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预测能力检验——基于动态Probit模型的研究途径 被引量:8
1
作者 孙皓 石柱鲜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71,共8页
本文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预测能力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方法选择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利差先行指标。然后,利用基于利差先行指标的动态Probit模型检验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状态的预测能力,并且... 本文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预测能力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方法选择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利差先行指标。然后,利用基于利差先行指标的动态Probit模型检验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状态的预测能力,并且对静态Probit模型和动态Probit模型、各种动态Probit模型之间的预测效果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变动对未来3个月的经济周期波动状态具有比较稳定的指示作用,利用经济状态先验信息的动态Probit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静态Probi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经济周期波动 预测能力 动态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与M1同比增长率之差对股票价格波动的信号作用——基于次贷危机前后深圳股票市场数据的动态Probit模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温博慧 袁铭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7,共11页
以次贷危机前后中国深圳股票市场中不同阶段股票价格为研究样本,分析中国M2与M1同比增长率之差对股票价格波动的信号作用、各阶段信号作用的演变以及不同性质板块所受影响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从危机发生前到后危机时代,中国货币供... 以次贷危机前后中国深圳股票市场中不同阶段股票价格为研究样本,分析中国M2与M1同比增长率之差对股票价格波动的信号作用、各阶段信号作用的演变以及不同性质板块所受影响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从危机发生前到后危机时代,中国货币供给变动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协整关系呈逐级增强态势;中国M2与M1同比增长率之差对其后5个月的股价波动具有比较稳定的信号指示作用,且在后危机时代,这种信号作用更为明显;利用股价波动状态先验信息的动态Probit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静态Probit模型;在中小板市场中信号作用表现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与M1同比增长率之差 股价波动 动态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动态Probit模型的中国经济景气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桂文林 程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22,共7页
文章基于改进的动态probit模型对中国经济景气进行预测。首先对月度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和H-P滤波处理以分离出循环成分,然后根据McFadden R^2最大化原则构建出最优模型,并对各种probit模型进行样本内分析和样本外预测。样本内分析结果表明... 文章基于改进的动态probit模型对中国经济景气进行预测。首先对月度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和H-P滤波处理以分离出循环成分,然后根据McFadden R^2最大化原则构建出最优模型,并对各种probit模型进行样本内分析和样本外预测。样本内分析结果表明,动态probit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静态probit模型,不论是模型预测评估还是转折点预测,一般动态probit模型和动态自回归probit模型的预测能力都显著高于静态probit模型或自回归probit模型;样本外预测结果表明,动态probit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静态probit模型,四种probit模型都能够提前发出预警衰退信号,并对经济景气状况给出合理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内估计 动态probit模型 景气预测 样本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领域动态能力研究综述——基于LDA主题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马鸿佳 肖彬 韩姝婷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VUCA时代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动态能力已成为组织长期生存、发展及应对动荡环境的关键能力。先前的动态能力研究大多基于成熟企业,创业企业由于年龄、规模劣势,更易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更具灵活性的创业企业动态能力可能具备特殊性... VUCA时代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动态能力已成为组织长期生存、发展及应对动荡环境的关键能力。先前的动态能力研究大多基于成熟企业,创业企业由于年龄、规模劣势,更易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更具灵活性的创业企业动态能力可能具备特殊性。然而,尽管学术界对创业领域动态能力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但相关研究较为零散,且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因此,本研究以创业领域动态能力的352篇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LDA主题模型聚合出15个主题,结合人工编码及LDAvis可视化工具确定了内涵和微观基础、前因、边界条件和结果四个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主题的关键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化梳理,构建了创业领域动态能力的综合研究框架,结合该框架呼吁学者进一步关注超越组织层面的动态能力研究,探索数据驱动的创业企业动态能力研究及拓展创业领域的动态能力研究方法、数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领域 动态能力 主题模型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动态调节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及电动客车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桂珍 张思豪 +1 位作者 李韶华 李鹏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4-745,共12页
