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口承载力的城市群适度人口预测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玉环 张冬雪 丁娇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9,95,共12页
以2009-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目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法、GM-BiLSTM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城市群人口承载力展开预测,并以所测算的人口承载力作为基础,对2030年城市群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科学预... 以2009-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目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法、GM-BiLSTM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城市群人口承载力展开预测,并以所测算的人口承载力作为基础,对2030年城市群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科学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整体来看,2030年城市群常住人口规模约为17998.592万人,适度人口规模约为16158.401万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适度人口规模,城市群人口仍然相对过多。(2)从各系统承载人口来看,城市群2030年经济系统可承载人口最高,约为27715.323万人;资源系统可承载人口最少,约为7151.659万人,资源成为制约城市群未来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3)203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各城市人口发展状态可划分为拥挤型、稠密型、分散型三类。拥挤型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口过度集中且适度人口远超可承载人口规模;稠密型城市人口密度较大,人口较为集中,即使部分城市适度人口规模超出最大人口承载力,但是缺口处于可控制范围内;分散型城市人口密度较小,人口扩散程度高,除镇江外的所有城市适度人口规模在最大可承载人口规模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评价体系 情景分析 GM-BiLSTM神经网络 动态适度人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