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乳杆菌发酵液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璠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第6期26-28,共3页
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动物乳杆菌发酵液及除酸、除过氧化氢后的发酵液对各种指示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动物乳杆菌原始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好;除酸后的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有一定变化,抑菌谱减小;而除过氧化氢后的发酵液的抑菌谱与除酸... 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动物乳杆菌发酵液及除酸、除过氧化氢后的发酵液对各种指示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动物乳杆菌原始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好;除酸后的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有一定变化,抑菌谱减小;而除过氧化氢后的发酵液的抑菌谱与除酸后的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津杯法 动物乳杆菌 发酵液 抑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猪源动物联合乳杆菌S7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刘辉 季海峰 +2 位作者 王四新 陈美霞 张董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8,共14页
[目的]旨在对1株具有较强耐酸耐胆盐特性的猪源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结合三代PacBio RSⅡ和二代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技术对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GO、EggNOG、KEG... [目的]旨在对1株具有较强耐酸耐胆盐特性的猪源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结合三代PacBio RSⅡ和二代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技术对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GO、EggNOG、KEGG、CAZy、VFDB和CARD等数据库注释功能基因,利用TYGS(Type Strain Genome Server)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与2株同源模式菌株进行了共线性分析。[结果]动物联合乳杆菌S7的基因组大小为2.03 Mb, GC含量为44.14%,共预测到1 993个编码基因,包含65个tRNA、19个rRNA、35个sRNA、29个持家基因、11个基因组岛、6个前噬菌体、4个CRISPR-Cas、8个插入序列和10个转座子;分别有1 521、1 567、1 185和60个基因在GO、EggNOG、KEGG和CAZy数据库中得到注释;在VFDB和CARD数据库中注释到181个毒力基因和110个耐药基因;另外有14个基因参与耐酸,2个基因参与耐胆盐,22个基因参与黏附和聚集;基因组中还包括与温度应激、氧化应激和细菌素合成等多种与益生功能相关的基因。系统发育树和共线性分析发现,该菌株与模式菌株Ligilactobacillus animalis P38的进化关系最近。[结论]动物联合乳杆菌S7基因组中具有与耐酸、耐胆盐、黏附和聚集、温度应激、氧化应激和细菌素等相关的功能基因,可为菌株在饲料添加剂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联合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复合发酵对发酵乳品质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忠 刘立伟 +6 位作者 刘志刚 陈海丽 崔红 杨波 张佳琪 乌日更 姚凯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为评估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CZ-03(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 CZ-03)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LGG-08(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LGG-08)复合发酵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采用这两种菌株对牛乳进行复合发酵,分析... 为评估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CZ-03(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 CZ-03)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LGG-08(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LGG-08)复合发酵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采用这两种菌株对牛乳进行复合发酵,分析其流变学特性、质构特性以及活菌数。利用多频扩散波谱法详细研究复合发酵乳的微观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评估其稠度、硬度、内聚性和黏度指数。结果显示,在贮藏初期(0~14 d),复合发酵乳的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从204.7 mg/L增加至233 mg/L,显著高于单菌株发酵乳。此外,复合发酵乳在整个贮藏期间的活菌数显著高于单菌组,显著提升了产品的贮藏稳定性和益生功能。复合菌株的使用显著改善了发酵乳的流变学和质构特性,尤其在黏度和持水性方面。与单一菌株发酵的样品相比,复合发酵乳能更有效地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这些发现为益生菌发酵乳的产品开发和健康功能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并为发酵乳的生产及贮藏特性评估提供了创新视角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益生菌发酵 品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XLTG11对小鼠便秘的预防及缓解作用
4
作者 姜海莘 陶冠宇 +2 位作者 岳菊 张婉莹 李柏良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7,50,共9页
为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洛哌丁胺构造小鼠便秘模型的缓解作用及机制。将100只健康Balb/c雄性小鼠随机平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低、中、高剂量组。通过观察粪便基础指标、组织学形态、短链... 为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洛哌丁胺构造小鼠便秘模型的缓解作用及机制。将100只健康Balb/c雄性小鼠随机平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低、中、高剂量组。通过观察粪便基础指标、组织学形态、短链脂肪酸和微生物群组成分等比较不同剂量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便秘小鼠的影响以及缓解机制。结果表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小鼠首粒排黑便时间、5 h粪便粒数、粪便含水率和小肠推进率;下调促炎因子,上调抗炎因子;升高兴奋型神经递质,降低抑制型神经递质;修复受损结肠屏障;改善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丰度。表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具有润肠通便作用,其润肠通便机制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提高便秘小鼠粪便中乙酸含量进而影响胃肠调节肽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文章为拓展益生菌研究方向、开发新型缓解便秘功能性乳制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XLTG11 便秘 消化吸收 洛哌丁胺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66缓解便秘及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5
作者 陈智仙 彭宁 张彦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8-314,共7页
