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雨刷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颤振控制研究
1
作者 袁新建 缪伟志 +1 位作者 罗佳丽 李舜酩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6,共7页
车辆挡风玻璃与雨刮胶条间的颤振发生时机难以预测,如需要监控,就需要进行测量并控制发生源的状态。将非线性和不连续摩擦特性相结合,并将雨刮器回程时不连续的摩擦特性分成依赖速度变化的项和不依赖速度的项,从而建立雨刮器颤振估计模... 车辆挡风玻璃与雨刮胶条间的颤振发生时机难以预测,如需要监控,就需要进行测量并控制发生源的状态。将非线性和不连续摩擦特性相结合,并将雨刮器回程时不连续的摩擦特性分成依赖速度变化的项和不依赖速度的项,从而建立雨刮器颤振估计模型。设计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EKF可以准确估计颤振;同时证明使用tanh函数进行线性化是一种可以消除不连续性的有效技术。在考虑噪声叠加和控制臂尖端角速度误差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状态估计观测器中的平均误差值为16.068 deg/s,传统型卡尔曼滤波器为20.497 deg/s,而所提出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仅为7.609 6 deg/s。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非线性动态模型满足对于雨刮器振幅和相位高精度推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线性动态模型 颤振 雨刮器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fMRI的快速动态因果模型反演方法
2
作者 胡新航 吴海锋 曾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针对动态因果模型(DCM)在分析大脑有效连接时面临的高计算成本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广义线性模型(GLM)和稀疏DCM的算法,即广义稀疏DCM(GSD)算法。该算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将频域DCM的复数计算转换为实数... 针对动态因果模型(DCM)在分析大脑有效连接时面临的高计算成本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广义线性模型(GLM)和稀疏DCM的算法,即广义稀疏DCM(GSD)算法。该算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将频域DCM的复数计算转换为实数计算,降低计算复杂度;其次,应用GLM和滤波技术减少观测信号的干扰,提高参数估计的准确度;最后,定义新的代价函数来优化变分推断参数和滤波器参数,进一步提升参数估计的精度。该研究采用两组公开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对GSD算法进行验证,包括仿真的史密斯小世界网络数据和运动与注意力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GSD算法在保持与传统方法相近的参数估计性能的同时,能将计算时间降低50%以上。该研究成果为平衡模型的解释力和计算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有望推动DCM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线性模型 动态因果模型 稀疏算法 有效连接 计算复杂度 模型解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无模型输出一致性控制
3
作者 孙一仆 陈鑫 +2 位作者 贺文朋 佘锦华 吴敏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16,共13页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化,简化分布式控制器的设计复杂性.具体而言,设计一种双层分布式控制结构,在物理空间层通过无模型反馈线性化方法实现未知系统线性化,在微分同构空间层利用线性控制技术进行分布式共识控制.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处理未知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有效性,将传统的线性分布式控制方法扩展到未知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模型输出共识控制 微分同胚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 自适应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转臂节点低温动态力学模型研究
4
作者 刘林 杨宜坤 +2 位作者 代亮成 张闰琦 王第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20-3228,共9页
为研究低温环境下轨道车辆转臂节点动态特性及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型轨道车辆转臂节点为研究对象,构建反映转臂节点温变和频变特性的非线性力学模型。模型由弹性单元、摩擦单元及黏性单元构成,其中,弹性单元采用与温度及位移... 为研究低温环境下轨道车辆转臂节点动态特性及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型轨道车辆转臂节点为研究对象,构建反映转臂节点温变和频变特性的非线性力学模型。模型由弹性单元、摩擦单元及黏性单元构成,其中,弹性单元采用与温度及位移相关的非线性弹簧模型,摩擦单元采用Berg摩擦力模型,黏性单元采用分数阶微分黏滞力模型与阻尼器并联;借助悬挂部件性能试验台开展了-45~25℃温度范围内不同加载频率载荷的转臂节点力学试验,获得转臂节点低温环境下的动态性能试验数据,并验证了力学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采用联合仿真方法构建了考虑转臂节点温变和频变特性的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转臂节点动态性能具有明显的频变和温变特性,随着外部激振频率的增加,其动态刚度逐渐增大、动态阻尼逐渐减小,且其动态刚度、动态阻尼均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环境温度低至橡胶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其频变特性变化尤为显著;随着温度降低,车辆临界速度和横向平稳性指标均明显降低,而车辆曲线通过性能指标中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和磨耗指数均显著增大,且在橡胶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指标变化幅度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寒冷环境下轨道车辆橡胶元件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转臂节点 低温 动态特性 线性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容非线性能量汇-车-座椅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5
