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ICU内伴高血糖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
作者 梁福攸 叶文华 +2 位作者 梁伟灿 张宗绵 曹凤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93-3794,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于ICU内伴高血糖的危重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1-12月期间的120例ICU内伴高血糖的危重患者分为CGMS组、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分别采用CGMS(CGMS组)、指尖血糖监测(指尖组)及静脉...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于ICU内伴高血糖的危重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1-12月期间的120例ICU内伴高血糖的危重患者分为CGMS组、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分别采用CGMS(CGMS组)、指尖血糖监测(指尖组)及静脉血血糖监测(生化组)3种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胰岛素泵治疗进行指导,对3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CGMS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并且1周后血糖漂移幅度、血糖的平均值、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PBG AUC以及入住ICU的时间均低于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GMS组患者发生低血糖、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1个月内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均P<0.05)。结论:对于进行胰岛素治疗的伴发高血糖的重症患者,CGMS比指尖及静脉血糖监测有更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 血糖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曹瑛 张倩 +4 位作者 薛耀明 曾慧妍 朱波 谢翠华 罗祥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1次/d的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2次/d注射这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口服抗糖尿病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1次/d的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2次/d注射这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口服抗糖尿病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睡前注射一次来得时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B组2次/d注射诺和灵30 R注射液。两组均以空腹血糖为调整剂量的依据和目标直至出院。院外继续该方案治疗共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10.0 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以及治疗后HbA1c和C肽的变化。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睡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体质量指数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结果两组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10.0 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显著升高;甘精胰岛素组效果显著优于预混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较预混胰岛素组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体质指数均无显著改变。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其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较预混胰岛素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预混胰岛素 安全性评价 治疗方案 疗效 口服降糖药物 甘精胰岛素 血糖控制不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临床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敬芳 王先令 李春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6-367,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忠 沈水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2-753,共2页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控制 临床意义 胰岛素释放 患儿 强化治疗 慢性并发症 研究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丽芳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30-31,共2页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变化的精确性、可靠性及指导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所起的积极作用。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16例),两组患者均皮下注射胰岛素(4次/d)进行降糖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糖仪监测手指血糖,观察组...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变化的精确性、可靠性及指导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所起的积极作用。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16例),两组患者均皮下注射胰岛素(4次/d)进行降糖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糖仪监测手指血糖,观察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GMS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指导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儿童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6
作者 朱子阳 石星 +2 位作者 倪世宁 顾威 刘倩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仪(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联合胰岛素泵(insulin pump)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仪(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联合胰岛素泵(insulin pump)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进行治疗,其中42例(微量血糖仪组)采用每天8次微量血糖仪监测,22例(CGMS组)在每天8次微量血糖仪监测基础上采用CGMS监测血糖,对两者血糖稳定达标天数和低血糖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CGMS组血糖稳定达标所需天数(3.81±0.95)天,少于微量血糖仪组(5.54±1.19)天(P<0.01)。而CGMS组低血糖发现次数显著高于微量血糖仪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联合CGMS与胰岛素泵联合微量血糖仪监测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均能很好控制血糖,胰岛素泵联合CGMS临床达标时间短,易发现低血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1型糖尿病 儿童 胰岛素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GlySure在欧洲获得认证
7
作者 高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GlySure公司旗下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IGMS)由一次性的中央静脉导管和光纤传感器组成,监视器可以显示即时血糖读数和连续数小时的血糖图。监测时,将完全自动化的校准模块连接到传感器,几分钟后即开始自动工作,将探头和传感器置入到患... GlySure公司旗下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IGMS)由一次性的中央静脉导管和光纤传感器组成,监视器可以显示即时血糖读数和连续数小时的血糖图。监测时,将完全自动化的校准模块连接到传感器,几分钟后即开始自动工作,将探头和传感器置入到患者体内,探头每15 s读数一次,并在屏幕上显示血糖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光纤传感器 认证 欧洲 中央静脉导管 全自动化 一次性 监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艳 程杰 郭蔚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9-260,共2页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CGMS对5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72 h血糖监测,同时使用指尖血糖监测仪每天至少监测8次血糖,观察比较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10...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CGMS对5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72 h血糖监测,同时使用指尖血糖监测仪每天至少监测8次血糖,观察比较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10例12次低血糖,而CGMS发现23例出现98次低血糖,其中21例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HUN),以夜间多见,且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HUN时间段有所差异。结论CGMS在糖尿病患者中可作为监测低血糖尤其是HUN的有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7
9
作者 吴静 薛耀明 +2 位作者 李晨钟 周琳 余艳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3-685,共3页
