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动机、效果及其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翔德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4期58-62,共5页
伦理学要研究道德评价,不能不涉及动机与效果问题。人们对别人或被别人进行功过是非道德善恶的评价,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个问题。那么,怎样正确地认识动机与效果以及道德评价的关系呢?在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价时,是以他的行为的动机还是... 伦理学要研究道德评价,不能不涉及动机与效果问题。人们对别人或被别人进行功过是非道德善恶的评价,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个问题。那么,怎样正确地认识动机与效果以及道德评价的关系呢?在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价时,是以他的行为的动机还是以他行为的效果为根据呢?在历史上,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是动机论,即认为应当以动机为道德评价的根据;一种是效果论,认为应当以效果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艺批评,文艺作品的好坏标准时,提出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但是,出于我们对毛泽东同志的论述的理解不同,运用不当,在理论和实践上仍不免引起一些新的混乱。“作品的好坏”是否等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评价 动机效果 主观动机 效果 功过是非 毛泽东同志 伦理学 动机 客观效果 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卓然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53-61,共9页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安排上认真执行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确定和安排国民经济中的重大比例关系,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的倾向,努力避免经济生活中再次发生大的波折。...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安排上认真执行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确定和安排国民经济中的重大比例关系,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的倾向,努力避免经济生活中再次发生大的波折。”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的倾向,都是处理主观和客观、动机和效果的关系问题。量力而行事则成,急于求成事则毁。因此,坚持量力而行就是坚持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统一;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就是防止“好心办坏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效果 客观效果 主观动机 动机效果 社会总需求 主观和客观 求成 国民经济 比例关系 合理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3
作者 杜华桂 《中州学刊》 1982年第5期16-18,15,共4页
在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上,有的同志把“欲速不达”、“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等,看成是“动机与效果极不统一,乃至完全背离的情况。”甚至认为:“在动机和效果之间,根本没有绝对的必然联系。”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能... 在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上,有的同志把“欲速不达”、“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等,看成是“动机与效果极不统一,乃至完全背离的情况。”甚至认为:“在动机和效果之间,根本没有绝对的必然联系。”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能不能成立?本文试谈一点看法。 我认为,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是能够成立的。 人的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由于这个特点,才有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效果 客观事物 辩证统一 相符合 动机效果 印记 行动 意志 人犯 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与效果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4
作者 王秀芝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5-29,共5页
动机与效果是一对古老而又极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过去,我们由于没有从理论上搞清这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实践中造成某些混乱,在工作上造成许多失误。今天,掌握动机和效果的辩证关系... 动机与效果是一对古老而又极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过去,我们由于没有从理论上搞清这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实践中造成某些混乱,在工作上造成许多失误。今天,掌握动机和效果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认识事物,做好工作,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效果 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 理论意义 主观愿望 动机效果 辩证关系 行动 现实生活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动机和效果关系问题的观点综述
5
作者 蔡敬堂 《江苏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36-39,共4页
我国理论界对动机和效果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在把一些同志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动机和效果的关系一种意见认为,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存在着三种情况:一是好的动机产生了坏的结果。医生治病,是为了使病人恢复健康,动机没有什么不好,但因... 我国理论界对动机和效果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在把一些同志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动机和效果的关系一种意见认为,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存在着三种情况:一是好的动机产生了坏的结果。医生治病,是为了使病人恢复健康,动机没有什么不好,但因为对病情判断不准,不但不能治好病,反而损害了病人的健康,这样的效果就不好;二是坏的动机产生了好的结果。帝国主义奴役殖民地,同时又刺激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日常生活中也有所谓歪打正着的例子;三是有什么样的动机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事实是大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效果 观点综述 效果统一 关系问题 社会实践 殖民地经济 行为 病情判断 意见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与效果是否都是统一的?