建立精确的空气弹簧模型是分析空气悬架电动客车振动特性的关键和前提。针对空气弹簧在不同承载质量下的特性存在差异,以某膜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考虑橡胶气囊作用力和承载质量变化因素,提出参数动态调节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通过力学... 建立精确的空气弹簧模型是分析空气悬架电动客车振动特性的关键和前提。针对空气弹簧在不同承载质量下的特性存在差异,以某膜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考虑橡胶气囊作用力和承载质量变化因素,提出参数动态调节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通过力学试验辨识橡胶气囊的关键参数,并验证了综合模型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空气弹簧综合模型建立14座21自由度电动客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与相同参数的CarSim模型仿真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气弹簧非线性特性、车速、路面不平度及乘客分布对电动客车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能适应承载质量和路面激励而动态调整模型参数;空气弹簧的迟滞力学特性不容忽视,相比于线性模型、不考虑迟滞力学特性的热力学模型、空气弹簧等效模型,空气弹簧综合模型使得车辆响应的悬架动挠度明显降低,分别减小22.95%、42.13%、18.20%。车速的提高、路面等级的降低以及乘客位置分布不均会使电动客车的平顺性恶化,距离客车质心位置越远的乘客乘坐的不适感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客车 空气弹簧综合模型 参数动态调节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动态综合评价模型
6
作者 彭星煜 蒋海洋 +5 位作者 龚建华 朱进 夏炜 陈瑞熙 陈磊 杜德飞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4,共9页
气田在进入开发中后期,需要对能耗体系进行评价和优化,但油气领域现有的静态能效评估方法大多忽略了模糊性与随机性,且未考虑时间效应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有必要对静态算法进行升级优化。为此,以某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动态数据为研究对象,... 气田在进入开发中后期,需要对能耗体系进行评价和优化,但油气领域现有的静态能效评估方法大多忽略了模糊性与随机性,且未考虑时间效应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有必要对静态算法进行升级优化。为此,以某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动态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云模型理论以及TOWA算子二次加权法弥补上述缺点,并结合RS-熵值赋权法,构建了针对天然气集输系统的能效动态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对各时序进行评价,并通过动态升维获得长时间维度下的能效动态综合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时间权向量的引入,更能反映长时间维度下的能效波动,信息内容更加丰富详实;②上述集输系统的能效动态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后续优化可从二级指标中能耗占比较高的增压工艺入手;③通过3个气田能效动态综合评价结果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优化模型能适用于大多数气田能效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结论认为,该评价模型将不确定性介入能效评价研究中,体现评价对象随时间迁移的动态性以及随机性,从而识别出该集输系统的能效薄弱环节,可深化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体系的认识,为节能降耗决策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系统 动态权重 模型 动态综合评价 TOWA算子 RS-熵值赋权法 能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16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及变形晶粒预测模型
7
作者 李军 武晓燕 +1 位作者 郭锦 江海涛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8,共9页
为研究铝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晶粒尺寸特征,采用热压缩实验、数学建模及有限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016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和微观结构演变规律,构建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及变形晶粒尺寸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升高... 为研究铝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晶粒尺寸特征,采用热压缩实验、数学建模及有限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016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和微观结构演变规律,构建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及变形晶粒尺寸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降低应变速率有利于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将建立的6016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和变形晶粒尺寸预测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可有效预测热变形过程中的晶粒尺寸,与实验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2.37%和4.9%。该模型可实现微观组织预报的功能,为后续热变形晶粒尺寸调控及工艺优化提供数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动态再结晶 晶粒尺寸 数学模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序电流突变下基于动态热能模型的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案
8
作者 李振兴 安喆 +3 位作者 朱益 胡聪 翁汉琍 李振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6-38,共13页
针对发电机常规负序电流反时限保护无法准确刻画负序电流突变后保护动作时间问题,提出一种适应负序电流突变的基于动态热能模型的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法。首先,分析了基于新能源控制的发电机机端负序抑制策略以及在送出线路非全相期间... 针对发电机常规负序电流反时限保护无法准确刻画负序电流突变后保护动作时间问题,提出一种适应负序电流突变的基于动态热能模型的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法。首先,分析了基于新能源控制的发电机机端负序抑制策略以及在送出线路非全相期间的负序电流变化关系,提出应对负序电流三阶段变化的反时限保护动作方案。然后,考虑非周期分量发热、对流辐射散热,基于实时测量负序电流构建反映转子温度的动态热能模型。最后,将此模型融入负序反时限保护,利用定、转子稳态运行温度和预设负序电流刻画反时限保护动作曲线,并提出以输入实时负序电流推算转子温度为基础的反时限保护曲线修正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动态热能模型能精确刻画转子温度,基于此提出的保护曲线刻画、修正方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序反时限保护 负序电流突变 动态热能模型 保护曲线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航运中船舶三维吃水模型动态匹配技术研究
