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项目式教学设计
1
作者 李斌 曹未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为了端正学生学习动机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ARCS)动机模型与项目式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为例,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进行了项目式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 为了端正学生学习动机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ARCS)动机模型与项目式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为例,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进行了项目式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并将该项目式设计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施结果表明,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动机和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升对专业课学习的满意度。此外,该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对于其他实践类课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动机模型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S动机模型驱动下的科普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寻绎
2
作者 张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3-37,共5页
科普类书籍是拓展学生学科视野、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当前科普类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学生阅读动机不足、文本理解困难、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困境。本文依据“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指导思想,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 科普类书籍是拓展学生学科视野、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当前科普类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学生阅读动机不足、文本理解困难、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困境。本文依据“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指导思想,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看看我们的地球》为例,基于ARCS动机模型理论,从注意力唤醒、相关性建构、自信心赋能、满足感升华四个维度,寻绎科普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S动机模型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腹膜透析病人操作培训课程的设计及应用
3
作者 李慧林 来李鑫 +4 位作者 赵志慧 胡世海 杨倩倩 齐思远 王丽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441-4447,共7页
目的:探究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操作培训课程在腹膜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河南省新乡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初置管的70例腹膜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操作培训课程在腹膜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河南省新乡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初置管的70例腹膜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培训方式,干预组采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操作培训课程,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及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35例,对照组34例完成研究。干预组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健康素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自我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膜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操作培训课程有助于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考核成绩、健康素养及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S动机模型 腹膜透析 操作培训 课程设计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绕行效应的人员疏散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胥旋 史聪灵 +1 位作者 李建 车洪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5,共6页
在传统的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中,行人只考虑临近的4个网格状态以做出运动决策,而在实际疏散过程中,每个人会从更大的感知范围内收集信息,并会主动避开障碍物,从而选择更合理的路径。针对此问题,建立考虑绕行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DCA模... 在传统的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中,行人只考虑临近的4个网格状态以做出运动决策,而在实际疏散过程中,每个人会从更大的感知范围内收集信息,并会主动避开障碍物,从而选择更合理的路径。针对此问题,建立考虑绕行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DCA模型),模型引入行人感知范围参数,用于反映行人对障碍物的反应程度或绕行倾向;通过建立单门疏散场景,研究绕行效应对疏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绕行效应时,行人能够更好地绕过障碍物,在出口前形成典型的拱形聚集形态;感知范围越大,拱形聚集形态形成的越快;通过将DCA模型与经典的无后退的有偏随机行走模型和场域模型分别进行比较,DCA模型可以减少不必要和不合理的后退运动行为,这与实际更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行 元胞自动机模型 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模型和机械转矩参数对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佳 刘天琪 +2 位作者 李兴源 邢大鹏 何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24,共6页
