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片机在动态频率特性测试中的应用
1
作者 魏运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28-30,共3页
本文介绍用8031单片机的软件功能取代硬件功能从而提高BT6型超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的精度、可靠性。文章着重介绍了动态频率特性测试的软件设计,给出了相关测试和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 动态频率特性 测试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富里叶变换在计算柔性喷管频率特性中的应用
2
作者 何景轩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6-29,共4页
介绍了利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计算离散数学模型频率特性的方法。经实例证明,此法误差小,计算效率高,完全能够满足工程上的需要。
关键词 柔性喷管 频率 FFT 动态频率特性
全文增补中
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式及其量化描述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怡 张恒旭 +2 位作者 李常刚 曹永吉 李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877-5886,共10页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基于频率响应的调控,响应模式是对动态系统轨迹特征最本质的量化描述。目前缺少对大电网频率响应模式的定义,以及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量化描述频率响应模式的指标和方法。该文系统阐述大电网频率...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基于频率响应的调控,响应模式是对动态系统轨迹特征最本质的量化描述。目前缺少对大电网频率响应模式的定义,以及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量化描述频率响应模式的指标和方法。该文系统阐述大电网频率响应统一性、分散性、独立性与耦合性的内涵和辩证统一关系;定义频率响应模式,从不同角度量化描述系统动态频率响应特征并提出计算方法;通过大电网算例仿真详细研究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特高压直流输电对频率响应模式的影响。所述方法和研究结果为频率稳定性量化评估、预想故障的快速分析提供重要依据,也为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类方法在电力系统频率分析与控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频率特性 量化分析 频率响应模式 可再生能源 特高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计算 被引量:65
4
作者 李世春 邓长虹 +2 位作者 龙志君 周沁 郑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29,共8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应用虚拟惯性控制技术解决频率事故下的频率安全问题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需求,含风电虚拟惯性控制的动态频率特性研究也将是电力系统要面临的新问题。文中研究了双馈型风电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HeqWF的定量...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应用虚拟惯性控制技术解决频率事故下的频率安全问题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需求,含风电虚拟惯性控制的动态频率特性研究也将是电力系统要面临的新问题。文中研究了双馈型风电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HeqWF的定量表征方法。定义HeqWF并阐明了其物理意义,分析了求解HeqWF与研究电网动态频率特性的关系;建立了含虚拟惯性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简化模型和风电场模型,计算求得了HeqWF频域和时域解析解。通过计算值与仿真值比较验证了HeqWF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并探明了HeqWF的时变特性和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惯性控制 动态频率特性 双馈型风电场 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 时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附加阻尼的微网改进下垂控制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野 郭力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5-30,共6页
采用传统有功频率、无功电压幅值下垂控制时,若下垂系数选取不合理,逆变器输出功率会出现持续振荡,当微网离网运行时,逆变器输出功率的振荡会导致微网系统频率出现波动,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出现功角稳定性问题。文中基于储能逆变器动态... 采用传统有功频率、无功电压幅值下垂控制时,若下垂系数选取不合理,逆变器输出功率会出现持续振荡,当微网离网运行时,逆变器输出功率的振荡会导致微网系统频率出现波动,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出现功角稳定性问题。文中基于储能逆变器动态频率特性的概念,根据其产生正阻尼作用的相位条件和幅值条件,提出了基于附加阻尼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不影响系统稳态频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系统的阻尼,从而抑制逆变器输出功率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微电网) 下垂控制 动态频率特性 储能逆变器 附加阻尼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虚拟惯性响应的电力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计算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世春 唐红艳 +2 位作者 刘道兵 吕翔生 雷小林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86-1491,共6页
文章研究了含风电虚拟惯性响应的电力系统等效惯量定量计算方法,探究了风电虚拟惯性响应对电力系统惯性耦合特征的定量影响规律。在计算单个风电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基础上,考虑不同风电渗透率情况,给出了电力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 文章研究了含风电虚拟惯性响应的电力系统等效惯量定量计算方法,探究了风电虚拟惯性响应对电力系统惯性耦合特征的定量影响规律。在计算单个风电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基础上,考虑不同风电渗透率情况,给出了电力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解析计算表达式,通过仿真算例对电力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解析结果进行验证,并分析了电力系统等效惯量的时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虚拟惯性 动态频率特性 等效惯性时间常数 时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侧小水电群整体惯量估计方法
7
作者 李世春 罗颖 +1 位作者 黄森焰 田冰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8-211,149,共5页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内含具有惯性响应的小水电群,但在传统的电网惯量和频率稳定评估中常忽略惯量贡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出现,使获得扰动后数据估计配电网侧小水电群惯量成为现实。为实现对配电网侧小水电群的整体惯...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内含具有惯性响应的小水电群,但在传统的电网惯量和频率稳定评估中常忽略惯量贡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出现,使获得扰动后数据估计配电网侧小水电群惯量成为现实。为实现对配电网侧小水电群的整体惯量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频率类噪声扰动信息的惯量估计方法,将配电网侧小水电群等效为一个整体,利用节点数据直接估计得到其整体等效惯量。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辨识方法能准确估计出单机惯量大小,并适用于节点下的配电网侧小水电群整体惯量辨识,从而减小由获取配电网侧内全部单机的数据进行整体惯量估计产生的误差和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小水电群 动态频率特性 相量测量单元 惯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f_M经验公式的可靠性
8
作者 赵富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28,共6页
对半导体整流器件的最高允许工作频率fM经验公式的使用可靠性提出了疑义,并进行了分析。建议采用动态频率特性分析的方法来确定fM值。
关键词 整流器件 fM经验公式 可靠性 动态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sic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ismic design of anchorage system
9
作者 段建 言志信 +1 位作者 任志华 赵红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275-3283,共9页
Based on some assumptions,the dynamic governing equation of anchorage system is established.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natural frequency and the corresponding vibration mode are deduced.Besides,the feasibility of the ... Based on some assumptions,the dynamic governing equation of anchorage system is established.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natural frequency and the corresponding vibration mode are deduced.Besides,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etical method is verified by using a specific example combined with other methods.It is found that the low-order natural frequency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mode of vibration,and the high-order natural frequency corresponds to the second mode of vibration,while the third mode happens only when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anchorage system meet certain conditions.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order of natural frequency,the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mechanical response of anchorage system decreases gradually.Additionally,a calculating method,which can find the dangerous area of anchorage engineering in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ites and avoid the unreasonable design of anchor that may cause resonance,is proposed to meet the seismic precautionary requirements.This method is verified to b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by being applied to an actual project.The study of basic dynamic features of anchorage system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anchor seismic design and fast evaluation of anchor design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horage system natural frequency vibration mode dangerous region resonance line seismic precautiona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