目的:研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66(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Bi66)缓解便秘的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为国产菌种资源提供优质菌株。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66组和动物双歧... 目的:研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66(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Bi66)缓解便秘的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为国产菌种资源提供优质菌株。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66组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组,连续给小鼠灌胃益生菌14 d后灌胃洛哌丁胺构建便秘小鼠模型,测定小鼠粪便指标、小肠推进率,测定小鼠血清胃肠调节肽,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果: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66显著提高便秘小鼠粪便粒数、粪便湿重、粪便含水量(P<0.05),显著缩短排首粒黑便时间(P<0.05),提高小肠推进率。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66显著提高胃动素(P<0.05)、非常显著提高胃泌素水平(P<0.01)、降低血管活性肠肽、内皮素水平(P<0.05)。肠道菌群分析表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66提高便秘小鼠的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Bi66降低便秘小鼠厚壁菌门,增加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显著提高另枝菌属、罗氏菌属和联合乳杆菌属丰度(P<0.05),非常显著提高经黏液真杆菌属、unclassified-Muribaculaceae和拟普雷沃氏菌属丰度(P<0.01)。结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66通过调节胃肠调节肽和肠道菌群缓解小鼠便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Bi66 便秘 肠道菌群 胃肠调节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抗生素扰乱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微微 方润晨 +3 位作者 吴金富 武亚男 赵伊阳 黄莉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5,共6页
通过设计抗生素混合溶液(硫酸庆大霉素7.5 mg/次+头孢噻肟钠30 mg/次)扰乱小鼠肠道菌群模型,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 通过设计抗生素混合溶液(硫酸庆大霉素7.5 mg/次+头孢噻肟钠30 mg/次)扰乱小鼠肠道菌群模型,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连续14 d每天灌胃抗生素混合溶液(硫酸庆大霉素7.5 mg/次+头孢噻肟钠30 mg/次)诱导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然后,各剂量组分别灌胃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检测小鼠体质量变化、肠道菌群变化、进行肠道组织病理学分析,检测肠道屏障,检测血清中脂多糖(LPS)和D-乳酸含量,检测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高剂量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血清中LPS和D-乳酸含量,显著上调ZO-1、Occludin、Claudin-1和MUC2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明显增加,高剂量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可以使肠杆菌、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显著减少。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可改善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组成,提高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肠道屏障相关基因表达,进而有效调节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XLTG11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增博 刘铭洋 +1 位作者 刘飞 李柏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3-111,共9页
目的:研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XLTG11低剂量组(2.5×10~6 CFU/只)、XLTG11中剂量组(2.5×10~7 ... 目的:研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XLTG11低剂量组(2.5×10~6 CFU/只)、XLTG11中剂量组(2.5×10~7 CFU/只)、XLTG11高剂量组(2.5×10~8 CFU/只)。在1~3 d,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00μL CTX(40 mg/kg),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然后在4~30 d,XLTG11各剂量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XLTG11,每只小鼠0.2 mL,其余两组灌服0.2 mL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迟发型变态反应、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细胞因子水平、结肠病理组织、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含量。结果表明,XLTG11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加其足跖厚度,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含量,增强NK细胞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提高细胞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IL-1β和干扰素-γ的含量。此外,XLTG11还可以减轻CTX对肠道组织的损伤并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肠道SCFA(乙酸、丙酸和丁酸)水平。综上,XLTG11可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和调节小鼠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XLTG11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晓斌 杜丽 +6 位作者 沈馨 刘曙红 李建芳 魏雅静 邹续 贾艳华 孙志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74,共6页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是一类重要的益生菌,具有改善便秘、炎症和免疫调节等益生作用。目前我国公布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中有14株菌,其中3株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分别为HN019、Bi-07以及BB12。虽然针对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的...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是一类重要的益生菌,具有改善便秘、炎症和免疫调节等益生作用。目前我国公布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中有14株菌,其中3株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分别为HN019、Bi-07以及BB12。虽然针对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的研究较多,但缺乏系统性总结。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聚焦可用于婴幼儿食用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的安全性评估和益生特性分析,为婴幼儿益生菌株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HN019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Bi-07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BB12 安全性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复合益生菌对免疫系统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浩 陈志豪 +3 位作者 陆致成 张青松 张程程 马申嫣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9,共7页
