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红枣酒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赵佳宇 易宗伟 +4 位作者 蔡文超 马佳佳 王玉荣 单春会 郭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151,共5页
该研究使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DHPM)对红枣酒进行150MPa均质压力处理,以未处理红枣酒为对照,从理化指标、色度、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滋味4个方面解析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红枣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相比,动态超高压微射... 该研究使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DHPM)对红枣酒进行150MPa均质压力处理,以未处理红枣酒为对照,从理化指标、色度、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滋味4个方面解析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红枣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相比,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组红枣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酒精度显著降低(p<0.05);L*值(明亮度)显著降低(p<0.05),b*值(黄蓝值)显著增加(p<0.05);醇类和芳香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苦味、涩味和后味A的相对强度显著降低(p<0.05),咸味和丰度的相对强度显著增加(p<0.05);经主成分分析(PCA)发现,两者在整体品质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缺陷滋味物质的含量和提升芳香类物质的含量,从而明显改善红枣酒的整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 红枣酒 理化指标 色泽 挥发性风味物质 滋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提取甘薯叶黄酮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志 涂宗财 +3 位作者 毛沅文 姜颖 罗晓慧 张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3-86,共4页
研究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热醇提取甘薯叶黄酮的最佳工艺。以黄酮得率为考察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压力、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甘薯叶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动态... 研究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热醇提取甘薯叶黄酮的最佳工艺。以黄酮得率为考察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压力、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甘薯叶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压力对甘薯叶黄酮的得率影响显著;最佳工提取艺条件为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压力100MPa、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2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得率为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叶 黄酮 动态超高压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改性膳食纤维对酸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余海霞 刘成梅 +3 位作者 万婕 刘伟 张兆琴 吴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7-230,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处理后的膳食纤维及添加了该膳食纤维的酸奶的流变学特性,探讨了添加不同浓度、经过不同压力处理后的膳食纤维对酸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6%的膳食纤维溶液经过40MPa处理后的表观黏度为160.... 本实验研究了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处理后的膳食纤维及添加了该膳食纤维的酸奶的流变学特性,探讨了添加不同浓度、经过不同压力处理后的膳食纤维对酸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6%的膳食纤维溶液经过40MPa处理后的表观黏度为160.2mPa·s,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180MPa时高达551.6mPa·s,在80MPa固定压力时,其表观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为1.5%时达到897.9mPa·s;酸奶的表观黏度与所添加的膳食纤维的表观黏度变化规律一致,随着膳食纤维添加量和处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酸奶中添加经80MPa处理、浓度为0.6%的膳食纤维后,其黏度在转速为6r/min时由原来的6.02Pa·s增加到8.36Pa·s,表现为触变性流体特性,酸奶口感纯正黏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膳食纤维 酸奶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在三叶青叶黄酮的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永 李红艳 +1 位作者 刘小如 邓泽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研究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三叶青叶黄酮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为主要因素进行研究,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三叶青叶黄酮的提取工艺。... 研究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三叶青叶黄酮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为主要因素进行研究,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三叶青叶黄酮的提取工艺。经响应曲面优化后三叶青叶黄酮提取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h、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120MPa。此时,三叶青叶黄酮得率为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三叶青叶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超临界微射流技术在牛蒡菊糖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利文 潘家祯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64,共4页
