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试验 被引量:17
1
作者 卢佩霞 肖鹏 吕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0-484,共5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的改善效果,采用UTM-25伺服式材料动态测试系统,对掺加与不掺加玄武岩纤维的AC-13,SMA-13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在40,50和60℃温度环境下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对比分析6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蠕...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的改善效果,采用UTM-25伺服式材料动态测试系统,对掺加与不掺加玄武岩纤维的AC-13,SMA-13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在40,50和60℃温度环境下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对比分析6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蠕变曲线、流变次数等.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玄武岩纤维后,混合料在相同作用次数下的永久应变减小,且沥青混合料达到蠕变破坏阶段的累计作用次数大于不掺加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次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掺加玄武岩纤维后降低趋势变缓,且温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可见,掺加玄武岩纤维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玄武岩纤维 道路工程 动态蠕变试验 车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叠型压电执行器的动态蠕变补偿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承进 赵学良 刘红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73-2279,共7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证实了压电执行器动态蠕变现象的存在。考虑到压电执行器的高频响特点和PID在高实时性要求场合的应用,构建了复合控制器来抑制动态蠕变。该复合控制器由具有Prandtl Ishlinskii类型的迟滞直接逆作为前馈控制器,由根据在... 在实验的基础上证实了压电执行器动态蠕变现象的存在。考虑到压电执行器的高频响特点和PID在高实时性要求场合的应用,构建了复合控制器来抑制动态蠕变。该复合控制器由具有Prandtl Ishlinskii类型的迟滞直接逆作为前馈控制器,由根据在线测试结果和实时性要求选择的增量式PI作为反馈控制器,其中增量式PI的参数由模糊逻辑控制器在线调节。通过实验验证了复合控制器抑制动态蠕变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同幅值的0.1 Hz正弦信号在一个周期内被离散化为20台阶,40台阶,80台阶时,相等电压台阶对应的蠕变过程和范围都是不同的。本文构建的复合控制器能够对不同台阶的动态和静态蠕变进行有效抑制,补偿后蠕变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为补偿前的28.6%,31.0%和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执行器 动态蠕变 迟滞补偿 模糊PI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布的动态蠕变及疲劳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储才元 张佑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对机织土工布、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和针刺复合土工布的动态蠕变特性、疲劳寿命及其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土工布的蠕变特性和疲劳寿命与其组成的纤维材料性能、组织结构和循环负荷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土工布 动态蠕变 疲劳性能 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A改性沥青的动态蠕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娥 张肖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0-853,共4页
通过对不同掺量的TLA改性沥青进行动态蠕变实验,并基于Burgers模型的粘弹理论进行拟合分析,重点分析了模型参数随温度和掺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掺量的蠕变曲线的形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Burgers模型拟合TLA改性沥青蠕变曲线相关性较... 通过对不同掺量的TLA改性沥青进行动态蠕变实验,并基于Burgers模型的粘弹理论进行拟合分析,重点分析了模型参数随温度和掺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掺量的蠕变曲线的形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Burgers模型拟合TLA改性沥青蠕变曲线相关性较高;任一掺量的TLA改性沥青,随着温度的升高,所有的参数值均明显变小;GV值随温度升高降低,当掺量>30%后,GV增大的幅度才较为显著;TLA改性沥青蠕变曲线3个阶段的形状与参数大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A 动态蠕变实验 参数 掺量 BURGE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蠕变实验的沥青混合料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尹应梅 张肖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020-23024,共5页
沥青混合料应变在一定温度和外荷载作用下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称为蠕变;重复加载蠕变实验反映了路面荷载和变形的响应关系,常用于分析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为了真实模拟路面的力学状况和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动态蠕变性能,对四... 沥青混合料应变在一定温度和外荷载作用下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称为蠕变;重复加载蠕变实验反映了路面荷载和变形的响应关系,常用于分析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为了真实模拟路面的力学状况和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动态蠕变性能,对四种沥青和两种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蠕变实验;研究发现沥青混合料的动态蠕变呈非线性,同时采用经典Burgers模型与由Maxwell体和分数阶Kevin体串联组合的分数阶导数Burgers模型对沥青混合料蠕变曲线进行拟合,并对比分析其拟合结果。结果表明,分数阶模型参数a代表了材料的记忆特性,分数阶导数Burgers模型可定量的描述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性能的非线性,能更好的分析其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分数阶导数 动态蠕变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蠕变试验的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侯曙光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于沥青混合料Burgers模型的黏弹性理论,通过动态蠕变试验进行AC-20黏弹性分析,得到不同温度及应力下的混合料变形特征曲线及Burgers模型4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随应力水平增加,永久变形随之增大,稳定期永久应变发... 基于沥青混合料Burgers模型的黏弹性理论,通过动态蠕变试验进行AC-20黏弹性分析,得到不同温度及应力下的混合料变形特征曲线及Burgers模型4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随应力水平增加,永久变形随之增大,稳定期永久应变发展速率增大且破坏期提前到来,Burgers模型参数中E1、E2增大,η1、η2减小;在同一应力水平下,永久变形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同时E1、E2减小,η1、η2增大.因此应力及温度对沥青混合料黏性及弹性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应力增加,弹性增强而黏性降低;随温度升高,则弹性降低而黏性增加,该结论与路面实际使用状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动态蠕变试验 黏弹性理论 BURGERS模型 永久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模量与动稳定度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樊统江 何兆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研究了分别基于AC13和AC25优化出的9组级配、SBS改性中海70#沥青和中海70#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以及50,70 mm两种车辙试件厚度等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DS)与车辙模量(EDS),EDS与动态蠕变劲度模量(Sdy),Sdy与DS... 