基于三阶感应电动机模型,同时考虑机械转矩参数,给出了快速评估法下极限切除时间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转子绕组电磁暂态特性和机械转矩参数对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该方法提高了感应电动机模型精度,同时计算更加简便,可用于动态安全评估系... 基于三阶感应电动机模型,同时考虑机械转矩参数,给出了快速评估法下极限切除时间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转子绕组电磁暂态特性和机械转矩参数对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该方法提高了感应电动机模型精度,同时计算更加简便,可用于动态安全评估系统的计算。IEEE30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较高的机械转矩次数有利于负荷节点暂态电压稳定,而转子绕组的电磁暂态特性不利于负荷节点的暂态电压稳定,模型精度对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小于机械转矩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模型 机械转矩参数 暂态电压稳定 极限切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时间依从的地震活动性细胞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桂萍 傅征祥 刘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设计了一个改进的单断层地震孕育过程细胞自动机(CA)模型,通过设计外界通过 施加应力与模型间进行的能量交换和模型的细胞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力学作用,试图理解地震 活动特性的力学机制.与早期细胞自动机模型相比,改进了参数的取... 设计了一个改进的单断层地震孕育过程细胞自动机(CA)模型,通过设计外界通过 施加应力与模型间进行的能量交换和模型的细胞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力学作用,试图理解地震 活动特性的力学机制.与早期细胞自动机模型相比,改进了参数的取值方式,将摩擦时间依 从的理论引进模型,使该细胞自动机模型更接近实际的孕震系统.研究表明参数取值方式对 人工地震序列和各细胞破裂事件的非均匀时间特性有重要影响,较小震级和较大震级范围中 的事件分别遵从明显不同的累积频度一震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时间 地震活动性 细胞自动机模型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综合负荷感应电动机模型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培强 李欣然 +3 位作者 陈辉华 唐外文 陈凤 刘艳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22,共4页
描述电力综合负荷感应电动机模型的数学表达、模型参数和辨识原理。讨论获取综合负荷故障特性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利用实验室实测数据用总体测辨法辨识出感应电动机模型参数,并与调查所得的感应电动机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数据所计算出的参数... 描述电力综合负荷感应电动机模型的数学表达、模型参数和辨识原理。讨论获取综合负荷故障特性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利用实验室实测数据用总体测辨法辨识出感应电动机模型参数,并与调查所得的感应电动机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数据所计算出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研究湖南电网综合负荷特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工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测辨法 负荷特性 感应电动机模型 负荷建模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舆论传播的元胞自动机模型(Ⅰ)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慕仁 邓敏艺 孔令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提出舆论传播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在周期边界条件下 ,对二维四方格子两种邻域 (5邻域、9邻域 )的情况 ,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演化规则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模拟结果表明 ,具有不同赞成率的随机初始态随时间的演化都会达到相应稳定的终态 .但终... 提出舆论传播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在周期边界条件下 ,对二维四方格子两种邻域 (5邻域、9邻域 )的情况 ,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演化规则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模拟结果表明 ,具有不同赞成率的随机初始态随时间的演化都会达到相应稳定的终态 .但终态的赞成率随初态的赞成率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相 ,各相存在的参数区间 ,因影响邻域的不同而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传播 元胞自动机模型 演化规则 计算机模拟 赞成率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的植物花序模拟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星 PhilippedeReffye +2 位作者 熊范纶 胡包钢 康孟珍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花序的模拟是“虚拟植物生长”的重要研究内容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怎样应用“L系统”模拟植物花序 .但L系统用字符串表示的产生式具有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缺点 ,特别是模拟花序的生长和开花顺序时 ,结构复杂且模型参数不易确定 .而“双... 花序的模拟是“虚拟植物生长”的重要研究内容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怎样应用“L系统”模拟植物花序 .但L系统用字符串表示的产生式具有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缺点 ,特别是模拟花序的生长和开花顺序时 ,结构复杂且模型参数不易确定 .而“双尺度自动机模型”是一种基于植物生长机理的植物形态发生模型 .该模型结构简洁明了 ,形象直观 ,易于理解和编程实现 .该文以几种典型花序的模拟为例 ,探讨了应用双尺度自动机模型模拟花序的方法 .通过在双尺度自动机模型中引入“同步生长机制”和“重复生长机制” ,能够模拟所有植物学中给出的花序类型 .并通过应用“生长延时机制” ,实现了“向顶开花”和“向基开花”两种开花顺序的模拟 ,避免了L系统用成花信号控制的缺点 .最后通过与L系统的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尺度自动机模型 植物花序 模拟 虚拟植物生长 计算机图形学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D-B动机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令忠 李彦平 +1 位作者 徐心和 刘长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2-318,共7页
首先引入D-子集和D-语言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类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一般形式化表述──D-自动机模型,并讨论了受控系统的动态行为.最后研究了系统的状态可达性问题.