牛蒡根中富含菊糖,对牛蒡菊糖进行理化特性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菊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度较低,单糖组成含有果糖及少量的葡萄糖,具有菊糖类物质的一般特征。应用超高压超临界微射流技术开发的装置提取牛蒡根中的菊糖,运用均匀设计... 牛蒡根中富含菊糖,对牛蒡菊糖进行理化特性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菊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度较低,单糖组成含有果糖及少量的葡萄糖,具有菊糖类物质的一般特征。应用超高压超临界微射流技术开发的装置提取牛蒡根中的菊糖,运用均匀设计规划试验方案,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提取压力对牛蒡菊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均匀设计优化试验方案,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质量体积比1 g∶20 mL,提取时间10 min,压力220 MPa,乙醇体积分数80%,得率可达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均匀设计 菊糖 超高压超临界射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对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凝胶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涂宗财 汪菁琴 +2 位作者 阮榕生 王辉 张雪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8-170,共3页
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的压力对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凝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能使大豆分离蛋白的起泡性、凝胶性得到改善,随着均质压力的逐渐增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00ml... 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的压力对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凝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能使大豆分离蛋白的起泡性、凝胶性得到改善,随着均质压力的逐渐增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00ml的6%大豆分离蛋白经高速分散搅打后,泡沫高度可以达到180ml,16%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强度可以达到0.0835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大豆分离蛋白 起泡性 凝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糯米淀粉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涂宗财 朱秀梅 +4 位作者 陈钢 王辉 张博 黄小琴 李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4-837,共4页
以6%的糯米淀粉溶液为原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UV/Vis),偏光显微(PLM),X射线衍射(XRD)分析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糯米淀粉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扫描电镜显示不同压力处理下的糯米淀粉... 以6%的糯米淀粉溶液为原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UV/Vis),偏光显微(PLM),X射线衍射(XRD)分析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糯米淀粉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扫描电镜显示不同压力处理下的糯米淀粉颗粒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经过160 MPa处理后,淀粉颗粒被冲击成片状;紫外-可见分析中碘兰值变小,支链淀粉含量减小,表明超高压处理过程中支链淀粉的结构被破坏;偏光显微显示糯米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逐渐模糊,经160 MPa处理后,多数淀粉颗粒偏光十字消失;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120 MPa处理后,相对结晶度开始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淀粉 动态超高压射流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预处理对香菇多糖得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颖 涂宗财 +3 位作者 陈媛 王强 李志 尹月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2-65,共4页
为拓展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的应用,采用该技术对香菇子实体进行预处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预处理条件优化,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研究此预处理方法对香菇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在140MP... 为拓展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的应用,采用该技术对香菇子实体进行预处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预处理条件优化,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研究此预处理方法对香菇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在140MPa、料液比1:60(g/mL)条件下多糖得率达到最高值6.75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香菇多糖提取效率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香菇多糖 预处理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卵清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涂宗财 王辉 +3 位作者 刘光宪 陈钢 豆玉新 张雪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498,共4页
采用圆二色谱(CD)、X射线衍射(XRD)、ANS荧光探针和紫外(UV)光谱研究了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卵清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清蛋白的微观结构的变化与处理压力有关,CD显示不同压力处理的卵清蛋白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β-折叠,β-转... 采用圆二色谱(CD)、X射线衍射(XRD)、ANS荧光探针和紫外(UV)光谱研究了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卵清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清蛋白的微观结构的变化与处理压力有关,CD显示不同压力处理的卵清蛋白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之间发生相互转化,二级结构的有序性提高;X射线衍射图谱直观显示不同压力处理的卵清蛋白晶体结构增加,160 MPa处理下结晶区最大,说明蛋白结构的有序性提高,与CD分析结果相似;ANS荧光探针光谱显示卵清蛋白的表面疏水性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而提高,120 MPa处理下达到最大;紫外光谱显示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卵清蛋白最大紫外吸光值下降,卵清蛋白分子表面的具有紫外吸收的芳香氨基酸残基被包埋于分子内部,卵清蛋白的三维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卵清蛋白 圆二色谱 X射线衍射 ANS荧光探针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可溶性大豆多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章文琴 刘成梅 +1 位作者 刘伟 万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0-34,共5页