6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4期188-188,共1页
动机与效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统一的吗?魏兴在《浅谈动机与效果》(见《光明日报》八月二十三日)一文中认为,不能这样说,要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文章指出:实际生活中当然有动机与效果直接统一的情形,这是大量的,不可否认;但也确实存在动机... 动机与效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统一的吗?魏兴在《浅谈动机与效果》(见《光明日报》八月二十三日)一文中认为,不能这样说,要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文章指出:实际生活中当然有动机与效果直接统一的情形,这是大量的,不可否认;但也确实存在动机与效果不那么统一、极不统一、甚至完全背离的情况,这同样是不少的,不可否认的。例如,五八年的“大跃进”就是个突出的例子。我们平时经常谈论的前些年多次出现过的“欲速不达”、“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等,都属于动机与效果极不统一,乃至完全背离的情况。列宁在谈到动机与效果问题时,甚至这样说:“善良的愿望往往会把人引入地狱。”(《列宁全集》19卷256页),这并不是骇人听闻,而是可以取得符合客观规律的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效果 不可否认 实事求是 客观规律 列宁 大跃进 实际生活 背离 浅谈 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学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及效果
7
作者 周百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3期24-28,共5页
绪言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所谓动机,就是引起人们进行某项活动的主观愿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就是引起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主观愿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一种身体活动的需要。
关键词 动机效果 主观愿望 集体主义 实践意义 体育锻炼动机 动机 个人主义 社会动机 学院学生 客观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艺创作的动机与效果问题
8
作者 郭育新 夏南 《学习与探索》 1980年第3期88-93,共6页
如何看文艺创作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两者的关系又是怎样?这似乎在理论上早已作出了回答:然而,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却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只要回顾一下文艺领域所经历过的种种曲折和反复,以及多年来文艺批评、文艺政策方面所发生的问题... 如何看文艺创作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两者的关系又是怎样?这似乎在理论上早已作出了回答:然而,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却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只要回顾一下文艺领域所经历过的种种曲折和反复,以及多年来文艺批评、文艺政策方面所发生的问题,我们就不能不承认这一事实。特别是在林彪、“四人帮”对社会主义文艺园地实行大扫荡,残酷迫害革命文艺工作者的过程中,这个问题的理论是非、政策是非更是完全被搞颠倒了,搞混乱了。众所周知,林彪、“四人帮”大兴文字狱的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篡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动机和效果统一论。他们曾一再鼓吹,作家的主观动机和作品的客观效果是绝对一致的,凡是作品的客观效果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客观效果 主观动机 作家 艺术作品 毛泽东同志 动机效果 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批评 文艺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幼儿成就动机的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婕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43,共2页
谈谈幼儿成就动机的培养张婕所谓成就动机,乃是一种想要做好事情的动力,是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去完成,并欲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成就动机是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份之一。从小培养成就动机... 谈谈幼儿成就动机的培养张婕所谓成就动机,乃是一种想要做好事情的动力,是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去完成,并欲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成就动机是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份之一。从小培养成就动机,有助于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成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就动机 幼儿素质教育 培养孩子 社会意义 获得成功 动机效果 效益性原则 情绪体验 遇到困难 教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作家主观动机和作品的客观效果——从关于《海瑞罢官》的一场论战说起
10
作者 时汉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28-32,共5页
十多年前,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的时候,我和许多同志一样,虽然尚不能洞悉“四人帮”的阴谋,却都怀有一种不祥之感和不平之气。人们意识到,一贯以打棍子著称的姚文元,这次却是抡起嗜血的刀斧向思想文化界扑杀过... 十多年前,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的时候,我和许多同志一样,虽然尚不能洞悉“四人帮”的阴谋,却都怀有一种不祥之感和不平之气。人们意识到,一贯以打棍子著称的姚文元,这次却是抡起嗜血的刀斧向思想文化界扑杀过来了。他自诩“从政治上提出问题”,生拉硬扯,无中生有,极尽罗织、构陷之能事,诬指吴晗同志主观上自觉反党反社会主义,配合阶级敌人进攻,竭力置吴晗同志于死地。人们担心,他的这一套评文论人的逻辑和方法如果推而广之,将不知会造出多少冤狱!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客观效果 《海瑞罢官》 主观动机 文艺作品 姚文元 场论 动机效果 “四人帮” 平冤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与效果的統一——讀《在延安文艺座談会上的講話》札記
11
作者 刘嶸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2年第2期1-9,共9页
每讀一遍毛泽东著作时,总有一些新的体会。这二年來,我們对动机和效果問題,有一些議論。在議論过程中,有一些问題得不到解决,最近,乘《在延安文艺座談会上的讲話》出版20周年之前,又重讀了几遍。就感到《讲話》中所讲到的一些問題,那样... 每讀一遍毛泽东著作时,总有一些新的体会。这二年來,我們对动机和效果問題,有一些議論。在議論过程中,有一些问題得不到解决,最近,乘《在延安文艺座談会上的讲話》出版20周年之前,又重讀了几遍。就感到《讲話》中所讲到的一些問題,那样深刻,又那样亲切。《讲話》中直接讲到动机与效果問題,虽然只有短短三段,可是,把我們議論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問题,解决得非常彻底。本文就动机与效果的問題,談談几点粗淺的、不成熟的看法。一撇开一小部分人外,大多数人总是想做好事,当好人。人們在議論问題时,总也会涉及一个普遍问題,这件事,好不好,这个人,好不好;哪些好,哪些坏。可是,究竟怎样算是好事好人,常常各說各的,你說好的,他却說坏;今天说好,昨天却說坏。譬如說,无产阶級、劳动人民认为,共产主义是伟大的理想,是好东西。但是,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却认为是坏事,是祸根。他們用尽恶毒字眼,诅咒它;千方百計要鏟除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效果 人民大众 毛泽东同志 延安文艺 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 唯心主义 社会主义 功利主义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为的结构与道德评价的对象——兼与王海明教授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学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严格意义上的行为等于"行动中意图"加上相应的"身体运动",这是行为的基本结构,但行为的完整结构却包括自我、欲望、信念、在先意图、行动中意图、身体运动及其后果等要素。根据道德评价的"可控原则",行... 严格意义上的行为等于"行动中意图"加上相应的"身体运动",这是行为的基本结构,但行为的完整结构却包括自我、欲望、信念、在先意图、行动中意图、身体运动及其后果等要素。根据道德评价的"可控原则",行为之完整结构中的诸要素都可以成为道德评价的对象。基于从不同层次的道德评价对象来理解道德的真正含义,就"动机效果分别论"与王海明教授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的结构 道德评价的对象 可控原则 动机效果分别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子功利主义思想探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云志 李少惠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9-94,共6页
