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应同步器相位直读测角系统动态误差补偿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庆双 陶冶 任顺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8-390,共3页
高精确度的惯导测试设备常用感应同步器作角位置测量元件,采用分段绕组激磁工作方式构成相位直读编码测角系统.相位直读编码测角系统原理上存在动态误差.针对感应同步器相位直读测角系统存在动态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易于计算机处理的插... 高精确度的惯导测试设备常用感应同步器作角位置测量元件,采用分段绕组激磁工作方式构成相位直读编码测角系统.相位直读编码测角系统原理上存在动态误差.针对感应同步器相位直读测角系统存在动态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易于计算机处理的插补算法,实现了高精度动态角度读出.该算法可广泛应用在需要动态测量的基于相位直读编码方式的测角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同步器 相位直读编码测角系统 动态误差补偿 惯性导航测试设备 插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静态补偿的机床定位精度检测和误差补偿研究
2
作者 王晓强 王彪 +2 位作者 田英健 姚国光 徐诗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数控轴承磨床的定位精度,保证轴承的加工质量,提出动静态误差补偿法。以砂轮修整平台为研究对象,对无误差补偿、动态误差补偿和动静态误差补偿3种工况下的定位精度进行测量,并对3种工况下加工的轴承套圈进行圆度和表面粗糙度检... 为了提高数控轴承磨床的定位精度,保证轴承的加工质量,提出动静态误差补偿法。以砂轮修整平台为研究对象,对无误差补偿、动态误差补偿和动静态误差补偿3种工况下的定位精度进行测量,并对3种工况下加工的轴承套圈进行圆度和表面粗糙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动态误差补偿后的定位精度提升19.4%,重复定位精度提升5.9%,误差降低45.5%;动静态误差补偿后,定位精度提升53.1%,重复定位精度提升36.2%,误差降低61.4%,采用动静态相结合的误差补偿方法可使机床的定位精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动态误差补偿后,轴承套圈圆度提升了12.5%,表面粗糙度降低了40.2%;动静态误差补偿后,轴承套圈圆度提升41.1%,表面粗糙度降低56.8%,验证了动静态补偿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在提高机床定位精度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精度 动态误差补偿 动静态误差补偿 圆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MIMU动态误差标定与补偿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一鸣 陈帅 +2 位作者 王国栋 张琨 程玉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95,共5页
由于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易受环境影响,且存在输出非线性以及剧烈角运动和线运动下精度低的缺点,而传统的多项式标定方法难以精确地补偿动态误差,因此,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MIMU整体动态误差进行建模与补偿,分别使用浅层神经网络与深度... 由于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易受环境影响,且存在输出非线性以及剧烈角运动和线运动下精度低的缺点,而传统的多项式标定方法难以精确地补偿动态误差,因此,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MIMU整体动态误差进行建模与补偿,分别使用浅层神经网络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建立MIMU的整体动态误差模型。设计了基于三轴带温箱位置速率转台的标定流程,使三轴带温箱转台的内、中、外3轴同时施加角运动并且施加温度变化,建立MIMU的多因素影响误差训练集。实验结果表明,浅层神经网络模型相对于传统模型在误差补偿效果上略有提升,深度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补偿后残差均值与均方差显著下降,其中,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模型补偿效果最好,并且需要训练的参数较少、计算负担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惯性测量单元 神经网络 非线性误差 动态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余量加工动态误差补偿加工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刘树琪 李强 吴建华 《机械工艺师》 CSCD 1995年第12期2-3,共2页
关键词 等余量加工 动态误差补偿 金属切削
原文传递
基于最小二乘与粒子群算法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方法 被引量:25
5
作者 轩春青 轩志伟 陈保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63-1367,共5页
为了降低运用简化传感器模型对动态测试结果进行修正时带来的误差,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LSM)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动态补偿器设计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识别传感器的最佳阶次,作为补偿器的阶次,克服简化模型对补偿器设计的影响,结合... 为了降低运用简化传感器模型对动态测试结果进行修正时带来的误差,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LSM)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动态补偿器设计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识别传感器的最佳阶次,作为补偿器的阶次,克服简化模型对补偿器设计的影响,结合粒子群算法对传感器进行逆建模得到补偿器,并分析补偿前后传感器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降低传感器的动态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误差补偿 阶次识别 最小二乘与粒子群优化算法 频带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摇摆状态下风速测量误差分析与补偿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亦武 王国锋 赵永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9-1245,共7页