9
作者 王霞 李文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6-180,共5页
近海航运中船舶吃水精准控制对安全与效率至关重要,传统人工观测精度不足,单一测量技术受环境制约。本文对船舶三维吃水模型动态匹配技术进行研究,构建包含多源数据采集预处理、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模型设计及动态反馈机制的技术架构,实... 近海航运中船舶吃水精准控制对安全与效率至关重要,传统人工观测精度不足,单一测量技术受环境制约。本文对船舶三维吃水模型动态匹配技术进行研究,构建包含多源数据采集预处理、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模型设计及动态反馈机制的技术架构,实现船舶载重、水文环境与航行任务的动态耦合建模,在算法层面,采用多层感知机(MLP)神经网络,有效处理多变量非线性耦合关系,其三维吃水预测精度较传统方法提升70%–80%。本文构建的船舶三维吃水动态匹配模型对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水模型 动态匹配 多层感知机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
10
作者 刘红岩 薛雷 +4 位作者 张光雄 王光兵 王基禹 和铁柱 邹宗山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2,共11页
为了在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前人提出的能够同时考虑裂隙几何参数、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通过引入Barton建立的粗糙裂隙JRC-JCS抗剪强度模型,提出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 为了在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前人提出的能够同时考虑裂隙几何参数、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通过引入Barton建立的粗糙裂隙JRC-JCS抗剪强度模型,提出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其次,将该计算模型引入到前人提出的考虑宏细观缺陷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中,建立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最后,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了裂隙粗糙度(JRC)、裂隙面基本摩擦角φb、裂隙长度2a对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JRC由0分别增加到10和20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26.42 MPa分别增加到27.28和28.37 MPa;当φb由0°分别增加到15°和30°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26.24 MPa分别增加到27.28和28.80 MPa;当2a由1 cm分别增加到2和3 cm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31.37 MPa分别降低至27.28和23.90 MPa。同时为了更精确地刻画裂隙面粗糙度的影响,将裂隙面分形维数引入到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不但提高了模型计算精度,而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更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贯通裂隙岩体 裂隙粗糙度系数 应力强度因子 JRC-JCS抗剪强度模型 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我国中央层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主题热点与演化分析
11
作者 高红霞 刘素薇 +1 位作者 麻磊 张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3890-3896,共7页
背景我国重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及配套政策,但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题的演进与趋势研究成果相对匮乏,不便于了解其整体发展态势。目的了解我国中央层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演进路径,揭示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领域,... 背景我国重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及配套政策,但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题的演进与趋势研究成果相对匮乏,不便于了解其整体发展态势。目的了解我国中央层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演进路径,揭示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领域,为后续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动态主题模型(DTM)对2009年12月—2023年5月发布的40份中央层面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文本数据进行主题提取和分析,计算其主题热度、相似度及主题演化路径。结果DTM共挖掘出2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主题,以及各阶段的主题热点分布。研究发现,我国中央层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阶段化属性明显,不同阶段的关注焦点从提升基层服务质量转向分级诊疗和优化服务效果,执行指导及标准类的政策相对不足。结论政策制定者应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协同治理,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阶段承接性,并提升中央层面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标准规范和整体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卫生政策 动态主题模型 全科医生 主题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退化模型动态校准的光伏组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12
作者 陈伟 吴燕 +1 位作者 裴婷婷 沈泓池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9-446,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考虑随机效应的非线性维纳退化模型动态校准的光伏组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参数随机性的非线性维纳退化模型,通过离线优化和在线更新估计模型参数。然后,基于非线性退化模型对光伏组件性能衰退状态进行预测,再... 提出一种基于考虑随机效应的非线性维纳退化模型动态校准的光伏组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参数随机性的非线性维纳退化模型,通过离线优化和在线更新估计模型参数。然后,基于非线性退化模型对光伏组件性能衰退状态进行预测,再建立退化状态预测误差模型对非线性模型进行补偿并进行参数更新,得到校准后的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光伏组件剩余寿命。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退化 模型 剩余寿命 动态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N-K-DBN模型的船舶自沉事故风险因素动态耦合分析