文章为探究复合益生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XLTG11和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CCFM8661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低下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将雄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 文章为探究复合益生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XLTG11和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CCFM8661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低下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将雄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低、中、高剂量试验组,通过灌胃5×10^(7)、5×10^(8)、5×10^(9)CFU/m L复合益生菌,持续进行30 d试验。试验期间,分别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接受复合益生菌治疗的小鼠在胸腺、脾脏指数、耳肿胀程度、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血溶素水平、NK细胞活性以及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等方面显著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中、高剂量效果最为显著。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使胸腺指数增加39.08%(P<0.001)、脾脏指数增加22.08%(P<0.05)、NK细胞活性增加26.47%(P<0.001);高剂量组使耳肿胀程度增加达到84.54%(P<0.01)、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55.53%(P<0.01)、血清血溶素水平增加12.17%(P<0.01);碳廓清吞噬指数低、中剂量组分别增加58.51%、58.59%(P<0.001);而低剂量组使腹腔巨噬细胞能力提高57.75%(P<0.01)。综上,由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和植物乳植杆菌CCFM8661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改善小鼠免疫功能,为开发增强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XLTG11 植物杆菌CCFM8661环磷酰胺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对便秘的改善研究
10
作者 杨夕缘 杨波 +2 位作者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4,共13页
便秘是常见胃肠道疾病,部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B.lactis)已被证明对便秘有改善作用,但效果存在差异。为研究不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对便秘的缓解效果,建立便秘动物模型,通过3株动物双歧杆... 便秘是常见胃肠道疾病,部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B.lactis)已被证明对便秘有改善作用,但效果存在差异。为研究不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对便秘的缓解效果,建立便秘动物模型,通过3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的干预试验,测定便秘相关指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水平,探究各菌株缓解便秘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CCFM1278和BB12干预显著改善便秘小鼠排便质量、排便粒数、粪便含水质量分数、首粒黑便时间和小肠推进率,而FJSSZ6M5的干预效果不显著。CCFM1278干预调节便秘小鼠肠道菌群中Akkermansia、Ruminiclostridium 6、Ruminococcus1和Alloprevotella相对丰度,改善短链脂肪酸和脱氧胆酸水平,促进胃泌素、生长抑素分泌,抑制水通道蛋白3和水通道蛋白8的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综上,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CCFM1278具有缓解便秘的潜力,可将为便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脱氧胆酸 胃肠调节肽 水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菌株特异性量化分析方法研究
11
作者 赵磊 张栋 刘洋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8,共8页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i797)是一株具有改善小儿腹泻和消化不良功能的潜在益生菌。通过与其它22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Whole Genome Sequencing-Single Nu...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i797)是一株具有改善小儿腹泻和消化不良功能的潜在益生菌。通过与其它22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Whole Genome Sequencing-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WGS-SNP)分析,确定了i797菌株位于K1717_01615基因上的一个特异性位点。根据该位点设计引物及探针,基于荧光定量PCR建立了i797菌株的量化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所选位点可以有效区分i797与其它18株双歧杆菌,且在传代40次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该检测方法对于i797菌株DNA浓度和菌液浓度的灵敏度分别为1.5 pg和10^(4)CFU/mL,重复性和重现性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2%和6%,并且对于高浓度同亚种菌株ATCC 27673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复合益生菌产品中i797菌株的准确量化分析,为益生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合规性评估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全基因组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 株水平检测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双歧杆菌、凝结魏茨曼氏菌、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复合菌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研究
12
作者 王婷婷 张迪 +4 位作者 徐英 李守远 林钟润 张世奇 赵建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4,65,共7页
文章研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OM2120、凝结魏茨曼氏菌HOM5301、植物乳植杆菌HOM2217及3株菌复合菌粉在增强免疫力功能方面的作用。采用经口灌胃给予方式,以灌服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市售枯草芽胞杆菌二联活菌(妈咪爱)为商品对照,设置动... 文章研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OM2120、凝结魏茨曼氏菌HOM5301、植物乳植杆菌HOM2217及3株菌复合菌粉在增强免疫力功能方面的作用。采用经口灌胃给予方式,以灌服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市售枯草芽胞杆菌二联活菌(妈咪爱)为商品对照,设置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OM2120单菌粉组,凝结魏茨曼氏菌HOM5301单菌粉组,植物乳植杆菌HOM2217单菌粉组及3株菌复合菌粉组,从小鼠体质量、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性、NK细胞活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OM2120单菌粉和凝结魏茨曼氏菌HOM5301单菌粉均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植物乳植杆菌HOM2217单菌粉能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枯草芽胞杆菌二联活菌(妈咪爱)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OM2120、凝结魏茨曼氏菌HOM5301、植物乳植杆菌HOM2217 3株复合菌粉均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可见受试菌株均具有免疫增强功能,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OM2120、凝结魏茨曼氏菌HOM5301、植物乳植杆菌HOM2217 3株菌复合菌株效果优于单一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凝结魏茨曼氏菌 植物杆菌 枯草芽胞杆菌二联活菌(妈咪爱)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克林霉素诱导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岩 王中江 +5 位作者 杨靖瑜 李哲 彭霞 单秀峰 李柏良 马微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78,共9页
