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9亚型禽流感病毒NJ01株动物回归试验前后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宇卓 李银 张敬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102-104,共3页
将鸭源H9亚型禽流感毒株NJ01在SPF鸡胚上所传第四代(E4),经静脉注射回归8日龄非免疫樱桃谷鸭,取死亡鸭肺组织作为病毒重分离材料,接种SPF鸡胚,收获24~96h死亡鸡胚尿囊液,混合为F1,取F1,按上述方法再次进行回归试验并分离病毒... 将鸭源H9亚型禽流感毒株NJ01在SPF鸡胚上所传第四代(E4),经静脉注射回归8日龄非免疫樱桃谷鸭,取死亡鸭肺组织作为病毒重分离材料,接种SPF鸡胚,收获24~96h死亡鸡胚尿囊液,混合为F1,取F1,按上述方法再次进行回归试验并分离病毒,收获的病毒液记为F2,取E4、F1及F2病毒液,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2较E4对鸡胚的敏感性增强,其MDT/MLD值减小,对44日龄非免疫樱桃谷鸭静脉攻击的感染性增强,以10^8.5ELD50/羽的剂量攻毒后1d+2d喉拭子的病毒重分离阳性率由3/5增至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 禽流感病毒 动物回归试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同源动物回归试验、致鸡胚侏儒化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玉东 张子春 +5 位作者 范根成 王永玲 蒋贻海 杜元钊 吴延功 朱万光 《山东家禽》 1999年第2期5-8,共4页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从96年在青岛首次发现以来,陆续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病的报道。目前该病不仅在蛋鸡和种鸡育雏及育成期,而且在肉食鸡、小公鸡及产蛋期的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危害。去年10月份在广西禽...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从96年在青岛首次发现以来,陆续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病的报道。目前该病不仅在蛋鸡和种鸡育雏及育成期,而且在肉食鸡、小公鸡及产蛋期的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危害。去年10月份在广西禽病会上有关本病研究的论文很多,对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胃型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 动物回归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动物回归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施君 曾芸 +3 位作者 杨楷 杨善忠 黄宏业 胡庭俊 《广西畜牧兽医》 201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为了验证大肠杆菌分离菌的致病性,采用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对小鼠有致病力的分离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剂量组均引起仔猪腹泻,临床症状典型,从试验病猪回收到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证实与攻毒菌一致。试验的分离菌对供试仔... 为了验证大肠杆菌分离菌的致病性,采用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对小鼠有致病力的分离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剂量组均引起仔猪腹泻,临床症状典型,从试验病猪回收到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证实与攻毒菌一致。试验的分离菌对供试仔猪具有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致病性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新城疫病毒云南流行株动物回归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燕 荀来武 +3 位作者 刘华林 王桂瑛 廖启顺 尹尚芬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38-40,共3页
用分离的鹅源新城疫病毒KM2007株尿囊液分别接种25日龄非免疫雏鹅和25日龄非免疫雏鸡各20只,对照组每只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结果试验组鹅和鸡分别出现典型的鹅新城疫病和鸡新城疫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照组全部健活。从发病及死亡鹅... 用分离的鹅源新城疫病毒KM2007株尿囊液分别接种25日龄非免疫雏鹅和25日龄非免疫雏鸡各20只,对照组每只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结果试验组鹅和鸡分别出现典型的鹅新城疫病和鸡新城疫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照组全部健活。从发病及死亡鹅和鸡的脑/脾中分离到病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病毒KM2007株与鹅自然感染发病的病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新城疫病毒KM2007株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源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
5
作者 吴植 黄佳 +5 位作者 吴双 谢军 顾陈怡 徐艳 张聪 袁慧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第8期53-55,共3页
自2015年以来,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在我国部分地区暴发并造成大量肉鸡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广西某养殖场送检的疑似感染禽腺病毒感染的发病鸡进行了病毒分离,收集尿囊液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进行了动物回归试... 自2015年以来,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在我国部分地区暴发并造成大量肉鸡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广西某养殖场送检的疑似感染禽腺病毒感染的发病鸡进行了病毒分离,收集尿囊液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测序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禽腺病毒(FAdV)血清4型参考株同源性高达99.2%;动物回归实验剖检攻毒鸡可见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等明显病理变化,与禽腺病毒4型感染出现病变一致。本研究分离获得的病毒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进一步探究其致病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 分离鉴定 血清4型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猪场一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6
