\]。既往有学者认为该病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近年来研究证实存在咽喉反流性疾病者并不一定伴发反...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refluxdisease,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1\]。既往有学者认为该病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近年来研究证实存在咽喉反流性疾病者并不一定伴发反流性食管炎\[2\]。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该病的基础研究较少,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因此,选择和建立有效的LPRD动物模型,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更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为便于建立咽喉反流性疾病相关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现将国内外LPRD相关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动物模型 反流性疾病 咽喉 食管上括约肌 胃内容物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动物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利润 崔晓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21-1127,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基础上持续恶化,并超出了日常变异范围,目前尚无标准COPD及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基础上持续恶化,并超出了日常变异范围,目前尚无标准COPD及AECOPD动物模型。AECOPD动物模型是研究AECOPD病理机制及寻找有效诊疗手段的基础。COPD制备方法包括单纯烟熏法、烟熏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法、汽车尾气吸入法等。AECOPD制备方法主要是在COPD模型基础上进行细菌病毒感染。该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COPD及AECOPD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评价指标,力争为科研和医务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动物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酶标记的Lewis肺癌细胞转移前微环境小鼠模型建立与评价
14
作者 明海霞 申明 +4 位作者 陈彦文 李杨 杨玲玲 梁乾坤 刘兆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3-1088,共6页
目的 通过选择荧光素酶标记的Lewis(Luc-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转移前微环境小鼠模型,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评价该模型是否成功。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Luc-Lewis肺癌细胞建立转移... 目的 通过选择荧光素酶标记的Lewis(Luc-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转移前微环境小鼠模型,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评价该模型是否成功。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Luc-Lewis肺癌细胞建立转移前微环境模型。每日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运用高通量酶标仪检测小鼠体内肿瘤荧光信号。取小鼠肺组织观察转移情况,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情况,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移前肺组织微环境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赖氨酰氧化酶(LOX)、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多功能蛋白聚糖(VCAN)、纤连蛋白(F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精神萎靡。模型组小鼠肺脏可检测到明确的荧光信号,且信号强度与造模天数呈正相关;14 d时模型组小鼠LOX、 MMP9、 VCAN、 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4 d时模型组小鼠肺组织肺间隙增厚,肺泡萎缩,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第21天时可观察到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已形成转移病灶。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提示转移前微环境成熟时间约为14 d。结论 成功建立了Lewis肺癌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转移前微环境 肿瘤转移 动物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偏头痛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秦光成 陈力学 周冀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慢性偏头痛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还未见慢性偏头痛的相关综述,本文就慢性偏头痛的流行病学特征、诱发因素、预防和治疗、动物模型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慢性偏头痛 流行病学特征 动物模型建立 生活质量 诱发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大负荷训练大鼠不同类型骨骼肌HSP72表达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学林 刘建敏 +3 位作者 霍行琪 王俊霞 王凤阳 高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410,共7页
