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流上动态轮廓查询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白梅 信俊昌 +1 位作者 王国仁 王习特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07-2030,共24页
轮廓查询(Skyline)是一种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动态轮廓查询(Dynamic Skyline)是轮廓查询的一个重要变种,其目标是对于一个给定的查询点q,返回在各维度上最接近q的所有点.对比轮廓查询,动态轮廓查询根据查询点q的位置变动,可以更加灵... 轮廓查询(Skyline)是一种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动态轮廓查询(Dynamic Skyline)是轮廓查询的一个重要变种,其目标是对于一个给定的查询点q,返回在各维度上最接近q的所有点.对比轮廓查询,动态轮廓查询根据查询点q的位置变动,可以更加灵活地返回查询结果.文中关注数据流上动态轮廓查询处理,此问题在多目标决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为有效地解决该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组合式索引结构来管理数据流上的点,该索引结构包括两个部分:对整体数据使用分层次划分结构进行维护;对子划分内部数据采用倒排索引结构进行维护.该组合式索引结构具有更新快、过滤性能高、适合任意数据分布等优点,可以提高动态轮廓的查询处理效率.然后,基于该组合式索引结构,提出了基础的数据流上动态轮廓查询算法(Basic Dynamic Skyline Query over Data Stream,BDS2).通过维护少量的数据,BDS2可以快速地计算出数据流上的动态轮廓集合.然而BDS2在处理个别更新时,会有较大的时间延迟,为了更稳定地计算数据流上的动态轮廓,避免更新某些点时计算量急剧增加,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的数据流上动态轮廓查询算法(Improved Dynamic Skyline Query over Data Stream,IDS2).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动态轮廓 组合式索引 分层次划分 倒排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角膜厚度下动态轮廓眼压计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在不同角膜厚度的测量值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鼎 董方田 +2 位作者 楚洁 戴荣平 金玉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比较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ry,DCT)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ry,GAT)在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不同的正常眼测量值的差异。方法患者69例(69眼)按CCT不同分为正常... 目的比较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ry,DCT)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ry,GAT)在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不同的正常眼测量值的差异。方法患者69例(69眼)按CCT不同分为正常组(520~580μm)42眼、变薄组(450~520μm)16眼、增厚组(580~640μm)11眼。各组分别用DCT和GAT测量眼压。结果正常组平均CCT为(574·55±16·40)μm,平均GAT值为(16.62±3.15)mmHg(1kPa=7.5mmHg),平均DCT值为(16.78±2.86)mmHg,DCT与G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GAT-DCT值为(-0.16±0.96)mmHg;变薄组平均CCT为(499.44±16.70)μm,平均GAT值为(14.03±2.72)mmHg,平均DCT值为(17.06±2.72)mmHg,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GAT-DCT值为(-3.03±1.32)mmHg;增厚组平均CCT为(605·18±17·90)μm,平均GAT值为(16.91±3·94)mmHg,平均DCT值为(16·80±4.25)mmHg,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GAT-DCT值为(0.05±2·47)mmHg。结论在角膜厚度正常眼,DCT值和GAT值较一致;在角膜厚度变薄眼,前者较后者准确;在角膜厚度变厚眼未体现DCT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动态轮廓眼压计 Glodmann压平眼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轮廓线的图像面积测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鹏 浦昭邦 张田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50-1153,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图像目标面积测量方法,它适用于具有光滑且不规则形状边缘的目标面积的精确计算。该方法应用动态轮廓线模型,分为2个步骤。首先利用特征搜索和迭代算法使动态轮廓线由初始位置向目标轮廓边缘收敛。其次,对于收敛后...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图像目标面积测量方法,它适用于具有光滑且不规则形状边缘的目标面积的精确计算。该方法应用动态轮廓线模型,分为2个步骤。首先利用特征搜索和迭代算法使动态轮廓线由初始位置向目标轮廓边缘收敛。其次,对于收敛后的动态轮廓线,使用基于B样条曲线的封闭曲线面积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出目标面积。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平均计算误差为±0.5%。与传统面积测量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它特别适用于目标背景存在各种噪声和目标内部具有复杂边缘的面积计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检测 图像测量 面积计算 动态轮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动态轮廓模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继鹏 耿国华 周明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734-738,共5页