作者 李逸楠 张佳妮 +7 位作者 纪宛彤 吴钰兴 麻润雯 张凌源 李茂宁 韦懿仙 王晓晔 李珣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探究2023年11月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某规模化养猪场内仔猪全身皮炎的感染病因,确定导致该病的病原菌并探究其病原学特性,为广西地区该疾病临床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无菌采集患病仔猪皮炎样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通过细菌分离鉴... 为探究2023年11月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某规模化养猪场内仔猪全身皮炎的感染病因,确定导致该病的病原菌并探究其病原学特性,为广西地区该疾病临床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无菌采集患病仔猪皮炎样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通过细菌分离鉴定、耐药基因的扩增、细菌全基因的测序、药物敏感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试验方法,从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耐药性以及临床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致病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菌在TSA平板上长出金黄色凸起菌落,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阳性葡萄串状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该致病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泰乐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呈耐药,对多西环素表现为中介。通过动物回归试验,将该菌株接种到健康猪的皮肤上能造成严重且典型的皮炎症状。本研究顺利分离到一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进行全基因分析和致病性分析,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该病的预防及用药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皮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地区林业局推出定期野生动物放生举措
7
作者 江秀奎 蒋卫民 《广西林业》 1999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野生动物养殖 柳州地区 林业局 养殖场 举措 驯养繁殖 野生动物资源 动物回归 养殖技术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疱疹病毒1型的检测及一株分离毒株的致病性
8
作者 邓梏男 张家祺 +8 位作者 保志鹏 陈涛云 喻琦胜 丁露 朱晨曦 王怡 任玉鹏 贺超 张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53-2258,共6页
旨在调查成都地区的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1, FHV-1)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选取2020—2023年从成都地区采集的178份具有呼吸道症状猫的眼、鼻及口咽拭子进行FHV-1核酸检测、g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FHV-1的分离鉴定和致... 旨在调查成都地区的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1, FHV-1)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选取2020—2023年从成都地区采集的178份具有呼吸道症状猫的眼、鼻及口咽拭子进行FHV-1核酸检测、g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FHV-1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发现,成都地区FHV-1阳性率为11.8%(21/178);其中宠物医院FHV-1阳性率为6.4%(7/110),猫舍FHV-1阳性率为20.6%(14/68),表明在猫舍中FHV-1感染率更高。FHV-1 g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扩增出的5株gE基因和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1%~100%,并发现PX-9株存在3个独特的氨基酸突变位点(L259Q、C294I、W295F)。通过CRFK细胞对5份阳性样本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结果PX-9毒株被成功分离鉴定。对PX-9毒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攻毒组猫只表现出眼鼻分泌物增多,打喷嚏等临床症状,在接毒后第4天病毒拷贝数最高,为9.05×10^(7) copies·μL^(-1),且排毒期较长;攻毒猫只FHV-1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气管及肺组织病毒拷贝数分别为1.7×10^(7)和3.5×10^(4) copies·μg^(-1),其它组织核酸阴性。综上表明,在成都地区仍然存在FHV-1流行,并且流行毒株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V-1 流行情况 遗传变异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细小病毒强毒株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志强 黄宇翔 +4 位作者 邹跃 张红 杨昊天 董佳强 杨坤 《家禽科学》 2024年第4期16-21,I0007,共7页