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追求义利合一,提倡利他主义,富具宗教精神,主张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内容丰富多彩。
关键词 义利 利他主义 宗教精神 动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企业物流绩效提升的基本工具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裴少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10期15-18,共4页
本文认为,对顾客真正需求的忽略,隐性成本统计数据的缺乏,专业管理技巧的缺少,对物流系统整体性认识的欠缺,是阻碍商贸企业物流绩效提升的因素。商贸企业应采用程序分析工具、定点超越工具、以活动为基准的成本计算工具以及定位、整合... 本文认为,对顾客真正需求的忽略,隐性成本统计数据的缺乏,专业管理技巧的缺少,对物流系统整体性认识的欠缺,是阻碍商贸企业物流绩效提升的因素。商贸企业应采用程序分析工具、定点超越工具、以活动为基准的成本计算工具以及定位、整合、灵活性与测度等策略,克服物流活动障碍,不断提升物流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企业 物流绩效 中国 物流成本 程序分析工具 物流动机效果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北京地区冬泳活动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建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11,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对168名冬泳者进行了关于北京地区冬泳活动现状的调查。调查涉及冬泳参加者的基本情况及个人动机和效果,目前北京地区冬泳活动存在的问题、冬泳活动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旨在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冬泳... 通过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对168名冬泳者进行了关于北京地区冬泳活动现状的调查。调查涉及冬泳参加者的基本情况及个人动机和效果,目前北京地区冬泳活动存在的问题、冬泳活动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旨在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冬泳产生发展的内在原因和机制,从而推动冬泳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泳 基本情况 动机效果 社会价值 活动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 被引量:2
16
作者 靳义亭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的系统与深化,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达到了新境界、新高度。第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的统一;第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论;第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思维的... 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的系统与深化,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达到了新境界、新高度。第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的统一;第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论;第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真理与价值 动机效果 逻辑与历史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总结“大跃进”的方法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双传学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7-159,共3页
能否科学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关键在于是否有科学的方法。文章对目前存在的“用价值判断分析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动机,用事实判断分析大跃进造成的后果”这种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总结“大跃进”的深刻教训时,既要分析毛泽东在设定... 能否科学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关键在于是否有科学的方法。文章对目前存在的“用价值判断分析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动机,用事实判断分析大跃进造成的后果”这种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总结“大跃进”的深刻教训时,既要分析毛泽东在设定“大跃进”目标时留下的教训,又要分析毛泽东为实现“大跃进”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在所采取的手段、途径方面留下的教训,更要历史地分析“大跃进”的失误哪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是不可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 动机效果 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评价技术
18
作者 韩东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9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道德评价 评价技术 动机效果 动机 目的与手段 人品 正当目的 效果 社会赏罚机制 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长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5-18,共4页
试论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刘长林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作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人生价值观是毛泽东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论述了人的价值、人格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内涵,提出了评价... 试论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刘长林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作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人生价值观是毛泽东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论述了人的价值、人格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内涵,提出了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指出了实现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生价值评价 人生价值观 人的价值 自觉能动性 人格价值 人生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原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动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史研究的新成果——读《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20
作者 朱义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20-21,共2页
朱贴庭副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是一部新见迭现、分析深刻、确有特色的专著,是伦理学史研究的又一新成果。写中国伦理思想史,最忌与中国哲学史雷同,或者以中国哲学史框架加上道德术语拼缀而成。该书基本上摆脱这一窠臼,多从... 朱贴庭副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是一部新见迭现、分析深刻、确有特色的专著,是伦理学史研究的又一新成果。写中国伦理思想史,最忌与中国哲学史雷同,或者以中国哲学史框架加上道德术语拼缀而成。该书基本上摆脱这一窠臼,多从伦理学原理的视野去分析中国伦理思想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显得“伦理学”味道十足。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出现的范畴、概念、命题和论争,作者均有清楚的界说,绝不以古释古,使人坠五里雾中。试以义利之辨来说明。这一论辨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了,迄今还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之中,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大问题。作者敏锐地指出:“义利之辨,发端于春秋,至战国成为诸子思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以后又一直贯串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全部进程。”(22页)这当是不刊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史 义利之辨 伦理学原理 新成果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中国伦理思想 中国哲学史 功利主义 诸子思想 动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