研究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DHPM)处理对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外观形态及单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从大豆粗糖中纯化得到SSPS-1和SSPS-2两个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分析表明SSPS-1为... 研究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DHPM)处理对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外观形态及单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从大豆粗糖中纯化得到SSPS-1和SSPS-2两个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分析表明SSPS-1为含少量蛋白的杂多糖,SSPS-2为高结合蛋白含量的单一多糖;SSPS-1经DHPM处理后,相对分子质量由7.33×105减少至5.11×105;电镜扫描观察其形貌由针状排列结构变成末端膨大呈球形的"火柴棒"状有序排列结构;气相色谱分析单糖组成表明:SSPS-1主链中单糖L-鼠李糖和D-半乳糖醛酸的含量分别降低9.4%、17.1%,侧链部分的单糖L-阿拉伯糖、D-半乳糖、D-岩藻糖、甘露糖分别降低14.3%、26.3%、41.7%、60%,而D-木糖、D-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可溶性大豆多糖 组分 相对分子质量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膳食纤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万婕 刘成梅 +1 位作者 刘伟 余海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的膳食纤维对酸奶感官、质构及黏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膳食纤维的处理压力及添加量的不同会使酸奶的品质发生变化。添加0.6%经动态超高压140MPa处理后的膳食纤维所制得的酸奶口感细腻...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的膳食纤维对酸奶感官、质构及黏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膳食纤维的处理压力及添加量的不同会使酸奶的品质发生变化。添加0.6%经动态超高压140MPa处理后的膳食纤维所制得的酸奶口感细腻、爽滑,无异味,质地均匀,乳清析出较少,且能有效提高酸奶凝胶的硬度,增加储运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膳食纤维 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球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涂宗财 姜颖 +3 位作者 陈钢 刘成梅 张雪春 迟海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3-75,共3页
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球蛋白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压力(40~160MPa)处理对花生球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后,花生球蛋白的紫外吸收基团含量增大,说明分子展开程度变大;巯基基团含量减小,说明花生... 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球蛋白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压力(40~160MPa)处理对花生球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后,花生球蛋白的紫外吸收基团含量增大,说明分子展开程度变大;巯基基团含量减小,说明花生球蛋白的三维结构局部发生了变化;花生球蛋白的溶解性显著增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随均质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处理压力为120MPa时达到最大。说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可以改善其起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花生球蛋白 紫外吸收基团 巯基基团 溶解性 起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中机械力化学效应 被引量:13
13
作者 涂宗财 汪菁琴 +3 位作者 李金林 刘成梅 阮榕生 李雪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25-2228,共4页
以大豆蛋白为对象,研究大豆蛋白在动态超高压均质过程中存在的机械力化学效应,同时探究机械力化学效应对大豆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的机械力作用下,蛋白颗粒粒度变小,粒度分布范围变窄,蛋白内部的二硫键... 以大豆蛋白为对象,研究大豆蛋白在动态超高压均质过程中存在的机械力化学效应,同时探究机械力化学效应对大豆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的机械力作用下,蛋白颗粒粒度变小,粒度分布范围变窄,蛋白内部的二硫键和疏水基团被破坏,致使巯基和疏水基团暴露,并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破坏作用力增强.同时经过机械力化学效应改性的大豆蛋白热稳定性增强,并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改善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效应 动态超高压射流均质 大豆蛋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对大米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万红霞 孙海燕 刘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55-161,166,共8页
以大米蛋白为原料,在不同料液比(1:100—12:100)和不同pH(2—12)的条件下,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进行均质处理,研究不同均质压力(40~200MPa)和均质次数(1~5次)对大米蛋白功能特性(溶解性、乳化性及稳定性、起泡性及稳定... 以大米蛋白为原料,在不同料液比(1:100—12:100)和不同pH(2—12)的条件下,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进行均质处理,研究不同均质压力(40~200MPa)和均质次数(1~5次)对大米蛋白功能特性(溶解性、乳化性及稳定性、起泡性及稳定性和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料液比和不同pH的大米蛋白溶液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后其溶解性、起泡性、粘度均有显著的提高,而不同料液比和不同pH的大米蛋白溶液的起泡稳定性均无显著的提高。不同pH的固定料液比(3:100)大米蛋白溶液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后其乳化性及稳定性有显著的改善,而不同料液比(尤其是料液比较高时)的固定pH(pH=7)大米蛋白溶液的乳化性及稳定性无显著性改善。均质压力对固定料液比(3:100)和pH(pH:7)大米蛋白溶液的溶解性、乳化性及稳定性、起泡性、粘度的提高影响显著,而对其起泡稳定性无显著性作用。均质次数对固定料液比(3:100)和pH(pH=7)大米蛋白溶液的溶解性、乳化性稳定性、起泡性及稳定性、粘度的提高影响显著,而对其乳化性无显著性作用(1-3次),甚至在均质次数较多(4~5次)时有负面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大米蛋白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蜡质大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涂宗财 黄小琴 +4 位作者 刘成梅 陈钢 张博 郑明 王艳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66,70,共3页
以蜡质大米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压力对蜡质大米淀粉理化性质(淀粉粒径、溶解度、膨胀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淀粉颗粒粒度减小,经过160MPa处理后,平均粒径为0.43μm;经过160MP... 以蜡质大米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压力对蜡质大米淀粉理化性质(淀粉粒径、溶解度、膨胀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淀粉颗粒粒度减小,经过160MPa处理后,平均粒径为0.43μm;经过160MPa处理后,比表面积达1.271123m2/g;蜡质大米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蜡质大米淀粉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超微细化鲢鱼鱼骨 被引量:8
16
作者 沙小梅 肖万榕 +7 位作者 叶云花 涂宗财 危紫徽 潘凤涛 潘海艳 张露 刘尧 季中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4-179,共6页
