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校正与自适应组合结构的动态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治平 《控制工程》 CSCD 2003年第5期456-459,共4页
当速度随负荷波动而随机变化时,为保证柴油机调速稳定而采取的传统控制算法,控制效果较差。给出了柴油机速度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柴油机调速过程中采用双闭环的控制结构,通过在外环采用自校正控制来调整速度参数的变化;在内环则采用... 当速度随负荷波动而随机变化时,为保证柴油机调速稳定而采取的传统控制算法,控制效果较差。给出了柴油机速度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柴油机调速过程中采用双闭环的控制结构,通过在外环采用自校正控制来调整速度参数的变化;在内环则采用自适应控制来跟踪齿条位移的变化并实时控制。最后将自校正控制与自适应控制有效组合,完成了柴油机速度控制的优越算法,实现了对有关参数的动态跟踪,并保证了输出速度的稳定。仿真结果和实际应用证明,所给的控制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调速系统 自校正控制 自适应控制 动态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条件下自主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动态性能预设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斌 徐东 杨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85-3197,共13页
为满足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在复杂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条件下高性能轨迹跟踪需求,提出预设动态性能及收敛时间的三维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对欠驱动AUV的前向位置道进行扩维,构建面向控制的一体化... 为满足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在复杂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条件下高性能轨迹跟踪需求,提出预设动态性能及收敛时间的三维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对欠驱动AUV的前向位置道进行扩维,构建面向控制的一体化多输入多输出轨迹跟踪模型。然后,结合动态过程函数与预设时间控制理论,建立动态性能预设轨迹跟踪控制系统,使得AUV轨迹跟踪暂态品质可由动态过程函数直接决定,而跟踪误差的实际收敛时间也可由单个控制参数准确预设。最后,为避免控制奇异现象和“微分爆炸”现象,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分别融入绝对值修正法和径向基函数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拟合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显著提升欠驱动AUV的抗扰性和暂态品质,实现快速平滑的高性能三维轨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式水下航行器 动态过程函数 预设时间控制理论 动态性能预设轨迹跟踪控制 径向基函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电压不平衡波动下主动配电网谐波消弧方法
3
作者 刘宝稳 刘德林 +1 位作者 曾祥君 于宝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4-643,共10页
为解决主动配电网谐波电压的强不对称性和时变性导致接地故障谐波残流难以抑制的问题,提出计及谐波电压不平衡波动的主动配电网有源谐波消弧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谐波电压的形成机理并结合实测数据,证实配电网三相谐波电压的不... 为解决主动配电网谐波电压的强不对称性和时变性导致接地故障谐波残流难以抑制的问题,提出计及谐波电压不平衡波动的主动配电网有源谐波消弧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谐波电压的形成机理并结合实测数据,证实配电网三相谐波电压的不平衡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计及谐波电压不平衡的谐波故障电流成分表达,论证电压不平衡分量是谐波故障电流的主体成分,并为消除电压不平衡对谐波消弧的影响,提出计及谐波电压不平衡的有源柔性消弧方法,对于低、高阻接地故障均能实现较好的补偿效果。同时,考虑到谐波电压时变导致的故障电流变化,提出控制消弧电流注入的动态跟踪控制策略,实现故障发展变化的实时跟踪和故障电流的动态抑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抑制主动配电网谐波故障电流,实现可靠消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谐波消弧 谐波电压不平衡 动态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PID算法的磁流变液柔顺关节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余建军 蔡世波 +3 位作者 胥芳 韦威 鲍官军 张立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3-401,共9页
为了使机器人关节具备主动变刚度特性,基于磁流变液的可控流变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机器人柔顺关节,并提出基于分数阶PID(PIλDμ)控制算法进行磁流变液柔顺关节的动态扭矩跟踪控制,采用频域设计方法,通过期望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推导出理... 为了使机器人关节具备主动变刚度特性,基于磁流变液的可控流变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机器人柔顺关节,并提出基于分数阶PID(PIλDμ)控制算法进行磁流变液柔顺关节的动态扭矩跟踪控制,采用频域设计方法,通过期望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推导出理想Bode传递函数状态下的PIλDμ控制器设计参数,建立了基于PIλDμ的控制系统。设计了磁流变液柔顺关节实验平台,并且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了控制软件系统,分别进行了基于PIλDμ和整数阶PID动态扭矩跟踪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证明,PIλDμ控制算法对基于磁流变液设计的机器人柔顺关节具有较好的动态扭矩跟踪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机器人柔顺关节 PID 动态扭矩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O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翠先 郭俊能 杨映红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4,共4页
文章从自由空间光通信(FSO)的概念和原理出发,重点研究了FSO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冗余链路控制技术、动态跟踪控制技术、FSO网管和FSO网络安全,并简单探讨了它在光通信接入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冗余链路控制 动态跟踪控制 FSO网管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 and formation control of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被引量:13
6
作者 年晓红 苏赛军 潘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178-1183,共6页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s for single-integrator dynamics of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design effective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s for a more general class of...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s for single-integrator dynamics of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design effective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s for a more general class of networks, which are aimed at ensuring that the concerned states of agents converge to a constant or time-varying reference state, new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s with a constant and time-varying reference state are proposed, respectively. Particularly, by contrast with spanning tree, an improved condition of switching interaction topology is presented. And then,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two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s is provided by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Moreover,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 with a time-varying reference state is extended to achieve the fbrmation control. By introducing formation structure set, each agent can gain its individual desired trajectory. Finally, several simulations are worked out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es of agents can converge to a desired constant or time-varying reference state. In addition, by selecting appropriate structure set, agents can maintain the expected formation under random switching interaction top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gent system consensus protocols formation control switching top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