研究了分别基于AC13和AC25优化出的9组级配、SBS改性中海70#沥青和中海70#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以及50,70 mm两种车辙试件厚度等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DS)与车辙模量(EDS),EDS与动态蠕变劲度模量(Sdy),Sdy与DS这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沥青混合料的Sdy与采用厚度匹配的车辙试件DS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将DS转换为Sdy,并用其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 沥青混合料 动稳定度 车辙模量 动态蠕变劲度模量 结构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性纳米白炭黑沥青混合料的蠕变参数对动稳定度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戴文亭 郝如意 +2 位作者 李颖松 常孟元 郭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7-240,共4页
以基质沥青混合料与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和车辙试验,深入分析疏水性纳米白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蠕变参数对动稳定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硅烷白炭黑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且车辙试验结果与建立的关系模... 以基质沥青混合料与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和车辙试验,深入分析疏水性纳米白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蠕变参数对动稳定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硅烷白炭黑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且车辙试验结果与建立的关系模型有很好的关联性;分析动态蠕变永久变形参数对动稳定度的敏感性,得出粘滞系数η1和动稳定度DS的变化呈正相关,粘滞系数η1对动稳定度DS的敏感性最高;且加入硅烷白炭黑可有效提高粘滞系数对动稳定度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动稳定度 敏感性 动态蠕变试验 车辙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振动下突出腰椎间盘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贾通举 刘军 +4 位作者 李晓骏 戴博 魏柯 刘清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8-1065,共8页
目的研究汽车振动下突出腰椎间盘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羊腰椎间盘制作突出和健康试样,分别以前屈和垂直方式进行压缩加载,模拟不同坐姿下汽车驾驶员的腰椎受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蠕变试验。使用标准线性固体模型描述动态蠕变... 目的研究汽车振动下突出腰椎间盘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羊腰椎间盘制作突出和健康试样,分别以前屈和垂直方式进行压缩加载,模拟不同坐姿下汽车驾驶员的腰椎受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蠕变试验。使用标准线性固体模型描述动态蠕变时腰椎间盘的黏弹性力学行为,计算动态蠕变应变、应变率、弹性模量,分析本构方程的物理意义。结果腰椎间盘突出试样的动态蠕变应变显著大于健康试样,而振幅基本不变;振动加速度对于动态蠕变应变基本没有影响,而对于振幅影响显著;前屈方式对于动态蠕变应变略有影响,而对于振幅影响显著。本构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一致。结论研究结果对预防汽车驾驶员腰痛疾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振动 本构模型 黏弹性 动态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多指标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富强 宋永朝 陈富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45-1348,1359,共5页
通过室内车辙试验以及静态蠕变、动态蠕变试验,研究了混合料在特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的变形特性,全面考察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提出宜采用车辙动稳定度、相对变形、静态蠕变劲度和动态蠕变劲度等指标对混合料高温性能进行多指标综... 通过室内车辙试验以及静态蠕变、动态蠕变试验,研究了混合料在特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的变形特性,全面考察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提出宜采用车辙动稳定度、相对变形、静态蠕变劲度和动态蠕变劲度等指标对混合料高温性能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厚度试件(50,70 mm)的车辙动稳定度以及相对变形均表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试验温度40℃的条件下的静态蠕变劲度和动态蠕变劲度之间也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料 车辙试验 静态蠕变 动态蠕变 劲度 高温稳定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单景松 杜贝贝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91-96,共6页
以沥青路面常用混合料AC-16,AC-25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态模量试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不同频率下的动态模量;然后,通过间歇加载方法进行了动态蠕变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力水平和温度下的蠕变规律;最后,依据动态模量和动态蠕变试验结果建立了... 以沥青路面常用混合料AC-16,AC-25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态模量试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不同频率下的动态模量;然后,通过间歇加载方法进行了动态蠕变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力水平和温度下的蠕变规律;最后,依据动态模量和动态蠕变试验结果建立了沥青混合料蠕变模型。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所建立的蠕变模型可以较好地预估沥青混合料车辙产生的迁移阶段和稳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 动态蠕变试验 车辙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单景松 吴淑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为探究沥青路面车辙形成过程,以力学-经验法研究了3种结构类型沥青路面的车辙累积规律,研究流程包含温度场、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模型3个分析模块,其中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动态蠕变模型通过试验方法获取.由温度场... 为探究沥青路面车辙形成过程,以力学-经验法研究了3种结构类型沥青路面的车辙累积规律,研究流程包含温度场、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模型3个分析模块,其中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动态蠕变模型通过试验方法获取.由温度场分析模块得到不同时刻沥青路面各层的温度,通过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试验获取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以此作为力学模型参数计算获取不同时刻沥青路面各层的应力状态,进而根据动态蠕变模型分析沥青路面不同层位的塑性应变,累积得到整个沥青路面面层的车辙量.结果表明:AC+AC+AC结构上、中面层为车辙产生的主要层位,而将该结构AC上面层替换为SMA上面层可显著降低沥青路面的车辙量,此时中面层对路面的车辙贡献最大.因此,从减少车辙的角度出发,推荐沥青路面结构采用SMA+AC+AC或SMA+AC+LSPM(大粒径排水碎石)结构,同时应加强中面层材料的高温稳定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车辙 力学-经验法 动态模量 动态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