目的:通过克林霉素诱导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模型,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缓解小鼠AAD的作用。方法:将48只6周龄C57BL/6N雄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各组... 目的:通过克林霉素诱导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模型,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缓解小鼠AAD的作用。方法:将48只6周龄C57BL/6N雄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连续14 d灌胃克林霉素(250 mg/(kg mb·d))诱导AAD模型,然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0.2 mL,5×10^(6)、1×10^(7)CFU)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测定小鼠体质量增长量、盲肠质量、粪便含水量和粪便稠度,测定结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β、IL-10水平,血清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D-乳酸质量浓度,测定肠道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肠道屏障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显著提高AAD模型小鼠的体质量增长量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P<0.05),显著降低盲肠质量、粪便含水量、粪便稠度评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血清LPS和D-乳酸质量浓度(P<0.05),显著上调闭锁小带蛋白1、Occludin、Claudin-1和黏蛋白2基因的表达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粪便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增加,显著下调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髓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能够改善AAD模型小鼠腹泻相关指标,调节细胞因子和肠道菌群组成,提高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肠道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有效缓解克林霉素诱导的A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XLTG1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NF-k 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岩 王中江 +4 位作者 杨靖瑜 李哲 彭霞 陈昱凤 李柏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64-173,共10页
目的: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方法:将45只8周龄C57BL/6N雄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双歧杆菌组,小鼠自由摄入3%(质... 目的: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方法:将45只8周龄C57BL/6N雄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双歧杆菌组,小鼠自由摄入3%(质量分数)DSS水溶液,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双歧杆菌组灌胃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1×10^(7) CFU/d),测定小鼠体质量变化率、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 index,DAI)和肠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力,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结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IL-10质量浓度,测定肠道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含量,分析肠道屏障和核转录因子(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能够显著提高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率(P<0.05)、结肠长度(P<0.01),极显著降低DAI、MPO活力和促炎细胞因子质量浓度(P<0.01),降低致病菌相对丰度和提高产短链脂肪防酸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导致短链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显著提高肠道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P<0.01),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可以提高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率、结肠长度,降低DAI、MPO活力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提高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肠道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有效地缓解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HCS04-002益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萍 赵迪 +3 位作者 张春宇 矫艳平 王婷婷 江枫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0,共5页
该研究测定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ils subsp.lactis)菌株HCS04-002对酸、胆盐、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性,并采用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ONPG)法及甘油三酯试剂盒分别测定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活力和甘油三酯... 该研究测定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ils subsp.lactis)菌株HCS04-002对酸、胆盐、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性,并采用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ONPG)法及甘油三酯试剂盒分别测定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活力和甘油三酯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菌株HCS04-002在pH 2.0和pH 3.0环境下处理17 h,存活率达60%以上;在0.3%、0.5%、1.0%、1.5%的胆盐环境处理17 h,存活率达70%以上;经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消化后,存活率达99%以上;β-半乳糖苷酶活力为0.78 U/mL;甘油三酯降解率为43%。综上,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HCS04-002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及耐胃肠液能力,进入人体后能够以较高存活率到达肠道发挥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缓解乳糖不耐受和降甘油三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青龙 貌达 +9 位作者 周燕霞 李爽 王雨婷 杨霞 冉令辉 李庆尧 王凯毅 汤娱涵 丁珊珊 蔡雪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4-230,共7页
