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环减速器的弹性动态静力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宋轶民 张俊 +3 位作者 郑奇斌 冯志友 张策 曾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为揭示双环减速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真实受力情况,对完全平衡、非180°相位差的双环减速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力分析中计入了诸多影响因素,如高速轴、环板、齿轮副、轴承的弹性变形及支承轴的附加转角。基于力-位移混合法构造了相应... 为揭示双环减速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真实受力情况,对完全平衡、非180°相位差的双环减速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力分析中计入了诸多影响因素,如高速轴、环板、齿轮副、轴承的弹性变形及支承轴的附加转角。基于力-位移混合法构造了相应的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该类过约束机构的弹性动态静力学方程。双环减速器中行星轴承的弹性变形最大,高速轴次之;环板的拉压、弯曲变形接近,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减速器 弹性动态静力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活齿分度凸轮机构的原理及动态静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沈煜 杨玉虎 +1 位作者 张大卫 刘泽富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2-977,共6页
分度机构的分度速度无法满足更高要求,故借鉴活齿行星齿轮传动的结构形式,设计了一种输入输出同轴、同转速的新型分度机构.该机构推杆布局对称,受力平衡,为实现高速分度传动创造了条件.根据共轭齿廓的形成原理推导了凸轮廓线方程,计及... 分度机构的分度速度无法满足更高要求,故借鉴活齿行星齿轮传动的结构形式,设计了一种输入输出同轴、同转速的新型分度机构.该机构推杆布局对称,受力平衡,为实现高速分度传动创造了条件.根据共轭齿廓的形成原理推导了凸轮廓线方程,计及构件的惯性,建立了力学模型.采用MATLAB编程,通过实例计算,进行了深入的动态静力分析,明确了各参数对作用力的影响规律,为该类分度机构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为高速分度机构的创新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齿 分度凸轮机构 动态静力分析 机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多体机械系统动态静力分析键合图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中双 陆念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170-2176,共7页
从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了键合图中的多通口元件MTF所具有的特性。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建立空间多体机械系统键合图模型的一般方法及其动力学原理。将运动副约束反力视作未知势源加在系统键合图模型相应的0-结处,有效地解决了微分... 从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了键合图中的多通口元件MTF所具有的特性。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建立空间多体机械系统键合图模型的一般方法及其动力学原理。将运动副约束反力视作未知势源加在系统键合图模型相应的0-结处,有效地解决了微分因果关系及非线性结型结构所带来的十分困难的代数问题,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系统驱动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方程的统一公式,实现了计算机自动系统动态静力分析。实际算例表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多体机械系统 动态静力分析 键合图 学原理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回转键合图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中双 陆念力 巨勇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569,共5页
为提高多能域耦合柔性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回转键合图法。阐述了建立柔性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一般方法,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完整形式的机构平衡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一公式,有效地克服了非... 为提高多能域耦合柔性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回转键合图法。阐述了建立柔性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一般方法,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完整形式的机构平衡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一公式,有效地克服了非线性几何约束及微分因果关系所带来的代数问题,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建模。实际算例表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连杆机构 动态静力分析 微分因果关系 回转键合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惯性系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回转键合图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中双 巨勇智 徐长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7-961,共5页
介绍非惯性系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回转键合图法。给出非惯性系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回转键合图理论 ,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完整形式的机构平衡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一计算公式 ,有效地克服了非线性... 介绍非惯性系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回转键合图法。给出非惯性系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回转键合图理论 ,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完整形式的机构平衡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一计算公式 ,有效地克服了非线性几何约束及微分因果关系给建立机构平衡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统一公式所带来的十分困难的代数问题。所述方法特别适合于多能域并存的系统。结合实际算例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惯性系 动态静力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 回转键合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回转键合图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中双 解晓梅 徐长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31,共4页
