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认知逻辑的编辑言语策略
1
作者 王景周 崔建英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8,共6页
随着稿件处理系统和即时社交软件的普及,人们对电子邮件的依赖逐渐弱化,但邮件仍然是编者、审者、作者和读者深度沟通的重要工具。本文以电子邮件的“抄送”“密送”“群发单显”等功能为例,基于动态认知逻辑,探讨编辑工作中编者、作者... 随着稿件处理系统和即时社交软件的普及,人们对电子邮件的依赖逐渐弱化,但邮件仍然是编者、审者、作者和读者深度沟通的重要工具。本文以电子邮件的“抄送”“密送”“群发单显”等功能为例,基于动态认知逻辑,探讨编辑工作中编者、作者、审者等多主体互动的言语行为策略。“抄送”是多主体间的一种公开宣告行动,产生群体“公共知识”,实现编辑稿件处理中一些必要信息的共知,从而避免版权争议、学术不端等问题;“密送”或“群发单显”是主体间的私密行动或部分公开行动,产生非对称信息,对编辑、主编、编委与审稿人的工作起监督和权责制衡作用,且有利于维护作者和审者关系。编辑邮件发送方式的选择体现其言语行为沟通的技巧,善于利用言语策略有利于办刊水平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认知逻辑 沟通力 编辑工作 言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认知正则活动的逻辑刻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景周 崔建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5,共7页
研究了主体对正则复合活动认知的性质。首先,分析了文献中对主体认知活动的逻辑刻画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刻画主体认知复合活动的逻辑系统KRAL,并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关键词 知识 正则活动 动态认知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悔度的博弈剔除算法的逻辑认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崔建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7-143,164,共7页
博弈分析中存在大量的逻辑问题,通过认知逻辑可以精确表达主体间认知互动中的推理。首先,构建了基于后悔度的博弈认知模型,从选手选择某一策略所导致的后悔度分析主体的理性特征,为多种博弈剔除算法的认知机制提供统一的逻辑刻画。其次... 博弈分析中存在大量的逻辑问题,通过认知逻辑可以精确表达主体间认知互动中的推理。首先,构建了基于后悔度的博弈认知模型,从选手选择某一策略所导致的后悔度分析主体的理性特征,为多种博弈剔除算法的认知机制提供统一的逻辑刻画。其次,基于后悔度模型,重提主体理性定义,并证明该理性可作为公开宣告的事实,借助公开宣告逻辑,为Halpern等人提出的重复最大最小化后悔度算法提供合理的逻辑认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悔度 博弈认知模型 博弈剔除算法 动态认知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冯·莱特的两个问题谈起——评刘奋荣的《动态偏好逻辑》
4
作者 刘新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6-217,共2页
刘奋荣的《动态偏好逻辑》虽然也以冯·莱特的《偏好逻辑》为逻辑起点,然而却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在方法论上采用了最新的动态认知逻辑的研究方法;在模态的偏好逻辑的基础上给出了偏好逻辑的动态形式——动态偏好逻辑;利用优先... 刘奋荣的《动态偏好逻辑》虽然也以冯·莱特的《偏好逻辑》为逻辑起点,然而却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在方法论上采用了最新的动态认知逻辑的研究方法;在模态的偏好逻辑的基础上给出了偏好逻辑的动态形式——动态偏好逻辑;利用优先序列对偏好的原因进行了刻画;对偏好和信念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好逻辑 动态认知逻辑 动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认知心理逻辑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研究方案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琳琳 贾春华 刘奋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5期904-909,共6页
通过对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动态认知逻辑、中医辨证论治等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中医学"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思维过程可以从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来分析,可以动态认知逻辑中公开宣告、信念变化来刻画。认为"观其... 通过对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动态认知逻辑、中医辨证论治等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中医学"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思维过程可以从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来分析,可以动态认知逻辑中公开宣告、信念变化来刻画。认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即是确定问题、表征问题;"随证治之"即计划解决方案、执行计划。病人服药后效果如何、如何调整处方正是问题解决中的评估计划、评估解决方案。在辨证论治这一系列有目的指向的认知操作的动态过程,中医师的信念会随着治疗前后信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完善。既然辨证论治是一系列有目的指向的认知操作的动态过程,那么就可以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的立场去研究它、以动态认知逻辑来刻画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动态认知逻辑 辨证论治 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思维看现代逻辑的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景周 崔建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0-145,共6页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典逻辑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逻辑研究的观念、对象和方法也发生了变革。逻辑的作用不再仅仅局限于有效推理,而是比较全面地研究主体思维活动中存在的程序、模式、方法和准则。本文...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典逻辑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逻辑研究的观念、对象和方法也发生了变革。逻辑的作用不再仅仅局限于有效推理,而是比较全面地研究主体思维活动中存在的程序、模式、方法和准则。本文以实践思维为元思维(逻辑),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现代逻辑发展的动因,探讨实践思维在具体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思维方式 逻辑转向 动态认知逻辑 哲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学观的认知转向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明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3,共6页
杜威从逻辑的角度对思维活动做出了"数据—归纳—演绎—证实"的解释。利用当代语言学中形式学习理论可以对教学或学习过程做出一种认知解释,经验探究的学习过程是主体(学习者)从外界获取信息(数据)、加工信息(做出假设并根据... 杜威从逻辑的角度对思维活动做出了"数据—归纳—演绎—证实"的解释。利用当代语言学中形式学习理论可以对教学或学习过程做出一种认知解释,经验探究的学习过程是主体(学习者)从外界获取信息(数据)、加工信息(做出假设并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确认信息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解释的逻辑基础是当代动态认知逻辑。根据认知解释,可以对教学展开语言学、心理学、博弈论、信息科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观 形式学习理论 认知 动态认知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进程中的信念修正 被引量:4
8
作者 郭瑨 贾春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05-2108,共4页
以桂枝汤及其类方为研究内容,使用动态认知逻辑的方法,分析当医生接受到一个信息后其信念变化过程的逻辑规律。结果表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过程是一个动态认知过程,信息更新对医生信念变化的作用至关重... 以桂枝汤及其类方为研究内容,使用动态认知逻辑的方法,分析当医生接受到一个信息后其信念变化过程的逻辑规律。结果表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过程是一个动态认知过程,信息更新对医生信念变化的作用至关重要,而信念变化直接影响辨证论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动态认知逻辑 信念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