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列车动静态气密性指数关系动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熊小慧 禹霖 +1 位作者 夏玉涛 李杨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1,共10页
地铁列车动静态气密性关系研究对于列车气密性设计和提升乘客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全尺寸试验成本高、难以控制测试条件,采用缩比动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地铁列车的动静态气密性指数关系。构建具有密封舱结构、气密性可调的新型1∶2... 地铁列车动静态气密性关系研究对于列车气密性设计和提升乘客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全尺寸试验成本高、难以控制测试条件,采用缩比动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地铁列车的动静态气密性指数关系。构建具有密封舱结构、气密性可调的新型1∶20缩比地铁列车模型,开展系统的静、动态气密性试验。结果表明:静态气密性指数与缩比列车模型的泄漏面积之间存在指数为-1.0041的幂律关系;列车模型动态气密性指数自头车向尾车不断增大,且4种泄漏孔模型下,头车至尾车动态气密性指数的增幅比例随列车模型泄漏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分别为338%,391%,400%和580%;头车测点的动、静态气密性指数比值受列车模型泄漏面积变化的影响较小,而中间车和尾车测点的动、静态气密性指数比值随泄漏面积的增大呈上升趋势;4种泄漏孔模型下,头车、中间车及尾车的动、静态气密性指数比值分别在0.15~0.26,0.28~0.54,0.49~0.98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静态气密性指数 泄漏面积 缩比列车模型 动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动模型试验弹射系统的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素康 潘迪夫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53,62,共3页
列车动模型模拟试验是研究列车空气动力学问题的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中南大学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列车动模型试验装置。介绍这套装置的列车动模型弹射系统,说明系统的组成... 列车动模型模拟试验是研究列车空气动力学问题的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中南大学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列车动模型试验装置。介绍这套装置的列车动模型弹射系统,说明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弹射控制部分,概述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和特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 动模型试验 弹射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 控制 模型试验装置 控制部分 列车 系统 弹射 科技攻关项目 可编程控制器 力学问题 计划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过隧道时设备舱气动效应动模型试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牛纪强 梁习锋 +1 位作者 周丹 刘堂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58-1265,共8页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高寒多风沙环境,设计封闭式设备舱.在过隧道和交会等恶劣工况下,封闭式设备舱容易产生较大压差.采用动模型试验方法,对动车组以不同车速(200、250、300和350km/h)通过隧道和隧道内交会进行试验模拟,建...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高寒多风沙环境,设计封闭式设备舱.在过隧道和交会等恶劣工况下,封闭式设备舱容易产生较大压差.采用动模型试验方法,对动车组以不同车速(200、250、300和350km/h)通过隧道和隧道内交会进行试验模拟,建立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来相互验证.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动模型试验波形吻合,幅值相差低于6.8%.对于单车过隧道,车体表面和设备舱内压力峰峰值与车速的平方呈线性关系.对于隧道内交会工况,车表面压力对于速度更加敏感,车体表面压力峰峰值与车速的三次方呈线性关系.设备舱内压力峰峰值明显小于车外表面压力峰峰值.设备舱内不同位置处的压差峰峰值有明显波动,相对隧道中心交会而言,单车过隧道工况对速度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组(EMU) 隧道 设备舱 压差 动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冰力模型试验模型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焱 史庆增 宋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6期419-423,共5页
