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传染病免疫逃逸机制与疫苗研发策略
1
作者 徐启英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62-64,共3页
动物传染病免疫逃逸机制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策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清除,从而实现长期感染与传播。常见的免疫逃逸机制包括抗原变异、抑制免疫反应、感染免疫细胞以及改变免疫环境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 动物传染病免疫逃逸机制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策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清除,从而实现长期感染与传播。常见的免疫逃逸机制包括抗原变异、抑制免疫反应、感染免疫细胞以及改变免疫环境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学者们对这些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揭示了病原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然而,免疫逃逸机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动物传染病的防控带来了诸多挑战。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探索新的免疫逃逸策略,开发针对这些机制的创新疫苗和免疫治疗方法,并结合基因编辑和免疫调节技术,提升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效果。这将为提高动物健康管理水平、减少疫病传播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逃逸机制 动物传染病 免疫系统 疫苗开发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在动物传染病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2
作者 于学成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期70-72,共3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动物传染病防控面临新挑战。本文探讨了兽医在动物传染病控制中的关键作用,包括疾病诊断与监测、预防控制措施实施、跨部门合作与政策支持等方面。研究表明,兽医凭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早期预警、疫情应对、生物...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动物传染病防控面临新挑战。本文探讨了兽医在动物传染病控制中的关键作用,包括疾病诊断与监测、预防控制措施实施、跨部门合作与政策支持等方面。研究表明,兽医凭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早期预警、疫情应对、生物安全管理和公众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保障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 动物传染病 疾病控制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在动物传染病早期预警系统构建中的关键技术
3
作者 王玥崴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6期121-123,共3页
动物传染病因其跨物种传播特性对全球公共卫生及农业经济构成严重威胁,生物信息学作为交叉学科为早期监测预警提供了革命性技术支持。高通量测序技术使研究人员能从海量基因组数据中识别病原体特征并追踪其进化路径,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 动物传染病因其跨物种传播特性对全球公共卫生及农业经济构成严重威胁,生物信息学作为交叉学科为早期监测预警提供了革命性技术支持。高通量测序技术使研究人员能从海量基因组数据中识别病原体特征并追踪其进化路径,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与环境及宿主因素构建了精准预测模型,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对疫情暴发的早期预警,显著缩短防控响应时间。深入研究这些关键技术对提升人类应对传染病能力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动物传染病 早期预警系统 高通量测序 机器学习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疫苗在动物传染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翟崇凯 毛福超 +3 位作者 田文静 王聪慧 王迎鲜 张贺伟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共12页
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安全性高、有效性好、研发周期短等特点,使其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mRNA疫苗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流感、埃博拉病毒病、寨卡病毒病等人类疾病的防控中取得了巨大进展... 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安全性高、有效性好、研发周期短等特点,使其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mRNA疫苗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流感、埃博拉病毒病、寨卡病毒病等人类疾病的防控中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动物用mRNA疫苗研究尚不深入。因此,开发动物用mRNA疫苗来预防和控制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等的传染性疾病,成为动物疫病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面探讨了动物传染病mRNA疫苗的设计、制备、递送系统、应用、优势、挑战以及前景,为研制和开发动物传染病mRNA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疫苗 制备方法 递送系统 免疫机制 动物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动物传染病》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左园园 熊加明 +2 位作者 许振华 尧国荣 聂继萍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动物传染病》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必修课,专业性强,应用范围广,对于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开展思政教育的良好载体。该文围绕《动物传染病》课程地位和特点、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实施路径等展开详细论述,... 《动物传染病》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必修课,专业性强,应用范围广,对于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开展思政教育的良好载体。该文围绕《动物传染病》课程地位和特点、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实施路径等展开详细论述,力求形成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路径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屏障在新兴动物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文玺华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68-70,共3页
现阶段,疫苗是保护易感动物最经济有效的策略。然而,目前针对大多数RNA病毒缺乏有效的疫苗,所以,各种防控屏障的建立就显得更加突出。历史事件证明,地理学在霍乱、SARS等疫灾防治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新兴动物传染病防控来说,... 现阶段,疫苗是保护易感动物最经济有效的策略。然而,目前针对大多数RNA病毒缺乏有效的疫苗,所以,各种防控屏障的建立就显得更加突出。历史事件证明,地理学在霍乱、SARS等疫灾防治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新兴动物传染病防控来说,与人类新兴传染病防控一样,提前预防比事后控制更加经济有效。本文通过对2017~2023年度湖南省攸县各地区生猪养殖场(户)数量变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疫情报告和处置情况、疫情防控措施等,系统讨论了地理屏障在新兴动物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与利用。通过建立有效地理屏障,对于突发的动物传染病,形成长期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屏障 新兴动物传染病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扬州大学为例
7
作者 周建卫 冯旭飞 胡顺林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0期167-170,共4页
为了探索《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的开展方式和效果,文章挖掘了5种重要传染病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将融入教学过程中。随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评估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效果,结果表明,课程思政的开展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专业认... 为了探索《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的开展方式和效果,文章挖掘了5种重要传染病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将融入教学过程中。随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评估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效果,结果表明,课程思政的开展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专业认同感、人文精神以及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本科教学 动物医学专业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动物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瑞华 李春红 +1 位作者 徐彤 郑雪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37-1839,共3页
《动物传染病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疾病种类多,涉及的知识面广。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逐渐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PBL教学模式 CBL 教学实习 临床课程 教学效果 临床实践 技能考核 知识的理解 课堂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伯祥 杨明 +1 位作者 常亮 李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6,共7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检测。通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遵循原则、操作程序简要说明,对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细菌、RNA病毒、DNA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中研究...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检测。通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遵循原则、操作程序简要说明,对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细菌、RNA病毒、DNA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中研究和具体应用进展做了重点综述,并对其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动物传染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传染病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设想 被引量:11