13
作者 崔秀芳 曾杰熙 +1 位作者 邵志鹏 安楠楠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0-2091,共12页
我国海上事故频发,当多个风险因素动态耦合时易超系统阈值导致船舶自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因此,有必要定量分析影响船舶自沉风险演化特征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以识别造成事故的关键因素。采用N-K模型和动态贝叶斯网... 我国海上事故频发,当多个风险因素动态耦合时易超系统阈值导致船舶自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因此,有必要定量分析影响船舶自沉风险演化特征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以识别造成事故的关键因素。采用N-K模型和动态贝叶斯网络(Dynamic Bayesian Network, DBN)研究船舶自沉风险因素的动态耦合特性,通过文本挖掘技术分析中国海事局(CMSA)公布的146起船舶自沉事故报告,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并探究其耦合机制。首先,利用N-K模型量化各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度和关系;然后,利用贝叶斯网络(BN)模型在N-K模型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和优化了耦合风险,减少其主观性;最后,在BN结构上加入时间序列建立N-K-DBN风险动态耦合模型,通过风险概率分析、敏感性分析、正向推理、反向诊断和不确定性分析等,确定影响动态风险关联性的关键因素及催化因素,实现对航行中耦合风险的动态控制,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防范措施,以提升海上安全。结果表明:船舶自沉事故的发生与耦合值呈正相关,耦合因素越多风险值越高,耦合相互作用越强。事故初期,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是船舶自沉事件的关键致因,其交叉耦合时风险更为显著。随着时间推移,船舶因素对事故的影响逐渐提高,更易与人为因素发生交叉耦合导致动态风险增强,而恶劣气象是触发船舶与其他因素耦合的催化因素,易诱发多因素的交叉耦合风险,导致事故发生概率增大。通过研究识别出安全意识淡薄、公司管理不到位、船舶故障、船舶不适航、船舶管理不当和公司未履责等是引发自沉事故的关键动态风险耦合因素,以及恶劣气象这一重要的动态风险耦合催化因素,这些因素须受到高度重视并对它们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船舶自沉事故 N-K模型 动态贝叶斯网络 风险动态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触发模型预测控制在含风电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中的应用
14
作者 赵熙临 李金星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9,共10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增大了电力系统的供需不确定性,需要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法在应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更具针对性。文中以含风电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互联电网AGC模型,分析了基于模型预测控...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增大了电力系统的供需不确定性,需要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法在应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更具针对性。文中以含风电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互联电网AGC模型,分析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系统控制流程;其次,针对传统MPC在线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引入条件触发策略以降低MPC执行优化计算的频次;并考虑到系统不同状态下调频需求存在的差异,设计了能跟随系统状态进行动态调整的触发规则,以获得更好调频控制效果;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保证控制性能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系统在线计算复杂度,并在面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风电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触发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配置区域复杂电磁环境动态预测模型研究
15
作者 雷中原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2,共6页
着眼提高雷达配置的电磁兼容性,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动态预测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受扰强度的概念和确定雷达可行配置区域的基本思路,给出了雷达受单个和多个辐射源干扰强度的计算模型,区分无主要辐射方向和有主要辐射方向,分别建立了雷达... 着眼提高雷达配置的电磁兼容性,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动态预测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受扰强度的概念和确定雷达可行配置区域的基本思路,给出了雷达受单个和多个辐射源干扰强度的计算模型,区分无主要辐射方向和有主要辐射方向,分别建立了雷达配置区域最大和最小受扰强度计算模型,并运用仿真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和方法有效可行,对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及其他用频设备优化配置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磁环境 动态预测模型 可行配置区域 电磁兼容 受扰强度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Kriging代理模型的起重机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16
作者 范小宁 吕召国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69,共6页
针对桥式起重机结构可靠性分析计算中多维小失效概率及隐式功能函数,依靠传统可靠度计算方法难以解决问题,提出采用动态Kriging代理模型结合重要抽样法(ISM)的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通过2个学习函数构建隐式功能函数的动态Kriging代理模... 针对桥式起重机结构可靠性分析计算中多维小失效概率及隐式功能函数,依靠传统可靠度计算方法难以解决问题,提出采用动态Kriging代理模型结合重要抽样法(ISM)的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通过2个学习函数构建隐式功能函数的动态Kriging代理模型;再利用改进一次二阶矩法(FORM)结合Kriging代理模型求出最可能失效点,并以此为中心点构造重要抽样密度函数;最后基于所建立的代理模型通过ISM完成可靠度计算。通过引入与学习函数相结合的新增停止准则,降低有限元调用次数。通过工程案例验证,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平衡模型精度、结果误差与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结构 动态Kriging代理模型 学习函数 重要抽样法 结构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小尺寸动态蛇形卷积的太阳能电池板检测YOLO模型
