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安全系数动态局部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聂柏松 沈振中 +3 位作者 邱莉婷 任华春 王瑞 张腾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138,128,共4页
针对传统的强度折减法未考虑到边坡破坏过程中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衰减速度的差异及边坡所有单元的强度参数均折减的问题,对边坡材料强度参数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采用不同的折减系数,并根据屈服接近度判别标准,逐步调整折减区域,提出了边... 针对传统的强度折减法未考虑到边坡破坏过程中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衰减速度的差异及边坡所有单元的强度参数均折减的问题,对边坡材料强度参数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采用不同的折减系数,并根据屈服接近度判别标准,逐步调整折减区域,提出了边坡稳定分析的双安全系数动态局部强度折减法。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边坡破坏过程中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衰减速度的差别,可模拟边坡失稳演变过程,得到的安全系数一般小于传统强度折减法和动态局部强度折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稳定分析 双安全系数 动态局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应变判据-动态局部强度折减的边坡破坏演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世贵 黄达 +1 位作者 石林 王俊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7-1236,共10页
岩土材料具有极限应变特征,其值可以通过室内试验或数值模拟方法求得。边坡岩土体主要为剪切破坏,可采用极限剪应变作为材料破坏的判据。事实上,边坡岩土体强度参数劣化并非整体性的,而是一个渐进性局部损伤至整体失稳的过程。本文基于... 岩土材料具有极限应变特征,其值可以通过室内试验或数值模拟方法求得。边坡岩土体主要为剪切破坏,可采用极限剪应变作为材料破坏的判据。事实上,边坡岩土体强度参数劣化并非整体性的,而是一个渐进性局部损伤至整体失稳的过程。本文基于极限应变判据,建立了边坡破坏的动态局部强度折减方法,此方法对边坡中超过极限剪应变值的单元进行强度折减。通过不断折减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超过极限剪应变值单元,直到坡内超过极限剪应变值的单元贯通,认为边坡整体发生破坏。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边坡工程中,计算结果和边坡破坏模式及变形监测数据基本吻合。此方法在分析边坡渐进性破坏及稳定性评价方面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极限应变 动态强度 局部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强度折减法的土质边坡位移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钟志辉 杨光华 +1 位作者 张玉成 汤佳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3-208,共6页
探讨了土质边坡的位移计算方法,并提出如何确定边坡的预警位移和极限位移,方法的要点概括为:①采用局部强度折减法,即仅对决定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区域进行强度折减、其他区域土体保持原有强度不变,直至边坡失稳,求取不同强度折减系数下的... 探讨了土质边坡的位移计算方法,并提出如何确定边坡的预警位移和极限位移,方法的要点概括为:①采用局部强度折减法,即仅对决定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区域进行强度折减、其他区域土体保持原有强度不变,直至边坡失稳,求取不同强度折减系数下的边坡位移场;②本构模型采用相对精确的变模量弹塑性模型;③将折减系数–位移曲线划分为匀速变形、加速变形、失稳三个变形阶段,匀速变形与加速变形交点处的位移确定为预警位移,加速变形与失稳阶段交点处的位移确定为极限位移。最后将上述方法用于某滑坡分析,根据折减系数–位移曲线得出折减后的土体强度十分接近现场直剪强度,说明采用上述方法计算土质边坡的位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局部强度减法 变模量 预警位移 极限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强度折减法矿柱渐进失稳演变规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姜立春 魏叙深 吴爱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1-627,共7页
提出基于动态强度折减法分析矿柱渐进失稳演变的方法,揭示矿柱渐进失稳演变规律。通过理论分析,给出平面应变模型的屈服接近度指标Y,确定矿柱破损区域。利用某大型金矿工程实例,构建FLAC矿柱失稳数值模型。随着循环动态折减计算,破损区... 提出基于动态强度折减法分析矿柱渐进失稳演变的方法,揭示矿柱渐进失稳演变规律。通过理论分析,给出平面应变模型的屈服接近度指标Y,确定矿柱破损区域。利用某大型金矿工程实例,构建FLAC矿柱失稳数值模型。随着循环动态折减计算,破损区首先出现在矿柱4个边角部位,逐渐向底部中心区域扩展,直至贯通整个矿柱。破损区演变可分为稳定、扩展、突变等3个过程;随着迭代计算步长增加,破损单元数量由缓慢增加、稳定增加到急剧扩展。与整体强度折减法相比,该方法准确揭示矿柱渐进破坏机理,客观描述矿柱渐进失稳演变趋势和变形破坏程度,克服容易人为夸大破损区、产生不正常破损区的缺憾。现场位移监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动态强度折减法为研究矿柱失稳机理和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柱 动态强度减法 屈服接近度 临界失稳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强度折减-改进矢量和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思源 童小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84-1392,共9页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极限平衡法与矢量和法均假定边坡失稳是由剪切破坏造成的,因此难以正确求解坡体上部存在拉裂区这类复杂边坡的安全系数,应用整体强度折减法虽能求得前述复杂边坡的安全系数,却难以搜索得到包含坡体上部拉裂区的完整...