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实时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评价慢重症患者血糖变异性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常宁 裴颖皓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利用实时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评价慢重症(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患者血糖变异性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江苏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CI患者... 目的利用实时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评价慢重症(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患者血糖变异性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江苏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CI患者共34例,分为存活组(n=14)和死亡组(n=20)。通过CGMS对CCI患者连续72h血糖监测,记录约288个血糖值,作出血糖值图,并计算平均血糖(MBG)、动态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等血糖波动评价指数。结果存活组CCI患者SDBG、MAGE和MODD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CCI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SDBG(AUC=0.828;95%CI:0.759,0.867;cut-off值为3.92mmol/L;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86.6%)和MAGE(AUC=0.804;95%CI:0.716,0.839;cut-off值为6.14mmol/L;敏感性为81.5%;特异性为79.8%)诊断价值最高。相关性分析提示,SDBG(r=0.664,P<0.05)和MAGE(r=0.623,P<0.05)水平与CCI患者死亡事件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DBG(>3.92mmol/L)(P<0.05)和MAGE(>6.14mmol/L)(P<0.05)为CCI患者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糖波动指数(SDBG和MAGE)有助于预判CCI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实时动态血糖检测系统 血糖变异性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马维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3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更好的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方法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对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天的血糖监测,以血糖<3.9 mmol/L且持续5 min以上,定为临床低血糖,根据患者...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更好的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方法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对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天的血糖监测,以血糖<3.9 mmol/L且持续5 min以上,定为临床低血糖,根据患者治疗和进餐时间,设6:00~7:00早餐前,10:30~11:30午餐前,16:30~17:30晚餐前,20:00~22:00睡前,22:00~6:00夜间。观察低血糖发生的时间及有无低血糖症状。结果夜间发生低血糖的比率最高(62.4%)。结论无症状低血糖,夜间发生的比率也最高(占夜间低血糖的79.6%),而应用CGMS对治疗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能准确反应低血糖特点,对临床治疗及护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检测系统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HbA1c<6.5和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一军 任艳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4期27-28,共2页
目的了解HbA1c<6.5和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情况。方法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对HbA1c<6.5和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HbA1c<6.5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例数和次数... 目的了解HbA1c<6.5和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情况。方法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对HbA1c<6.5和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HbA1c<6.5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例数和次数显著多于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两者低血糖中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率、发生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HbA1c<7.0的控制目标更安全。应重视预防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检测系统 血糖 无症状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坤山 陈兰英 +3 位作者 任佳伟 曹积萍 姜荣艳 刘春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7期52-53,56,共3页
目的分析脆性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的发生情况,以提高这些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并给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的糖尿病患者56例,分为A、B两组,A组(n=17)为脆性糖尿病组,B组(n=39)为非脆性糖尿病组。... 目的分析脆性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的发生情况,以提高这些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并给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的糖尿病患者56例,分为A、B两组,A组(n=17)为脆性糖尿病组,B组(n=39)为非脆性糖尿病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PT3.9)、低血糖发生次数、高血糖发生率(PT7.8、PT11.1)、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系数(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的PT3.9[(7.7±8.6)%]、PT7.8[(62.9±18.1)%]、PT11.1[(46.3±23.3)%]、SDBG(4.41±1.01)、LAGE[(15.10±3.55)mmol/L]和MAGE[(10.10±2.49)mmol/L]等指标均高于B组[(3.7±2.8)%、(38.2±14.5)%、(10.8±6.7)%、(2.38±0.35)、(7.20±1.87)mmol/L、(5.30±1.37)mmol/L]的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测得的HbA1c[(8.2±1.7)%、(7.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夜间和凌晨发生低血糖情况[11(64.7%)]与B组患者[13(33.3)%]比较,差异有高度差异学意义(P<0.01),而在其他时间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脆性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认真分析和采取措施消除引起脆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主要诱因,可有效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和血糖剧烈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糖尿病 血糖 动态血糖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C”方案联合维生素D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红玲 李长凤 沈元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及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联合维生素D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皮...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及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联合维生素D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比较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及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联合维生素D治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动态血糖检测系统 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 维生素D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