17
作者 汪宇玲 常佳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针对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缺陷检测任务中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尺寸动态蛇形卷积的太阳能电池板检测YOLO模型。主要设计了可适应管束状瑕疵的小尺寸动态蛇形卷积,增强了模型对裂纹缺陷的表征能力;同时在模型颈部加入高效通道注... 针对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缺陷检测任务中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尺寸动态蛇形卷积的太阳能电池板检测YOLO模型。主要设计了可适应管束状瑕疵的小尺寸动态蛇形卷积,增强了模型对裂纹缺陷的表征能力;同时在模型颈部加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并融合加权梯度特征,增强了对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所提方法基于公开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实验mAP@0.5可达88.1%,相较于YOLOv7、Faster R-CNN、YOLOX-S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了5%、15.8%、1.6%,可以更准确地完成太阳能电池表面缺陷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板 缺陷检测 梯度信息 动态蛇形卷积 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 YOL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需求响应公交动态调度
18
作者 靳文舟 张永 孙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90,共14页
需求响应公交作为共享公共交通新模式的典型代表,正面临着高效处理出行需求与实时规划车辆路径的挑战,而传统的需求响应公交动态调度方法侧重于需求已知后对车辆路径的动态调整,往往难以全面适应出行需求的变化。因此,该研究通过引入模... 需求响应公交作为共享公共交通新模式的典型代表,正面临着高效处理出行需求与实时规划车辆路径的挑战,而传统的需求响应公交动态调度方法侧重于需求已知后对车辆路径的动态调整,往往难以全面适应出行需求的变化。因此,该研究通过引入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构建了基于MPC多周期滚动优化框架的需求响应公交动态调度模型。该模型利用未来阶段的先验客流信息,为当前阶段的调度决策提供优化条件,并及时根据系统最新披露的信息重新规划,以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求解方法上,研究结合自适应大邻域搜索(ALNS)策略,设计了MPC-ALNS算法,通过两阶段启发式方法对车辆调度序列进行迭代优化。数值实验结果显示:在无预测偏差的理想场景下,相较于传统动态调度方法,该方法能够使系统总成本显著降低14.54%;即便在预测偏差为30%的悲观场景下,仍然能够实现5.27%的成本优化,并且各项乘客服务指标均表现出了更优异的性能,验证了其在不同随机环境下的普适性。同时,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应对不同订单和车辆规模时的稳定优化性能,并对拒单成本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提出了适用于不同运营场景的最优拒单成本设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需求响应公交 动态调度 模型预测控制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侧动态碳排放计量模型及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恒靖 周尚礼 +2 位作者 张乐平 赵伟 肖霞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针对当前电网碳排放核算边界模糊、碳排放因子更新慢、缺乏时空动态性的情况,构建以输电侧、变电侧、配电侧等为核算节点的碳排放计量模型。基于准输入输出模型(Quasi-input-output,QIO)中流入节点的碳排放总量等于节点内部损耗和流出... 针对当前电网碳排放核算边界模糊、碳排放因子更新慢、缺乏时空动态性的情况,构建以输电侧、变电侧、配电侧等为核算节点的碳排放计量模型。基于准输入输出模型(Quasi-input-output,QIO)中流入节点的碳排放总量等于节点内部损耗和流出结点碳排放量之和的原则,以电能计量网络为基础,利用电能量测数据对电网侧各环节进行碳排放计量。碳排放量、碳排放因子等计算结果具有空间上的灵活性和时间上的动态性特征。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该核算模型对于电网进行准确碳核算、掌握碳排放流向以及引导用户主动实施碳减排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侧 碳排放核算模型 时空动态 碳排放因子 QI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动态优化与模型预测控制的欠驱动船舶精确路径跟踪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峻侨 刘程 +3 位作者 郭玮丽 孙婷 王雪刚 徐锋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目的]旨在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采用在线滚动方式进行优化求解,造成欠驱动船舶路径跟踪预测控制器计算量大的问题。[方法]将神经动态优化系统引入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一种具有实时性的欠驱动船舶路径跟踪预测控制器。首先,针对... [目的]旨在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采用在线滚动方式进行优化求解,造成欠驱动船舶路径跟踪预测控制器计算量大的问题。[方法]将神经动态优化系统引入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一种具有实时性的欠驱动船舶路径跟踪预测控制器。首先,针对船舶欠驱动特性,采用并改进视线制导策略:针对传统视线制导策略的运动学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滑模思想,提出鲁棒视线制导方法;更进一步,针对外界干扰影响下船舶易产生侧滑角问题,对侧滑角进行补偿,提出鲁棒自适应视线制导方法,提高系统对模型不确定性与外界干扰的鲁棒性。其次,针对欠驱动船舶输入饱和问题,通过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将船舶路径跟踪问题转化为含有输入约束限制的二次优化问题。最后,针对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采用在线滚动优化策略导致计算负担增加问题,基于投影递归神经网络,建立神经动态优化求解器,通过并行求解含有输入约束限制的二次优化问题,提高计算效率。[结果]经过直线和曲线路径跟踪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具有实时性的欠驱动船舶路径跟踪预测控制器能够达到任意路径跟踪的目标。对比仿真实验结果也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Fmin-con优化求解器(MATLAB内置求解器)计算效率提升约90倍,具有显著优势。[结论]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欠驱动船舶路径跟踪预测控制的实时性能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运动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路径跟踪 神经动态优化 鲁棒自适应视线制导 操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