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小鼠皮层和海马部位神经细胞损伤的动态表征
1
作者 李彤 白家鸣 +4 位作者 施懿峻 闻彩名 崔琳 杨静娴 肖洪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08-1718,共11页
目的动态表征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小鼠皮层和海马部位神经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取体质量为25~28 g的雄性C57BL/6J小鼠,线栓法阻断小鼠的大脑中动脉,1 h后进行再灌注,制备急性I/R损伤小鼠模型。实验为Sham组、... 目的动态表征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小鼠皮层和海马部位神经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取体质量为25~28 g的雄性C57BL/6J小鼠,线栓法阻断小鼠的大脑中动脉,1 h后进行再灌注,制备急性I/R损伤小鼠模型。实验为Sham组、I/R-6 h组、I/R-24 h组和I/R-72 h组。采用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时间点小鼠的神经功能;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以及成熟神经元的损伤情况;透射电镜检测海马神经元的线粒体损伤;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蛋白p-Drp1/Drp1、Mff、Fis1和OPA1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脑I/R时间的延长,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脑梗死体积,皮层和海马部位的神经细胞损伤、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元缺失、线粒体损伤逐渐加重;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表达逐渐增加,而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结论随着脑I/R时间的延长,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元缺失、线粒体损伤等神经病理损伤逐渐加重,这可能与线粒体动力学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态表征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试井的断溶体油藏储集体动态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曹立迎 林会喜 +1 位作者 曹飞 鲍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159,共10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断溶体油藏是碳酸盐岩油藏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储集空间主要是受断裂作用改造形成的洞穴或裂缝。因储集空间结构复杂、形态不规则且分布随机性强,传统上依据静态地震资料的缝洞体雕刻技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依据缝洞体雕刻... 塔里木盆地顺北断溶体油藏是碳酸盐岩油藏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储集空间主要是受断裂作用改造形成的洞穴或裂缝。因储集空间结构复杂、形态不规则且分布随机性强,传统上依据静态地震资料的缝洞体雕刻技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依据缝洞体雕刻结果,采用数值试井正演模拟方法分析不同试井曲线代表的地质意义,明确试井分析可动态表征断溶体油藏储集体,提出了基于数值试井动态约束缝洞体雕刻门槛值的储集体定量表征方法。该方法结合试井解释、生产特征分析等研究手段,用动态修正的储集体认识约束地震属性门槛值,确定缝洞体形态和储量规模,进而优选更为准确的缝洞体雕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 数值试井 储集体动态表征 油藏描述 缝洞体雕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文献知识组织由静态检索向动态表征趋向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3
作者 于蓓莉 刘蕾 周文杰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3,共7页
我国古籍文献数字化进展迅速,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播。在数字化时代下,古籍文献整理应由静态检索升级到动态表征,利用新型技术提高古籍文献服务效率,对古籍文献序化整理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世界3”作为理论基础... 我国古籍文献数字化进展迅速,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播。在数字化时代下,古籍文献整理应由静态检索升级到动态表征,利用新型技术提高古籍文献服务效率,对古籍文献序化整理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世界3”作为理论基础,利用jiayan(甲言)库和隐马尔可夫模型,对《史记》进行分词和词频统计,再对部分高频词的全文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考虑周边关联词的搭配,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语境信息。文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古籍文献做出探索性处理,以望为古籍文献知识组织工作提供可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文献 静态检索 动态表征 自然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热阻的多类储热材料归一化动态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郝俊红 邬学峰 +2 位作者 张师宁 田亮 戈志华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7-1237,共11页