动态轮廓模型是提取图象中物体轮廓的一种有效方法,提取图象中物体的轮廓在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中有很重要的意义.Kass提出的能量最小化动态轮廓模型,称为Snake,被证明是提取图象中凸形物体轮廓的有效方法.文中对Kas... 动态轮廓模型是提取图象中物体轮廓的一种有效方法,提取图象中物体的轮廓在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中有很重要的意义.Kass提出的能量最小化动态轮廓模型,称为Snake,被证明是提取图象中凸形物体轮廓的有效方法.文中对Kass的模型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它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对它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动态轮廓模型,该模型不但能精确地提取图象中的凸形物体的轮廓,而且能提取一些凹形物体和多个物体的轮廓,在任何情况下,新模型的能量函数具有稳定性,不会出现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轮廓模型 能量函数 图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羽毛分割改进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洪江 汪仁煌 李学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46-2248,2260,共4页
从羽毛图像中分割毛杆适合采用动态轮廓模型,而原始原模型易受局部强边缘干扰产生偏差,且计算规模偏大。根据毛杆的特性,提出用毛杆中心线和毛杆宽度来代替毛杆轮廓,把模型中二维轮廓曲线变化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一维函数,并据此修改能量... 从羽毛图像中分割毛杆适合采用动态轮廓模型,而原始原模型易受局部强边缘干扰产生偏差,且计算规模偏大。根据毛杆的特性,提出用毛杆中心线和毛杆宽度来代替毛杆轮廓,把模型中二维轮廓曲线变化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一维函数,并据此修改能量方程。改进算法利用对称性避免强边缘干扰,减少了计算规模,能实现全自动分割。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性,使分割毛杆效果良好,能满足工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动态轮廓模型 蛇形算法 羽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维氏显微硬度自动测量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波 赵秀阳 +1 位作者 尹衍升 董吉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18,共3页
动态轮廓模型是提取图像中物体轮廓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首先对FeAl/ZrO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压痕图像进行了自适应阀值分割,然后利用改进的动态轮廓模型对其进行了轮廓提取,得到了压痕的对角线长度,进而计算出材料的硬度。并对传统方法和... 动态轮廓模型是提取图像中物体轮廓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首先对FeAl/ZrO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压痕图像进行了自适应阀值分割,然后利用改进的动态轮廓模型对其进行了轮廓提取,得到了压痕的对角线长度,进而计算出材料的硬度。并对传统方法和本文提出的方法的误差做出了对比分析。该方法可以对显微组织维氏硬度试验压痕准确地提取,并自动计算维氏硬度,从而实现了维氏显微硬度测量的高效率与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动态轮廓模型 维氏显微硬度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轮廓眼压计在正常人群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方圆 潘英姿 +3 位作者 乔荣华 李梅 才瑜 刘丽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0-554,共5页
目的评价动态轮廓眼压计(DCT)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GAT)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寻找DCT眼压测量值的影响因素;分析DCT所测眼压脉动振幅(OPA)与DCT眼压值、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屈光力(CCV)、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收缩压(SBP)、... 