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义动态范畴化的工作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容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0,共11页
范畴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动态范畴化”理论强调从动态角度对词义范畴进行历时或即时研究。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可以在语言的不同维度上得以体现。那么,词义动态范畴化的工作机制是什么呢?本文认为,隐喻、转喻与基体/侧显是词义动态范畴... 范畴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动态范畴化”理论强调从动态角度对词义范畴进行历时或即时研究。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可以在语言的不同维度上得以体现。那么,词义动态范畴化的工作机制是什么呢?本文认为,隐喻、转喻与基体/侧显是词义动态范畴化的有效工作机制,并将隐喻细化为概念隐喻、范畴隐喻及语法隐喻,将转喻细化为概念转喻和语法转喻。隐喻、转喻与基体/侧显这三大机制在词语意义层、句子意义层、语篇意义层上,对词义的动态范畴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基体/侧显 动态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动态范畴研究的新突破——《汉语动态范畴的历时发展研究》简评
2
作者 杨辉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80-82,共3页
《汉语动态范畴的历史发展研究》是杜道流教授在多年语言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汉语动态范畴发展历程的一部力作。著作是在前贤时彦近百年来对汉语动态范畴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通过语料解析把近代汉语动态范畴的... 《汉语动态范畴的历史发展研究》是杜道流教授在多年语言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汉语动态范畴发展历程的一部力作。著作是在前贤时彦近百年来对汉语动态范畴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通过语料解析把近代汉语动态范畴的语法化历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杜道流教授对汉语动态范畴的历时研究,凸显了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另外相关研究也构建了汉语动态范畴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范畴 历时 简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范畴化视域下“有X没X”的构式化和构式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淑琼 詹钰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33,47,共6页
“有X没X”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类反义词共现构式。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该构式演变过程中的构式层级网络,并分析其构式层级在构式化和构式变化中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研究发现:(1)在构式化前的构式变化阶段,“有X没X”的原图式范畴经过次范畴... “有X没X”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类反义词共现构式。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该构式演变过程中的构式层级网络,并分析其构式层级在构式化和构式变化中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研究发现:(1)在构式化前的构式变化阶段,“有X没X”的原图式范畴经过次范畴化,语义分化为五类子构式;在构式化阶段,该构式从一个形式松散、表“存现义”的原图式范畴逐步发展为一个形式凝固、表“频度义”的新图式范畴,经再范畴化形成了新的形义配对体;在构式化后的构式变化阶段,其新图式在跨范畴化发展中进一步衍生出“无条件义”;(2)语言的主观性、动态语境和高频使用是该构式演化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X没X” 反义词共现构式 构式化 构式变化 动态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态范畴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对比研究——以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为例
4
作者 吴晶晶 《海外英语》 2011年第9X期106-108,共3页
词汇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帮助学生短时间高效率地记忆单词成为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大任务。该文将从动静态范畴理论的角度,通过教学实践分析,探究词缀派生,语义关系和话题关系三种模式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词汇教... 词汇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帮助学生短时间高效率地记忆单词成为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大任务。该文将从动静态范畴理论的角度,通过教学实践分析,探究词缀派生,语义关系和话题关系三种模式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范畴 动态范畴 词缀派生 语义关系 话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在江 赵帮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共12页
借助对立统一思维,基于概念隐喻和动态范畴论,本文提出了“概念隐喻—动态范畴模型”(CMDCM),并将之作为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前槽和后槽之间存在一个上位范畴,其抽象图式义是前后槽共现于该构式的依据,也是二者... 借助对立统一思维,基于概念隐喻和动态范畴论,本文提出了“概念隐喻—动态范畴模型”(CMDCM),并将之作为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前槽和后槽之间存在一个上位范畴,其抽象图式义是前后槽共现于该构式的依据,也是二者对比语义数量的标准;对立统一思维使前后槽临时形成反义关系,亦体现出一定语义数量,说话人通过确定并标注该语义数量,在前后槽之间建立语义梯级;整个构式包含两次隐喻过程,概念投射经由前槽发出,继而被具有优先投射权的后槽阻滞,故新喻具有遮蔽旧喻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射 遮蔽 否定 动态范畴 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晓虹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3期8-10,共3页
近年来,随着语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古典范畴理论在释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认知语言学家所提出的原型论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古典范畴理论的不足,但其理论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原型理论最大的缺陷在于... 近年来,随着语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古典范畴理论在释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认知语言学家所提出的原型论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古典范畴理论的不足,但其理论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原型理论最大的缺陷在于缺乏范畴化能力,并试图通过特征分类和建立动态范畴边界的方法来修正原型理论。最后,通过来自发展心理学的验证,证明修正后的原型理论对儿童范畴习得,特别是词义泛化方面具有更好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理论 特征分类 动态范畴边界 儿童范畴习得 词义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