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及饲料中动物性成分种类的鉴别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段宏安 张睿 +2 位作者 李金华 汪连军 刘小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DNA分析方法 蛋白质分析方法 组织鉴定法 食品 饲料 动物性成分 种类 鉴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原料成分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向智男 宁正祥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1,45,共5页
重点介绍了几种最新热点的典型动物性原料成分,包括动物性黏多糖、胎盘提取物、蚕丝水解物、蜂产品(蜂蜜、蜂胶、蜂王浆和蜂蜡)、水貂油、蚯蚓提取物、脾提取物、胶原蛋白、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同时,针对它们在护肤品中的最新应... 重点介绍了几种最新热点的典型动物性原料成分,包括动物性黏多糖、胎盘提取物、蚕丝水解物、蜂产品(蜂蜜、蜂胶、蜂王浆和蜂蜡)、水貂油、蚯蚓提取物、脾提取物、胶原蛋白、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同时,针对它们在护肤品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肤品添加剂 动物性成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3
作者 李家鹏 乔晓玲 +2 位作者 田寒友 周彤 杨君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40-347,共8页
近年来,肉、奶等食品中"掺杂使假"的投诉事件不断上升,疯牛病的传播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缴费者利益的重要技术手段,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测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适用于各种样... 近年来,肉、奶等食品中"掺杂使假"的投诉事件不断上升,疯牛病的传播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缴费者利益的重要技术手段,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测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适用于各种样品、基于各种原理的方法和技术被开发出来。本文综述基于蛋白质和DNA特异性建立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类型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成分 检测 肉种鉴别 食品与饲料 掺杂使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显微近红外光谱检测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吕程序 杨增玲 +1 位作者 韩鲁佳 刘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1-174,213,共5页
探讨了应用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可行性。利用12个动物源性成分饲料样品和14个植物源性成分饲料样品建立偏最小二乘定标模型,数学预处理方法为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利用平均光谱来优化模型实现数据压缩,模型的... 探讨了应用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可行性。利用12个动物源性成分饲料样品和14个植物源性成分饲料样品建立偏最小二乘定标模型,数学预处理方法为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利用平均光谱来优化模型实现数据压缩,模型的决定系数、交互验证标准差分别为0.969、0.090。4个配合饲料样品作为外部验证未出现误判。结果表明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动物成分 检测 显微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旭辉 马贵平 +3 位作者 史喜菊 李冰玲 李炎鑫 刘全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0期91-94,共4页
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是识别商品掺假和防止疯牛病传播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目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用于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电泳、色谱、光谱、免疫分析以及DNA检测等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评述和比较,并对该类项目检测方... 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是识别商品掺假和防止疯牛病传播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目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用于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电泳、色谱、光谱、免疫分析以及DNA检测等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评述和比较,并对该类项目检测方法的使用原则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成分 识别 肉类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的五重PCR的条件优化和检出限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金斌 白蓝 +4 位作者 李文 张俊沛 王荣谈 吴文慧 唐雪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6-514,共9页
为获得肉制品中牛、羊、猪、鸡、鸭等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高效多重PCR检测方法,利用5对牛、羊、猪、鸭和鸡等动物源性成分特异性PCR引物(靶基因序列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对多重PCR反应条件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并确定该检测方法... 为获得肉制品中牛、羊、猪、鸡、鸭等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高效多重PCR检测方法,利用5对牛、羊、猪、鸭和鸡等动物源性成分特异性PCR引物(靶基因序列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对多重PCR反应条件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表明,多重PCR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鸭源特异性引物浓度0.12μmol·L^(-1),鸡源特异性引物浓度0.16μmol·L^(-1),猪源特异性引物浓度0.16μmol·L^(-1),羊源特异性引物浓度0.32μmol·L^(-1),牛源特异性引物浓度0.24μmol·L^(-1),退火温度58℃,d NTPs浓度0.20 mmol·L^(-1),Taq DNA聚合酶添加量5 U,循环次数4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建立的牛、羊、猪、鸡和鸭等5种动物源性成分多重PCR的g DNA检出限达到20 pg。应用优化后的多重PCR方法对21份市售肉制品样本进行盲样检测,验证鉴别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与现行标准的检测结果一致,掺假率达42.86%。本试验结果为肉制品中该5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成分 五重PCR 优化 检出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肉产品中若干动物源性成分的七重PCR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冯海永 韩建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90,共6页