冰激直立桩结构振动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冰条件和结构条件的组合形成了对结构响应形式的综合控制,冰激直立结构稳态振动控制机理为冰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基于动冰力模型试验数据,提出了由弹性控制因子、率控制因子以及几何尺寸控制因... 冰激直立桩结构振动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冰条件和结构条件的组合形成了对结构响应形式的综合控制,冰激直立结构稳态振动控制机理为冰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基于动冰力模型试验数据,提出了由弹性控制因子、率控制因子以及几何尺寸控制因子组成的能够反映冰与结构相互作用水平的相互作用系数,并建立了以相互作用系数为相似准数的相似体系。所建立的相似体系可以确定引发结构稳态振动的结构条件与冰条件组合,对研究动冰力模型试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冰力模型试验 相互作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倒虹吸动床模型试验及防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穆咏梅 李德文 +1 位作者 杨连生 巩媚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7,共5页
模拟4种永定河洪水流量过程,通过水流重力相似、水流阻力相似、泥沙起动相似、水流输沙能力相似、河床变形相似、水流运动时间相似等模型,试验永定河洪水过程对河道的冲刷影响情况,从而确定倒虹吸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永定河倒虹吸 模型试验 抗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中泥沙浓度光电量测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健 王虹 +1 位作者 任裕民 邵学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中,需要对泥沙浓度进行实时和精确的测量。由于悬沙系统性质的特殊性,使得问题相当复杂。针对这一状况,分析了悬沙系统对光的散射特性,采用了红外测沙的技术来满足测量要求,并实现了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处理。具体分析了... 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中,需要对泥沙浓度进行实时和精确的测量。由于悬沙系统性质的特殊性,使得问题相当复杂。针对这一状况,分析了悬沙系统对光的散射特性,采用了红外测沙的技术来满足测量要求,并实现了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处理。具体分析了该测量方法的原理和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其作用。实际情况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测量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 光电传感器 泥沙浓度 床河工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秉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共6页
在悬移质动床模型设计中长期存在着两个表征泥沙扩散相似的条件。在变态模型中,这两个条件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本文根据相似流动的基本方程必须相同这一原则,从泥沙扩散方程的原始形式出发,说明只能导得一个泥沙扩散相似条件;并进而... 在悬移质动床模型设计中长期存在着两个表征泥沙扩散相似的条件。在变态模型中,这两个条件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本文根据相似流动的基本方程必须相同这一原则,从泥沙扩散方程的原始形式出发,说明只能导得一个泥沙扩散相似条件;并进而说明,另一条件,即所谓悬浮相似条件,在变态模型中是不能成立的。在现行的后一条件推导中,引入了若干假设,其中包括流速分布式:但在满足动量和水连续方程相似的前提下,这一流速分布式在变态模型中是不能保持相似的,因而据上式而导得的“悬浮”相似条件便不能成立,在模型设计中也就不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 变态模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年洲浅滩航道整治动床河工模型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月琴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51,共6页
根据实测水文、泥沙、地形资料以及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结果,在分析万年洲浅滩成因及其河床演变的基础上,对调整后的整治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动床河工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航道整治工程能满足航运、取水以及防洪等要求.
关键词 浅滩演变 航道整治 模型试验 万年洲浅滩 泥沙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床模型试验中存在问题的辨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儒武 李长峰 +1 位作者 宋德明 郑贤臣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7-482,共6页
在动床模型试验中 ,一般用散粒料来模拟受冲刷的岩基 ,造成模型河床的糙率偏大、河床潜流影响严重等问题 ,使得模型测试的水面线与实际水面线有一定偏差。本文根据近年来笔者做的几个动床模型试验 ,阐述了动床试验存在的几个问题 ,以及... 在动床模型试验中 ,一般用散粒料来模拟受冲刷的岩基 ,造成模型河床的糙率偏大、河床潜流影响严重等问题 ,使得模型测试的水面线与实际水面线有一定偏差。本文根据近年来笔者做的几个动床模型试验 ,阐述了动床试验存在的几个问题 ,以及由此产生的模型测试方面的某些误差 ,并对模型试验的准确性进行了论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存在问题 堆积物 糙率 渗漏 水面线 水工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一文的商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昌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6,共2页