基于标准热阻和能量流法,推导出储热材料与换热流体的瞬态换热热阻,通过类比电路分析法,获得了储热-换热过程的瞬态热量流模型及动态响应时间常数.进一步引入节点温度,重新定义换热热阻,获得了储热与换热过程耦合的三阶电路瞬态热量流模... 基于标准热阻和能量流法,推导出储热材料与换热流体的瞬态换热热阻,通过类比电路分析法,获得了储热-换热过程的瞬态热量流模型及动态响应时间常数.进一步引入节点温度,重新定义换热热阻,获得了储热与换热过程耦合的三阶电路瞬态热量流模型,求解得到了加热、储热和释热三类时间常数,可用于协同表征储热材料中储热与释热的快慢程度,从而实现了多类储热材料的归一化动态表征.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与应用对比分析,发现基于多时间常数的归一化动态模型用于表征储热材料的动态特性是可行的,可直接对不同换热、储热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案例分析发现与固体储热材料换热时,液态金属的动态换热能力优于熔融盐,而相比于水蒸气和CO_(2),空气与陶瓷材料换热能更快达到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材料 热电类比 归一化 动态表征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依恋记忆的动态表征:从初游到重游的情感迁移——以海南岛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董引引 曲颖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106,共12页
目的地依恋的动态演化在旅游营销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海南岛为案例地,引入时间轴,借鉴认知网络模型和选择性注意机制,重点探讨随着旅游经历的积累,游客个体身份从初游者向重游者转变的过程中,其目的地依恋情感记忆网络的动态表征... 目的地依恋的动态演化在旅游营销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海南岛为案例地,引入时间轴,借鉴认知网络模型和选择性注意机制,重点探讨随着旅游经历的积累,游客个体身份从初游者向重游者转变的过程中,其目的地依恋情感记忆网络的动态表征规律。结果表明:(1)依恋记忆网络密度和网络效率不断增强,小世界特征凸显,网络发育逐渐成熟;(2)海洋风光是永恒的主题,旅游宣传作用(如影视宣传)呈衰弱之势,而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在重游阶段得到发掘,具身实践(社交活动)和精神情绪(逃逸遁隐)载体在网络中的中介作用呈强化之势;(3)关键性网络路径具有继承、断裂性并存和极化效应减弱等复杂的特征;(4)在同一社团内部元素间和不同社团间均存在不同程度“调整“”重构”“合并”等变化。自然景观抱团联动不断地向人文景观跨越,并兼容具身实践社团,最终实现旅游情景依附。研究丰富了时间框架下对目的地依恋动态表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依恋 依恋记忆网络 动态表征 初游 重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结构知识解析活性多肽的酶解制备反应行为(Ⅰ)酶解反应动态特性的3-D图形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齐崴 何志敏 何明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87-239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信息学知识与凝胶排阻色谱技术及图形拟合处理相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复杂酶解反应行为定量分析、直观表征及模拟解析的新方法.研究中以全酪蛋白胰蛋白酶为模式水解体系,根据完整的HPSEC实验谱图,经分子模拟多肽结构,获... 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信息学知识与凝胶排阻色谱技术及图形拟合处理相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复杂酶解反应行为定量分析、直观表征及模拟解析的新方法.研究中以全酪蛋白胰蛋白酶为模式水解体系,根据完整的HPSEC实验谱图,经分子模拟多肽结构,获得了大量产物多肽信息;绘制了表征酶解反应动态特性的3D曲面图与21/2维伪彩色图,并对拟合曲面方程进行了数学分析,为调控酶解反应、定向和定量地高效获取目标活性多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3-D图形 曲面拟合 动态表征 活性多肽 蛋白质结构 高效凝胶排阻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叙文阅读中时间心理表征的建构:动态观还是静态观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伟兰 何先友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1期37-44,共8页
探讨读者在文本阅读中如何通过一系列展开事件的描述建构心理表征。实验一探讨在中间事件持续时间长/短条件下对首尾呼应句阅读时间和对探测词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读者对第一事件信息的获得受中间事件的持续时间长短的影响。实验... 探讨读者在文本阅读中如何通过一系列展开事件的描述建构心理表征。实验一探讨在中间事件持续时间长/短条件下对首尾呼应句阅读时间和对探测词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读者对第一事件信息的获得受中间事件的持续时间长短的影响。实验二探讨当信息储存在长时工作记忆中时能否得出与实验一相一致的结果。结果发现,读者对第一事件信息的获得不受中间事件的持续时间长短的影响。实验三考察当用明确的时间副词来表明持续时间的长短时,连续性的事件是否还存在着时间距离效应。实验结果与实验二的相一致。整个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心理表征的建构是动态观还是静态观,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时间距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理表征 持续时间 追踪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残余油饱和度表征的特高含水期油田数值模拟 被引量:9
8
作者 何逸凡 陈建波 +2 位作者 马铨峥 梁潇 张吉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11,共7页