试验建立了猪、牛、绵羊、山羊、鸡、马和牦牛种属鉴别的七重PCR体系,分析了牛、牦牛、山羊源性成分七重PCR检测的灵敏度,检测了10种市售羊肉产品中的动物源性成分。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区分157~517 bp的片段及相互... 试验建立了猪、牛、绵羊、山羊、鸡、马和牦牛种属鉴别的七重PCR体系,分析了牛、牦牛、山羊源性成分七重PCR检测的灵敏度,检测了10种市售羊肉产品中的动物源性成分。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区分157~517 bp的片段及相互差异在41 bp以上的多重PCR扩增产物,从而实现对这7个物种的快速及准确鉴别,其中对3个物种(牛、牦牛、山羊)DNA的检测灵敏度在2.5 ng左右;所检测的10种羊肉产品中有2种并不是包装上所宣称的羊肉,而是混杂有牛肉或完全用牛肉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重PCR 羊肉产品 动物成分 种属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中动物源性成分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艳艳 霍胜楠 +3 位作者 梁水美 卞如如 张卉 步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79-484,共6页
使用优化的Chelex-100结合玻璃奶法提取膏状、液态和固态化妆品中的动物源性DNA;根据驴、马和牛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建立了一次性检测化妆品中驴、马和牛3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荧光PCR体系,检出限均为0... 使用优化的Chelex-100结合玻璃奶法提取膏状、液态和固态化妆品中的动物源性DNA;根据驴、马和牛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建立了一次性检测化妆品中驴、马和牛3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荧光PCR体系,检出限均为0.001 ng。并对市售的面霜、洗面奶和面膜进行盲样检测,验证了体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多重实时荧光PCR 动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线粒体基因的特异性鉴别检测饲料中的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宝华 宗卉 《饲料研究》 CAS 2002年第5期1-3,共3页
为了防止海绵状脑病疫区和痒病疫区的反刍动物源性饲料进入动物食物链, 继而进入人类消费的食物链,因而,非常有必要对贸易往来中的肉骨粉品种来源进行鉴定检测。我们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检... 为了防止海绵状脑病疫区和痒病疫区的反刍动物源性饲料进入动物食物链, 继而进入人类消费的食物链,因而,非常有必要对贸易往来中的肉骨粉品种来源进行鉴定检测。我们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检测不同种动物特异性线粒体基因片段为目标,分别建立了从动物源性饲料中鉴别检测猪、鸡、马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动物源性饲料中猪、鸡、马源性成份鉴别检测的常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特异 饲料 动物成分 饲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的四重PCR的条件优化和检出限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金斌 李文 +4 位作者 郭陈莉 白蓝 刘华 吴文惠 唐雪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37-44,共8页
为建立肉制品中牛、羊、猪、鸡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高效多重PCR检测方法,利用4对牛、羊、猪和鸡源特异性PCR引物(靶基因序列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对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表明:四重PCR方法最佳反应条件... 为建立肉制品中牛、羊、猪、鸡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高效多重PCR检测方法,利用4对牛、羊、猪和鸡源特异性PCR引物(靶基因序列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对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表明:四重PCR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牛、羊、猪、鸡源特异性引物浓度分别为0.16μmol∕L、0.40μmol∕L、0.16μmol∕L、0.16μmol∕L,退火温度58℃,退火时间45 s,循环次数4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建立的牛、羊、猪和鸡4种动物源性成分四重PCR的g DNA检出限为25 pg。应用优化后的四重PCR方法对20份市售肉制品样本进行盲样检测,验证鉴别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与现行标准的检测结果一致,掺假率达45%。本试验为该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成分 四重PCR 高通量分析 优化 检出限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PCR检测食品中的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宇涵 闫冰 +4 位作者 赵凤 王明娜 韩希妍 吕琦 姜毓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8,共4页
建立了一种检测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双重PCR技术,针对五种不同动物线粒体DNA中所含有的特异性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同时对脊椎动物所共有的保守基因进行引物设计,并将其作为体系中的内参照。用此技术可同时检测出肉制品中5种动物源性成... 建立了一种检测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双重PCR技术,针对五种不同动物线粒体DNA中所含有的特异性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同时对脊椎动物所共有的保守基因进行引物设计,并将其作为体系中的内参照。用此技术可同时检测出肉制品中5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灵敏度达到1%,能够适应市场化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PCR 动物成分 线粒体DNA 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PCR技术同时检测肉制品中6种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志勇 朱少华 +5 位作者 赵晓燕 索玉娟 陈爱亮 李晓贝 张艳梅 周昌艳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117-124,共8页
为建立一种检测肉制品中6种动物源性成分(牛、羊、鸡、猪、鸭和驴等)的多重PCR方法,比较了3种DNA提取方法,设计筛选了6对引物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验证,同时对影响多重PCR扩增效率的因素(引物比例、退火温度和镁离子浓度等)进行优化。结果表... 为建立一种检测肉制品中6种动物源性成分(牛、羊、鸡、猪、鸭和驴等)的多重PCR方法,比较了3种DNA提取方法,设计筛选了6对引物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验证,同时对影响多重PCR扩增效率的因素(引物比例、退火温度和镁离子浓度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剂盒法为最佳的DNA提取方法;多重PCR法最优反应条件:引物比例为牛∕羊∕鸡∕鸭∕猪∕驴=2∕1∕1∕0.5∕1∕1,退火温度为58.6℃,镁离子浓度为3 mmol∕L,各动物源性成分DNA最低检出限为0.1 ng。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捷等优点,可用于肉制品中6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动物成分 六重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和分析方法概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冰玲 马贵平 +1 位作者 佘锐萍 史喜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动物成分 检测能力 饲料 食品 世界范围 神经系统 克雅氏症 疯牛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检测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立平 刘晓莉 +2 位作者 曹悦 蔡雪凤 张帆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98,共4页
