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铁路民营化效果的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法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林晓言
冯璐
张国虹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48-5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273001)
北京交通大学"十五"重大科研项目
-
文摘
在重新界定民营化概念和梳理民营化效果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动态综合评价法引入到民营化效果评价研究中,建立了基于不同层面的铁路民营化效果评价指标,以日本国铁为例,计算出了日本国铁民营化效果的综合测评值和排序结果。认为:民营化有四个层面的含义;既有的民营化效果评价方法缺乏层次性和动态性,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法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综合测评值表明日本国铁民营化取得了较好的总体效果,同时由于在排序结果中隐性的体现了时间的动态变化作用,因而论文所采用方法还可以较好的描述日本国铁民营化改革的动态关联变化趋势;在运用动态综合评价法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评价指标、数据的筛选,以避免给评价结论带来影响。
-
关键词
民营化效果评价
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法
日本国铁
-
Keywords
privatization effect evaluation
multi-indicator dynami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Japanese state railway
-
分类号
F530.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中国省域环境压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赵涛
缑雪
-
机构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1-334,共4页
-
文摘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研究对象,以1997—2010年为研究区间,选取各省工业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粉尘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碳排放量6类环境污染基础指标,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构建环境压力综合指标,从环境压力平均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程度3个角度深入分析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1997—2010年的环境压力。结果表明,根据环境压力平均水平,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可分别划入高、中、低3个环境压力区域,各省环境压力也分别呈现上升、下降、U型和倒U型4种变化趋势。此外,内蒙古环境压力不断上升,四川和辽宁环境压力不断下降,三者变动系数较大,分别达到0.08、0.06和0.05。研究表明,内蒙古的环境现状不乐观,亟须改善;而四川和辽宁二省环保工作实施效果较好,大幅度降低了环境压力,可作为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降低环境压力的学习对象。
-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环境压力
综合指标
动态综合评价法
-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
comprehensive index
dynami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中国商业银行综合融资能力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 3
-
-
作者
粟芳
初立苹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出处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74,共13页
-
基金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CXJJ-2011-39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资助项目
-
文摘
利用动态综合评价法、泰尔指数法和随机效应回归分析,深入研究了银行在2007—2012年间的综合融资能力及相关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股份制银行的综合融资能力为行业头筹,且银行业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各银行综合融资能力的差异主要来源于银行种类,说明制度壁垒严重地限制了各银行的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则表明,资本属性、是否上市、经营区域和人均GDP增长率、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显著地影响了银行的综合融资能力。
-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综合融资能力
动态综合评价法
-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
comprehensive financing capacity
dynamic evaluation
-
分类号
F832.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城市数实融合的区域差异、来源分解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曾鹏
覃意晗
卢玉桂
-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
出处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11,共1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西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研究”(20&ZD157)。
-
文摘
首先综合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定基比例法、线性加权法测度2011—2020年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实融合指数;其次,基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考察城市数实融合差异大小及来源;最后,运用二次指派程序揭示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总体及四大区域城市数实融合水平均呈明显增长趋势,但2017年后融合水平不均衡现象较显著,且四大区域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异质性;城市数实融合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异,其中东部—西部区域间差异最大,东部区域内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数实融合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于融合规模与融合基础;融合规模差异对城市数实融合差异的影响从东部向东北部区域依次减弱,融合结构差异的作用强度在东北部区域最强,在西部区域最小,融合基础与融合效率差异均在西部区域驱动力最强,在东部区域最小;融合基础与融合规模差异上升是导致2017年之后中国城市数实融合水平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研究丰富了中国城市数实融合评价体系与方法,为研究中国城市数实融合水平差异分布特征与演进态势、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效路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关键词
城市数实融合
空间差异
结构分解
动态综合评价法
QAP
-
Keywords
urban digital-real integration
spatial differenc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dynami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QAP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