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林观赏树木动物形艺术造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德芳 郑志勇 +2 位作者 唐存莲 马喆 崔晓锁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
从自然界寻找设计灵感,按照仿生设计方法,在保持植物自然面貌和生态学特征基础上,将思想理念投入到可塑性较强的园林观赏树木生长过程中,通过艺术设计、造型制作和养护管理3个关键步骤进行艺术加工,最终把树木外形塑造成酷似动物形态的... 从自然界寻找设计灵感,按照仿生设计方法,在保持植物自然面貌和生态学特征基础上,将思想理念投入到可塑性较强的园林观赏树木生长过程中,通过艺术设计、造型制作和养护管理3个关键步骤进行艺术加工,最终把树木外形塑造成酷似动物形态的艺术形象,并对动物形造型技艺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造型 动物形 树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动物形青铜器艺术浅析
2
作者 汶振鑫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7期87-88,共2页
西周时期是青铜器艺术达到鼎盛的时期。在青铜器的铸造技术、纹饰装饰、器物造型等方面出现了与商代完全不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 西周 动物形青铜器 鸟尊 象尊 鱼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维吾尔民间故事中的动物形象
3
作者 乌斯曼.斯马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37-140,共4页
维吾尔民间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魔法故事、动物故事、寓言等文学体裁中都塑造了动物的形象。但是动物形象在不同体裁中的性格与作用不同,我们通过动物形象中的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可以深刻认识和感受维吾尔族人民的自然观和思想历... 维吾尔民间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魔法故事、动物故事、寓言等文学体裁中都塑造了动物的形象。但是动物形象在不同体裁中的性格与作用不同,我们通过动物形象中的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可以深刻认识和感受维吾尔族人民的自然观和思想历史的发展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动物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信丰铁石口剖面晚二叠世的牙形石动物群 被引量:4
4
作者 武桂春 姚建新 纪占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1-218,共8页
对江西省信丰县铁石口剖面晚二叠世长兴阶至铁石口阶下部的牙形石动物群有了新的认识。基于牙形石的研究 ,将该地区晚二叠世的地层划分为 3个牙形石生物带 ,自上而下分别是 :Clarkinachangxingensisyini带 ;Clarkinapostwangi带 ;Clarki... 对江西省信丰县铁石口剖面晚二叠世长兴阶至铁石口阶下部的牙形石动物群有了新的认识。基于牙形石的研究 ,将该地区晚二叠世的地层划分为 3个牙形石生物带 ,自上而下分别是 :Clarkinachangxingensisyini带 ;Clarkinapostwangi带 ;Clarkinachangxingensis带。探讨了浙江长兴煤山标准剖面晚二叠世长兴组至殷坑组下部的牙形石生物带的划分 ,将这段地层划分为 4个牙形石带 ,自上而下分别是 :Clarkinameishanensismeishanensis带 ;Clarkinachangxingensisyini Clarkinameis hanensiszhangi带 ;Clarkinapostwangi和Clarkinasubcarinata Clarkinachangxingensis组合带 ,而最下部的一个带又分为 2个亚带 ,即上部的Clarkinachangxingensis亚带和下部的Clarkinasubcarinata Clarkinawangi亚带。最后将铁石口剖面与煤山剖面进行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 ,认为铁石口剖面除了长兴组下部被第四纪河床覆盖之外 ,晚二叠世上部的地层可以完全与煤山剖面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动物 铁石口剖面 地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海口虫或原牙形类?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孟莪 钱逸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3-256,共4页
产自南非晚奥陶世索姆页岩中的牙形动物化石被认为是一类脊椎动物的摄食器官 ,而产自中国云南早寒武世早期的云南虫 (Yunnanozoon)和海口虫 (Haikouella)具有矿化的单锥形牙齿构造 ,被认为是保存了软部的脊椎动物的祖先。经比较研究后... 产自南非晚奥陶世索姆页岩中的牙形动物化石被认为是一类脊椎动物的摄食器官 ,而产自中国云南早寒武世早期的云南虫 (Yunnanozoon)和海口虫 (Haikouella)具有矿化的单锥形牙齿构造 ,被认为是保存了软部的脊椎动物的祖先。经比较研究后提出了产自比澄江动物群更低层位 (梅树村阶 )中的原牙形类Protohertzina和Protocanthocordylodus等应代表保存了硬部的最早的脊索动物 ,甚至是脊椎动物或它们的共同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海口虫 原牙 寒武纪 动物化石 奥陶世 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图什温古尔地区二叠纪牙形石动物群 被引量:4