目的:训练和修复失衡导致了过度训练,近来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72(HSP72)可能是较适合的过度训练监测指标,鉴此,本研究利用过度训练动物模型对其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36只雄性2月龄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n=4)和3个力竭性游泳... 目的:训练和修复失衡导致了过度训练,近来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72(HSP72)可能是较适合的过度训练监测指标,鉴此,本研究利用过度训练动物模型对其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36只雄性2月龄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n=4)和3个力竭性游泳训练组(n=8)。训练组大鼠在第1、2周适应性游泳30min至2h,在第3周至第8周进行力竭性游泳训练。分别取第6、7、8周血样,测定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和血清肌酸激酶的浓度;取同侧比目鱼肌、腓肠肌红肌和腓肠肌白肌测定HSP72蛋白含量。结果:(1)过度训练常规指标的变化:4至6周力竭性游泳训练导致大鼠运动能力下降,安静时血红蛋白、血清睾酮和皮质醇浓度下降,肌酸激酶浓度增加,表明过度训练动物模型建立。(2)HSP72表达变化:与对照组HSP72表达(100%)相比,训练组第6、7、8周比目鱼肌HSP72表达分别减少2.6%、6.6%、33%;腓肠肌红肌HSP72表达显著增加(P<0.05),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33%、214%、157%;腓肠肌白肌HSP72表达显著增加(P<0.001),分别较对照组增加410%、790%、1030%。三种类型骨骼肌HSP72表达的净增量均在第6周最高,随后逐周下降。HSP72表达变化早于激素浓度的变化。结论:长期超负荷训练导致的骨骼肌HSP72表达变化早于过度训练综合征。应激激素变化滞后于HSP72表达变化,提示骨骼肌HSP72表达变化可能关联着过度训练的外周机制,可以考虑骨骼肌HSP72作为过度训练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2 骨骼肌 同类型 过度训练动物模型 表达变化 血清肌酸激酶 动物模型建立 监测指标 游泳训练 血红蛋白 血清睾酮 比目鱼肌 热休克蛋白 力竭性游泳 血清皮质醇 超负荷训练 对照组 腓肠肌 训练组 初步探讨 研究利用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肾结石形成过程的动态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成 王勤章 +3 位作者 褚浩 徐浩 郝志强 钱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3343-3348,共6页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肾结石形成的动态过程。方法 2016年3月选取6周龄左右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n=30)和乙二醇组(EG组,n=30)。NC组大鼠正常饮水,2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2周;EG组大鼠饮用1%E...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肾结石形成的动态过程。方法 2016年3月选取6周龄左右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n=30)和乙二醇组(EG组,n=30)。NC组大鼠正常饮水,2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2周;EG组大鼠饮用1%EG溶液,2 ml 2%氯化铵溶液灌胃2周。连续10周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情况,每周处死3只,每周检测两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肉眼及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脏解剖情况,并分析两组大鼠肾脏结晶分级及结石形成情况。结果观察期间EG组大鼠垫料有血尿,造模期间于第8周死亡1只,第9周死亡1只。造模1~2周时两组大鼠进食良好、安静温顺。造模3~8周时,NC组大鼠无特殊表现,EG组大鼠表现为烦躁兴奋、活泼好动。造模9~10周EG组大鼠表现为精神疲倦,针刺反应迟钝,活动度减少,食量减少;NC组大鼠无特殊表现。EG组大鼠造模第2~10周血肌酐、血尿酸均高于NC组(P<0.05)。EG组大鼠第3~8周尿素氮高于NC组(P<0.05)。EG组大鼠第2周、第4~10周尿钙高于NC组(P<0.05)。EG组大鼠第5~10周血钙高于NC组(P<0.05)。EG组大鼠第6~10周血磷、血镁高于NC组(P<0.05)。EG组大鼠第2~8周尿p H值低于NC组(P<0.05)。两组大鼠第1~10周尿比重、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组大鼠第3~10周肾体比高于NC组(P<0.05)。造模第1~2周,肉眼观察两组大鼠肾脏无明显差异。造模第3周开始,肉眼观察EG组大鼠部分肾脏较NC组略有增大。造模第6周以后,肉眼观察EG组大鼠肾脏肿大;解剖显微镜下可见晶体以肾盂为中心呈扇形分布。造模第6周以后,肉眼观察NC组大鼠肾脏表面光滑,解剖显微镜下亦未见明显结晶。EG组大鼠肾脏结晶分级高于NC组(Z=-5.195,P<0.001)。EG组大鼠结石检出率高于NC组(χ~2=21.172,P<0.001)。结论采用EG加氯化铵法建立的肾结石模型大鼠在造模第3周开始形成结石,肾结石模型大鼠明显较空白对照大鼠精神疲倦,活动度及饮食量减少,血、尿生化指标明显改变,肾体比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乙二醇 WISTAR大鼠 动物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