采取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不同压力(0~120 MPa)和次数(0~7次)对鲢鱼鱼骨进行处理,以鱼骨粒度分布、微观结构、表面疏水性、游离氨基含量、钙离子溶出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DHPM处理对鲢鱼鱼骨... 采取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不同压力(0~120 MPa)和次数(0~7次)对鲢鱼鱼骨进行处理,以鱼骨粒度分布、微观结构、表面疏水性、游离氨基含量、钙离子溶出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DHPM处理对鲢鱼鱼骨超微细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HPM处理压力的增大和次数的增多,鱼骨的粒径明显降低;其表面形貌发生改变,片状结构被破坏形成小颗粒,而后出现凝聚现象; DHPM处理能有效地改变鱼骨表面疏水性和钙离子含量;经DHPM不同压力和次数处理后,鱼骨游离氨基含量均有所降低。这可为DHPM对鱼骨改性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高压射流技术 鲢鱼鱼骨 细化 观结构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对半纤维素B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涂宗财 陈媛 +2 位作者 刘成梅 刘伟 万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75,278,共3页
以半纤维素B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在不同压力(0~180MPa)下对半纤维素B进行处理,研究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半纤维素B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动态超高压处理后,样品的平均粒径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以半纤维素B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在不同压力(0~180MPa)下对半纤维素B进行处理,研究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半纤维素B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动态超高压处理后,样品的平均粒径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40MPa时达到最低,为610.3nm;比表面积随处理压力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140MPa时达到最大,为0.65m2/g;随着压力的增大,半纤维素B的结合水的流动性变弱;半纤维素B溶液为假塑性流体,随着压力的增大,其表观黏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射流 半纤维素B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β-乳球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俊桢 刘成梅 +2 位作者 刘伟 蔡小飞 徐雨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4,78,共4页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DHPM)处理β-乳球蛋白,研究DHPM对β-乳球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处理的β-乳球蛋白的微观结构表现为球体且分布紧凑。随着DHPM处理压力的逐渐增大,β-乳球蛋白分子被逐渐打散,大部分颗粒逐渐变细...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DHPM)处理β-乳球蛋白,研究DHPM对β-乳球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处理的β-乳球蛋白的微观结构表现为球体且分布紧凑。随着DHPM处理压力的逐渐增大,β-乳球蛋白分子被逐渐打散,大部分颗粒逐渐变细。然而仅有小部分β-乳球蛋白分子在经过100MPa和150MPa处理后,发生了部分团聚现象,分别形成不同聚集体的形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高压射流技术 Β-乳球蛋白 观结构 原子力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微射流技术提取对裸藻β-葡聚糖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乜世成 张炜 +3 位作者 高红 宋林 隋成博 荆永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33-1640,1661,共9页
利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UHPM)对裸藻β-葡聚糖(EBG)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考察了时间、压力、料液比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对EBG提取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刚果红实验以及FTIR、XRD、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UHPM)对裸藻β-葡聚糖(EBG)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考察了时间、压力、料液比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对EBG提取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刚果红实验以及FTIR、XRD、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还比较了裸藻β-葡聚糖标准品(EBGS)和EBG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EBG提取最佳条件为微射流时间93 s、微射流压力34 MPa、料液比(g∶m L,下同)1∶270、SDS质量浓度4.2 g/L。在此条件下,EBG提取率为80.27%,与理论值81.69%接近。EBG具有有序的三螺旋结构,UHPM使EBG的结晶度减小,EBG表面出现裂痕与空隙。在质量浓度为0.4~2.0 g/L时,EBGS和EBG对DPPH·清除率基本相同,在质量浓度为4.0 g/L时,EBG对DPPH·清除率达到50.26%,高于EBGS对DPPH·的清除率(35.14%);而EBGS和EBG对·OH清除效果不明显,清除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射流技术 裸藻β-葡聚糖 响应面优化法 结构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动态高压微射流制备纳米淀粉及对其结构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佳卉 赵雷 +1 位作者 朱杰 张书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33,共7页
为探究蜡质玉米淀粉(WMS)经普鲁兰酶协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P-DHPM)制备纳米淀粉后对其结构及性质的变化规律,本文探讨了处理前后淀粉微观结构、结晶结构、分子结构、粒径、分子量及热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 为探究蜡质玉米淀粉(WMS)经普鲁兰酶协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P-DHPM)制备纳米淀粉后对其结构及性质的变化规律,本文探讨了处理前后淀粉微观结构、结晶结构、分子结构、粒径、分子量及热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淀粉圆球形颗粒变碎片状、结晶结构逐渐消失、淀粉短程有序性增加、分子量显著(P<0.05)减小;同时,淀粉糊化峰值温度由71.23℃降低至55.81℃,糊化焓值(ΔH)显著(P<0.05)减小至4.68 J/g;酶解淀粉进一步经微射流处理后,粒径降低至纳米级,淀粉颗粒变成更加无规则的小碎片,糊化峰值温度(T_p)降低至55.37℃,糊化焓值(ΔH)增大至14.13 J/g。通过酶解-微射流技术处理WMS淀粉,可制备得到粒径可控且具有短程有序的纳米尺寸淀粉颗粒,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的制备方法,同时为继续探讨其在淀粉纳米乳液及淀粉基活性包装材料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动态超高压射流 纳米淀粉 结构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