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部分重配置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涛 刘培峰 杨愚鲁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24-226,共3页
动态部分重配置充分利用了FPGA芯片提供的可重配置功能,提高了FPGA芯片的利用率,减小了FPGA芯片的配置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该文介绍了动态部分重配置的两种实现方法,并在Spartan-ⅡFPGA上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FPGA Spartan—Ⅱ 可重配置计算 动态部分重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空闲资源全集管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柴亚辉 张胜辉 +2 位作者 黄卫春 刘觉夫 徐炜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3,34,共5页
可重构系统兼具了传统处理器的灵活性和接近于ASIC的计算速度,FPGA的动态部分重构能够实现计算和重构操作的同时进行,使系统能够动态地改变任务的运行。在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中,高效的空闲资源管理策略对系统整体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重构系统兼具了传统处理器的灵活性和接近于ASIC的计算速度,FPGA的动态部分重构能够实现计算和重构操作的同时进行,使系统能够动态地改变任务的运行。在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中,高效的空闲资源管理策略对系统整体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向栈的算法来寻找最大空闲矩形(MFR)。利用可重构计算单元的不同M值进出单向栈来找到所有最大空闲矩形。通过实验表明,算法通过使用单向栈与算法优化,有效地提高了查找空闲资源全集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部分可重构 可配置的逻辑门阵列 最大空闲矩形 单向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动态部分重构特性的异构多核体系结构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晓静 李曦 +2 位作者 王超 陈鹏 周学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316,共7页
嵌入式应用固有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及其对系统计算性能的苛刻要求,使嵌入式系统结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在软硬件协同流程、底层通信接口、并行编程模型及运行环境等方面提供对动态部分重构特性的支持,将动态部分重构技术引入面... 嵌入式应用固有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及其对系统计算性能的苛刻要求,使嵌入式系统结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在软硬件协同流程、底层通信接口、并行编程模型及运行环境等方面提供对动态部分重构特性的支持,将动态部分重构技术引入面向服务的异构多核(SOMP)系统,从而在不损失系统计算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使系统满足更多嵌入式应用的要求.SOMP原型系统已在基于Xilinx Virtex-5FPGA芯片的开发板上实现.此外,支持动态部分重构特性的SOMP体系结构的正确性及其带来的灵活性优势通过实验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计算 动态部分重构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 异构多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动态部分可重构SoC软硬件划分的高效MILP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朱丽花 王玲 +1 位作者 唐麒 魏急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4,共7页
异构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在同一芯片上集成了多种类型的处理器,在处理能力、尺寸、重量、功耗等各方面有较大优势,因此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具有动态部分可重构特性的SoC(Dynamic Partial Reconfigurability SoC,DPR-SoC)是... 异构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在同一芯片上集成了多种类型的处理器,在处理能力、尺寸、重量、功耗等各方面有较大优势,因此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具有动态部分可重构特性的SoC(Dynamic Partial Reconfigurability SoC,DPR-SoC)是异构SoC的一种重要类型,这种系统兼具了软件的灵活性和硬件的高效性。此类系统的设计通常涉及到软硬件协同问题,其中如何进行应用的软硬件划分是保证系统实时性的关键技术。DPR-SoC中的软硬件划分问题可归类为组合优化问题,问题目标是获得调度长度最短的调度方案,包括任务映射、排序和定时。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是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将具体问题建模为MILP模型是求解问题的关键一环,不同建模方式对问题求解时间有重要影响。已有针对DPR-SoC软硬件划分问题的MILP模型存在大量变量和约束方程,对问题求解时间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其假设条件过多,使得求解结果与实际应用不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MILP模型,其极大地降低了模型复杂度,提高了求解结果与实际应用的符合度。将应用建模成DAG图,并使用整数线性规划求解工具对问题进行求解。大量求解结果表明,新的模型能够有效地降低模型复杂度,缩短求解时间;并且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大,所提模型在求解时间上的优势表现得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部分可重构 软硬件划分 DPR-SoC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划分-调度联合优化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喆 唐麒 +1 位作者 王玲 魏急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31,共6页