为了了解齐齐哈尔地区鹅细小病毒(GPV)现地强毒株的流行及抗原变异情况,试验从齐齐哈尔龙江县某养殖场采集疑似小鹅瘟病死雏鹅的肝脾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对获得的疑似尿囊液进行PCR检测、血凝性检测、动物回归试验及VP3基因序列分析... 为了了解齐齐哈尔地区鹅细小病毒(GPV)现地强毒株的流行及抗原变异情况,试验从齐齐哈尔龙江县某养殖场采集疑似小鹅瘟病死雏鹅的肝脾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对获得的疑似尿囊液进行PCR检测、血凝性检测、动物回归试验及VP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株能使12日龄鹅胚在144 h内死亡;血凝性检测未检测出血凝价;动物回归试验,可复制该病,致使5日龄雏鹅在96~144 h内全部死亡;VP3基因PCR扩增条带大约为1 600 bp,与目的条带大小相符;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判定该分离株为鹅细小病毒毒株,与我室之前分离鉴定的鹅细小病毒HH10强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17%,与标准B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7.13%。说明鹅细小病毒基因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现地株分离鉴定 动物回归试验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1型疱疹病毒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
10
作者 郑焕琴 姜晓敏 +5 位作者 岳红 王宝岩 刘洋 张兴晓 张建龙 朱洪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40-3048,共9页
本试验旨在从临床样品中得到猫1型疱疹病毒(feline herpesvirus-1,FHV-1)分离株,为FHV-1疫苗候选毒株的研究奠定基础。从宠物医院采集疑似感染FHV-1的猫的眼鼻拭子,用猫肾细胞(Crandell reese feline kidney,CRFK)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 本试验旨在从临床样品中得到猫1型疱疹病毒(feline herpesvirus-1,FHV-1)分离株,为FHV-1疫苗候选毒株的研究奠定基础。从宠物医院采集疑似感染FHV-1的猫的眼鼻拭子,用猫肾细胞(Crandell reese feline kidney,CRFK)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形态学电镜观察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等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用CRFK细胞对临床样品进行分离培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鉴定为FHV-1,并命名为“FHV-ZH2202”株。经高通量测序以及基因参考组装拼接获得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后,将其与国内流行毒株进行SNP分析,发现非同义突变SNP主要集中分布在UL22和US7基因。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对FHV-ZH2202与国内外流行株进行分析,FHV-ZH2202株与国内外流行株在UL22基因的同源性较高,但对于US7基因具有相对较远的亲缘性。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FHV-ZH2202株感染组猫全部发病,出现打喷嚏、眼鼻分泌物等典型症状,但无死亡病例出现。感染后第2天开始,感染组猫通过眼鼻向外界排毒,持续6~8 d。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FHV-1病毒,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证明FHV-ZH2202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为FHV-1疫苗候选毒株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1型疱疹病毒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分析 高通量测序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鹅源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光锋 王永坤 +5 位作者 王建业 朱国强 严维巍 周继宏 庄国宏 钱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8-10,共3页
一株从雏鹅肝脾脏病料中分离到的病毒,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有可见的双层衣壳结构,外壳直径75nm,内核直径50nm;经病毒分离培养、理化特性鉴定、动物回归试验、抗体检测,确定所分离到的毒株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 一株从雏鹅肝脾脏病料中分离到的病毒,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有可见的双层衣壳结构,外壳直径75nm,内核直径50nm;经病毒分离培养、理化特性鉴定、动物回归试验、抗体检测,确定所分离到的毒株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鹅呼肠孤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分离 鉴定 形态结构 动物回归试验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新型鸭源呼肠孤病毒(TH11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0
12
作者 陈宗艳 朱英奇 +7 位作者 王世传 李传峰 李露 王玢缤 付玉志 高景鹏 王超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0-15,共6页
本文从太湖流域某养鸭场分离到一株呼肠孤病毒(Duck reovirus,DRV)TH11株,该病毒感染的病鸭主要表现软脚和拉稀等主要症状,剖检病变以肝脏出血和脾脏坏死为主要特征。电镜鉴定结果显示,该病原具有呼肠孤病毒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动物回归... 本文从太湖流域某养鸭场分离到一株呼肠孤病毒(Duck reovirus,DRV)TH11株,该病毒感染的病鸭主要表现软脚和拉稀等主要症状,剖检病变以肝脏出血和脾脏坏死为主要特征。电镜鉴定结果显示,该病原具有呼肠孤病毒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动物回归试验和RT-PCR扩增结果证明,该株病毒无论是在致病性方面,还是在基因序列方面都不同于以往的番鸭呼肠孤病毒,而是一株对多品种鸭具有较高致病性和病死率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呼肠孤病毒 动物回归试验 电镜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云朵 康真玉 +4 位作者 陈月平 史小娜 陈建国 赵雅心 刘正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02-1408,共7页