作者 张袁元 任春玲 +1 位作者 王勇 孟浩东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224,共7页
为了减小车辆振动,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将惯容器与非线性能量汇相结合,构建惯容非线性能量汇(Nonlinear Energy Sink Inerter,NESI),并将其运用于车辆悬架和座椅悬架,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Mod... 为了减小车辆振动,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将惯容器与非线性能量汇相结合,构建惯容非线性能量汇(Nonlinear Energy Sink Inerter,NESI),并将其运用于车辆悬架和座椅悬架,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研究了采用MFAC方法的耦合NESI的车-座椅系统在路面随机激励下的动态特性,并与被动系统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车-座椅被动系统相比,采用MFAC方法的车-座椅系统的车身垂直加速度与座椅垂直加速度均方根值在低中高车速下都显著减小;与PID控制相比,车身垂直加速度、座椅垂直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在低、中、高车速下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惯容器 线性能量汇 模型自适应控制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磁滞非线性动态模型 被引量:62
6
作者 曹淑瑛 王博文 +2 位作者 闫荣格 黄文美 翁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5-149,共5页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输入磁场与输出应变存在着磁滞非线性。为了控制及使用致动器,必须建立其准确的数学模型。该文基于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二次畴转模型、非线性压磁方程和致动器结构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磁滞非...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输入磁场与输出应变存在着磁滞非线性。为了控制及使用致动器,必须建立其准确的数学模型。该文基于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二次畴转模型、非线性压磁方程和致动器结构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磁滞非线性动态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致动器的输出应变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转换器 磁滞 线性动态模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动态系统的非参数GFRF 模型辨识(英文) 被引量:36
7
作者 韩崇昭 王立琦 +1 位作者 唐晓泉 党映农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16-819,825,共5页
本文对一类用多项式描述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提出使用GFRF模型类的非参数辨识算法.这种算法的显著特点是需要很小的计算量和存储空间,而且辨识精度较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非参数模型辨识算法是有效的,而且由辨识方法获得的模型一般... 本文对一类用多项式描述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提出使用GFRF模型类的非参数辨识算法.这种算法的显著特点是需要很小的计算量和存储空间,而且辨识精度较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非参数模型辨识算法是有效的,而且由辨识方法获得的模型一般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因而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动态系统 GFRF模型 非参数模糊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地下水位动态预测双线性模型 被引量:17
8
作者 金菊良 杨晓华 +1 位作者 金保明 丁晶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1-366,共6页
提出了建立双线性模型(BM)的一套简便通用的方法。用加速遗传算法可同时估计BM 模型各参数,成功地解决了BM建模这一难题,为BM模型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工具。实例计算 结果说明:用这套方法预测地下水位动态是可行而有效的;... 提出了建立双线性模型(BM)的一套简便通用的方法。用加速遗传算法可同时估计BM 模型各参数,成功地解决了BM建模这一难题,为BM模型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工具。实例计算 结果说明:用这套方法预测地下水位动态是可行而有效的;通过利用预测过程中产生的残差信 息进行反馈矫正,保证了BM模型劫高的拟合精度和稳健的预测性能,增强了对复杂非线性动态 系统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线性模型 遗传算法 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的330MW机组非线性动态模型 被引量:77
9
作者 田亮 曾德良 +1 位作者 刘吉臻 赵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80-184,共5页
