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空蒸馏萃取法结合GC-MS/GC-O技术分析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 被引量:34
1
作者 肖作兵 陈合兴 +3 位作者 牛云蔚 吴旻玲 舒畅 朱建才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4-720,共7页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气相色谱-嗅闻(GC-O)结合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AEDA)技术分离出49种活性香气成分,其中对龙井茶香气贡献较大的有橙花叔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基吡嗪、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1-乙基-2-甲酰基吡咯、环氧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苯乙醇、吲哚、2-乙基-3,5-二甲基吡嗪、β-紫罗兰酮、顺式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茶 特征香气成分 蒸汽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闻 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S-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绿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顾希 李怀平 +2 位作者 吴微 李斌 陈泽羽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3,共7页
采用动态顶空(DHS)-气质联用(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全国11个产区的绿茶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1个产区绿茶中共分离鉴定出20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含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杂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其他类化合... 采用动态顶空(DHS)-气质联用(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全国11个产区的绿茶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1个产区绿茶中共分离鉴定出20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含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杂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其他类化合物,其中碳氢化合物种类最多,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醇类、醛类和酮类化合物;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绿茶香气中的50种共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27种特征香气成分,包括7种碳氢化合物、7种醛类、4种酮类、8种醇类、1种含硫化合物,这些成分是决定绿茶香气的重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动态-气质联用法 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48
3
作者 田甜 韦锦坚 +1 位作者 文金华 曾祥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52-259,共8页
为了解凌云白毫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探明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春、夏、秋3季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基于茶样中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 为了解凌云白毫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探明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春、夏、秋3季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基于茶样中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不同季节茶叶判别模型,然后找到对分类起关键作用的香气成分,最后通过绘制热图和层次聚类分析确定各关键香气成分在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其中醇类和醛类化合物数量较多;凌云白毫绿茶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正戊醇、香叶醇、L-薄荷醇、异丁醛、异戊醛、壬醛、乙酸乙酯、二甲硫醚、吲哚。建立的PLS-DA模型可以将3个季节的茶样明显区分,且模型可靠;本研究最终鉴定出12种香气成分区分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关键化合物,分别为壬醛、β-紫罗兰酮、L-薄荷醇、3,5-辛二烯-2-酮、反-橙花叔醇、苯甲醇、正戊醇、十三烷、顺式-2-戊烯-1-醇、顺-茉莉酮、十四烷、叶醇。结合热图及12种香气成分的聚类分析,表明L-薄荷醇和β-紫罗兰酮在秋茶中相对含量最高,是凌云白毫秋茶区别于春茶和夏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表现为花香、果香、薄荷味;苯甲醇和正戊醇在春茶中相对含量较高,是凌云白毫春茶区别于夏茶和秋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表现为果香、杏仁苦味;壬醛、3,5-辛二烯-2-酮、反-橙花叔醇在夏茶中相对含量最高,是夏茶的特征香气成分,香气主要为柑橘柠檬香、水果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凌云白毫绿茶 香气成分 动态-气相色谱-质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AV和AEDA对工夫红茶的PLSR分析 被引量:45
4
作者 肖作兵 王红玲 +2 位作者 牛云蔚 朱建才 马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2-249,共8页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4种中国工夫红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香气成分的香气活力值和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分别筛选出30、36种挥发性成分作为香气成分,结合2种方法确定22种香气成分为...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4种中国工夫红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香气成分的香气活力值和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分别筛选出30、36种挥发性成分作为香气成分,结合2种方法确定22种香气成分为工夫红茶的香气关键成分,并将其与感官属性和红茶样品进行偏最小二乘法相关性分析。确定对工夫红茶香气起重要作用的22种关键香气物质为:1-戊醇、叶醇、1-辛烯-3-醇、反式氧化芳樟醇、芳樟醇、顺-6-壬烯醇、香叶醇、苯甲醇、苯乙醇、橙花叔醇、戊醛、己醛、反-2-己烯醛、糠醛、(反,反)-2,4-庚二烯醛、苯乙醛、(反,反)-2,4-癸二烯醛、水杨酸甲酯、丙位-壬内酯、2,3-丁二酮、2-庚酮和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夫红茶 香气成分 蒸汽蒸馏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香气活力值 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牛肉香精中香味化合物的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吕玉 宋焕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采用动态顶空制样(DH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C-O-MS)对牛肉香精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运用动态顶空稀释分析(DHDA)确定其关键香味化合物。2-甲基-3-呋喃硫醇、2-糠硫醇、壬醛、辛醛、3-甲硫基丙醛、4-羟基-2,5-二甲基-3(2H)... 采用动态顶空制样(DH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C-O-MS)对牛肉香精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运用动态顶空稀释分析(DHDA)确定其关键香味化合物。2-甲基-3-呋喃硫醇、2-糠硫醇、壬醛、辛醛、3-甲硫基丙醛、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反,反-2,4-癸二烯醛这7种对牛肉香气具有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在牛肉香精中均被检测到。1-辛烯-3-酮(蘑菇味)、2-甲基-3-呋喃硫醇(肉香、维生素)和2-糠硫醇(烤香、肉香)、糠醛(甜香、烤地瓜香)这四种化合物是牛肉香精中最关键的香味化合物,其在牛肉香气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香精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C-O-MS) 动态稀释分析(dhda) 关键香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味检测技术——GC/O的应用 被引量:50