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极限平衡法与矢量和法均假定边坡失稳是由剪切破坏造成的,因此难以正确求解坡体上部存在拉裂区这类复杂边坡的安全系数,应用整体强度折减法虽能求得前述复杂边坡的安全系数,却难以搜索得到包含坡体上部拉裂区的完整滑动面。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动态强度折减法来搜索边坡滑动面,并提出了可兼顾边坡张拉破坏与剪切破坏的改进矢量和法,从而可更好地求解边坡稳定性问题。算例表明,应用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搜索得到完整的边坡滑动面,而且求得的安全系数与整体强度折减法基本相同。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土质、岩质以及土岩组合等各类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且受主滑方向、网格尺寸、模型尺寸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推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张拉破坏 动态强度减法 改进矢量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钉支护内部整体稳定性c-φ-τ强度折减法
6
作者 郭红仙 宋二祥 陈肇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87-191,共5页
比较了土钉支护与纯土坡在稳定分析方面的不同。结合土钉支护边开挖边支护的特点,分析了施工阶段土钉轴力增量与土钉支护内部整体稳定性的关系,给出了c-ψ-τ强度折减法计算土钉支护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的方法,该方法除考虑一般土坡... 比较了土钉支护与纯土坡在稳定分析方面的不同。结合土钉支护边开挖边支护的特点,分析了施工阶段土钉轴力增量与土钉支护内部整体稳定性的关系,给出了c-ψ-τ强度折减法计算土钉支护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的方法,该方法除考虑一般土坡稳定分析中对c及ψ的降低外,还考虑土钉工作内力的变化及其对抗滑的贡献,以及钉土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降低。采用该方法,对Clouterre项目1号墙浸水破坏时的内部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TALREN程序一致。分析表明,c-ψ-τ强度折减法可用于计算土钉支护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和破坏阶段的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钉支护 内部整体稳定性 土钉力 安全系数 c-φ-τ强度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强度折减法的地下洞室群“危险区”破坏判据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以超 张黎明 +2 位作者 丛宇 王肖珊 王在泉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4-644,共11页
为准确评价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安全状态,探究基于局部强度折减方法的地下洞室群安全系数求解方法。将屈服接近度(YAI)小于0.1的区域定义为“危险区”,以洞室之间围岩“危险区”贯通作为洞室群整体破坏判据,将“危险区”贯通时对应的折减... 为准确评价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安全状态,探究基于局部强度折减方法的地下洞室群安全系数求解方法。将屈服接近度(YAI)小于0.1的区域定义为“危险区”,以洞室之间围岩“危险区”贯通作为洞室群整体破坏判据,将“危险区”贯通时对应的折减系数定义为洞室群破坏的安全系数,定量评价洞室群整体稳定性,解析各类洞室群破坏判据计算结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各判据对应的安全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等效塑性应变贯通、塑性区贯通、关键点位移突增、“危险区”贯通;2)以关键点位移突增为标准,另3种判据求出的安全系数误差分别为33.7%、13.9%、2.6%;3)基于“危险区”贯通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与位移突增判据更为接近,以“危险区”贯通为破坏判据的破坏区与工程实际围岩的破坏特征相符合,计算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局部强度减法 安全系数 屈服接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体折减范围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雨 胡修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折减范围的选取是强度折减法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有不少学者提出了采用不同折减范围的强度折减法,但这些方法的可靠性、各自的适用性以及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优劣还需对比研究。以目前最严密的Morgenstern-Price极限平衡条分法(M-P法)... 折减范围的选取是强度折减法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有不少学者提出了采用不同折减范围的强度折减法,但这些方法的可靠性、各自的适用性以及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优劣还需对比研究。以目前最严密的Morgenstern-Price极限平衡条分法(M-P法)为参考,对比分析不同强度折减法在同一算例边坡中的模拟成果,进而确定更为合理的强度折减范围及折减方法。通过比较分析,选出适用性较好的动态-整体强度折减法与局部多滑面分析法,并对二者互补改进,提出了动态-局部强度折减法。动态-局部强度折减法以边坡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塑性破损区为强度折减范围,该折减范围以岩土体的强度损伤程度为判断依据,更符合强度折减法的实际含义。经算例验证,该折减方法更优于现有的强度折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减法 减范围 塑性破损区 动态-局部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 被引量:59
9
作者 薛雷 孙强 +2 位作者 秦四清 刘汉东 黄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5-280,共6页