本研究旨在获得华中地区的犬细小病毒分离株并对其基因型分型、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进行探讨。从武汉部分宠物医院采集胶体金初检阳性的14份可疑病料,用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根据犬细小病毒2型(CPV-2)保守的VP2,先后设计2对引物,... 本研究旨在获得华中地区的犬细小病毒分离株并对其基因型分型、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进行探讨。从武汉部分宠物医院采集胶体金初检阳性的14份可疑病料,用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根据犬细小病毒2型(CPV-2)保守的VP2,先后设计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在细胞上对其进行空斑纯化,进行一步法生长曲线测定,并进行电镜观察。最后对这5株病毒都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细胞传代结果表明得到5株细小病毒。PCR扩增结果表明获得390和583bp 2个片段。将2个片段测序的结果与GenBank发布的CPV-2比对,表明所获得的5株病毒中,有4株属于2a型,1株属于2b型。空斑纯化及生长曲线绘制结果表明分离毒株增殖滴度可达105.5 PFU.mL-1。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感染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犬都能表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状况,大体解剖发现肠管有坏死、心肌变薄。将病变的心脏制作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PV-2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分离 电镜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羊口疮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光祥 尚佑军 +3 位作者 陈江涛 吕占禄 张克山 刘湘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40,共4页
利用MDBK传代细胞系对湖北通山县某羊场疑似羊口疮(Orf)的黑山羊病料进行分离,通过病毒理化特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PCR等方法对分离的毒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料悬液接种MDBK细胞后出现细胞病变,接种病料的羊只出现典型的Orf症状,... 利用MDBK传代细胞系对湖北通山县某羊场疑似羊口疮(Orf)的黑山羊病料进行分离,通过病毒理化特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PCR等方法对分离的毒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料悬液接种MDBK细胞后出现细胞病变,接种病料的羊只出现典型的Orf症状,扩增出羊口疮病毒(Orf virus)B2L基因,该毒株与台湾山羊株(EU935106.1、DQ904351.1)相似性最高(均为99%),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到一株ORFV,命名为ORFV/HB/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传口疮病毒 分离鉴定 动物回归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书光 谢金文 +4 位作者 苗立中 王艳 刘吉山 张娜 沈志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9-60,共2页
山东某种鸭场50日龄左右的鸭群疑似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对送检的病死鸭进行了病理剖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PCR鉴定,以及动物回归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一株具有很强致病性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该分离株对磺... 山东某种鸭场50日龄左右的鸭群疑似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对送检的病死鸭进行了病理剖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PCR鉴定,以及动物回归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一株具有很强致病性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该分离株对磺胺嘧啶和链霉素具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培养鉴定 药敏试验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榆林某羊场羊口疮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铭 岳进华 +4 位作者 刘鹤媛 高洋 李雯丽 杨启明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34,共4页
为获得陕西榆林地区羊口疮病毒野毒株,以榆林地区某羊场疑似羊口疮(Orf)的山羊口唇部结痂为材料,将结痂研磨悬液接种于犊牛睾丸原代细胞进行传代培养,通过特征性细胞病变(CPE)观察、PCR检测、动物回归试验等对分离的毒株进行鉴定。结果... 为获得陕西榆林地区羊口疮病毒野毒株,以榆林地区某羊场疑似羊口疮(Orf)的山羊口唇部结痂为材料,将结痂研磨悬液接种于犊牛睾丸原代细胞进行传代培养,通过特征性细胞病变(CPE)观察、PCR检测、动物回归试验等对分离的毒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研磨的病料悬液接种于犊牛睾丸原代细胞后,盲传至第4代时产生细胞病变,测得病毒滴度为10^(7.66) TCID_(50)/mL。对分离毒株的B2L基因克隆测序、同源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与国内报道的多株羊口疮毒株核苷酸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甘肃株(KC485343.1)福建株(KC568399.1)的同源性均达到99%。用纯化病毒液划痕接种2月龄羔羊后,在其唇部和腹股沟内侧出现丘疹和脓疱等ORFV感染的典型的羊口疮症状。表明成功获得了羊口疮病毒陕西榆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分离鉴定 聚合酶链反应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江西株AY01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小兰 刘昌锦 +5 位作者 余文洋 李潇翔 边彦超 黄校花 罗锋 邓舜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51-3162,共12页