基于FPGA的动态部分可重构(Dynamically Partially Reconfigurable,DPR)技术因在处理效率、功耗等方面具有优势,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DPR系统中的重构区域划分和任务调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如何对DPR系统的逻辑资源划... 基于FPGA的动态部分可重构(Dynamically Partially Reconfigurable,DPR)技术因在处理效率、功耗等方面具有优势,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DPR系统中的重构区域划分和任务调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如何对DPR系统的逻辑资源划分和调度问题进行建模,并设计高效的求解算法是保证系统性能的关键。在建立划分和调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的DPR系统划分-调度联合优化算法,用于优化重构区域的划分方案和任务调度。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新解产生方法,可有效跳过不可行解及较差解,加快了对解空间的搜索并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ral Linear Programming,MILP)和IS-k两种算法相比,提出的基于SA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更低;且针对大规模应用,该算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划分与调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部分可重构 模拟退火 调度 划分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动态部分可重构片上系统的列表式软硬件划分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彪 唐麒 +3 位作者 文智敏 傅娟 王玲 魏急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5,共7页
并行计算是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通过集成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处理器来满足不同计算任务的需求。具备动态部分可重构特性的异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Dynamic Partial Reconfiguration-Heteroge-neous Mu... 并行计算是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通过集成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处理器来满足不同计算任务的需求。具备动态部分可重构特性的异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Dynamic Partial Reconfiguration-Heteroge-neous Multiprocessor Systems-on-Chip, DPR-HMPSoC)因其并行性好、计算效率高而被广泛使用,而低复杂度和高求解性能的软硬件划分算法是充分发挥其计算性能优势的重要保证。已有的相关软硬件划分算法时间复杂度高,且对DPR-HMPSoC平台的支撑不足。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列表启发式软硬件划分与调度算法,其通过构建基于任务优先级的调度列表,完成任务的调度、映射、FPGA动态部分可重构区域划分等一系列操作;接着给出了软件应用建模、计算平台建模及所提算法的详细设计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ral Linear Programming, MILP)和蚁群优化(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算法相比,可有效减少求解时间,且时间优势与任务规模成正比;在调度长度方面,所提算法的平均性能提升了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件划分 列表启发式 动态部分可重构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动态部分缓存共享机制的RED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弢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11期59-61,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部分缓存共享机制的随机早期检测 ( RED)拥塞控制改进方案 ,并给出了算法实现 ,最后通过仿真进行了性能分析 。
关键词 拥塞控制 区分服务 动态部分缓存共享 随机早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GA平台上动态硬件重构的Winograd神经网络加速器 被引量:1
8
作者 梅冰笑 滕文彬 +3 位作者 张弛 王文浩 李富强 苑福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3-334,共12页
为解决卷积神经网络在FPGA平台上进行硬件加速时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和资源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动态部分重构技术和Winograd快速卷积的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该加速器通过运行时硬件重构对FPGA片上资源进行时分复用,采用流水线方... 为解决卷积神经网络在FPGA平台上进行硬件加速时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和资源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动态部分重构技术和Winograd快速卷积的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该加速器通过运行时硬件重构对FPGA片上资源进行时分复用,采用流水线方式动态地将各个计算流水段配置到FPGA,各个流水段所对应的卷积计算核心使用Winograd算法进行定制优化,以在解决资源受限问题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升计算资源利用效率。针对该加速器架构,进一步构建了组合优化模型,用于搜索在特定FPGA硬件平台上部署特定网络模型的最优并行策略,并使用遗传算法进行设计空间求解。基于Xilinx VC709 FPGA平台对VGG-16网络模型进行部署和分析,综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能够在资源有限的FPGA上自适应地实现大型神经网络模型,加速器整体性能可以达到1078.3 GOPS,较以往加速器的性能和计算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分别提升2.2倍和3.6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动态部分硬件重构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硬件加速器 Winograd快速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PSO-INC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策略
9
作者 陈刚 刘旭阳 +1 位作者 李国雄 刘亚雄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
在部分阴影条件(PSC)下,光伏阵列呈现高度非线性的功率-电压特性。针对经典粒子群算法(PSO)易陷入局部最优、输出稳定后出现功率波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INSPSO)结合增量电导法(INC)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 在部分阴影条件(PSC)下,光伏阵列呈现高度非线性的功率-电压特性。针对经典粒子群算法(PSO)易陷入局部最优、输出稳定后出现功率波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INSPSO)结合增量电导法(INC)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控制策略。研究引入动态惯性权重、异步学习因子和自然选择机制,在分析寻优过程中对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实时调整,并对群体进行自然选择操作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性能。仿真分析表明,所提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精度方面优势明显,且在追踪到最大功率点后的输出功率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MPPT 动态部分遮阴 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动态可重构的软/硬件统一多线程编程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颖 周学功 +1 位作者 游红俊 彭澄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6-745,共10页