该研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目标基因,并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鉴定方法。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抗干扰实验对... 该研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目标基因,并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鉴定方法。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抗干扰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对市售的64份标识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tpD基因在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间具有较高的种间特异性,种间差异率>10%,确定其为目标基因。基于该基因建立的RT-fqPCR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检测绝对灵敏度可以达到1 pg/μL,相对灵敏度可以达到10^(3) CFU/mL;基因水平和培养物水平抗干扰能力良好。采用该方法从64份标识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的乳粉样品中均能检测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表明基于atpD基因建立的RT-fqPCR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atpD基因 鉴定 婴幼儿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CS04-002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萍 张春宇 +4 位作者 矫艳平 徐长隆 吕雪鑫 赵迪 闵祥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4-109,共6页
为实现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HCS04-002的高活菌数培养,获得其生长的最适发酵条件,对发酵工艺和发酵培养基分别进行优化。以菌泥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培养温度、接种量和初始pH... 为实现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HCS04-002的高活菌数培养,获得其生长的最适发酵条件,对发酵工艺和发酵培养基分别进行优化。以菌泥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培养温度、接种量和初始pH值等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以发酵液活菌数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CS04-002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9℃、接种量3%、初始pH值为7.2;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分为:酵母蛋白胨24 g/L、酵母浸出物30 g/L、葡萄糖19 g/L、乳糖11 g/L。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HCS04-002菌悬液活菌数达2.73×10^(9) 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发酵工艺 发酵培养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分离自婴儿肠道的乳双歧杆菌BL-99的菌株鉴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学健 刘锦浲 +12 位作者 赵婷 马霞 刘艺茹 刘伟贤 程坤 张欣 曹艳花 辛迪 冯慧军 刘福东 赵雯 洪维鍊 姚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2-38,共7页
以婴儿肠道来源的乳双歧杆菌BL-99为研究对象,收集9株其他来源的动物双歧杆菌作为参考菌株,涵盖8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1株动物双歧杆菌动物亚种。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 以婴儿肠道来源的乳双歧杆菌BL-99为研究对象,收集9株其他来源的动物双歧杆菌作为参考菌株,涵盖8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1株动物双歧杆菌动物亚种。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鉴定技术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菌株BL-99的菌株鉴定方法。结果表明,菌株BL-99的MALDI-TOF MS鉴定比对值为2.38,与模式菌株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值为99.97%,鉴定为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通过全基因组中groEL基因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菌株BL-99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对B.animalis subsp.lactis BL-99和参考菌株的1562个共有核心基因开展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该菌株可与其他参考菌株有效区分。以该菌株的基因组序列为参考,开展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不同培养代数的B.animalis subsp.lactis BL-99间的单核苷酸位点差异为0,各参考菌株与B.animalis subsp.lactis BL-99的单核苷酸位点差异均大于3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区分B.animalis subsp.lactis BL-99与其他参考菌株。益生菌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评价均在菌株水平具有特异性,研究建立的表型、基因型相结合的菌株鉴定方法可为菌株鉴定标准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对促进益生菌在食品行业更加安全和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菌株鉴定 多位点序列分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混合发酵对褐乳饮料在贮藏周期代谢图谱的影响
19
作者 武思汗 王丹丹 +3 位作者 李伯海 杨成聪 陈永福 李建立 《中国乳品工业》 2025年第8期19-25,31,共8页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因其健康促进作用,在乳制品发酵剂筛选中呈现竞争优势。文章通过对比单菌(副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PC-01)与混合(PC-01+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Pro...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因其健康促进作用,在乳制品发酵剂筛选中呈现竞争优势。文章通过对比单菌(副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PC-01)与混合(PC-01+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Probio-M8))发酵制备褐乳饮料,评估了其在贮藏周期产品品质及代谢组学特征变化。结果表明,2组pH值与可滴定酸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添加Probio-M8混合发酵组在贮藏周期的感官评分有所提升。代谢组学分析显示2组代谢物空间分离明显,混合发酵组差异代谢物富集于氨基酸代谢及应激响应通路(如能量代谢、DNA修复),而单菌发酵组富集于核黄素与磷脂代谢,表明Probio-M8可通过调控特定代谢途径增强贮藏稳定性。本文证实了PC-01与Probio-M8混合发酵在益生菌发酵乳制品领域的可行性,为开发兼具优良风味与健康功能的发酵乳制品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Probio-M8 饮料 代谢组学 贮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20
作者 罗璠 郭艳峰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第10期19-20,共2页
在黑麦草中分别加入动物乳杆菌菌液和无菌水,在密封塑料袋中避光保存,测定青贮饲料储存期间乳杆菌和霉菌数的变化及pH变化。结果发现,在黑麦草青贮饲料中添加动物乳杆菌后可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
关键词 黑麦草 动物乳杆菌 青贮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