6
作者 姚建新 刘训 +7 位作者 傅德荣 丁孝忠 刘羽 王永 纪占胜 吴绍祖 阎毅 沈百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508,T001,共5页
新疆阿图什的温古尔—巴音库鲁提一带二叠系由于化石稀少而且保存不好,地层确切时代仍存在疑问。该区温古尔剖面二叠纪重要牙形石化石Neostreptognathodus pequopensis Behnken、Streptognathodus nashuiensis Zhong et Zhang等的发现... 新疆阿图什的温古尔—巴音库鲁提一带二叠系由于化石稀少而且保存不好,地层确切时代仍存在疑问。该区温古尔剖面二叠纪重要牙形石化石Neostreptognathodus pequopensis Behnken、Streptognathodus nashuiensis Zhong et Zhang等的发现为这套地层确切时代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牙形石生物相分析,推断温古尔地区中二叠世早期可能为盆地相较深水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温古尔地区 二叠纪 动物 生物相 深水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全球末次冰期介形类动物群的演变 被引量:6
7
作者 孙镇城 曹丽 +7 位作者 张海泉 张永华 董宁 乔子真 孙乃达 袁秀君 路艳丽 张宏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65-377,共13页
晚更新世晚期 ,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井深 4 6m以下的沉积物内 ,水生生物化石有很高的丰度和分异度。介形类为Cyprideistorosa- Ilyocyprisinermis组合 ,伴生有轮藻类、腹足类、双壳类、植物和鱼类等化石。井深 4 6~ 10m ,为全球末次冰... 晚更新世晚期 ,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井深 4 6m以下的沉积物内 ,水生生物化石有很高的丰度和分异度。介形类为Cyprideistorosa- Ilyocyprisinermis组合 ,伴生有轮藻类、腹足类、双壳类、植物和鱼类等化石。井深 4 6~ 10m ,为全球末次冰期盛冰阶 (2 5~ 10kaB P )沉积 ,当时气候极端干冷 ,出现干盐湖地质事件 ,沉积物由湖相泥岩迅速演变为石盐层 ,生物化石罕见 ,几近绝迹。平均 4 0m厚的石盐沉积遍及三湖 (台吉乃尔湖、达布逊湖和霍布逊湖 )地区 ,形成了该区天然气赖以保存的最后一道屏障———天然气藏的盖层。井深约10m以上 ,为全新世暖期或称现代间冰期沉积物 ,渐变为浅湖相泥岩和粉砂岩夹膏盐沉积。当时处于氧同位素阶段 1,湖水盐度逐渐降低 ,水生生物丰度和分异度再度增高 ,介形类更替为半咸水—淡水Candonaneglecta- Candoniellalactea组合 ,伴生有丰富的轮藻、腹足类、双壳类等。直到现代 ,台吉乃尔湖、达布逊湖和霍布逊湖以南由于受昆仑山充足的淡水补给影响 ,水生生物丰富。三湖以北 ,远离主要淡水补给区 ,水体较咸 ,介形类则为典型的盐湖介形类Eucyprisinflata所替代 ,膏盐沉积比三湖以南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末次冰期 动物 演变 晚更新世 古气候 盛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乐平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牙形石动物群 被引量:4
8
作者 武桂春 姚建新 纪占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90-795,共6页
讨论了赣中乐平地区沿沟剖面上二叠统至下三叠统地层的牙形石动物群 ,列出了牙形石的各个形态属种在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数量变化。根据特征牙形石分子的地层分布 ,将该段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 3个牙形石带 ,分别是 :Clarkinachangxingensis ... 讨论了赣中乐平地区沿沟剖面上二叠统至下三叠统地层的牙形石动物群 ,列出了牙形石的各个形态属种在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数量变化。根据特征牙形石分子的地层分布 ,将该段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 3个牙形石带 ,分别是 :Clarkinachangxingensis Cl.deflecta Cl.subcarinata组合带 ;Hind eoduslatidentatus带和Hindeodusparvus带。鉴于在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 ,Hindeodus属种的牙形石分子的Pa分子成为界定种之间的主要标志特征 ,本文描述了两个重要牙形石种即Hindeoduslatidenta tus和Hindeodusparvus的Pa分子 ,并探讨了二者之间所具有的演化关系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动物 沿沟剖面 江西 乐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洛浦县和巴楚县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牙形石动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建新 刘训 +6 位作者 傅德荣 丁孝忠 刘羽 王勇 金若谷 吴绍祖 闫毅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本文依据对新疆洛浦县阿其克和巴楚县小海子剖面牙形石动物群研究,详细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和克孜里奇曼组、南闸组和康克林组上部地层的归属问题;指出从牙形石Swetognathus,Neostrept... 