根据对水流泥沙运动相似规律的一些认识,讨论了《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一文中论定悬沙水流相似中只存在一个相似条件等问题。指出原文在推导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假定后,循原文的途径导出了两个相似条件。认为... 根据对水流泥沙运动相似规律的一些认识,讨论了《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一文中论定悬沙水流相似中只存在一个相似条件等问题。指出原文在推导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假定后,循原文的途径导出了两个相似条件。认为相似条件λu =λΩ不是不能成立,而是须满足条件λn=λH1/6才能成立,在物理上是须满足流速垂线分布相似。试验资料表明,在模型变率不是很大时,相似条件λu =λΩ是可以应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 变态模型 悬沙水流 泥沙运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里塔尼亚友谊港动床模型试验和现场的比较
11
作者 徐敏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6期72-79,共8页
为了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的设计和现场施工的需要,我们在室内动床模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成果.为进一步验证这些成果的可靠性和实际效能,作者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文着重探讨了友谊港码头、引桥下游沙嘴形态和连岛坝发... 为了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的设计和现场施工的需要,我们在室内动床模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成果.为进一步验证这些成果的可靠性和实际效能,作者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文着重探讨了友谊港码头、引桥下游沙嘴形态和连岛坝发展规律,并对原、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的工作为类似于友谊港的泥沙淤积模型试验工作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淤积 模型试验
全文增补中
高速列车通过挡风墙耦合气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鲲 田红旗 +1 位作者 孟祥连 杨明智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6-52,共7页
研究目的:高速列车通过铁路挡风墙及在墙内交会时,挡风墙和列车的耦合空气动力响应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与舒适性。本文基于高速列车气动性能动模型试验,对列车单车、交会通过挡风墙时的耦合空气动力响应进行测试与分析,以期得出挡风墙... 研究目的:高速列车通过铁路挡风墙及在墙内交会时,挡风墙和列车的耦合空气动力响应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与舒适性。本文基于高速列车气动性能动模型试验,对列车单车、交会通过挡风墙时的耦合空气动力响应进行测试与分析,以期得出挡风墙模型表面和列车车体表面压力波值及其变化传播规律。研究结论:(1)单车运行时,挡风墙内、外侧测点压力波最大值、最小值和幅值随测点水平位置变化不大;而交会运行时,挡风墙内、外侧测点压力波最大值、最小值和幅值的绝对值在挡风墙中间交会处最大;(2)就挡风墙内、外侧表面压力变化而言,外侧测点压力波幅值远小于对称的内侧测点,对内、外侧测点,其压力变化幅值近似与列车车速的平方呈正比关系;(3)挡风墙内侧测点压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外侧测点压力值随高度增大而增加,建议挡风墙结构设计计算时主要考虑其内侧测点压力变化影响;(4)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速铁路列车安全及防风工程的计算和设计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风墙 列车 耦合空气力响应 动模型试验 压力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模型的列车风作用下全封闭声屏障风荷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欧双美 邹云峰 +1 位作者 黄永明 何旭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1-789,共9页
列车风作用下的风荷载是影响全封闭声屏障结构安全的主要荷载之一。由于列车风为较复杂的三维非定常绕流,为了探究列车风作用下声屏障风压荷载问题,以某高铁线路矩形截面全封闭声屏障为研究背景,采用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声屏障在高速列... 列车风作用下的风荷载是影响全封闭声屏障结构安全的主要荷载之一。由于列车风为较复杂的三维非定常绕流,为了探究列车风作用下声屏障风压荷载问题,以某高铁线路矩形截面全封闭声屏障为研究背景,采用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声屏障在高速列车以3种不同时速通过时的风压荷载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通过声屏障时,压缩波传播到测点导致压力上升,膨胀波传播到测点导致压力下降,风压变化趋势与气压波传播规律相吻合;风压分布沿声屏障展向(长度方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建议取中间截面压力值为设计的参考压力;沿声屏障环向,跨中截面各测点压力峰值差异较小,压力变化幅值最大差异量为1.8%,风压荷载分布较均匀;出入口截面环向各测点的压力峰值差异较大,压力变化幅值最大差异量为40.8%,在声屏障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出入口截面风压荷载沿环向不均匀分布的情况;沿声屏障高度方向,模型列车通过声屏障时在出入口截面引起的风压荷载不是呈线性变化,高度越高的测点压力衰减的越快;在跨中截面,高度变化对测点所受压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封闭声屏障 动模型试验 高速列车 列车风 风压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浮飞行风洞动模型气动结构耦合仿真评估