针对可重构系统中的数据流驱动应用,提出支持动态可重构的软/硬件统一多线程编程模型SHUMDR及其层次化实现.通过硬件线程接口设计、操作系统内核扩展,便于设计人员以统一的线程视图描述应用的软硬件划分.以数据加密/解密为例进行测试的... 针对可重构系统中的数据流驱动应用,提出支持动态可重构的软/硬件统一多线程编程模型SHUMDR及其层次化实现.通过硬件线程接口设计、操作系统内核扩展,便于设计人员以统一的线程视图描述应用的软硬件划分.以数据加密/解密为例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统一线程抽象带来的时间开销和空间资源占用率较小,该模型在探索编程灵活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兼顾硬件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部分可重构 软/硬件统一多线程编程模型 硬件线程接口 桩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局部重构的自重构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艳梅 姚睿 郭庆新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7期11-14,共4页
基于EAPR(early access partial reconfiguration)动态部分重构(dynamic partial reconfiguration,DPR)方法,研究了在FPGA上实现自重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运用Xilinx的ISE12.4开发工具,调用已有IP核,搭建包含用户定制IP核的... 基于EAPR(early access partial reconfiguration)动态部分重构(dynamic partial reconfiguration,DPR)方法,研究了在FPGA上实现自重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运用Xilinx的ISE12.4开发工具,调用已有IP核,搭建包含用户定制IP核的自重构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并在Virtex5FPGA上验证。设计中运用了二维重构技术,划分了3个可重构区域,每个区域包含4个可重构模块。本设计方法可以降低嵌入式系统开发复杂度、提高系统灵活性、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以及减少系统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部分重构 自重构 定制IP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部分重构的系统综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仁清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4-16,共3页
分析了多功能系统综合的经典结构,结合FPGA动态部分重构技术和分区操作系统技术,对可能的改进结构进行了探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减少信号处理模块中器件的数量和模块的体积和功耗;并且可减少多功能系统的模块数量、体积和功耗。
关键词 FPGA 动态部分重构 ARINC653分区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动态重构的快速车牌识别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訾晶 张旭欣 金婕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12期69-72,共4页
FPGA有限的片上资源限制了复杂神经网络的实现,通过动态部分重构技术,完成2种软硬件方案设计。与纯软件方式相比,网络执行速度提高了3倍以上;自制车牌字符数据集,在Caffe网络框架下实现了99.45%的训练精度;最终,基于PYNQ-Z1开发板,完成... FPGA有限的片上资源限制了复杂神经网络的实现,通过动态部分重构技术,完成2种软硬件方案设计。与纯软件方式相比,网络执行速度提高了3倍以上;自制车牌字符数据集,在Caffe网络框架下实现了99.45%的训练精度;最终,基于PYNQ-Z1开发板,完成了快速车牌识别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卷积神经网络 高层次综合 动态部分重构 车牌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远程动态可重构的WSN节点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沂滨 贾智平 +1 位作者 谢帅 刘福财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3-179,共7页
作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项可能改变现有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技术.一个无线传感网系统可能由几十个到上万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在保证具有足够的信息处理和通信能力的前提下,还需要满足低功... 作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项可能改变现有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技术.一个无线传感网系统可能由几十个到上万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在保证具有足够的信息处理和通信能力的前提下,还需要满足低功耗和低成本的要求.从高效能计算的角度看,以FPGA为代表的可重构硬件已经被证明是提高系统计算效能的重要方式.传统上,在嵌入式系统中,FPGA被认为并不适用于低功耗设计.然而,FPGA的可重构不仅包括静态可重构还包括远程的部分动态可重构(partial dynamic reconfiguration,PDR).通过对芯片的某一特定区域的时分复用,在所需芯片面积减小的情况下,芯片的功耗可以大大减少.除此之外,WSN部署后的维护和功能的更新也可以通过FPGA芯片的远程PDR来实现.描述了基于远程硬件PDR技术的WSN节点.通过对几个典型算法(IIR,GPSR,SHA-2,FFT)的PDR实现,得出节点的功耗、面积与存储消耗,并与软件实现方式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PDR技术,在计算时间减少的情况下,所需的芯片面积减少27%,运行时功耗最多可减少60%(829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 FPGA 低功耗 部分动态可重构 无线传感网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压动态可重构FPGA任务模型及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科君 许文曜 +1 位作者 沈继忠 徐新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0-304,共5页