目前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的研究多针对均质简单边坡,而当涉及到非均质边坡时,就存在选择局部区域还是选择所有区域进行强度折减的问题。以FLAC3D为平台,基于计算收敛性准则利用内嵌FISH语言二次开发了能够自动搜索安全系数的整体强... 目前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的研究多针对均质简单边坡,而当涉及到非均质边坡时,就存在选择局部区域还是选择所有区域进行强度折减的问题。以FLAC3D为平台,基于计算收敛性准则利用内嵌FISH语言二次开发了能够自动搜索安全系数的整体强度折减代码和局部强度折减代码;结合特征点位移突变准则利用内嵌FISH语言二次开发了依据位移–折减系数曲线判定边坡安全系数的整体强度折减代码和局部强度折减代码;通过有关算例,验证了自编程序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个非均质边坡分别按照整体强度折减与局部强度折减进行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表明,两者所得安全系数并不总是一致,整体强度折减法计算所得安全系数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较为一致,而局部强度折减法若不能合理选择折减区域则不能正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因此,采用强度折减法对非均质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时,建议对整个模型都进行折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非均质边坡 安全系数 整体强度减法 局部强度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岩土工程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4
10
作者 梁庆国 李德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53-3058,共6页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是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有限元法中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一种。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且成果丰硕,初步显示出在岩土工程中的可行性、优越性和实用性。在充分肯定其优势及特点的同时,从安全系数定义、摩尔-库仑准则的应用条件、...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是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有限元法中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一种。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且成果丰硕,初步显示出在岩土工程中的可行性、优越性和实用性。在充分肯定其优势及特点的同时,从安全系数定义、摩尔-库仑准则的应用条件、计算参数选取等方面,探讨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若干问题。认为应注意该方法的使用条件和计算参数选取;研究以变形控制设计为主的岩土结构安全系数及稳定性,与传统极限平衡方法结合互补,研发多种方法和用途的专业计算软件是较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有限元强度减法 安全系数 摩尔-库仑准则 剪切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饱和土固结理论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桂云 李同春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3-1137,共5页
库水位下降使库岸坡体内产生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非稳定渗流作用是边坡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分析非稳定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推导了固、液两相孔隙介质的固结方程,考虑了土体渗流与变形的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 库水位下降使库岸坡体内产生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非稳定渗流作用是边坡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分析非稳定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推导了固、液两相孔隙介质的固结方程,考虑了土体渗流与变形的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解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将渗流、变形及稳定分析采用一套统一的有限元方法。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库水位骤降情况下,坡体的渗透系数、水位降落比对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的理论和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为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作用下边坡稳定问题的分析提供了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 非稳定渗流 非饱和土 固结理论 边坡稳定 有限元强度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准则的性能评估及其在强度折减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宗全兵 徐卫亚 孟国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10-315,共6页
