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融合辅以临近退变节段非融合动态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罗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246-247,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辅以临近退变节段非融合动态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112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传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共57例;行腰椎融合辅以临...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辅以临近退变节段非融合动态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112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传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共57例;行腰椎融合辅以临近退变节段非融合动态系统内固定术的患者为实验组,共55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的Oswestry功能评分和目测类比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的Oswestry功能评分和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2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融合辅以临近退变节段非融合动态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临近退变节段融合动态系统固定 多节段腰椎退变 Oswestry功能评分 目测类比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邢帅 高延征 +2 位作者 王红强 张广泉 张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0-1016,共7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行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的23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行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的23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0~40岁(31.0±6.9岁)。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68个月(42.0±6.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于术前及术后2d、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visualan 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手术的临床效果;于术后2d、末次随访时行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检查,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行腰椎MRI检查,应用Pfirrmann分级评估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高度及信号变化,计算Pfirrmann分级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2.5±11.6min,术中出血量58.8±9.5ml,术后住院时间3.1±0.4d。患者术后2d、末次随访时的ODI、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2d、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及其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以及上位邻近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d手术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Pfirrmann分级30.5%改善,56.5%无明显改变,13.0%退变加重;邻近节段8.7%改善,73.9%无明显改变,17.4%退变加重。随访期间无椎间盘突出复发,无螺钉松动、断裂、失效等相关并发症。结论:Quadrant通道辅助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保留腰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Quadrant通道辅助技术 动态非融合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