14
作者 高兴龙 王超 +2 位作者 符澄 孙运强 寇杰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8,共10页
磁浮飞行风洞是一种“体动风静”的新概念空气动力试验设备。模型在长直线密闭管道中高速运动过程的气动特性复杂,会对周围流场产生强烈的扰动,涉及到波系传播和气动与结构之间的单向耦合问题。本文从气动结构耦合仿真的角度,对磁浮飞... 磁浮飞行风洞是一种“体动风静”的新概念空气动力试验设备。模型在长直线密闭管道中高速运动过程的气动特性复杂,会对周围流场产生强烈的扰动,涉及到波系传播和气动与结构之间的单向耦合问题。本文从气动结构耦合仿真的角度,对磁浮飞行风洞试验过程中模型高速运动所产生的非定常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基于一种新型时空守恒元和解元(CE/SE)方法耦合求解了管道内模型周围的三维可压缩流场变化,获得了模型高速运动过程的气动力参数变化、波系传播特性及管道内压力分布,并开展了多孔介质消波材料参数仿真设计分析,为磁浮飞行风洞消波措施设计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飞行风洞 动模型试验 CE/SE方法 结构仿真评估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移质动床模型中模型沙运动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旭辉 刘海婷 +1 位作者 陈绍文 钱锐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6,共6页
模型沙的选择是推移质动床模型试验中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影响推移质运动的相似性和河道冲淤趋势与量级的判断。整理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概化动床模型试验,从起动条件、输沙强度和沙波形态三个方面对比精煤和天然沙这两种典型模型沙的运... 模型沙的选择是推移质动床模型试验中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影响推移质运动的相似性和河道冲淤趋势与量级的判断。整理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概化动床模型试验,从起动条件、输沙强度和沙波形态三个方面对比精煤和天然沙这两种典型模型沙的运动特性。研究表明,精煤为代表的轻质沙与天然沙在起动条件和输移强度方面基本类似,都能模拟天然河道中的推移质起动和输移现象,但是在较大水流强度时形成沙波形态后,在波高、波长等几何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对床面阻力的准确模拟有一定影响。因此,遇超过沙波临界条件的较大水流强度时,宜采用天然沙作为动床模型沙模拟推移质运动。该研究成果可为推移质动床模型选沙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推移质 轻质沙 天然沙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工模型中时间变态与水流挟沙力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稚聪 安毓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1-54,共4页
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中,由于采用轻质模型沙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时间比尺变态问题。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时间变态将导致模型中非恒定水流的流量、水位、流速以及水流挟沙力均产生偏离,偏离的大小和方向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1)河段槽蓄量... 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中,由于采用轻质模型沙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时间比尺变态问题。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时间变态将导致模型中非恒定水流的流量、水位、流速以及水流挟沙力均产生偏离,偏离的大小和方向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1)河段槽蓄量的大小;(2)时间比尺变态率的大小;(3)流量台阶的特性(历时和变幅);(4)涨水过程或降水过程。最后得出了计算涨水过程中挟沙力因子偏差大小的关系式,该式对模型设计中正确选用模型沙和合理概化流量过程线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模型试验 泥沙 挟沙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黄土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富春 张吾渝 +1 位作者 唐鑫 刘成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61,共14页