为提高多能域耦合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回转键合图法。阐述了建立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一般方法及其动力学原理。基于回转键合图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完整形式的系统驱动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 为提高多能域耦合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回转键合图法。阐述了建立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一般方法及其动力学原理。基于回转键合图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完整形式的系统驱动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一公式,有效地克服了微分因果关系及非线性结型结构所带来的十分困难的代数问题,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建模。实际算例表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连杆机构 动态静力分析 回转键合图 因果关系 非线性结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移动铰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键合图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中双 吴建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7-52,共6页
阐述了建立含有移动铰的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一般方法.将运动副约束反力视做未知势源加在系统键合图模型相应的0-结处,不能完全消除系统键合图模型的微分因果关系.在考虑混合因果关系情况下,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系统驱动力... 阐述了建立含有移动铰的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一般方法.将运动副约束反力视做未知势源加在系统键合图模型相应的0-结处,不能完全消除系统键合图模型的微分因果关系.在考虑混合因果关系情况下,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系统驱动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方程的统一公式,克服了微分因果关系及非线性结型结构给计算机自动进行系统动态静力分析所带来的代数困难.所述方法特别适合于多能域并存的系统,通过实例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合图 平面连杆机构 移动铰 动态静力分析 混合因果关系 非线性结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数值解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纪元 沈守范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1-5,共5页
该文提出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数值解法。该法以构件为示力体,建立矩阵形式的平衡方程,并给出求解平衡方程的选代格式。此外,该文还推导了平面运动副摩擦力(矩)等的解析表达式。在这些公式和有关约定下,可不画示力图而直接... 该文提出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数值解法。该法以构件为示力体,建立矩阵形式的平衡方程,并给出求解平衡方程的选代格式。此外,该文还推导了平面运动副摩擦力(矩)等的解析表达式。在这些公式和有关约定下,可不画示力图而直接写出平衡方程,为平衡方程的自动生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 动态静力分析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底矢量法进行飞机起落架动态静力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存光 陈永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7,13,共5页
本文对一种飞机起落架─—空间四封闭形12杆机构进行了动态静力分析,整个过程没有近似处理,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力学依据。所用基底矢量法便于针对运动副类型和杆件特征列方程,须联立求解的未知量少,便于将力和力矩在不同的参照系中... 本文对一种飞机起落架─—空间四封闭形12杆机构进行了动态静力分析,整个过程没有近似处理,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力学依据。所用基底矢量法便于针对运动副类型和杆件特征列方程,须联立求解的未知量少,便于将力和力矩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表示,不需具体画出分离体受力图,简捷有效,此法亦可用于一般空间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起落架 起落架 动态静力分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弹性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问题的键合图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中双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35,共5页
本文介绍了平面弹性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键合图法。给出了平面弹性连杆机构的键合图模型。基于键合图的基本概念,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机构平衡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一公式。
关键词 键合图 弹性连杆机构 动态静力分析 平面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惯性系下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键合图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中双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2-25,36,共5页