长期水驱后驱油效率进一步提高、残余油饱和度不断下降,造成常规数值模拟在特高含水期含水率拟合误差大、指标预测精度低。开展了18组2000 PV水驱油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回归得到驱油效率变化规律,结合测井实验中束缚水饱和度与储层物性相... 长期水驱后驱油效率进一步提高、残余油饱和度不断下降,造成常规数值模拟在特高含水期含水率拟合误差大、指标预测精度低。开展了18组2000 PV水驱油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回归得到驱油效率变化规律,结合测井实验中束缚水饱和度与储层物性相关性结果,建立了考虑物性、原油黏度、驱替PV数的残余油饱和度定量表达式。利用Petrel RE平台及Intersect模拟器实现了残余油饱和度在数值模拟中的分区动态表征,提出增加关键井段饱和度作为历史拟合参数,实现了残余油饱和度的迭代修改。研究结果表明:驱替倍数从50 PV提高至2000 PV,驱油效率平均提高12.9个百分点;模型中过路井饱和度与测井解释结果更为吻合,单井拟合率达到90%以上。本文研究对油田进一步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倍数驱替 残余油饱和度动态表征 特高含水期 油藏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技术向油藏开发延伸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旭日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共17页
地球物理技术近几十年来一直不断地向油气藏开发延伸,在面向目标成像、岩石物理、多约束反演、地震约束和驱动建模、油藏动态监测与表征以及多数据融合与智能化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球物理技术向油藏开发延伸是地球物理技术本... 地球物理技术近几十年来一直不断地向油气藏开发延伸,在面向目标成像、岩石物理、多约束反演、地震约束和驱动建模、油藏动态监测与表征以及多数据融合与智能化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球物理技术向油藏开发延伸是地球物理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开发油气藏的需要。与勘探地球物理相比,面向油藏开发领域的地球物理技术,由于数据条件、关键技术问题与目标的变化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技术体系。旨在简单总结和梳理该领域的发展和现状,目的是能和读者分享作者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思考,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开发 油藏地球物理 动态监测 动态表征 油藏模型 多约束地震反演 多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动态电子显微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涛 孙俊 孙立涛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34,共20页
随着电镜内原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透射电子显微镜不再仅仅是材料结构表征的工具,还是实现高精度纳米加工、性能测试等的重要手段。这不但丰富了纳米尺度下开展实验研究的方法,也拓宽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范围,为纳米科学与技术的... 随着电镜内原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透射电子显微镜不再仅仅是材料结构表征的工具,还是实现高精度纳米加工、性能测试等的重要手段。这不但丰富了纳米尺度下开展实验研究的方法,也拓宽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范围,为纳米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侧重作者所在研究小组的研究工作,以"将纳米实验室建在透射电子显微镜里"的构想为主线,从材料的原位生长、结构加工、性能表征和器件构建等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代表性原位实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动态表征 原位实验: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结构运动特性表征中的全场三维重建方法
11
作者 郭彤 胡春光 +3 位作者 胡晓东 栗大超 傅星 胡小唐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5-79,共5页
微机电系统(MEMS)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开发中的设计和模拟过程提供数据反馈,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MEMS器件运动特性的高速可视化。基于计算机控制的频闪干涉测试系统,文中提出了一种时间轴和空间轴双向解包裹的干涉条纹分析方法,实现... 微机电系统(MEMS)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开发中的设计和模拟过程提供数据反馈,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MEMS器件运动特性的高速可视化。基于计算机控制的频闪干涉测试系统,文中提出了一种时间轴和空间轴双向解包裹的干涉条纹分析方法,实现了MEMS器件离面运动参数的精确测量,并与微结构平面结构图像模板相结合,可以进行MEMS器件全视场运动的分析,达到了纳米级分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微谐振器 动态表征 模板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特性分析的涡扇发动机T-S模糊建模
12
作者 仇小杰 陈杰 范白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6-242,共7页
面向具备强非线性特征的航空发动机这一复杂对象,考虑其在宽广包线内动态特性复杂难以用有限个线性模型描述,提出一种基于发动机动态特性分析建立全包线涡扇发动机数学模型的方法。基于全包线动态特性分析,设计动态特性表征参数λ。利用... 面向具备强非线性特征的航空发动机这一复杂对象,考虑其在宽广包线内动态特性复杂难以用有限个线性模型描述,提出一种基于发动机动态特性分析建立全包线涡扇发动机数学模型的方法。基于全包线动态特性分析,设计动态特性表征参数λ。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分析包线内发动机特性,依据聚类的中心点建立全包线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开展了模型精度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航空发动机动态特性分析建立的全包线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基本无稳态误差,且计算时间约为3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动态特性分析 动态特性表征参数 K均值聚类算法 T-S模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互联网资源管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龙河 周一青 +4 位作者 曹欢 刘子凡 陈岩 陈道进 石晶林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8,共12页