目的评价动态轮廓眼压计(DCT)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GAT)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寻找DCT眼压测量值的影响因素;分析DCT所测眼压脉动振幅(OPA)与DCT眼压值、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屈光力(CCV)、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正常人60例60眼的DCT眼压、GAT眼压、CCT、CCV、AL、ACD以及HR、SBP、DBP等指标,比较GAT、DCT2种眼压计测量的相关性及DCT测量值的影响因素。结果 DCT与GAT所测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6.04±2.57)mmHg和(14.20±2.93)mmHg。DCT眼压值较GAT眼压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4,P<0.01)。DCT眼压值与GAT眼压值呈正相关(r=0.684,P<0.01)。DCT眼压值与CCT不相关(r=0.212,P=0.105),GAT眼压值与CCT呈正相关(r=0.291,P=0.024)。60例正常人的OPA均值为(2.50±0.89)mmHg,OPA与年龄、DCT眼压值、CCT、SBP、DBP、HR均不相关(P>0.05),与CCV呈正相关(r=0.343,P=0.007)。结论在正常人群中DCT眼压值与GAT眼压值有较好的相关性,DCT的眼压测量值不受CCT、CCV等因素的影响。DCT眼压值、CCT、SBP、DBP、HR等对OPA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轮廓眼压计 GOLDMANN压平眼压计 眼压脉动振幅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及临床运用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和政 王瑾 +1 位作者 杨帆 曾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91-393,398,共4页
眼压测量在青光眼的诊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央角膜厚度对Goldmann压平眼压计的眼压测量值有重大影响,使Goldmann眼压计的"金标准"地位发生动摇;新近研发的动态轮廓眼压计采用轮廓匹配和压力传感器原理来测量眼压,理论上... 眼压测量在青光眼的诊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央角膜厚度对Goldmann压平眼压计的眼压测量值有重大影响,使Goldmann眼压计的"金标准"地位发生动摇;新近研发的动态轮廓眼压计采用轮廓匹配和压力传感器原理来测量眼压,理论上可克服Goldmann眼压计在眼压测量上的缺陷。本文简要介绍这种新型眼压计的测量原理、结构组成、测量过程、使用方法、与Goldmann眼压计的比较及临床运用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眼压测量 动态轮廓眼压计 Goldmann压 平眼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梯度向量流动态轮廓模型的图像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胡鹏博 刘晓利 白宏阳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0,36,共6页
针对人造目标图像检测现有算法逐点扫描、计算分形维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和改进梯度向量流(GVF)动态轮廓(Snake)模型的算法。该算法应用微分计盒快速算法确定Snake初始轮廓,基于改进GVF模型确定目标真实轮廓。实验表明,该... 针对人造目标图像检测现有算法逐点扫描、计算分形维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和改进梯度向量流(GVF)动态轮廓(Snake)模型的算法。该算法应用微分计盒快速算法确定Snake初始轮廓,基于改进GVF模型确定目标真实轮廓。实验表明,该算法克服了其他分形算法逐点扫描效率低的缺陷,并较好地从自然背景中提取了目标图像的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目标检测 人造目标 分形 微分计盒算法 梯度向量流 动态轮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轮廓眼压计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韧琰 钟勇 +1 位作者 董方田 施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及正常对照人群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测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 目的探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及正常对照人群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测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NAION和正常对照组各40眼,分别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测量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DCT测量IOP及OPA值,并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中央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CCV)以及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以了解这些指标对OPA值的影响。结果DCT测得IOP值为(17.57±2.85)mmHg(1kPa=7.5mmHg),GAT测得IOP值为(16.00±2.78)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GAT测得IOP值与CCT、CCV均呈正相关,DCT测得IOP值与CCT、CCV均无相关性。NAION组与正常对照组的OPA平均值分别为(2.28±0.59)mmHg、(3.01±0.64)mmHg。