介绍非惯性系下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键合图法。给出非惯性系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键合图的基本概念,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机构平衡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一公式。将约束反力视为未知势源加在机构键... 介绍非惯性系下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键合图法。给出非惯性系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键合图的基本概念,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机构平衡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一公式。将约束反力视为未知势源加在机构键合图相应的0-结处,克服微分因果关系给建立机构平衡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统一公式所带来的极大的代数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惯性系 动态静力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 键合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图法在机构动态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中双 高永革 李劲松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02-405,共4页
详细介绍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键合图方法。给出了平面连杆机构键合图模型的建立方法,推导出了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机构平衡力矩(平衡力)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一公式。本文方法的通用性及有效性通过实例得到验证。
关键词 键合图法 机构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 约束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影法作铰链四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3
作者 马洪亮 魏淑艳 张秀花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1年第6期51-52,共2页
针对铰链四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这里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析法—投影法,此方法不仅有解析法计算精度高特点,而且还保留了图解法直观性强的优点。
关键词 四杆机构 动态静力分析 投影法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有序单开链法
14
作者 章剑青 杨延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86,138,共7页
任意一个复杂平面机构都可分解成结构因子为的有序单开链。在预先求解出共K个结构因子为的单开链上的约束反力之后,将复杂机构的力分析简化为一系列的易解双杆组的力分析,从而极大地简化了复杂多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过程,并可由计... 任意一个复杂平面机构都可分解成结构因子为的有序单开链。在预先求解出共K个结构因子为的单开链上的约束反力之后,将复杂机构的力分析简化为一系列的易解双杆组的力分析,从而极大地简化了复杂多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过程,并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整个求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单开链 动态静力分析 虚功原理 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均质岩石边坡动力稳定性拟静力分析(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炼恒 李亮 +1 位作者 林宇亮 彭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41-547,共7页
将"外切线法"与强度折减技术相结合,采用拟静力法分析符合非线性Hoek-Brown破坏准则均质岩石边坡的动力稳定性。采用"外切线法"的Hoek-Brown破坏准则的瞬时抗剪强度参数(瞬时内黏聚力ct和瞬时内摩擦角φt)作为变量... 将"外切线法"与强度折减技术相结合,采用拟静力法分析符合非线性Hoek-Brown破坏准则均质岩石边坡的动力稳定性。采用"外切线法"的Hoek-Brown破坏准则的瞬时抗剪强度参数(瞬时内黏聚力ct和瞬时内摩擦角φt)作为变量参数引入稳定性分析过程。采用内点迭代方法对岩坡动力稳定性拟静力安全系数的上限计算表达式进行求解,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便于工程应用,将均质岩坡安全系数Fs与地质强度指标参数GSI之间的关系绘制成图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岩石边坡 动态稳定性拟分析 安全系数 Hoek-Brown破坏准则 强度折减法 极限分析上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织物双剑杆织机平行打纬机构箱体的振动分析
16
作者 杨建成 刘艳哲 +2 位作者 黄子文 赵全鹏 刘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针对双剑杆织机共轭凸轮与四连杆组合的平行打纬机构箱体随着织机转速的提高产生强烈振动,影响打纬精度和可靠性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虚拟仿真结合的方法对打纬机构及箱体进行动应力和振动特性研究。建立了平行打纬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针对双剑杆织机共轭凸轮与四连杆组合的平行打纬机构箱体随着织机转速的提高产生强烈振动,影响打纬精度和可靠性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虚拟仿真结合的方法对打纬机构及箱体进行动应力和振动特性研究。建立了平行打纬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方程,运用ADAMS软件对机构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求解箱体所受的支反力;构建箱体—弹簧阻尼—柔性基础的系统模型,分析箱体在竖直方向的受迫振动,并在仿真过程中探索减小箱体振动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摆臂轴孔处箱体所受支反力峰值最大,打纬推程阶段箱体的受力最为集中;当凸轮轴转速为260 r/min时齿轮啮合频率与箱体一阶固有频率相等,会产生共振,应避免使用这一转速工作;箱体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周期性振动,增加螺栓个数和附加动力减震器有助于改善箱体的振动特性,振幅分别减少38%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剑杆织机 平行打纬机构 支反 动态静力分析 弹簧阻尼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脱离式鲜食朝天椒采摘末端执行器设计与试验