目前船舶所使用的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只能保证在静态下准确测量。当船舶摇摆时,迎风角改变且改变速度不确定,因而引起测量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根据超声波风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动态下产生测量误差的机理,搭建了模拟船舶摇摆和倾斜的... 目前船舶所使用的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只能保证在静态下准确测量。当船舶摇摆时,迎风角改变且改变速度不确定,因而引起测量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根据超声波风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动态下产生测量误差的机理,搭建了模拟船舶摇摆和倾斜的测量平台,测量了各种摇摆角度及不同摇摆速度下的风向风速数据,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多变量非线性拟合的补偿算法,实现了船舶摇摆影响下风速风向的高准确度动态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风向检测 模拟平台 多变量数据拟合 动态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加速度计混合误差标定补偿方案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宇 余跃 +2 位作者 路永乐 邸克 郭俊启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9-593,共5页
针对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非正交零偏误差和温度漂移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误差标定补偿算法。算法通过分析加速度计温度与误差的关系,在不同温度区间下建立加速度计输出的误差模型,在每个温度区间采用十... 针对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非正交零偏误差和温度漂移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误差标定补偿算法。算法通过分析加速度计温度与误差的关系,在不同温度区间下建立加速度计输出的误差模型,在每个温度区间采用十二位置校准法对加速度计的非正交零偏误差进行标定补偿,得到精确的零偏和刻度因子,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零偏和刻度因子与温度的一维关系函数,最终实现不同温度区间下的动态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使加速度计输出的精度提高1个数量级,补偿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 十二位置校准 最小二乘法 温度区间 动态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角铣头的动态误差及补偿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蔡春刚 任志辉 +2 位作者 李东旭 冯金龙 杜长林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介绍了摆角铣头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定义以及发生动态误差的原因。同时也介绍了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检测原理方法以及检测工具,检测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对机构本身进行补偿使之提高自身精度。
关键词 动态误差 定位精度 重复定位精度 动态误差补偿 激光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完全补偿方法研究与补偿电路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鹿晓力 路立平 +1 位作者 李奎 鹿晓阳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7,71,共4页
分析了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一阶系统模型和二阶系统模型,指出了其中的二阶系统是非欠阻尼系统、两个系统的阶跃响应有相似性和共同点,进而提出可以将温度传感器动态模型统一简化为一阶系统模型.推导了能够将该一阶系统补偿成理想全通... 分析了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一阶系统模型和二阶系统模型,指出了其中的二阶系统是非欠阻尼系统、两个系统的阶跃响应有相似性和共同点,进而提出可以将温度传感器动态模型统一简化为一阶系统模型.推导了能够将该一阶系统补偿成理想全通系统的补偿电路传递函数,设计了能实现该传递函数的有源滤波电路,给出了依温度传感器热时间常数设计电路元件参数的公式.指出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电压与传感器体温度成线性比例关系、补偿电路和信号转换电路有足够宽的通频带,是用硬件实现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完全补偿的两个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动态测量 动态误差补偿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F网络在光纤陀螺动态误差模型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战 孙枫 +1 位作者 高伟 熊芝兰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6期135-137,140,共4页
提出了基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 简称 RBF)神经网络的动态误差模型的辨识方法。对如何从一般正交三轴转台速率实验获取训练样本及对网络的学习训练给予了详细的介绍。仿真结果证明了这个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可以提高光纤陀螺的... 提出了基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 简称 RBF)神经网络的动态误差模型的辨识方法。对如何从一般正交三轴转台速率实验获取训练样本及对网络的学习训练给予了详细的介绍。仿真结果证明了这个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可以提高光纤陀螺的输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 网络 动态误差补偿 三轴转台速率实验 光纤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建模误差补偿Elman网络直接广义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玉山 陈志旺 +1 位作者 邓成玉 刘文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22-124,共3页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Elman网络直接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先将非线性系统等价转换成线性系统,然后对未建模动态误差进行估计,最后利用Elman网络进行预测控制器设计,并根据跟踪误差对控制器参数中的未知向量进行自适应调整,理论证明...