本文依据对新疆洛浦县阿其克和巴楚县小海子剖面牙形石动物群研究,详细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和克孜里奇曼组、南闸组和康克林组上部地层的归属问题;指出从牙形石Swetognathus,Neostreptognathodus的发展和演化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地层归属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形纲动物含能值及其季节变动规律研究
10
作者 陈小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77-981,共5页
研究干旱地区蛛形纲动物的含能值变动规律。蛛形纲蝎目和蜘蛛目动物含能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平均含能值为2 1 .32 J/mg无灰干重。但是蝎目钳蝎科 ( 2 2 .1 3J/mg无灰干重 )、蜘蛛目的圆蛛科 ( 2 2 .82 J/mg无灰干重 )、巨眼蛛科( 2 2 .... 研究干旱地区蛛形纲动物的含能值变动规律。蛛形纲蝎目和蜘蛛目动物含能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平均含能值为2 1 .32 J/mg无灰干重。但是蝎目钳蝎科 ( 2 2 .1 3J/mg无灰干重 )、蜘蛛目的圆蛛科 ( 2 2 .82 J/mg无灰干重 )、巨眼蛛科( 2 2 .65J/mg无灰干重 )、跳蛛科 ( 2 3.0 8J/mg无灰干重 )和狼蛛科 ( 2 1 .76J/mg无灰干重 )的含能值显著地高于蟹蛛科 ( 1 9.0 4 J/mg无灰干重 )和盗蛛科 ( 1 9.65J/mg无灰干重 )。蛛形纲动物含能值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平均含能值最高为秋季( 2 3.0 5J/mg无灰干重 ) ,最低为春季 ( 1 9.58J/mg无灰干重 )。蛛形纲动物不同体区的含能值具有显著差别 ,腹部的含能值最高 ( 2 2 .4 8J/mg无灰干重 ) ,其次为头胸部 ( 2 1 .0 8J/mg无灰干重 ) ,四肢的含能值最低 ( 2 0 .2 4 J/mg无灰干重 )。不同体区含能值同样也表现出季节变动 ,最高为秋季 (平均值 2 2 .98J/mg无灰干重 ) ,最低为春季 (平均值 1 9.80 J/mg无灰干重 )。蛛形纲动物含能值与其含水量成不显著负相关 ( -0 .2 2 1 ) ,与其腹部、头胸部和四肢的含能值成显著正相关 ( r相应为 0 .757、0 .680和 0 .70 3) ,并与其体重成显著正相关 ( r=0 .371 )。本文就蛛形纲动物作为猎物 ,其含能值显著变动对食虫动物食物选择的影响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态 蝎目 蜘蛛目 猎物质量 能量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预对西宁野生动物园水禽湖雁形目动物繁殖的影响
11
作者 齐新章 王玉柏 +1 位作者 何顺福 马晓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5期79-81,116,共4页
[目的]研究人为干预对西宁野生动物园水禽湖雁形目动物繁殖的影响。[方法]采取人工筑巢、栽植芦苇、取蛋孵化、改变雏鸟饲料和育雏方式等人为干预措施,研究其对西宁野生动物园水禽湖雁形目动物繁殖的影响。[结果]2014—2017年产卵数和... [目的]研究人为干预对西宁野生动物园水禽湖雁形目动物繁殖的影响。[方法]采取人工筑巢、栽植芦苇、取蛋孵化、改变雏鸟饲料和育雏方式等人为干预措施,研究其对西宁野生动物园水禽湖雁形目动物繁殖的影响。[结果]2014—2017年产卵数和产卵率逐年提高;2016和2017年火鸡孵化的成功率分别为75%和60%,均高于人工孵化和自然孵化。2017年雏鸟成活数和成活率均最高。水禽湖雁形目动物繁殖率由2014年的15.22%提高到2016年的61.54%;2017年由于强降水和主动终止杂交卵孵化,导致繁殖率有所下降。[结论]科学、合理的人为干预有助于提高水禽湖雁形目动物繁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禽湖 动物 繁殖 人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编动物造形工艺品的生产技术
12
作者 王军红 《农村百事通》 1999年第24期37-38,共2页
竹编工艺品广受人们喜爱,从1986年开始,浙江省富阳市赤松村利用丰富的毛竹资源和劳力,生产竹编工艺品,产品打入东南亚、西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创汇100万美元以上,生产竹编工艺品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现以竹编丹顶鹤为例,... 竹编工艺品广受人们喜爱,从1986年开始,浙江省富阳市赤松村利用丰富的毛竹资源和劳力,生产竹编工艺品,产品打入东南亚、西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创汇100万美元以上,生产竹编工艺品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现以竹编丹顶鹤为例,将其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编工艺品 动物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泥盆世磷质微球粒——可能的动物卵细胞 被引量:9