卫星互联网支持全球无缝覆盖,是地面通信系统的重要扩展和延伸、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关键环节、实现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础信息设施;发展卫星互联网战略意义重大,相应的资源管控研究较为迫切。本文阐述了卫星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国... 卫星互联网支持全球无缝覆盖,是地面通信系统的重要扩展和延伸、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关键环节、实现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础信息设施;发展卫星互联网战略意义重大,相应的资源管控研究较为迫切。本文阐述了卫星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国际发展前沿、卫星互联网资源管控的基本要素与研究进展,辨识了以卫星互联网新环境、新模式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资源管控发展挑战,形成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设计了卫星互联网资源管控技术路线,涵盖星地网络互联互通、星地异构资源融合、智能按需服务、智慧内生等主要阶段;论证提出了卫星互联网资源管控模式与架构,构建了包括高时空动态资源表征、多维资源时间连续确定性分析、多维时变能力池索引、智能决策规划在内的卫星网络资源管控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建议,重点关注资源异质异构、网络结构动态变化、服务需求差异化的网络特征,按照优化的技术路线循序渐进发展,突破卫星网络资源管控关键技术并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实现智能高效的卫星网络资源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互联网 资源管控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动态资源表征 智能规划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l-Zn-Mg-Mn-Zr alloy during compress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被引量:4
14
作者 YAN J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15-520,共6页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l-6.2Zn-0.70Mg-0.30Mn-0.17 Zr alloy and its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isothermal compression test in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range between 623 and 773 K and th...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l-6.2Zn-0.70Mg-0.30Mn-0.17 Zr alloy and its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isothermal compression test in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range between 623 and 773 K and the strain rate range between 0.01 and 20 s^(-1).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stress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strain rate and increasi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At low deformation temperature(≤673 K) and high strain rate(≥1 s^(-1)),the main flow softening was caused by dynamic recovery;conversely,at higher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lower strain rate,the main flow softening was caused by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Moreover,the slipping mechanism transformed from dislocation glide to grain boundary sliding with increasing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the strain rate.According to TEM observation,numerous Al_3Zr particles precipitated in matrix,which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of the alloy.Based on the processing map,the optimum processing conditions for experimental alloy were in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range from 730 K to 773 K and strain rate range from 0.033 s^(-1) to 0.18 s^(-1) with the maximum efficiency of 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alloy hot deformation TEM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processing 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