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Elman网络直接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先将非线性系统等价转换成线性系统,然后对未建模动态误差进行估计,最后利用Elman网络进行预测控制器设计,并根据跟踪误差对控制器参数中的未知向量进行自适应调整,理论证明了误差收敛到原点一个小邻域内。该方法不需要求解Diophantine方程和矩阵求逆,只需要辨识一个参数θ(k),因此减少了在线计算量,提高了实时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广义预测控制 ELMAN神经网络 稳定性分析 动态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与长短期记忆网络混合模型的热电偶动态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志文 李文军 +1 位作者 虞思思 金敏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72,共10页
热电偶在动态温度测量时由于热惯性存在动态误差。为补偿热电偶的动态误差,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与长短期记忆网络混合模型的补偿算法。该算法通过自回归模型对热电偶动态响应进行辨识,再由长短期记忆网络作为非线性补偿器校正动态误差。... 热电偶在动态温度测量时由于热惯性存在动态误差。为补偿热电偶的动态误差,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与长短期记忆网络混合模型的补偿算法。该算法通过自回归模型对热电偶动态响应进行辨识,再由长短期记忆网络作为非线性补偿器校正动态误差。采用不同强度的高斯白噪声模拟噪声环境,仿真构建热电偶模拟测量数据集。在模拟测量数据集上对算法做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噪声环境下均能有效地减少动态误差。搭建热电偶动态温度测量实验平台,以K型镍铬/镍硅热电偶为实验对象,取得实验测量数据集。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经算法补偿后的热电偶动态响应得到改善,平均动态误差为0.0028,标准差为0.0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温度测量 热电偶 动态误差补偿 自回归与长短期记忆网络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轴向位移激光干涉动态误差高精度补偿
13
作者 冯永平 石志新 《激光与红外》 2025年第8期1223-1230,共8页
在高精度机械齿轮运转过程中,轴向位移量极其微小。接触式测量方法通过探针直接接触齿轮表面来获取数据。这种接触方式会给齿轮施加一定的力,导致其在测量过程中产生额外的变形,并且位移状况持续变化。传统误差补偿方法由于信号分辨率... 在高精度机械齿轮运转过程中,轴向位移量极其微小。接触式测量方法通过探针直接接触齿轮表面来获取数据。这种接触方式会给齿轮施加一定的力,导致其在测量过程中产生额外的变形,并且位移状况持续变化。传统误差补偿方法由于信号分辨率和数据点密度不足,难以精确地捕捉到轴向位移误差来源,最终影响误差补偿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此,提出一种高精度机械齿轮轴向位移激光干涉动态误差补偿方法。通过激光干涉技术测量齿轮轴向位移量,获取包含机械齿轮动态位移信息的干涉信号。采用时钟细分技术和信号插值方法对原始干涉信号进行细化处理,以提高信号的时间分辨率和数据点的密度。这种细化处理能够深入挖掘误差来源,有效降低位移误差。将细化处理后的齿轮位移数据输入到已建立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中,通过实时接收数据并构建误差模型,随训练输出相应的误差补偿量,进而实现动态误差补偿,提升机械齿轮轴向位移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位移测量精度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有效提高位移误差补偿的准确性和效率,为解决高精度机械齿轮轴向位移测量中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 机械齿轮轴向位移 时钟细分技术 信号处理 RBFNN网络 动态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激光雷达和多超宽带的图优化融合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义坤 陈庆盈 +1 位作者 李研彪 徐永胜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8-1126,共9页
特殊环境下单纯激光雷达的定位方式以及单超宽带(UWB)融合激光的定位方式容易出现定位漂移、精度较差、激光雷达建图时不断的叠图问题。基于激光雷达与UWB超宽带传感器定位模型差异,利用两者优劣互补原则,提出多UWB位姿动态误差补偿算法... 特殊环境下单纯激光雷达的定位方式以及单超宽带(UWB)融合激光的定位方式容易出现定位漂移、精度较差、激光雷达建图时不断的叠图问题。基于激光雷达与UWB超宽带传感器定位模型差异,利用两者优劣互补原则,提出多UWB位姿动态误差补偿算法,利用多UWB定位标签获取移动机器人坐标以及姿态。使用滑动窗口滤波算法和多UWB位姿动态误差补偿算法处理UWB定位数据得到先验位姿,通过图优化算法与激光雷达进行融合得到更加精准的地图、更加精确收敛和航向角更稳定的移动机器人位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UWB) 二维激光雷达(2D Li DAR) 移动机器人 位姿动态误差补偿 多传感器融合 图优化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头盔瞄准具数值滤波器研究
15
作者 何景峰 周志刚 杨满忠 《电光与控制》 2001年第2期49-52,共4页
某型头盔瞄准具为了滤除混在有用信号中的干扰信号 ,采用了软件数值滤波。本文用 Visual C++6.0和 C语言编制程序 ,在计算机上进行系统仿真 ,目的是对此种滤波器的原理、滤波系数和动态误差补偿系数的选取进行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所... 某型头盔瞄准具为了滤除混在有用信号中的干扰信号 ,采用了软件数值滤波。本文用 Visual C++6.0和 C语言编制程序 ,在计算机上进行系统仿真 ,目的是对此种滤波器的原理、滤波系数和动态误差补偿系数的选取进行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所得到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头盔瞄准具 数值滤波器 计算机仿真 滤波原理 滤波系数 动态误差补偿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