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生长发育动态QTL解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付威 韦素云 陈赢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共11页
准确而有效的QTL定位是克隆目的基因、开展分子育种的前提和基础。植物生长发育随外界环境因子变化而变化,其动态发育的不同时期表型是不同主效基因/QTL动态表达的结果,基于生长停滞期表型数据的传统主效基因/QTL分析只能估算QTL在多个... 准确而有效的QTL定位是克隆目的基因、开展分子育种的前提和基础。植物生长发育随外界环境因子变化而变化,其动态发育的不同时期表型是不同主效基因/QTL动态表达的结果,基于生长停滞期表型数据的传统主效基因/QTL分析只能估算QTL在多个时期的累积效应,并不能充分反映该基因位点在发育过程中的真实作用模式及效应,不能真实反映QTL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动态表达模式,无法获取数量性状的动态信息。全生长周期的动态QTL分析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动态的遗传机制、鉴定主效基因提供了良好策略。本文总结了动态QTL分析的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及其在植物发育数量性状定位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动态QTL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生长发育动态QTL解析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qtl 条件qtl 植物生长发育 遗传模型 条件分析法 功能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动态QTL定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美霞 沈玮囡 +5 位作者 杨睿 梁子英 孙风丽 奚亚军 王竹林 刘曙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5-1111,共7页
以波兰小麦品系‘XN555’与普通小麦品系‘中13’杂交产生的99个F10重组自交系(RILs)为材料,构建了包含241个SSR分子标记的A、B染色体组14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并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对粒重增长的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 以波兰小麦品系‘XN555’与普通小麦品系‘中13’杂交产生的99个F10重组自交系(RILs)为材料,构建了包含241个SSR分子标记的A、B染色体组14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并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对粒重增长的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平稳期进行千粒重条件QTL和非条件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1)在小麦A、B染色体组上共检测到5个非条件QTL和5个条件QTL。(2)在小麦粒重缓慢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各有2个非条件QTL,平稳期有1个非条件QTL,它们分别位于2B、3A、3B和7A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9.66%~15.18%。(3)在小麦粒重快速增长期检测到1个条件QTL,平稳期检测到4个条件QTL,涉及1A、2B、5B和7B染色体,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3.01%~29.27%。(4)于2B染色体Xbarc361~Xwmc422标记区间距Xbarc361标记0.05cM处,在粒重快速增长期同时检测到一个条件QTL和非条件QTL,且在平稳期检测到一个非条件QTL。研究表明,小麦不同灌浆时期粒重增长相关QTL的数量和遗传效应各不同,同一QTL在不同灌浆时期的遗传效应也不同,即QTL的表达具有时序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物质积累 粒重 动态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青枯病抗病的动态QTL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思齐 李海洋 +4 位作者 李荣华 夏岩石 张振臣 袁清华 郭培国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为检测控制烟草青枯病抗性动态变化的QTLs,以大叶密合×长脖黄建立的158份F6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SSR和InDel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并运用JoinMap 4构建一个含有24个连锁群、覆盖2269.3 cM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含有546个SS... 为检测控制烟草青枯病抗性动态变化的QTLs,以大叶密合×长脖黄建立的158份F6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SSR和InDel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并运用JoinMap 4构建一个含有24个连锁群、覆盖2269.3 cM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含有546个SSR和80个In Del标记,平均标记密度达到了3.63 cM/标记。结合2016和2017连续两年不同调查期各株系的病情指数,使用Win QTLcart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进行QTL定位,在2016年的4个调查期中分别检测到4、4、6和4个青枯病抗病QTLs,其表型变异解释率在5.03%~13.07%之间;而在2017年的4个调查期分别定位到7、3、6和6个青枯病抗病QTLs,其表型变异解释率在4.63%~18.18%之间。