NAION组左右眼配对比较,其中双眼发病者左右眼OP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0);单眼发病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正常对照组左右眼OPA值配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总体OPA值与DCT测得IOP值呈正相关(r=0.236),正常对照组和NAION组的OPA值与DCT测得IOP值均呈正相关(r=0.119、0.349),但NAION组关联性更强。总OPA值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呈正相关,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DCT测量结果与GAT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受CCT、CCV等干扰因素影响较少,测量结果更为可靠;NAION患者和正常人的OPA值存在差异,提示眼内存在血流动力学差异;正常人和NAION患者的OPA值与DCT测得IOP值分别呈正相关,这可能揭示了NAION的潜在发病原因,对于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轮廓眼压计 压平眼压计 眼压测量法 眼脉动振幅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对称动态轮廓模型自动检测图像最优镶嵌线 被引量:14
11
作者 方亚玲 焦伟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4期3451-3456,共6页
提出利用对称动态轮廓模型方法自动检测多景影像的最优镶嵌线。该方法将影像间色彩相似性和纹理相似性、公式化为动态轮廓线的能量函数。利用这种方法能够自动找到一条影像表面色调和纹理差异更小的镶嵌线,在轮廓线的选取和迭代过程中,... 提出利用对称动态轮廓模型方法自动检测多景影像的最优镶嵌线。该方法将影像间色彩相似性和纹理相似性、公式化为动态轮廓线的能量函数。利用这种方法能够自动找到一条影像表面色调和纹理差异更小的镶嵌线,在轮廓线的选取和迭代过程中,结合了影像亮度和纹理差异的信息,检测出的镶嵌线优于仅用影像的梯度信息检测出的镶嵌线。研究以两景相邻影像自动寻找镶嵌线为例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动态轮廓模型 镶嵌线 图像镶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微分域网格变形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秋儿 叶修梓 +1 位作者 张三元 张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86-2091,212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在线性空间中近似保持几何特征、骨架和体积特征的微分域网格变形技术,即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微分域网格变形.动态轮廓模型概括了网格的能量形式,通过保持它的不变性,从而达到骨架和体积的近似不变.由于动态轮廓模型是通过线... 提出了一种在线性空间中近似保持几何特征、骨架和体积特征的微分域网格变形技术,即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微分域网格变形.动态轮廓模型概括了网格的能量形式,通过保持它的不变性,从而达到骨架和体积的近似不变.由于动态轮廓模型是通过线性计算获得的,跟网格微分域方法融合后是一个线性的能量最小问题,从而达到用户操作的实时性.通过例子证明,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微分域网格变形技术能够很好地保持网格的几何特征、骨架和体积特征,且能做到实时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变形 几何特征保持 骨架和体积保持 动态轮廓模型 线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融合的多分辨率动态轮廓线检测跟踪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鹏 浦昭邦 张田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90-1694,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融合的动态轮廓线检测与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一种基于对比度塔形分解的图像融合技术.其次,对于融合图像的各分解层,使用一种新颖的多分辨率动态轮廓线.这种方法有3个优点,首先,它不但继承了单分辨率动态轮廓线的优...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融合的动态轮廓线检测与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一种基于对比度塔形分解的图像融合技术.其次,对于融合图像的各分解层,使用一种新颖的多分辨率动态轮廓线.这种方法有3个优点,首先,它不但继承了单分辨率动态轮廓线的优点,而且降低了对初始轮廓线的要求.此外,推导了不同分辨率情况下动态轮廓线与其允许的目标运动速度的关系公式,并用这些公式定量计算出单分辨率和多分辨率情况下动态轮廓线允许目标运动的最大速度,证明本方法可以跟踪运动速度较快的目标.最后,它充分利用了融合图像具有的更准确的图像信息,提高了动态轮廓线检测与跟踪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动态轮廓线 多分辨率 对比度塔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之间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眼压测量值的比较及OPA与眼压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瑾 周和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6-278,282,共4页