【目的】确定江西省某猪场哺乳仔猪发生腹泻的病因。【方法】对送检的仔猪小肠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cine ... 【目的】确定江西省某猪场哺乳仔猪发生腹泻的病因。【方法】对送检的仔猪小肠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的RT-PCR检测,将阳性样品接种MA104细胞传代进行PoRV的分离;对分离毒株进行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PoRV VP4和VP7基因序列测序和动物回归等试验。【结果】猪小肠病料样品经终浓度15μg/mL的胰酶处理37℃孵育2 h,接种MA104细胞,能在细胞上增殖传代,第6代开始表现稳定的细胞病变;电镜观察可见病毒粒子直径大小为61~70 nm,平均大小为65 nm,呈带有短纤突且外缘光滑的形似车轮状的粒子,具有轮状病毒粒子典型的形态特征;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检测均为PoRV阳性,确定该分离株为PoRV。分离株VP4和VP7基因序列分析显示,VP4基因型与P[23]基因型相似性最高,VP7基因型与G5基因型相似性最高,根据A群轮状病毒最新分类方法,分离株属于G5P[23]型。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经口感染该分离株的1日龄初生仔猪于感染后24 h左右陆续出现水样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并能在粪便中检测到PoRV。【结论】通过MA104细胞连续传代,从江西某猪场的腹泻仔猪小肠样品成功分离到1株PoRV,该分离株属于G5P[23]型PoRV,为哺乳仔猪发生腹泻的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PoRV) 分离鉴定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晓春 吴华伟 +3 位作者 张广川 邓永 高金源 郎洪武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9期4-8,共5页
将疑似感染猪轮状病毒的内蒙古某猪场的腹泻仔猪粪便样品在MA104细胞上分离培养,得到一株能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毒株(命名为PRV L1株)。经纯净性检测,该毒株无菌生长、无支原体污染及外源病毒污染。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PRV L1株能被猪... 将疑似感染猪轮状病毒的内蒙古某猪场的腹泻仔猪粪便样品在MA104细胞上分离培养,得到一株能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毒株(命名为PRV L1株)。经纯净性检测,该毒株无菌生长、无支原体污染及外源病毒污染。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PRV L1株能被猪轮状病毒单特异性血清中和,并可被猪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识别,其VP7基因序列与G5型猪轮状病毒VP7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口服攻击3日龄仔猪,可引起典型的猪轮状病毒病发病症状,并能在发病仔猪小肠内容物中检测到猪轮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 分离 纯净性 特异性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上海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英奇 李露 +3 位作者 王世传 陈宗艳 李传峰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4-27,共4页
本研究对分离自上海某养鸡场的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了分离和鉴定。所采用的方法有:鸡胚致病性试验、对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干扰试验、动物回归试验以及RT-PCR鉴定... 本研究对分离自上海某养鸡场的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了分离和鉴定。所采用的方法有:鸡胚致病性试验、对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干扰试验、动物回归试验以及RT-PCR鉴定等。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接种鸡胚后,48 h可引起鸡胚死亡,胚体呈侏儒样变化,对NDV感染有明显干扰作用;用分离的病毒接种SPF雏鸡可产生明显呼吸道症状,肾脏表现肿大和大量尿酸盐沉积等病理变化;用IBV特异性引物可以从分离物中扩增出IBV的N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毒株属于肾型IBV。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上海流行区域成功分离到一株IBV,将其命名为SH1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病毒分离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连胜 李龙 +2 位作者 林日春 项延润 于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98-100,共3页
从浙江省温州地区2004年鸭场送检病死鸭的脑、心包液、脾及肝中分离到WZ1和WZ2两株细菌,将这两株细菌进行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血清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该两株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两株细菌均对新霉素、头孢孟多、氟嗪酸... 从浙江省温州地区2004年鸭场送检病死鸭的脑、心包液、脾及肝中分离到WZ1和WZ2两株细菌,将这两株细菌进行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血清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该两株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两株细菌均对新霉素、头孢孟多、氟嗪酸及壮观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氟哌酸、氨卡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等不敏感。血清学试验表明,WZ1和WZ2两待检菌株血清型一致,但均不属于1型和2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温州地区 药敏试验 分离 鉴定 动物回归试验 2004年 血清学试验 形态观察 染色镜检 壮观霉素 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 浙江省 细菌 新霉素 抗生素 氟嗪酸 氟哌酸 青霉素 链霉素 氯霉素 血清型 敏感 病死 鸭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