17
作者 赵雄 张号号 +2 位作者 傅鸿妃 徐亚丹 陈建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5,共10页
末端执行器是采收机器人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单生朝天椒果实朝天生长特征,本文设计了一款切割脱离式鲜食朝天椒采收末端执行器。针对朝天椒果实长度55~80 mm、果实最大直径9~13 mm、茎秆直径2~3 mm、茎秆长度20~30 mm,采用横断切、斜切、... 末端执行器是采收机器人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单生朝天椒果实朝天生长特征,本文设计了一款切割脱离式鲜食朝天椒采收末端执行器。针对朝天椒果实长度55~80 mm、果实最大直径9~13 mm、茎秆直径2~3 mm、茎秆长度20~30 mm,采用横断切、斜切、削切切割方式对品种“高辣878”朝天椒进行了生物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入切角70°、80°下朝天椒茎秆最大切割力为13.1 N。根据朝天椒生物特性设计了末端执行器,建立了末端剪切机构运动学与动态静力数学模型,并基于动态静力分析结果,以外部驱动力最小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末端执行器剪切机构杆件尺寸进行优化,优化得到曲柄长度为33 mm,连杆长度为60 mm,连杆延长杆长度为54 mm。为实现朝天椒茎秆切断,优化得到剪切机构需要外部驱动力矩0.94 N·m,根据优化结果选用舵机作为动力源。最后通过采收试验验证了朝天椒采收末端执行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末端执行器整体采收成功率为91.3%,验证了朝天椒末端执行器具有良好的采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收机器人 朝天椒 末端执行器 动态静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变径天轮式抽油机的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綦耀光 李德忠 孙玉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4-67,共4页
利用机构选型中的组合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天轮式长冲程抽油机。该新型抽油机由曲柄摇杆机构与双变径增程天轮机构组成 ,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进行改造而制得。按照逐步优化设计思想 ,对该抽油机主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和动... 利用机构选型中的组合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天轮式长冲程抽油机。该新型抽油机由曲柄摇杆机构与双变径增程天轮机构组成 ,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进行改造而制得。按照逐步优化设计思想 ,对该抽油机主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和动态静力分析。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 ,该抽油机具有节能、结构紧凑、曲柄扭矩峰值较低、负扭矩小、扭矩变化平缓等优点。用该机构作为主机构的抽油机 ,其减速箱扭矩具有与双驴头抽油机类似的特性。与常规抽油机相比 ,其扭矩可以下降 10 %~ 15 % ,平衡效果好 ,平衡力矩有较大幅度降低。该机采用双变径天轮 ,提高了整机的动力性能 ;采用导向轮让位方式 ,改善了柔性件和支架的受力。由于该机选用了柔性件传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曲柄摇杆机构 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肉挖取机的设计与试验
19
作者 曾文章 樊军庆 张宝珍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2,共5页
目的:解决国内椰肉挖取机自动化水平低和安全性低等问题。方法:采用多块相互贴合的弧形刀片、电动推杆、压缩弹簧、曲柄摇杆机构、压力传感器等机构设计椰肉挖取装置,并根据椰肉挖取机的工艺过程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结果:椰肉挖取试验装... 目的:解决国内椰肉挖取机自动化水平低和安全性低等问题。方法:采用多块相互贴合的弧形刀片、电动推杆、压缩弹簧、曲柄摇杆机构、压力传感器等机构设计椰肉挖取装置,并根据椰肉挖取机的工艺过程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结果:椰肉挖取试验装置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在转动电机转速为130 r/min、升降电机转速为150 r/min时,椰肉挖取的平均有效重量超过椰肉总重量的95%。结论:椰肉挖取试验装置工作稳定、运行安全,能提高椰子加工产业自动化程度,具备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椰肉分离 动态静力分析 刀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杆式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20
作者 赵雄 王利辉 +2 位作者 贾元武 陈建能 俞高红 《农业机械学报》 2025年第7期394-402,共9页
针对目前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存在结构尺寸大和质量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运动空间小、质量小的六杆式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测量西兰花物理特性,对西兰花茎秆组织的切割力进行评价,设定刀具入切角为90°、刀具... 针对目前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存在结构尺寸大和质量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运动空间小、质量小的六杆式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测量西兰花物理特性,对西兰花茎秆组织的切割力进行评价,设定刀具入切角为90°、刀具切割力为100 N。根据西兰花物理参数和生长状态确定六杆式采收末端执行机构方案,建立末端六杆机构运动学与动态静力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以外部驱动力最小和理论轨迹实际轨迹差值最小为目标对末端执行机构参数进行双目标优化,优化后得到六杆结构杆长及末端六杆机构最小驱动力矩,其扭矩为1.37 N·m,得出优化后刀具切割轨迹且轨迹优化差值为1.29 mm,其单侧刀具与最大花球距离为25 mm。最后,根据优化结果选定额定功率为400 W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以优化后机构参数设计验证了样机并开展了采收末端执行机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末端执行机构试验采收成功率为92.5%,验证了六杆式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具有良好的采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采收 末端执行机构 动态静力分析 机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