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线性自回归预测及燃烧状态观测器的锅炉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郭亦文 王林 +4 位作者 耿林霄 高海东 高林 程国栋 金国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95,101,共7页
针对火电机组锅炉控制系统由于燃烧过程滞后而导致的主蒸汽压力波动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锅炉控制系统。利用改进线性自回归预测算法及燃烧状态观测器,分别从压力变化及燃烧过程角度对燃料量需求值进行修正,将修正信号作为前馈引... 针对火电机组锅炉控制系统由于燃烧过程滞后而导致的主蒸汽压力波动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锅炉控制系统。利用改进线性自回归预测算法及燃烧状态观测器,分别从压力变化及燃烧过程角度对燃料量需求值进行修正,将修正信号作为前馈引入锅炉控制系统以提高机组主蒸汽压力的稳定性。以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硬件平台,依据自动发电控制(AGC)考核内容在APROS仿真平台上针对某300 MW机组的高低负荷段分别进行10%MCR和5%MCR单向升降负荷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动态线性自回归预测及燃烧状态观测器的新型锅炉控制系统在提高机组负荷响应速度的同时保证了主蒸汽压力良好的跟随性,提高了机组的AGC响应能力和品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控制系统 动态线性自回归预测控制 燃烧状态观测器 APRO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优化NAR动态神经网络的地铁客流量短时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飞虎 金依辰 孙翠羽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6-943,共8页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实现地铁客流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优化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 regressive,NAR)动态神经网络的地铁客流量短时预测模型.分析地铁客流量数据后发现日客流量...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实现地铁客流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优化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 regressive,NAR)动态神经网络的地铁客流量短时预测模型.分析地铁客流量数据后发现日客流量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为此使用了基于时间序列的NAR动态神经网络,该网络具有优秀的非线性动态拟合能力和反馈记忆的功能.结合EMD经验模态分解算法优化NAR动态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此来减少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结果显示,EMD-NAR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适用于地铁客流的短时预测,预测精度可达93%,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客流量 短时预测 非线性自回归动态神经网络 经验模态分解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价格传导机制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娟 韩小蕊 郭武林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11-13,共3页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价格成为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重要因子,粮食价格构成了其他价格的基础,粮食价格的变动则会引起其他商品价格不同程度的变动,文章选取了河南省2008年12月到2012年1月的最新月度数据进行分析,构建粮食价格传导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价格成为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重要因子,粮食价格构成了其他价格的基础,粮食价格的变动则会引起其他商品价格不同程度的变动,文章选取了河南省2008年12月到2012年1月的最新月度数据进行分析,构建粮食价格传导的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研究发现粮食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几乎同步;由下游到中游、中游到上游的价格传导具有长期均衡性并存在互逆性;影响系数呈现衰减趋势,相邻两期的作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价格 传导机制 特征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联合有效性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辛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34-137,共4页
文章通过构建粮食期货价格指数和粮食股票价格指数,以2009年4月20日至2013年5月31日为样本,采用动态自回归检验、动态游程检验和单位根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和粮食股票市场均符合弱式有效特征。同时运用协整检验和非线性格兰... 文章通过构建粮食期货价格指数和粮食股票价格指数,以2009年4月20日至2013年5月31日为样本,采用动态自回归检验、动态游程检验和单位根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和粮食股票市场均符合弱式有效特征。同时运用协整检验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粮食股票市场对粮食期货市场具有一定预测作用,但粮食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个市场基本达到了联合弱式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自回归检验 动态游程检验 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 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分解法的中国股市泡沫检验问题研究
5
作者 余湄 皮道羿 周荣喜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1期40-45,共6页
基于理性投机泡沫理论,采用方差分解法对2005年5月到2012年9月上证综指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的严重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同动态自回归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方法能更有效地检测出我国股市中存在的严重投机性泡沫。
关键词 理想投机泡沫 动态自回归 方差分解 预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浩 郑洁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
本文在揭示中国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相关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狭义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碳排放强度起到积极的促降作用,广义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合理化... 本文在揭示中国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相关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狭义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碳排放强度起到积极的促降作用,广义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不能直接对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影响,但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狭义技术进步间接降低碳强度。同时,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受到区域非均衡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而对碳排放强度表现出异质性影响。进一步协同效应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并非孤立存在,表现为协同效应显著大于独立效应。给予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应门槛变量的非线性冲击后,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周期错配的产业结构调整门槛效应,而在产业结构高度化既定的前提下,加大技术进步会使降碳效果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 碳排放强度 动态空间面板自回归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有利于经济增长吗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子博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31,共8页
本文估算并应用潜在产出描述经济增长,尝试从国际合作角度设定动态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性结构冲击,并进一步分解为共同冲击和特有冲击,提出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思路,以金砖国家... 本文估算并应用潜在产出描述经济增长,尝试从国际合作角度设定动态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性结构冲击,并进一步分解为共同冲击和特有冲击,提出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思路,以金砖国家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因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而异,但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且不为金砖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冲击所扰;将金砖国家视为以国际合作形式联合的整体进行计量分析是可行且有经济意义的。中国应推进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全方位南南合作,不断完善资本账户开放条件,分散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并使其有利于各国长期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冲击 经济增长 国际合作 动态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及其联动转移机制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新芝 王亚飞 李小红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56,共9页
通过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生态化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全局空间自相关、动态面板空间自回归模型(DP-SAR)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生态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2004—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快速发展,但区域发... 通过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生态化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全局空间自相关、动态面板空间自回归模型(DP-SAR)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生态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2004—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快速发展,但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初步形成了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三角格局;(2)基于邻近距离、经济距离和混合距离权重矩阵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生态化发展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关系;(3)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存在空间和时间两条区域联动转移机制,空间方面表现为周边城市、标杆城市对地区产业生态化具有负向影响,时间方面则表现为地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存在惯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区域联动转移 动态面板空间自回归 长江中游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同质性和异质性检验 被引量:25
9
作者 肖黎明 高军峰 韩彬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8,共9页
为了考察绿色创新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增长矛盾中的作用,本文使用基于超越对数和产出距离函数改进后的随机前沿模型(SFA)测度出中国30个省份2001~2015年的绿色创新效率;运用全域和局域Moran’s I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初步检验,发现同质性溢... 为了考察绿色创新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增长矛盾中的作用,本文使用基于超越对数和产出距离函数改进后的随机前沿模型(SFA)测度出中国30个省份2001~2015年的绿色创新效率;运用全域和局域Moran’s I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初步检验,发现同质性溢出效应较为明显;用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DSAR)重点考察了环境管制政策和开放程度对其同质性溢出的具体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省际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较为显著的路径依赖性和同质性空间溢出效应;在目前较弱的环境管制下,创新方向整体上偏向于污染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拐点效应尚未完全显现;进口的绿色创新溢出效应为正,出口为负,外资进入程度的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净结果,因此其正向效应的发挥还需要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较严格的环境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效率 同质性空间溢出 随机前沿模型 动态空间自回归 环境管制 开放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