针对目前国家标准无法鉴别食用植物油是否掺入动物油脂的问题,尝试用PCR法测定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鉴别是否掺入动物油脂,为食用植物油监管,特别为治理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地沟油的非法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动物成分 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林 刘青涛 +1 位作者 邹艳丽 王志亮 《饲料工业》 2006年第13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动物成分 检测技术 传染海绵状脑病 饲料 牛海绵状脑病 相关产业 疯牛病 朊毒体 蛋白质 养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山区4种动物源性成分PCR检测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璐 王伟青 +1 位作者 肖海峻 杨新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6-29,共4页
本研究利用牛、羊、猪、鸡线粒体mtDNA中保守序列16srRNA,设计一对动物的通用引物,检测了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样品,同时设计了针对牛、羊、猪、鸡mtDNA中的保守序列,选择4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71bp、274bp、212bp和2... 本研究利用牛、羊、猪、鸡线粒体mtDNA中保守序列16srRNA,设计一对动物的通用引物,检测了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样品,同时设计了针对牛、羊、猪、鸡mtDNA中的保守序列,选择4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71bp、274bp、212bp和266bp。利用通用引物,优化了PCR反应体系及其反应条件,建立了从未知样品中快速获取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PCR方法;利用牛、羊、猪、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CR方法快速鉴定牛、羊、猪、鸡这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成分 动物食品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五种动物源性成分快速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研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新丽 申炳阳 +2 位作者 高丽娟 孔兵 叶嘉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基于离心力驱动原理与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研制了一套用于牛、羊、猪、鸭、鸡源性成分快速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设计制作了扇形微流控芯片和配套使用的密封盖片、芯片托盘装置,同时搭建了集恒温控制平台、流体控制模块和光电检... 基于离心力驱动原理与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研制了一套用于牛、羊、猪、鸭、鸡源性成分快速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设计制作了扇形微流控芯片和配套使用的密封盖片、芯片托盘装置,同时搭建了集恒温控制平台、流体控制模块和光电检测模块于一体的便携式微流控速测仪,可实现动物源性成分的核酸恒温扩增及荧光检测。每次可同时检测5个样本,每个样本可同时检测5种指标。考察结果显示,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可检出牛、羊、猪、鸭、鸡源性成分的最小质量分数分别为1%、1%、0.1%、0.1%、1%,能够在30 min内实现半定量检测,具有快速、自动、高通量的特点,显示了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可快速检测肉制品掺伪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 重组酶介导扩增 肉制品 动物成分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线粒体DNA鉴定动物源性饲料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亏开兴 李文贵 +1 位作者 朱芳贤 文际坤 《黄牛杂志》 2002年第6期19-21,40,共4页
为避免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疫区的蛋白饲料进口造成畜牧业上的经济损失 ,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牛、羊源性蛋白饲料 ,本文就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效检测动物物种间线粒体 DNA特异性以确认动物源性蛋白饲料成分的来源作... 为避免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疫区的蛋白饲料进口造成畜牧业上的经济损失 ,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牛、羊源性蛋白饲料 ,本文就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效检测动物物种间线粒体 DNA特异性以确认动物源性蛋白饲料成分的来源作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鉴定 动物饲料成分 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方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位点特异性PCR快速检测牛肉中常见掺假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盈诺 王艳双 +5 位作者 苑广信 孙丽媛 艾金霞 冯源 李明成 张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82-87,共6页
目的:基于动物线粒体cytb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建立一种特异性多重PCR体系检测牛肉、猪肉和鸡肉的方法。方法:提取肉类的基因组DNA,利用不同物种mtDNA cytb基因序列的SNP位点的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利用扩增产物片段大小... 目的:基于动物线粒体cytb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建立一种特异性多重PCR体系检测牛肉、猪肉和鸡肉的方法。方法:提取肉类的基因组DNA,利用不同物种mtDNA cytb基因序列的SNP位点的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利用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不同,检测牛肉中常见的掺假动物源性成分。通过灵敏性试验,确定最低检测量。结果:实验设计的引物特异性良好,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在同一退火温度52℃条件下,牛肉DNA扩增后产生149 bp的特异性条带,猪肉DNA扩增片段为261 bp,鸡肉DNA扩增片段为554 bp,未发生非特异性扩增。且检测的最低浓度达到100 pg/μL,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适用性。结论:根据动物线粒体cytb基因的差异性位点,开发的多重PCR体系,可一次性地同时检测牛肉、猪肉和鸡肉,可快速、灵敏、高通量地分析食品中掺假动物成分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cytb基因 SNP位点 牛肉 多重PCR 肉类掺假 动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技术检测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易艳 刘明东 +5 位作者 蒋子敬 姜展樾 马丽侠 叶德萍 韩国全 周李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8-294,共7页
肉制品掺假严重侵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影响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综述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的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包括普通PCR定性检测、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数字PCR... 肉制品掺假严重侵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影响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综述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的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包括普通PCR定性检测、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数字PCR绝对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DNA条形码、高通量测序等新型分子检测技术,以期为政府监管部门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掺假 动物成分 分子生物学技术 高通量测序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