13
作者 龚一鸣 司远兰 +1 位作者 徐光辉 李保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1-445,共5页
广西上泥盆统斜坡—盆地相灰岩中存在着数量丰富、保存完好的磷质微球粒。其大小250μm±,球状、椭球状,部分微球粒表面具脐状或对称型脐状浅凹。在球切剖面上微球粒的球壳、球幔和球幔中的斑块分异清楚。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微区分析... 广西上泥盆统斜坡—盆地相灰岩中存在着数量丰富、保存完好的磷质微球粒。其大小250μm±,球状、椭球状,部分微球粒表面具脐状或对称型脐状浅凹。在球切剖面上微球粒的球壳、球幔和球幔中的斑块分异清楚。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微区分析表明:球壳、球幔和球幔斑块的共有成分是磷、碳。特有成分铁主要存在于球幔斑块中。这种成分特征与动物卵细胞在成岩和后生过程中经脱水、脱羧、脱甲基、脱氨基和脱硫后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的成分较为一致。球壳和球幔与牙形石属Palmatolepis sp.的齿片和齿台的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微区分析结果非常类似,说明二者的成分和物质结构有较大的亲缘性。我们认为这种磷质微球粒很可能是牙形石动物排出的卵细胞,球壳、球幔和球幔斑块可能分别代表卵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类似于现今的鱼卵。脐状或对称型脐状浅凹可能代表卵细胞的动、植物极和以其为始端进行有丝分裂的开始。我们的资料不支持磷质微球粒为牙形石动物分泌的珍珠的推断。该发现对正确识别地层记录中微球粒的特征和成因,揭示牙形石动物的分类位置、繁殖、演化和绝灭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质微球粒 卵细胞 动物 泥盆纪 球壳 球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环境与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守仁 郝维城 江大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8-84,共7页
牙形石广泛分布于寒武纪至三叠纪的古海洋里。三叠纪牙形石的种类、形态、大小和产出频率受海水盐度、深度、温度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控制 ,不同的牙形石生态特征即牙形石相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 ,所以根据三叠纪牙形石相和牙形石特征属种... 牙形石广泛分布于寒武纪至三叠纪的古海洋里。三叠纪牙形石的种类、形态、大小和产出频率受海水盐度、深度、温度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控制 ,不同的牙形石生态特征即牙形石相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 ,所以根据三叠纪牙形石相和牙形石特征属种的丰度 ,不但可区分三叠纪不同的沉积相区 (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和盆地相区 )和恢复三叠纪古地理面貌 ,而且可划分出牙形石生物地理区。中国早三叠世牙形石归属特提斯生物大区亚洲生物省 ,并可进一步划分出两个生物亚省和若干生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古环境 古地理 动物 海洋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昌东湖的数种介形类甲壳动物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受忠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56年第2期314-322,i056-i061,323,共16页
介形类是底栖的切甲类甲壳动物,部分种类的触角上具有发达的游泳刚毛,所以在通常采到的浮游生物标本中亦很常见。早在1903年,G.O.Sars氏曾经报导过采自我国的介形类共三属五新种。1923年,V.Brehm也报导过采自我国广州、北京、四... 介形类是底栖的切甲类甲壳动物,部分种类的触角上具有发达的游泳刚毛,所以在通常采到的浮游生物标本中亦很常见。早在1903年,G.O.Sars氏曾经报导过采自我国的介形类共三属五新种。1923年,V.Brehm也报导过采自我国广州、北京、四川等地的数种介形类,其中还有一新属,三新种及一新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甲壳动物 武昌东湖 新种 新变种 新属 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匈奴岩画动物纹与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盖山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6期108-112,共5页