将D-P准则对M-C准则的近似视为连续函数逼近问题,据此建立了最佳平方逼近的误差解析表达式,并提出了一个最佳D-P准则。同时,利用该误差表达式分析了各种常用D-P准则对于M-C准则的最佳平方逼近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D-P准则中,采... 将D-P准则对M-C准则的近似视为连续函数逼近问题,据此建立了最佳平方逼近的误差解析表达式,并提出了一个最佳D-P准则。同时,利用该误差表达式分析了各种常用D-P准则对于M-C准则的最佳平方逼近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D-P准则中,采用大外接圆的D-P准则误差最大,等面积圆准则与本文所提出的最佳准则的误差相近,内切圆、小外接圆和中径圆的误差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准。同时,通过利用强度折减分析方法对各准则的适用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等面积准则和最佳准则与M-C准则具有较好的接近程度,但当系统将进入不稳定状态时M-C准则却与内切圆准则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库仑准则 最佳平方逼近 平方误差 最佳D—P准则 强度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离散耦合方法的边坡稳定性模拟研究
13
作者 黄彦华 李明旭 +1 位作者 武世岩 杨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2-1513,共12页
为探究岩质边坡失稳过程及破坏特征,以实际滑坡为工程背景,采用连续-离散耦合数值方法(FLAC-PFC),结合强度折减法模拟分析坡体变形及离散单元破裂规律。首先,通过地表沉降算例,验证以边界墙为媒介的界面耦合方法能够保证数值模型的力、... 为探究岩质边坡失稳过程及破坏特征,以实际滑坡为工程背景,采用连续-离散耦合数值方法(FLAC-PFC),结合强度折减法模拟分析坡体变形及离散单元破裂规律。首先,通过地表沉降算例,验证以边界墙为媒介的界面耦合方法能够保证数值模型的力、力矩和位移传递的连续性;然后,构建边坡连续-离散耦合数值模型,分别对连续单元和离散单元进行强度参数劣化,验证采用强度折减法进行连续-离散耦合边坡模型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最后,基于不同强度折减系数下边坡滑移模拟结果,分析边坡坡体位移及裂纹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坡体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出现滑移趋势,坡体表面的位移明显大于坡体内部的位移,在坡脚处出现滑坡堆积体,沿边坡横向的位移变化是边坡失稳的主要表现。在不同强度折减系数下,离散域内颗粒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破裂,总体表现为滑面上部坡体内单元微裂纹数量较多,且以张拉破坏为主,与少量剪切微裂纹共同形成宏观裂纹,成为离散单元的主破坏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强度减法 稳定性分析 裂纹演化 连续-离散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分法在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强度折减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士铮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271-274,共4页
介绍了二分法和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莫尔-库仑屈服准则等效转换.并结合有限元软件AN SY S具体叙述了二分法在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强度折减法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二分法 强度减法 莫尔-库仑圆屈服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离散耦合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严琼 吴顺川 +2 位作者 周喻 张铎 宋伟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7-56,共10页
以河北省某露天铁矿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连续-离散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对典型边坡断面进行分步开挖,结合强度折减法,计算分析坡体的变形规律和受力特征。连续、离散网格区域分别采用有限差分FLAC和颗粒离散元PFC进行建模,着重从连续-离散... 以河北省某露天铁矿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连续-离散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对典型边坡断面进行分步开挖,结合强度折减法,计算分析坡体的变形规律和受力特征。连续、离散网格区域分别采用有限差分FLAC和颗粒离散元PFC进行建模,着重从连续-离散模型的数据一致性,剪应变增量的形成、发展与局部位移的关系,连续-离散介质受力与位移过程,离散体细观破裂与坡体塑性变形等方面,对边坡稳定性的耦合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从宏观和细观角度对边坡的失稳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结果表明:(1)计算过程中坡体应力和位移在连续域和离散域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方法适用于边坡稳定性研究;(2)作为边坡失稳判据的剪应变增量变化过程主要受岩土体水平位移控制;(3)细观破裂机制可有效表征边坡的宏观塑性变形;(4)土体颗粒接触力链的方向改变是土体位移和变形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连续-离散耦合 宏细观分析 变形破坏 稳定性 强度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岩体边坡动态稳定性拟静力上限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赵炼恒 罗强 +2 位作者 李亮 杨峰 但汉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627-3634,共8页