10
作者 樊惠英 郭惠霞 琚春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93,共3页
《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科学,是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与我国兽医人才队伍建设和未来动物传染病防控的水平直接相关。作为高等教育学院,其本职... 《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科学,是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与我国兽医人才队伍建设和未来动物传染病防控的水平直接相关。作为高等教育学院,其本职工作就是在了解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论文根据当前动物传染病出现的新特点,提出在新形势下进行传染病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就动物传染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动物传染病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以及探索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教学改革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中的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芝英 周作勇 +2 位作者 胡世君 丁孟建 周荣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3期244-245,共2页
从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实施必要性、动物传染病案例的来源、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及效果分析以及进一步做好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案例教学的要求4个方面,介绍了动物传染病课程案例教学法,以期为改进和提高动物传染病学及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 从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实施必要性、动物传染病案例的来源、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及效果分析以及进一步做好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案例教学的要求4个方面,介绍了动物传染病课程案例教学法,以期为改进和提高动物传染病学及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案例教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的动物传染病——施马伦贝格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德刚 高彦生 +1 位作者 王冲 杨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7-222,共6页
施马伦贝格病是2011年11月首次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反刍动物中发现的,由布尼亚病毒科正布尼亚病毒属的新成员———施马伦贝格病毒引起的一种新发动物传染病,主要危害绵羊、牛、山羊和野牛。作者对新近发现的施马伦贝格病的发... 施马伦贝格病是2011年11月首次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反刍动物中发现的,由布尼亚病毒科正布尼亚病毒属的新成员———施马伦贝格病毒引起的一种新发动物传染病,主要危害绵羊、牛、山羊和野牛。作者对新近发现的施马伦贝格病的发生历史、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方法等作一综述。在欧洲施马伦贝格病疫情蔓延迅速,严重危害反刍动物健康,威胁畜牧业生产安全,已经引起欧盟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中国是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与贸易大国,且中欧农产品贸易往来频繁,应保持高度警惕性,适时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严防这种新发动物传染病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马伦贝格病 施马伦贝格病毒 布尼亚病毒科 正布尼亚病毒属 动物传染病 新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晓泉 刘晓文 +2 位作者 彭大新 胡顺林 刘文博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24-25,30,共3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动物传染病学课程的教学为背景,探讨了这类综合性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期促进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推广。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研究型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模式设计 考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用于防治动物传染病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克家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中药防治 药用 中国兽医 临床 杂志 统计 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传染病血清学检测技术标准化刍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辉 宋翠平 毕道荣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7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血清学 检测技术 标准化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7
16
作者 顾敏 王晓泉 +4 位作者 刘慧谋 陈素娟 胡娇 高清清 徐利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329-331,共3页
动物传染病学是农业院校兽医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实验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启迪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加强生物安全、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互动、开辟第二课堂等方面... 动物传染病学是农业院校兽医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实验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启迪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加强生物安全、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互动、开辟第二课堂等方面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新形势下创新型兽医人才的培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实验教学 改革 创新型人才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平台在《动物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素娟 秦涛 +2 位作者 王晓泉 刘秀梵 彭大新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8年第6期56-57,共2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本科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动物传染病学》理论课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文探讨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自主学习、...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本科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动物传染病学》理论课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文探讨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巩固和深化了理论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虚拟仿真平台 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出现的动物传染病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20世纪 90年代 中国 动物传染病 红眼病 副粘病毒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 繁殖呼吸综合征 症状 病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专创融合课程的创新与探索——以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祥伟 翟博宇 +5 位作者 柴洪亮 徐晓嘉 邢明伟 孔石 冯昌军 马翔宇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第6期117-118,共2页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为例,就动物医学专业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教育资源挖掘、有效途径、实践平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动物医学 专创融合课程 动物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丹 吕利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2期7683-7684,共2页
根据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水生动物传染病学的教学目标,分析和设置了水生动物传染病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提出了完善该课程建设的思路,即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多媒体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多方面多层次教学平台的互动、引导学生兴趣、... 根据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水生动物传染病学的教学目标,分析和设置了水生动物传染病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提出了完善该课程建设的思路,即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多媒体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多方面多层次教学平台的互动、引导学生兴趣、关注学科研究热点和加强教学反馈与互动,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传染病 教学方案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