目的分析双眼之间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测量值的差异及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与IOP的关系,探讨双眼DCT IOP差异形成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4月至2... 目的分析双眼之间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测量值的差异及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与IOP的关系,探讨双眼DCT IOP差异形成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非青光眼患者147例(293眼)分别用DCT与GAT进行双眼IOP测量,同时记录OPA值,两种仪器的测量顺序随机确定,同一种眼压计均先测右眼,再测左眼。双眼之间IOP值及OPA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OPA值与DCT所测IOP值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129例(258眼)完成DCT测量,其左眼、右眼IOP值分别为(17.3±3.1)mmHg(1kPa=7.5mmHg)、(17.6±3.1)mmHg,差值(0.4±1.7)mmHg;左右眼OPA值分别为(2.2±0.9)mmHg、(2.4±0.9)mmHg,左眼均低于右眼,双眼之间DCT所测IOP值及OPA值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399,P=0.018;t=3.49,P=0.001);147例GAT测量中排除5例(9眼)双眼IOP差值大于4mmHg,其余284眼其左眼、右眼GAT所测IOP值分别为(16.2±3.5)mmHg、(16.1±3.4)mmHg,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P=0.149)。PASCAL DCT所测得的左右眼OPA值与IOP值均呈弱相关(r=0.262,P=0.002;r=0.259,P=0.002)。结论 DCT所测得的IOP值及OPA值其右眼均高于左眼,且OPA与IOP呈弱相关关系,而GAT无这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 眼压 眼脉动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ake动态轮廓模型的海底高分辨率探测研究
15
作者 周天 李海森 +1 位作者 朱志德 袁延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9-513,共5页
多波束测深系统利用幅度检测法能够较准确给出小入射角度范围内多个波束方向的深度信息,对于大入射角度方向的深度信息则主要依赖于相位检测法.对于复杂海底,以上2种方法均有局限性.基于此,文章进行ES-PRIT DOA估计算法在复杂海底探测... 多波束测深系统利用幅度检测法能够较准确给出小入射角度范围内多个波束方向的深度信息,对于大入射角度方向的深度信息则主要依赖于相位检测法.对于复杂海底,以上2种方法均有局限性.基于此,文章进行ES-PRIT DOA估计算法在复杂海底探测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散射体数目的推定方法,结合snake动态轮廓模型对ESPRIT算法的输出进行进一步处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 ESPRIT DOA估计 snake动态轮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区域动态轮廓的交互式目标分割算法
16
作者 宋纯贺 赵海 +1 位作者 景巍 朱宏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研究了以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信息为先验知识的目标分割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动态轮廓的交互式目标分割算法.采用基于区域动态轮廓的CV模型及形状先验引导进化思想,并引入了基于滤波后图像梯度和Laplace的分段自适应加权算法.为了克... 研究了以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信息为先验知识的目标分割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动态轮廓的交互式目标分割算法.采用基于区域动态轮廓的CV模型及形状先验引导进化思想,并引入了基于滤波后图像梯度和Laplace的分段自适应加权算法.为了克服由于对先验差值区域加权而产生的目标轮廓萎缩问题,对所构建的进化模型引入了面积激励项.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无需基于精确先验知识训练而获得的先验知识模型,用户仅需要选择待分割目标的大致区域,算法即可对该区域进行分割,在选用的灰度图像级上,完成分割所需要的迭代次数仅为基本CV模型的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交互式分割 区域动态轮廓 自适应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在角膜屈光手术前后的应用
17
作者 曾照年 马恩普 +1 位作者 张卫霞 刘苏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探讨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在角膜屈光手术前后的应用。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6月拟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127例(254眼),其中男51例(102眼),女76例(152眼);年龄18~47岁,平均(22.48... 目的探讨Pascal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在角膜屈光手术前后的应用。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6月拟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127例(254眼),其中男51例(102眼),女76例(152眼);年龄18~47岁,平均(22.48±3.57)岁。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为450~600μm,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0.75^-10.00D。