将强度折减技术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结合,利用安全系数Fs评定指标对层状岩体边坡进行稳定性上限分析,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层状岩体坡体安全系数和潜在破裂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类计算方法... 将强度折减技术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结合,利用安全系数Fs评定指标对层状岩体边坡进行稳定性上限分析,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层状岩体坡体安全系数和潜在破裂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类计算方法的对比可以证明表明文中方法的正确性;边坡安全系数和破坏范围受边坡坡度、岩体重度、边坡高度、动载效应系数和岩层倾角的控制;当岩层倾角处于一定范围时,层状岩体边坡发生顺层失稳的可能性最大,工程中需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边坡 动态稳定性分析 拟静力方法 安全系数 强度减法 极限分析上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边坡局部失稳特征的数值分析及监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拥军 杨登峰 +1 位作者 王金涛 陈关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147,共6页
以金川集团露天石英石矿边坡监测项目为依托,利用监测数据成果,以台阶局部滑坡部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台阶周围及滑坡剖面上台阶监测点的累积水平位移值,研究了采动卸荷效应造成的集中应力反复作用下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利用RFPA... 以金川集团露天石英石矿边坡监测项目为依托,利用监测数据成果,以台阶局部滑坡部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台阶周围及滑坡剖面上台阶监测点的累积水平位移值,研究了采动卸荷效应造成的集中应力反复作用下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利用RFPA强度折减法,数值模拟过程再现了1 768 m平台开采过程中典型剖面多台阶的渐进失稳过程,宏观裂缝在细观上的“破裂-应力转移-破裂”的循环中不断发育,最终形成贯通的滑动面.破坏的整个过程中伴随着由应力集中、释放、转移过程造成的应变局部化现象.监测结果表明:局部化损伤发展过程是从采动平台向上部台阶边坡岩体转移,各台阶边坡内部7~11 m位置处受荷载转移影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变形局部 强度减法 监测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均质岩石边坡动力稳定性拟静力分析(英文)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炼恒 李亮 +1 位作者 林宇亮 彭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41-547,共7页
将"外切线法"与强度折减技术相结合,采用拟静力法分析符合非线性Hoek-Brown破坏准则均质岩石边坡的动力稳定性。采用"外切线法"的Hoek-Brown破坏准则的瞬时抗剪强度参数(瞬时内黏聚力ct和瞬时内摩擦角φt)作为变量... 将"外切线法"与强度折减技术相结合,采用拟静力法分析符合非线性Hoek-Brown破坏准则均质岩石边坡的动力稳定性。采用"外切线法"的Hoek-Brown破坏准则的瞬时抗剪强度参数(瞬时内黏聚力ct和瞬时内摩擦角φt)作为变量参数引入稳定性分析过程。采用内点迭代方法对岩坡动力稳定性拟静力安全系数的上限计算表达式进行求解,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便于工程应用,将均质岩坡安全系数Fs与地质强度指标参数GSI之间的关系绘制成图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岩石边坡 动态稳定性拟静力分析 安全系数 Hoek-Brown破坏准则 强度减法 极限分析上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局部破碎带条件下海底隧道渗透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建新 郑颖人 包林海 《隧道建设》 2011年第4期457-462,共6页
根据渗流有限元计算方法及岩石强度折减理论,研究考虑海水渗透压力作用下,存在破碎带海底隧道围岩的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青黄海底隧道工程,进行隧道围岩堵水和不堵水2种条件下的渗流场以及隧道的渗透稳定性计算分... 根据渗流有限元计算方法及岩石强度折减理论,研究考虑海水渗透压力作用下,存在破碎带海底隧道围岩的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青黄海底隧道工程,进行隧道围岩堵水和不堵水2种条件下的渗流场以及隧道的渗透稳定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破碎带的存在,海水入渗将直接导致隧道围岩范围内水头升高,渗水量增大,特别在破碎带附近产生较高的水力梯度,这使隧道的安全系数大大降低;堵水加固后,隧道的整体安全系数有所提高,围岩内渗流量明显减小,但是在堵水部位,隧道围岩的梯度有所升高,所以应该加大堵水部位围岩的支护强度。并讨论海底隧道设计中渗透压力梯度的考虑及堵水加固措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渗流有限元 强度减法 渗透压力 局部破碎带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考虑张拉-剪切破坏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谭 林松涛 +1 位作者 郑宏 陈彦江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1-598,共8页
针对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强度折减法中广泛采用的Mohr-Coulomb准则仅考虑剪切破坏会过高估计边坡土体的抗拉强度,与实际工程中常见的位于坡体后缘的拉裂缝不符的问题,引入土体的张拉-剪切复合屈服准则,分别采用Mohr-Coulomb准则、Rank... 针对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强度折减法中广泛采用的Mohr-Coulomb准则仅考虑剪切破坏会过高估计边坡土体的抗拉强度,与实际工程中常见的位于坡体后缘的拉裂缝不符的问题,引入土体的张拉-剪切复合屈服准则,分别采用Mohr-Coulomb准则、Rankine准则考虑剪切、张拉作用的影响;根据张拉-剪切复合屈服准则的非光滑性,通过将非光滑屈服面的塑性本构积分简化为混合互补问题,提出用于弹塑性本构积分的投影收缩算法。结果表明:在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时,不考虑张拉破坏会过高估计边坡的安全性并且安全系数的差值随着坡角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最大差值达到20%;对于含软弱夹层的分层边坡,即使边坡的坡角较小,是否考虑张拉破坏的边坡后缘的破坏特征仍存在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有限元强度减法 张拉-剪切破坏 非光滑屈服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