6
作者 夏玲君 宋焕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前国内的香味检测技术大都和GC/MS相关,但人们很少注意GC-气味测定法(GC/O)。文中简述了GC/O(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气相色谱-嗅闻)的原理、优点及几种气味测量技术,重点介绍了GC/O及几种相关技术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香味检测技术大都和GC/MS相关,但人们很少注意GC-气味测定法(GC/O)。文中简述了GC/O(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气相色谱-嗅闻)的原理、优点及几种气味测量技术,重点介绍了GC/O及几种相关技术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作了一些探讨,旨在使人们对GC/O技术有所了解,对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气味测定法 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 -气相色谱-气味测定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声光谱技术在油浸式电气设备故障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毛知新 文劲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82,共7页
光声光谱气体检测技术具有精度高、检测范围宽、不消耗被测气体和载气等优点,适用于油浸式电气设备油中溶解气体的在线监测。对气体光声信号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油中溶解气体的红外光谱特性。基于顶空脱气和光声光谱监测技... 光声光谱气体检测技术具有精度高、检测范围宽、不消耗被测气体和载气等优点,适用于油浸式电气设备油中溶解气体的在线监测。对气体光声信号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油中溶解气体的红外光谱特性。基于顶空脱气和光声光谱监测技术,构建了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平台。结合平台对标准气样和标准油样进行重复性和准确度的测试。采集实际运行的变压器中的油样,与实验室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对比测试,结果都达到或优于电力系统油中溶解气体在线检测的要求,能有效地检测油浸式电器设备油中溶解气体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气设备 溶解气体分析 在线监测 光声光谱 动态脱气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中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鉴定及其在煎煮过程中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泽仟 顾欢 +2 位作者 康乐 张亚 宋焕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1-316,共6页
通过溶剂辅助风味蒸发制样(SAFE)和动态顶空制样(DHS)与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联机法(GC-O-MS)结合,对当归药材中的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分析,最终分别鉴定出43种和47种气味活性化合物。此外,采用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AEDA)和动态顶空... 通过溶剂辅助风味蒸发制样(SAFE)和动态顶空制样(DHS)与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联机法(GC-O-MS)结合,对当归药材中的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分析,最终分别鉴定出43种和47种气味活性化合物。此外,采用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AEDA)和动态顶空稀释分析(DHDA)共同确定了贡献度较大的6种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6-十一酮(泥土味、中药味)、藁本内酯(药草味)、丁烯基苯酞(药草味)、己醛(青草味)、辛醛(清香)和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咖喱味)。最后,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当归煎煮液的挥发性成分,并以内标法对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上述6种关键气味化合物在煎煮过程中含量发生改变,致使煎煮液清新香韵先增强后减弱,泥土香韵强度减弱,药草和咖喱香韵整体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制样 动态制样 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 动态稀释分析 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绝缘油溶解气体及含气量现场快速检测一体化装置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连鸿松 李文琦 +4 位作者 赖永华 刘慧鑫 郑东升 李庆 邵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86,共8页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的检测分析是发现和诊断充油电气设备内部故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油中含气量变化则可反映电气设备的密封性能。传统的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和含气量分析的气相色谱法存在检测周期较长、人工操作环节多、重复性差及劳...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的检测分析是发现和诊断充油电气设备内部故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油中含气量变化则可反映电气设备的密封性能。传统的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和含气量分析的气相色谱法存在检测周期较长、人工操作环节多、重复性差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动态顶空脱气原理的全自动便携式绝缘油色谱分析装置,该装置通过模块化设计,运用快速自动顶空脱气技术和多功能气路流程,使其具备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及含气量分析、设备故障瓦斯气体分析等一体化功能,并可实现现场充油电气设备带电采样快速分析、现场连续在线监测、实验室常规分析等多种分析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装置的检测准确度高、重复性和再现性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脱气 绝缘油 色谱分析 溶解气体 含气量 便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工艺对粉蒸肉挥发性特征风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哲奇 臧明伍 +4 位作者 张凯华 李丹 王守伟 李笑曼 薛丹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228,共7页
采用动态顶空样品制备-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联用法对粉蒸肉加工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4组样品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腌制组挥发性物质总量最少(2 044.35 g/kg),但种类最多(69种);与鲜肉加热组(2 706.15 g/kg)相比... 采用动态顶空样品制备-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联用法对粉蒸肉加工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4组样品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腌制组挥发性物质总量最少(2 044.35 g/kg),但种类最多(69种);与鲜肉加热组(2 706.15 g/kg)相比,腌制加热组和粉蒸肉组风味物质含量有所提升(分别为2 869.79、2 900.12 g/kg),但挥发性物质构成差异较大;腌制加热组的酯类、醇类、酸类、酚类物质含量高于其他各组,但醛类物质含量为经过热处理3组中最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各组间分离良好,其中鲜肉加热组和腌制加热组在PC1上贡献率较大,且与腌制组在PC2上贡献率差异不明显,粉蒸肉组在PC1上贡献率最低且与其他组相差较大,但在PC2上贡献率较高,提示其主要风味构成与其他组相差较大。总体来看,添加米粉工艺对产品风味的影响巨大,可能主要抑制风味物质的生成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蒸肉 风味 动态样品制备 主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