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DCT和非接触式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NCT)测量眼压,角膜超声测厚仪测量CCT,并分析眼压与CCT变化的关系。结果术前:450μm<CCT≤500μm、500μm<CCT≤550μm和CCT>550μm时,NCT测得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1.51±3.25)mmHg(1kPa=7.5mmHg)、(17.58±2.97)mmHg、(19.74±3.12)mmHg,DCT测得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6.89±2.56)mmHg、(17.33±3.32)mmHg、(17.58±2.74)mmHg,当450μm<CCT≤500μm、CCT>550μm时,DCT与NCT测得的眼压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500μm<CCT≤550μm时,二者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当△CCT≤50μm、50μm<△CCT≤100μm和△CCT>100μm时,NCT测得眼压较术前分别下降(1.46±0.81)mmHg、(3.87±1.21)mmHg、(4.19±2.68)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DCT测得眼压较术前分别下降(0.65±0.28)mmHg、(0.53±0.37)mmHg、(0.67±0.41)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DCT受角膜厚度影响较小,是角膜屈光手术前后眼压测量的一种好方法,尤其对于手术前眼压偏高的患者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角膜厚度 动态轮廓眼压计 非接触式眼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引导几何动态轮廓线算法与MR心脏序列图像鲁棒分割
18
作者 秦安 冯前进 陈武凡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从MR心脏三维动态序列图像中快速精确分割左心室内边界是心功能计算机辅助诊断的重要步骤。由于心室边界的模糊性,传统的基于灰度或曲线演化的方法很难保证分割结果的鲁棒和精确。在分割模型中整合解剖结构和医生经验的先验知识,对提高... 从MR心脏三维动态序列图像中快速精确分割左心室内边界是心功能计算机辅助诊断的重要步骤。由于心室边界的模糊性,传统的基于灰度或曲线演化的方法很难保证分割结果的鲁棒和精确。在分割模型中整合解剖结构和医生经验的先验知识,对提高分割结果对噪声和模糊边界的鲁棒性,改善计算效率非常重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广义模糊几何动态轮廓线分割算法(GF-GACM),并利用基于水平集的概率形状模型,整合医生手动分割训练集的先验知识。对多套临床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算法的分割结果和专家手动分割结果比较在临床诊断允许误差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几何动态轮廓线 先验形状模型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范围查询的动态轮廓计算方法
19
作者 张蕾 钱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1期218-221,227,共5页
考虑关于范围查询的动态轮廓计算问题。基于范围查询将数据集中的点利用点与查询之间的"距离"特性进行转换,转换后的点可视为是一个以查询点为坐标原点的新空间中的数据点,利用现有的轮廓计算方法对转换后的数据集进行计算得... 考虑关于范围查询的动态轮廓计算问题。基于范围查询将数据集中的点利用点与查询之间的"距离"特性进行转换,转换后的点可视为是一个以查询点为坐标原点的新空间中的数据点,利用现有的轮廓计算方法对转换后的数据集进行计算得到轮廓集合,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应的算法来实现针对范围查询的动态轮廓的计算。利用网格索引和Z曲线结构设计多个剪枝策略降低算法的空间与时间复杂度。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轮廓 支配 范围查询 网格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轮廓误差估计的双轴直驱平台精密轮廓控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原浩 赵希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474-4480,共7页
为使双轴直驱平台在加工高进给率或存在尖角的轮廓时能实现高精度轮廓控制,提出一种动态轮廓误差估计(CEE)和互补滑模控制器(CSMC)相结合的精密轮廓控制方案。首先,建立含有参数变化、摩擦力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双直线伺服系统动态方程。接... 为使双轴直驱平台在加工高进给率或存在尖角的轮廓时能实现高精度轮廓控制,提出一种动态轮廓误差估计(CEE)和互补滑模控制器(CSMC)相结合的精密轮廓控制方案。首先,建立含有参数变化、摩擦力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双直线伺服系统动态方程。接着,采用牛顿极值搜索算法进行动态CEE并在每个采样点对轮廓误差参数的梯度向量和Hessian矩阵进行更新,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良好的瞬态性能;构建由位置误差和轮廓误差估计量形成的修正误差,作为CSMC的输入,利用CSMC抑制系统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明显地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减小系统的轮廓误差,进而改善双轴直驱平台的伺服系统轮廓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直驱平台 动态轮廓误差估计 互补滑模控制器 轮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