内蒙古中南部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等地,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先秦两汉时期,一直是匈奴人活动的地方,他们留示给后人的主要文化珍品,一是敲凿在阴山西段狼山地区的匈奴岩画,一是在伊克昭盟匈奴墓中出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这两种历史遗物,从... 内蒙古中南部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等地,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先秦两汉时期,一直是匈奴人活动的地方,他们留示给后人的主要文化珍品,一是敲凿在阴山西段狼山地区的匈奴岩画,一是在伊克昭盟匈奴墓中出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这两种历史遗物,从两个不同的侧面,较全面地反映了匈奴人精湛的艺术创造和无穷的智慧构思。 两种遗物中的动物纹,是匈奴人社会经济生活、所处自然环境以及重构其意识形态的生动写照,在全部匈奴遗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把两种遗物的动物纹结合起来探讨对全面展开匈奴历史的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一) 在题材内容上,两种动物纹中,均属野牲和家畜,而以野牲占多数。这不仅是由于当时当地的野生动物的数量多于家畜,也不仅由于野生动物行动敏捷,形象美丽,更重要的是因为动物纹是狩猎业基础上产生的艺术,而不是畜牧业的产物。不论是动物岩画还是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形,以草食动物的鹿,肉食动物的虎、凌空飞翔的鸟为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匈奴人 鄂尔多斯青铜器 动物 阴山岩画 动物形 凿刻 伊克昭盟 青铜文化 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部保山地块二叠纪牙形石 被引量:1
17
作者 纪占胜 姚建新 +4 位作者 金小赤 杨湘宁 王义昭 杨海林 武桂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3-743,共1页
关键词 动物 二叠纪 顶部 永德县 分子组成 滇西 发现 剖面 灰岩 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铜器动物纹样内涵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光尧 《文博》 1994年第4期56-60,38,共6页
一般来说,商周青铜器纹饰、造型上与动物有关的因素,是那些以各类动物形体为素材的象形体,刻绘及动物介入的社会生活场景的描述.除去它们所起的美观、装饰作用,其内在深处还包含有礼仪祭祀。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动物纹样 图腾 祖先神 族徽 动物 动物形 青铜时代 青铜器铭文 殷周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昭通早泥盆世肉鳍鱼类—新属(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静 朱敏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记述了产于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基干肺鱼形动物一新属、新种——多孔弓鱼(Arquatichthys porosus gen.et sp.nov.)。新材料包括一件较为完整的下颌和鳞片若干。与基干肺鱼形动物相近的特征有:第四下齿骨水平凹线呈"L"形... 记述了产于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基干肺鱼形动物一新属、新种——多孔弓鱼(Arquatichthys porosus gen.et sp.nov.)。新材料包括一件较为完整的下颌和鳞片若干。与基干肺鱼形动物相近的特征有:第四下齿骨水平凹线呈"L"形;下颌表面可见许多不规则排列的感觉管开孔;具三块冠状骨;冠状骨侧部为宽阔的小齿带;侧联合齿骨附着区较小;颌收肌窝大;菱形鳞片具明显的前腹突。鉴别特征包括下颌背缘明显隆起,以及后缘具加长的被覆压区。多孔弓鱼的发现为探讨肉鳍鱼类的早期分化提供了新的资料,在早期肉鳍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框架下讨论了鳞片的特征演化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早泥盆世 基干肺鱼动物 鳞片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叉波痕在广西上泥盆统钙质浊积岩中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龚一鸣 徐冉 李保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9-382,T001,共5页
小型不对称分叉波痕(简称分叉波痕)发现于桂林杨堤剖面上泥盆统弗拉斯阶linguiformis牙形石带,桂林碳酸盐台地东南缘斜坡相钙质浊积岩鲍马序列C段。波长7.5~8.0cm,波高0.5~0.8cm,波痕指数15~10;向流面长5.0~7.0cm,背流面长2.5~4.0... 小型不对称分叉波痕(简称分叉波痕)发现于桂林杨堤剖面上泥盆统弗拉斯阶linguiformis牙形石带,桂林碳酸盐台地东南缘斜坡相钙质浊积岩鲍马序列C段。波长7.5~8.0cm,波高0.5~0.8cm,波痕指数15~10;向流面长5.0~7.0cm,背流面长2.5~4.0cm,波痕对称指数2.0~1.8;背流面向东倾;波脊较圆滑、缓曲,且具明显的分叉现象。是浊流流速减缓,密度流转化为牵引流后在低流态条件下,并叠加有推进型风暴浪作用形成的复合成因波痕。根据该波痕和寄主地层特征,推断含分叉波痕的阳朔碳酸盐盆地的最大水深约100m,极限水深小于200m。这一估计值应能代表广西乃至华南板块泥盆纪广泛发育的含牙形石动物群和钙质浊积岩碳酸盐沉积盆地的定量水深,可能也代表了弗拉斯阶—法门阶之交受集群绝灭事件重创的浅水海相生物与基本未受影响的深水海相生物的水深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不对称分叉波痕 广西 泥盆系 钙质浊积岩 碳酸盐 定量水深 集群绝灭 沉积岩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