通过对单电压动态可重构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实时任务模型的学习研究,建立基于双电压动态可重构FPGA的非可抢占任务模型.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双电压动态可重构FPGA任务的特征,在单电压任务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双电压任务模型特有的属性... 通过对单电压动态可重构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实时任务模型的学习研究,建立基于双电压动态可重构FPGA的非可抢占任务模型.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双电压动态可重构FPGA任务的特征,在单电压任务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双电压任务模型特有的属性.并基于降序首次自适应算法提出一种新的硬件任务调度算法,该算法在保证任务集限制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的同时,利用动态电压调节的方法大幅度减少了任务集完成所需要的能量.在SunSaloris工作站下对任务调度模型及其算法进行仿真和评估,实验数据表明,这种基于双电压的任务模型的调度算法,能够有效降低FPGA任务执行的能耗,对于大规模的任务,能耗最高可节省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压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部分动态可重构 硬件任务调度 降序首次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可重构系统软硬件划分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涛 杨愚鲁 +1 位作者 马平 柴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56-58,共3页
在考虑动态部分重构及重构延时等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及其与爬山算法的融合实现可重构系统软硬件任务的划分,并采用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进行划分结果的评价。实验表明,在可重构系统的资源约束等条件下,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应用任务... 在考虑动态部分重构及重构延时等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及其与爬山算法的融合实现可重构系统软硬件任务的划分,并采用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进行划分结果的评价。实验表明,在可重构系统的资源约束等条件下,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应用任务图到可重构系统的时空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硬件 动态部分重构 软硬件划分 可重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资源管理及硬件任务布局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涛 杨愚鲁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5-382,共8页
可重构系统具有微处理器的灵活性和接近于ASIC的计算速度,可重构硬件的动态部分重构能力能够实现计算和重构操作的重叠,使系统能够动态地改变运行任务,可重构资源管理和硬件任务布局方法是提高可重构系统性能的关键.提出了基于任务上边... 可重构系统具有微处理器的灵活性和接近于ASIC的计算速度,可重构硬件的动态部分重构能力能够实现计算和重构操作的重叠,使系统能够动态地改变运行任务,可重构资源管理和硬件任务布局方法是提高可重构系统性能的关键.提出了基于任务上边界计算最大空闲矩形的算法(TT-KAMER),能够有效地管理系统的空闲可重构资源;在此基础上使用FF和启发式BF算法进行硬件任务的布局.实验表明,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在线资源分配与任务布局,获得较高的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系统 可重构硬件 动态部分重构 TT—KAMER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空闲矩形的可重构资源管理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涛 杨愚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48,共3页
可重构硬件如FPGA的规模和集成度的提高使其承载的硬件任务越来越多,FPGA的动态部分重构能力使任务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地添加或者删除而不影响其他任务的运行,对可重构硬件的资源管理非常重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任务上边界计算最大... 可重构硬件如FPGA的规模和集成度的提高使其承载的硬件任务越来越多,FPGA的动态部分重构能力使任务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地添加或者删除而不影响其他任务的运行,对可重构硬件的资源管理非常重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任务上边界计算最大空闲矩形的算法,使用这些最大空闲矩形能够有效地管理可重构资源,便于更好地利用具有动态部分重构能力的可重构硬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硬件 动态部分重构 最大空闲矩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重构计算系统的模块映射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杰 吴强 赵全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76-279,283,共5页
为消除重构时间对可重构计算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多重构模块,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部分可重构技术的顺序型应用程序模块映射算法。利用动态可重构技术的高效性和灵活性,通过隐藏重构时间,达到减少程序执行时间和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基于JPE... 为消除重构时间对可重构计算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多重构模块,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部分可重构技术的顺序型应用程序模块映射算法。利用动态可重构技术的高效性和灵活性,通过隐藏重构时间,达到减少程序执行时间和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基于JPEG编码测试实例的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算法实现的模块映射方案其程序执行速度是软件实现方式的3.31倍,是硬件方式的2.5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计算 模块映射算法 动态部分可重构 重构时间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语言Web网站的框架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汪丽才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12期91-93,共3页
以路由器多语言Web网站开发为例,讨论多语言Web网站的框架设计与实现。通过选用动态部分复制框架,对HTML和JavaScript文件中涉及不同语言文字处进行修改,并利用cookie实现其语言协商机制,添加过滤函数以控制页面载入,最终实现按指定语... 以路由器多语言Web网站开发为例,讨论多语言Web网站的框架设计与实现。通过选用动态部分复制框架,对HTML和JavaScript文件中涉及不同语言文字处进行修改,并利用cookie实现其语言协商机制,添加过滤函数以控制页面载入,最终实现按指定语言显示页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语言 框架 动态部分复制 JAVASCRIPT COOK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