关键词 离散事件系统 子集 动机模型 D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冷却条件下低碳钢铁素体相变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林 张彩碚 +1 位作者 王元明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72-875,共4页
建立了一个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 ,模拟了低碳钢在形变与快冷作用下铁素体最终微观结构 ,讨论了不同初始奥氏体γ晶粒尺寸对于奥氏体γ→铁素体α相变后微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模拟结果与实验存在一定偏差的原因·模拟结果表明 ,形... 建立了一个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 ,模拟了低碳钢在形变与快冷作用下铁素体最终微观结构 ,讨论了不同初始奥氏体γ晶粒尺寸对于奥氏体γ→铁素体α相变后微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模拟结果与实验存在一定偏差的原因·模拟结果表明 ,形变前的奥氏体晶粒尺寸粗大 ,相变后铁素体转变不完全 ,铁素体晶粒粗大且不均匀 ;形变前的奥氏体晶粒细小 ,相变后铁素体转变较为完全 ,铁素体晶粒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 低碳钢 铁素体 元胞自动机模型 奥氏体 相变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城市空间变化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柯长青 欧阳晓莹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元胞自动机(CA)是一种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空间的相互作用及时间上的因果关系皆局部的网格动力学模型,其“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强大的复杂计算功能、固有的平行计算能力、高度动态以及具有空间概念等特征,使得它在模拟空间复杂系... 元胞自动机(CA)是一种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空间的相互作用及时间上的因果关系皆局部的网格动力学模型,其“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强大的复杂计算功能、固有的平行计算能力、高度动态以及具有空间概念等特征,使得它在模拟空间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演变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在城市空间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方面,CA模型已应用到除非洲、南极洲的所有大洲的城市模拟研究当中.CA模型和G IS的集成,一方面增强G IS的空间模型运算及分析能力,另一方面,G IS提供的强大空间处理能力可以为CA模型准备数据和定义有效的元胞转换规则以及对模拟结果进行可视化.同时CA模型还可以与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遗传算法、模糊逻辑以及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增强其在城市空间变化模拟研究方面的能力.将CA与MAS技术相结合,建立一个能够模拟多个不同参与因子(自然系统)、不同决策者(人文系统)共同影响下的城市发展模型,以此来模拟与预测城市发展的真实状况,将是CA模型在城市空间变化模拟与预测研究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空间变化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稳定计算的水轮机调速系统原动机模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邓磊 周喜军 张文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水轮机调速系统模型中,水轮机原动机(包括水轮机和过水系统)的强非线性对稳定计算结果有着重要影响。水轮机原动机的主要特点是强非线性以及水击,尤其在导叶开度大于50%的区间,在该区间范围内增大相同的导叶开度导致增加的功率小。通过... 水轮机调速系统模型中,水轮机原动机(包括水轮机和过水系统)的强非线性对稳定计算结果有着重要影响。水轮机原动机的主要特点是强非线性以及水击,尤其在导叶开度大于50%的区间,在该区间范围内增大相同的导叶开度导致增加的功率小。通过水轮机原动机理论建模研究,并以现场试验修正理论模型,建立了适用于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水轮机调速系统原动机模型,即"机组导叶开度与出力关系曲线加理想水轮机"的非线性模型;根据水轮机真机与模型机组的相似性,进一步提出了利用水轮机模型综合特性曲线和现场试验得出最大水头和最小水头下该曲线的方法,以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不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计算 水轮机调速系统 动机模型 水轮机模型综合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断层的细胞自动机模型及算法复杂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陆远忠 吕悦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用带断层的细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地震活动,得到一些具有普适性的结果.证实地震活动具有某些有序性,说明断层的存在及相互位置都对地震活动总体特征有明显的影响,并用自组织临界状态理论解释了模型各演化阶段的特征,最后用算法复杂性... 用带断层的细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地震活动,得到一些具有普适性的结果.证实地震活动具有某些有序性,说明断层的存在及相互位置都对地震活动总体特征有明显的影响,并用自组织临界状态理论解释了模型各演化阶段的特征,最后用算法复杂性分析了模型所产生的序列,初步表明算法复杂性AC可以用作地震活动图象及其演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动机模型 算法复杂性 断层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安全移动距离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应东 牛惠民 王建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3,共6页
在Na Sch模型的基础上,分析车辆移动距离与车辆速度的关系,考虑驾驶的安全性,定义减速过程和位置更新规则,提出一种新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通过车辆前一步时的速度和当前速度计算车辆的移动距离。对该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车速、... 在Na Sch模型的基础上,分析车辆移动距离与车辆速度的关系,考虑驾驶的安全性,定义减速过程和位置更新规则,提出一种新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通过车辆前一步时的速度和当前速度计算车辆的移动距离。对该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车速、流量和密度数据及其相互关系,最大流量接近实测数据,显示了亚稳态、滞后效应、相分离以及同步流等更复杂的实际交通现象。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相对均匀地分布在道路上,保持自由流状态,道路资源的利用率高,交通流量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模型 位置更新规则 移动距离 车头距 慢化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公交车在站延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石琴 刘魏娜 黄志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2,27,共4页
