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基于TCD和默读刺激的评估
1
作者 陈松伟 陈虹秀 +3 位作者 段建钢 崔柳平 刘然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4,共8页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会损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本研究探讨CVST对MCA的dCA和默读期间大脑后动脉(pos...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会损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本研究探讨CVST对MCA的dCA和默读期间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dCA及神经血管耦联(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2021年1月—2022年8月,共纳入60例CVST患者(CVST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使用TCD检测无创连续逐波血压、脑血流速度以及MCA和默读期间PCA的其他相关指标数据。根据MRI分期将CVST分为慢性期和非慢性期;根据CVST在MRI上的分布情况将CVST患者分为大范围组和小范围组。受试者根据语音提示睁、闭眼进行NVC评估,通过默读中国旅游材料实现睁眼视觉刺激。睁眼默读时,视觉刺激信号可以选择性地激活枕叶的布罗德曼区17、18和19,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并扩张PCA。通过传递函数分析确定dCA参数。结果在默读期间PCA的dCA中,CVST组的超低频相位差低于对照组[52.91(29.56~75.12)°vs.66.43(48.68~79.55)°,P=0.047]。在NVC中,CVST组的脑血管电导指数(index of the cerebrovascular conductance,CVCi)差值(?CVCi)[0.09(0.08~0.12)cm·s^(-1)·mmHg^(-1)vs.0.12(0.09~0.15)cm·s^(-1)·mmHg^(-1),P=0.017](1 mmHg=0.133 kPa)和视觉诱发血流反应(visuallye voked flow response,VEFR)[25.36(18.28~32.43)%vs.30.73(23.67~38.18)%,P=0.019]低于对照组。慢性期CVST患者与非慢性期CVST患者PCA的超低频相位差、?CVCi和VE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CVST的分布范围方面,大范围组的VEFR低于小范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VST患者默读时PCA的dCA和NVC受损。此外,NVC反应性与CVST累及范围相关,累及范围较大的患者对视觉刺激的NVC反应性低于累及范围较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形成 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血管耦联 默读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 传递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珍妮 刘嘉 +4 位作者 邢英琦 闫硕 吕存玲 靳航 杨弋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8期706-710,共5页
背景根据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病因分型法(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类型。这两种卒中亚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不同,可能与其影响动态脑血流... 背景根据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病因分型法(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类型。这两种卒中亚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不同,可能与其影响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 CA)的不同机制有关。因此,本研究针对两种卒中亚型的d CA展开。方法收集了41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26例小动脉闭塞性卒中)和2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uplex,TCD)来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和指尖血压监测法监测中指的连续血压。通过传递函数来分析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的相关参数: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PD)、增益(gain)和阶跃响应(slope of step response)。结果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病变半球的PD明显低于非病变半球(42.9°±18.5°vs72.4°±29.9°,P<0.01),非病变半球与健康对照组P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在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组,病变半球与非病变半球的P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3.8°±17.9°vs 32.6°±21.1°,P>0.1),且双侧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阶跃响应结果与PD相似。结论不同亚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d CA不同,可能与脑血管的不同病理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亚型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侧支循环对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珍妮 孙欣 +12 位作者 刘嘉 孙惠杰 赵英凯 马虹印 徐保峰 王钟秀 李超 颜秀丽 周宏伟 张鹏 靳航 杨弋 王焱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3期240-246,共7页
ACoA和PCoA对dCA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初级侧支循环的解剖差异对dCA功能的影响。根据DSA影像特点将分为两组:孤立的BA和(或)双侧VA严重狭窄/闭塞组(组1A:双侧PCoAs存在;组1B:双侧PCoAs缺如);孤立的单侧ICA严重狭窄/闭塞(... ACoA和PCoA对dCA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初级侧支循环的解剖差异对dCA功能的影响。根据DSA影像特点将分为两组:孤立的BA和(或)双侧VA严重狭窄/闭塞组(组1A:双侧PCoAs存在;组1B:双侧PCoAs缺如);孤立的单侧ICA严重狭窄/闭塞(组2A:无ACoA而存在同侧PCoA;组2B:存在ACoA而无PCoAs;组2C:无ACoA和PCoA)。使用传递函数法评估MCA和(或)PCA的dCA功能。在2014-2017年间接受dCA评估和DSA检查的231例非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有5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21例患者被纳入组1,30例患者被纳入组2。组1A与1B、2A与2B及2C组患者之间在性别、年龄和平均动脉压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组1中,存在PCoAs的患者PCA相位差(自动调节参数)显著高于PCoAs缺如者。组2中,MCA相位差在有ACoA患者中显著高于无ACoA患者。本研究发现,ACoA/PCoA的开放可以代偿缺血区受损的dCA功能,这表明ACoA/PCoA在维持脑血流的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 血管狭窄 前交通动脉 后交通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