【目的】由于黄土所具有的结构疏松、抗剪性低,以及对水、力及震动都十分敏感等工程特性,故探究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对西宁地区黄土加筋前后土体动力性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GDS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筋层间距、不同围压、不... 【目的】由于黄土所具有的结构疏松、抗剪性低,以及对水、力及震动都十分敏感等工程特性,故探究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对西宁地区黄土加筋前后土体动力性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GDS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筋层间距、不同围压、不同动应力幅值工况条件下加筋黄土的动三轴试验,分析循环荷载作用下加筋层间距对黄土动强度、动剪切模量、阻尼比等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探讨分析加筋黄土动力响应特性的演化规律。【结果】结果显示:黄土动应变随着动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骨干曲线呈现应变强化型,并且骨干曲线随加筋层间距的减小逐渐由曲线型过渡为直线型;随着加筋层间距的减小,黄土强度随之增大,随着围压和加筋层间距的增加,黄土幅值剪应力明显增大,动剪应变减小,阻尼比明显减小。【结论】结果表明:围压和加筋层间距对加筋黄土的动力特性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且存在一个最优加筋层间距。研究成果可为西宁地区加筋黄土道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三轴模型试验 加筋间距 力特性 循环荷载 变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屏蔽门风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曾令伟 易富民 +1 位作者 王汉封 黎良桥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5,共7页
针对A+型标准地铁列车模型(缩尺比1∶20),通过动模型弹射试验研究了地铁列车过隧道、过站台、跟随工况下的隧道内风压、屏蔽门风压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过隧道工况下,列车经过区间泄压井时,会产生与列车进入隧道时类似的压力波,但... 针对A+型标准地铁列车模型(缩尺比1∶20),通过动模型弹射试验研究了地铁列车过隧道、过站台、跟随工况下的隧道内风压、屏蔽门风压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过隧道工况下,列车经过区间泄压井时,会产生与列车进入隧道时类似的压力波,但风压极值略小。过站台工况下,受前方传来的压力波影响,屏蔽门风压出现一极大值;列车通过站台时,屏蔽门风压出现另一极大值,并在车头经过后立刻达到极小值。这些极值风压决定了屏蔽门的强度设计标准。跟随工况下,当前后方列车尚有一定距离时,屏蔽门受压力波影响而出现风压极值,随后压力略为减小并持续一段时间,这一侧向压力是导致屏蔽门无法正常开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动模型试验 压力波 屏蔽门 列车跟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缓流促淤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庆庆 李玉建 +1 位作者 孙启冀 任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4-58,共5页
针对新疆粉细沙河床上堤坝工程防洪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室内开展河工动床模型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水力插板实体丁坝、井柱桩透水丁坝的缓流促淤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型式丁坝的坝后流速均... 针对新疆粉细沙河床上堤坝工程防洪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室内开展河工动床模型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水力插板实体丁坝、井柱桩透水丁坝的缓流促淤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型式丁坝的坝后流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后流速降低了约46%,水力插板实体丁坝及井柱桩透水丁坝坝后流速分别降低了约16%和30%;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后未出现明显的回流区,使其坝后淤积高度大于另外两种型式丁坝;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比水力插板实体丁坝与井柱桩透水丁坝在维持自身稳定性上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插板透水丁坝 缓流促淤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上施工围堰防护措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达 黄本胜 +2 位作者 邱静 王丽雯 王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0-152,156,共4页
清远水利枢纽工程是在广东省北江干流上拟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于该枢纽所在河道存在深厚的砂质覆盖层,极易冲刷,因此其施工导流期围堰的安全防护设计也成了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施工导流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河道及导... 清远水利枢纽工程是在广东省北江干流上拟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于该枢纽所在河道存在深厚的砂质覆盖层,极易冲刷,因此其施工导流期围堰的安全防护设计也成了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施工导流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河道及导流围堰外侧的水流冲刷规律,以及纵向围堰上游裹头型式对围堰外侧冲刷坑形态的影响问题。提出的施工导流期防护工程措施确保了工程在施工期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试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 围堰防护措施 模型试验 水流冲刷 围堰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