目的: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餐后血糖变化规律。方法:对我院门诊产检孕妇进行GDM筛查,采用两步法进行诊断,选取15例GDM患者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72小时血糖监测。取餐后03、0、60、90、120、150... 目的: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餐后血糖变化规律。方法:对我院门诊产检孕妇进行GDM筛查,采用两步法进行诊断,选取15例GDM患者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72小时血糖监测。取餐后03、0、60、90、120、150、180分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5例GDM孕妇早餐后血糖升幅较午餐及晚餐明显,进餐前血糖为最低时段(5.15±0.01)mmol/L。餐后3小时内平均血糖值5.96±1.63 mmol/L,餐后血糖峰、谷值分别为9.58±1.38 mmol/L、3.36±0.47 mmol/L;血糖波动最大幅度10.3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2mmol/L者占47%(7例),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者占6%(1例),餐后2小时、3小时血糖≤3.9 mmol/L者占27%(4例)。结论:CGMS系统有助于动态观察GDM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可为临床GDM患者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下个体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莉敏 邢建平 +1 位作者 孙晔子 陈晓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9-701,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B组采用指血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C组采用指血血糖监测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每...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B组采用指血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C组采用指血血糖监测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每组30例。观察治疗2周后各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天数、平均血糖漂移幅度、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检出率等指标。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及B组治疗后的餐后2 h血糖水平较C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A组和B组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血糖漂移幅度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低血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P<0.05)和C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方案可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天数及血糖漂移幅度,提高低血糖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改善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之英 刁和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精确性以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90例糖尿病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5)与研究组(n=95),对照...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精确性以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90例糖尿病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5)与研究组(n=95),对照组患者应用血糖监测仪监测血糖变化并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血糖变化监测的准确性,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的影响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监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即Clarke EGA指标分析结果显示A/B点位占比95.8%,高于对照组83.2%(χ2=8.047,P=0.005);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且SAS评分[(20.4±5.8)分]、SDS评分[(19.3±1.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51.2±10.4)分]、SDS评分[(55.7±3.6)分](t=25.210,P=0.000;t=90.970,P=0.0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检测准确性更高,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对于血糖控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 血糖变化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82例动态血糖监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穆雅慧 秦贵军 +3 位作者 余勤 王秀丽 曹焕珍 马筱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3-704,共2页
糖尿病患者血糖处理的目标是使血糖始终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而不发生低血糖。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检测并及时发现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目前临床上主要有3种血糖监测手段,静脉血、末梢血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单次血糖监测只... 糖尿病患者血糖处理的目标是使血糖始终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而不发生低血糖。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检测并及时发现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目前临床上主要有3种血糖监测手段,静脉血、末梢血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单次血糖监测只能反映点时血糖,不能全面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无症状低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仪及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中的持续质量改进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鸣明 杨东平 +1 位作者 龚碧波 郭士珍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提高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胰岛素泵(CSII)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4~12月305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在公司业务员指导下,讲授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护士现场学习...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提高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胰岛素泵(CSII)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4~12月305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在公司业务员指导下,讲授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护士现场学习,护士长和骨干护士重点学习全部操作,然后在科室推广应用。以2008年4~12月308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CQI理论为指导,制订内分泌专科分层次的培训计划,制定各种操作规范并由护士长全程监督控制。结果改进后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改进前显著提高(均P<0.01);观察组中使用CSII的患者对护士安装仪器、故障处理和观察巡视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P<0.01);观察组使用CGMS者仪器电缆线折断、局部皮肤炎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护士业务技能的提高,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监测提供保证,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 被引量:29
14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51-60,共10页
1 背景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糖监测的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1 ]。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而糖... 1 背景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糖监测的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1 ]。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但无论是HbA1c还是SMBG,自身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糖尿病学 血糖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GMS 血糖波动 血糖变化 指血 血糖 血糖 应用指南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瘤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18
15
作者 周健 贾伟平 +6 位作者 包玉倩 陆蔚 马晓静 喻明 潘洁敏 胡承 项坤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1-784,共4页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血糖谱的特点,探讨CGMS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GMS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胰岛素瘤组)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分析CGMS的平均血糖水平(MBG)、M-valueof Schlichtkrull(M-...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血糖谱的特点,探讨CGMS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GMS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胰岛素瘤组)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分析CGMS的平均血糖水平(MBG)、M-valueof Schlichtkrull(M-value)、血糖分布频率及低血糖事件,监测结果与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低血糖患者(糖尿病组)及6例正常糖调节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胰岛素瘤组M-valu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MBG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M-value及MBG均高于胰岛素瘤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②6例胰岛素瘤患者CGMS监测期间共发生36次低血糖事件,持续时间为3.6 h/d,其中21次(58.3%)发生于夜间;5例糖尿病患者共发生7次低血糖事件,持续时间为0.17 h/d,其中4次(57.1%)发生于夜间。③对照组99.2%的血糖波动于3.9~7.8 mmol/L;胰岛素瘤组血糖2.8~3.9mmol/L及≤2.8 mmol/L的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1),而7.8~11.1 mmol/L及≥11.1 mmol/L的分布频率则低于糖尿病组(P<0.05和P<0.01)。结论CGMS可进一步分析低血糖的时间分布、类型及原因,结合M-value等血糖参数,有助于胰岛素瘤诊断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糖尿病 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陆蔚 周健 +6 位作者 贾伟平 包玉倩 马晓静 张锋 李鸣 胡承 项坤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8-790,共3页