文章运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公交停靠站站长及公交车在站停靠乘客上下车的过程,考虑交叉口与公交车站距离过近致使公交车成簇式到达对停靠站的影响,并改变站台容纳数和乘客到达数量得到相应的公交车站内站外延误。对模拟得到的延误数据进行... 文章运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公交停靠站站长及公交车在站停靠乘客上下车的过程,考虑交叉口与公交车站距离过近致使公交车成簇式到达对停靠站的影响,并改变站台容纳数和乘客到达数量得到相应的公交车站内站外延误。对模拟得到的延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公交车成簇式到达时,站台容纳数的增大并不能根本改善公交车在站延误,且使公交车站内延误增大。模拟结果说明公交车在停靠站的到达状况对公交车在站延误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公交停靠站的改善应充分考虑交叉口对公交车行车及停靠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模型 公交停靠站 簇式到达 公交车延误 站台容纳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胞自动机模型方法及其在材料组织结构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邓章铭 周浪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元胞自动机是复杂体系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它对处理那些难以用数学定量描述的复杂动态体系问题如材料的组织结构演变问题有独到之处 ,并且特别便于计算机模拟实施。本文介绍了元胞自动机的基本思想、分类与特征 ,并综述了元胞自动机模型... 元胞自动机是复杂体系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它对处理那些难以用数学定量描述的复杂动态体系问题如材料的组织结构演变问题有独到之处 ,并且特别便于计算机模拟实施。本文介绍了元胞自动机的基本思想、分类与特征 ,并综述了元胞自动机模型方法在材料的凝固结晶、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以及相沉淀和相分解的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模型 组织结构 材料 模拟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虚拟植物生长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实现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莹莹 赵星 王纪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7-212,共6页
为提高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绘制植物图形的速度,给出其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并行实现方法。该方法将拓扑结构与归一化植物器官相结合构造三维植物图形:首先在GPU顶点着色器(vertexshader)中构造拓扑结构,然后在GPU几何着色器(geometryshad... 为提高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绘制植物图形的速度,给出其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并行实现方法。该方法将拓扑结构与归一化植物器官相结合构造三维植物图形:首先在GPU顶点着色器(vertexshader)中构造拓扑结构,然后在GPU几何着色器(geometryshader)中实现几何造型,最后将几何结构数据渲染到帧缓存中显示。选取植物学家给出的一株白杨进行基于GPU的生长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随绘制顶点数的增加,采用GPU进行绘制,相对CPU而言,其加速比可以从几倍扩大到十几倍以上。该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大规模自然场景绘制、虚拟农业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模型 作物 植物形态结构 双尺度自动机模型 GPU 几何着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交通流混沌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松 张杰 贺国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20-22,117,共4页
研究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Nagel-Schreckenberg(NS)模型的交通流混沌问题。用Matlab程序产生交通流时间序列,在一定参数组合情况下,仿真研究了交通流车队中前后车辆之间车头间距的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车辆密度和车辆减速概率... 研究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Nagel-Schreckenberg(NS)模型的交通流混沌问题。用Matlab程序产生交通流时间序列,在一定参数组合情况下,仿真研究了交通流车队中前后车辆之间车头间距的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车辆密度和车辆减速概率的变化对交通流运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车流密度超过某一值时,NS模型仿真出的交通流会产生混沌现象;而交通流混沌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交通流的内在随机性,其中车辆不规则的加速、减速是这种内在随机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流理论 混沌 元胞自动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城市空间结构信息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焦利民 杨璐迪 +2 位作者 刘稼丰 张博恩 许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76-1283,共8页
利用衡量新增斑块空间邻接关系的多阶景观扩张指数定量识别城市组团的空间特征,结合城市组团所表现出的城市空间结构信息,构建基于MLEI的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MLEI-CA)模型。针对武汉市1990、2000、2013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MLEI-CA对... 利用衡量新增斑块空间邻接关系的多阶景观扩张指数定量识别城市组团的空间特征,结合城市组团所表现出的城市空间结构信息,构建基于MLEI的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MLEI-CA)模型。针对武汉市1990、2000、2013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MLEI-CA对武汉市城市扩展进行模拟,通过与Logistic-CA模型对比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MLEI-CA模型更加准确地揭示城市扩展的空间演变过程,MLEI-CA模型精度优于Logistic-CA模型,Kappa系数、城市用地的精度分别提高6%和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模拟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组团 多阶景观扩张指数 元胞自动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