两年共检测到28个青枯病抗病QTLs,其中有7个QTLs在不同调查期中被重复定位,但没有一个QTL可以在所有调查期中出现;另外,不同调查期检测到QTL的数目与表达效应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烟草在发病的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抗性基因发挥作用,且其表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RIL群体 青枯病 动态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株高QTL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谢田田 陈玉波 +5 位作者 黄吉祥 张尧锋 徐爱遐 陈飞 倪西源 赵坚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02-1809,共8页
利用新版SG遗传图谱和282个SG-DH株系在中国西安、中国杭州和德国哥廷根3个生长环境下8个发育时期测定的株高数据,运用WinQTLCart2.5复合区间作图法以及结合条件遗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静态和动态QTL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品种Gaoyou等位基... 利用新版SG遗传图谱和282个SG-DH株系在中国西安、中国杭州和德国哥廷根3个生长环境下8个发育时期测定的株高数据,运用WinQTLCart2.5复合区间作图法以及结合条件遗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静态和动态QTL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品种Gaoyou等位基因在PHA3和PHC6两个QTL上同时存在时,可降低株高约20cm;而当植株整合来自冬性品种Sollux的PHA9、PHC1和来自半冬性品种Gaoyou的PHA1、PHA3、PHC6时,株高可相应下降40cm;环境对株高QTL的作用机制影响不大,但不同QTL的基因表达模式不同,存在来自双亲之一的等位基因控制株高和双亲等位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交替控制株高2种情况;通常株高QTL在中后期才能被检测到,但基因多在生长最为旺盛的短时期内表达,符合基因表达在先,性状表现在后的规律。解析株高性状在不同发育时期基因的累加效应和特定时段内的净表达效应,对克隆油菜株高基因和指导生产实践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株高 发育时期 静态qtl 动态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育时期小麦粒重性状QTL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晖 兰进好 田纪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5-1060,共6页
利用6044×01-35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小麦粒重性状进行发育动态QTL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花后子粒灌浆的7个不同时期,两个试验点共检测到16个与粒重性状相关的QTL。其中开花后20d检测到的单穗粒重QTL位于2A染色... 利用6044×01-35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小麦粒重性状进行发育动态QTL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花后子粒灌浆的7个不同时期,两个试验点共检测到16个与粒重性状相关的QTL。其中开花后20d检测到的单穗粒重QTL位于2A染色体上,解释率达12%,遗传效应超过10;两环境下控制千粒重QTL在7个时期均被检测到。花后的各个时期均能在Xgwm448-Xgpw7399标记区间定位到千粒重QTL。其中花后10d检测到1个千粒重QTL,位于2A染色体的Xgwm448-Xgpw7399标记区间,解释较大的表型变异,达到18%。Qtl8、Qtl13和Qtl14均定位在Xgwm448-Xgpw7399标记区间的同一位置,共同解释11%的表型变异。花后20d和花后25d均检测到1个QTL,位于2A染色体的Xgwm372-Xgwm95标记区间的不同位点,均能解释4%的表型变异。花后40d检测到1个QTL,位于1D染色体的Xwmc93-Xgpw2224标记区间,解释1%的表型变异。从连锁群的位置上看,控制千粒重的QTL主要集中在2A染色体的Xgwm448-Xgpw7399标记区间,这是一个控制千粒重QTL的富集区域,以期进行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RIL群体 粒重性状 动态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枯萎病抗性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森 陆建农 +4 位作者 施玉珍 汪亚菲 王亚如 何展泳 殷学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研究用YC2×YF1抗、感组合的F2群体在两个环境中对蓖麻枯萎病抗性进行了QTL定位。遗传分析表明,群体中枯萎病抗性呈连续性偏态分布,后代表型偏抗性亲本。2014年检测到5个QTL,解释了总变异的18. 21%,单位点贡献率为0. 05%~12. 32%... 本研究用YC2×YF1抗、感组合的F2群体在两个环境中对蓖麻枯萎病抗性进行了QTL定位。遗传分析表明,群体中枯萎病抗性呈连续性偏态分布,后代表型偏抗性亲本。2014年检测到5个QTL,解释了总变异的18. 21%,单位点贡献率为0. 05%~12. 32%。2015年分别在出苗后20d、30d、40d、现蕾期和乳熟期进行了动态定位,分别检测出4、12、13、4和1个QTL,单位点贡献率为1. 64%~21. 91%,5个发育时期检出的QTL主要集中在第3、4和8连锁群上。有1个QTL在4个时期、3个QTL在3个时期、6个QTL在2个时期被重复检测到。在第8连锁群上一个QTL在两个环境同一时期被重复检测到。以上结果可为蓖麻抗枯萎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枯萎病 抗性 动态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