目的探讨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例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显示的血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例新诊断未干预治疗及1例预混胰岛素2次皮下注射治疗的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均以... 目的探讨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例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显示的血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例新诊断未干预治疗及1例预混胰岛素2次皮下注射治疗的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均以中餐后-睡前血糖升高为主,其日内血糖峰值分别为15.6 mmol/L及15.4 mmol/L,均出现于中餐后。1例3餐前短效胰岛素治疗的类固醇糖尿病患者清晨及上午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 mmol/L),持续115 m in;将强的松改为每日3次口服后低血糖消失,血糖波动改善。结论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中部分患者表现午后严重高血糖及空腹低血糖的特点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皮质激素类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方案用于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丽芳 熊翠 万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42-43,共2页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采用3C方案监测和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20例患者于入院第6天开始空腹血糖逐渐控制在6.5~8.6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2.8mmol/L;尿酮均转阴;住院15~25d好转出院...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采用3C方案监测和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20例患者于入院第6天开始空腹血糖逐渐控制在6.5~8.6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2.8mmol/L;尿酮均转阴;住院15~25d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空腹血糖控制在5.8~10.4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3.7mmol/L,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现象。结论3C方案可安全用于脆性糖尿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系统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慢性血糖波动对动脉硬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淑晶 吕肖锋 +4 位作者 张健 赵大坤 武晋晓 张星光 沙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血糖波动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以30例施行过冠脉造影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不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组8例和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组22例,并对研究对象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血糖波动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以30例施行过冠脉造影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不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组8例和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组22例,并对研究对象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1)两组研究对象的病程、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MAGE与冠脉病变评分、IMT、CRP、HOMA-IR、HBCI均相关(P<0.05);冠脉病变评分、IMT分别与CRP、HOMA-IR、HBCI相关(P<0.05)。结论慢性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以及氧化应激可能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糖波动 动脉硬化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骆斯慧 邓洪容 +5 位作者 杨旭斌 龚冬娥 严晋华 朱延华 许雯 翁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62-176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MBG)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 A1c)及其它代谢、血糖波动指标的关系,分析影响该人群MBG的相关因素。方法:90例来自广东省4家医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及OGTT 2 h... 目的:通过研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MBG)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 A1c)及其它代谢、血糖波动指标的关系,分析影响该人群MBG的相关因素。方法:90例来自广东省4家医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及OGTT 2 h血糖、胰岛素,并进行72 h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计算MBG以及血糖波动参数。结果:血糖波动参数[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血糖波动最大幅度(DMMG)]、Hb A1c、空腹血糖以及服糖后2 h血糖均与MBG相关(P<0.01);逐步线性回归提示Hb A1c、MODD、DMMG及空腹血糖与MBG有最强关联性(P<0.05)。纳入以上4个指标的线性拟合方程较仅纳入Hb A1c的线性拟合方程更精确。结论:影响我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MBG的因素包括Hb A1c、空腹血糖、DMMG以及MODD。在临床上单纯依靠Hb A1c推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MBG可能存在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糖波动特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涛 尚文 +1 位作者 文祯 付月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578-2583,共6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NGT)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血糖波动特征。方法在2011年11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北京铁路局职工中,随机选取无糖尿病的NAFLD患者30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NAFLD合并糖耐量异常(IGT)...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NGT)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血糖波动特征。方法在2011年11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北京铁路局职工中,随机选取无糖尿病的NAFLD患者30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NAFLD合并糖耐量异常(IGT)组(NA-IGT组)和NAFLD合并NGT组(NA-NGT组)各15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期无NAFLD的NGT对照者(NGT组)10例。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检测、B超检查,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血糖水平、日内血糖波动和日间血糖波动。结果 (1)3组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糖负荷后0.5 h血糖(0.5 h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糖负荷后2 h胰岛素(2 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NA-IGT组的BMI、WC、ALT、AST、TG、0.5 hPG、2 hPG、2 hINS、HOMA-IR与N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IGT组的AST、2 hPG与NA-N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NGT组的BMI、WC、TG与N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研究对象的平均血糖水平(MBG)、早餐后3 h血糖、晚餐前1 h血糖、晚餐后3 h血糖、血糖≥7.8 mmol/L的时间百分率(PT7.8)、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NA-IGT组的MBG、早餐后3 h血糖、晚餐前1 h血糖、晚餐后3 h血糖、PT7.8、LAGE、MAGE、SDBG与N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餐前1 h血糖、晚餐后3 h血糖与NA-NGT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NGT组的早餐后3 h血糖、SDBG与N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已经存在多种代谢紊乱,其BMI、WC、血脂、血糖水平高于非NAFLD者;NAFLD患者NGT阶段已经出现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其SDBG及早餐后3 h血糖水平高于非NAFL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血糖波动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