该文采用机理分析和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330MW机组滑压运行下大负荷变化范围内的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将水冷壁换热过程归入制粉动态,将锅炉汽包蓄热及过热器蓄热做为一体考虑,在能够反映机组主要动态的前提下降低了模型的阶次;指... 该文采用机理分析和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330MW机组滑压运行下大负荷变化范围内的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将水冷壁换热过程归入制粉动态,将锅炉汽包蓄热及过热器蓄热做为一体考虑,在能够反映机组主要动态的前提下降低了模型的阶次;指出机组制粉动态惯性时间和锅炉蓄热系数是随机组负荷和压力变化的,并根据现场数据和机理分析分别给出其变化趋势;考虑到蒸汽在过热器管道内是吸热膨胀的过程并且有减温水的喷入,对过热器差压模型进行了修正,以锅炉吸热量代替主蒸汽流量建立 模型。模型使用机组55%-100%负荷时的静态工作点数据确定静态参数,通过汽轮机调门扰动和燃料扰动实验确定动态参数,经过机组运行数据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复现性,可用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算法的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0MW机组 线性动态模型 数据拟合 汽轮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炉机组简化非线性动态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秦志明 刘吉臻 +1 位作者 张栾英 谷俊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5-961,共7页
以某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基于机理分析并结合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分析制粉过程、锅炉受热系统、过热器系统和汽轮机的动态特性,建立了直流炉机组在大范围变工况运行下的简化三输入三输出非线性动态模型.该模型以燃料质量流量、... 以某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基于机理分析并结合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分析制粉过程、锅炉受热系统、过热器系统和汽轮机的动态特性,建立了直流炉机组在大范围变工况运行下的简化三输入三输出非线性动态模型.该模型以燃料质量流量、总给水质量流量、汽轮机阀门开度为输入,以汽水分离器出口比焓、主蒸汽压力和汽轮机功率为输出.采用机组稳态运行数据确定模型的静态参数,利用负荷变化剧烈的数据辨识动态参数,对模型进行阶跃扰动实验,并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机组主要的动态特性和非线性特性,具有结构简单、参数求取容易、复现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炉机组 线性 动态模型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动态线性模型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英 王博文 +2 位作者 翁玲 黄文美 曹淑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96-101,共6页
在电磁学原理和机械振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致动器的Terfenol-D棒、弹簧和输出顶杆的机械阻抗,建立了致动器的动态线性模型,该模型描述了输出位移和输入电流间的关系。应用该模型对致动器的输出位移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在电磁学原理和机械振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致动器的Terfenol-D棒、弹簧和输出顶杆的机械阻抗,建立了致动器的动态线性模型,该模型描述了输出位移和输入电流间的关系。应用该模型对致动器的输出位移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在频率范围0~2200Hz区间内,可以采用该模型描述致动器在不同频率交流磁场作用下的输出位移特性,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对于致动器的设计、优化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 致动器 动态线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规划实现动态优化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端 高岩 +2 位作者 章苗根 何熊熊 邹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21-2126,共6页
为减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动态优化部分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用线性规划而非二次规划解决模型预测控制动态优化方法。对单输入单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预测控制的情形,以控制增量、输出增量和偏移变量作为优化变量,建立线性等式约束和... 为减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动态优化部分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用线性规划而非二次规划解决模型预测控制动态优化方法。对单输入单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预测控制的情形,以控制增量、输出增量和偏移变量作为优化变量,建立线性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并引入线性目标函数,形成线性规划问题。通过加入多种软约束,可改善动态过程的性能指标,达到平稳控制的目的。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规划 动态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紧格式线性化的无模型动态矩阵控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侯立刚 徐利军 +1 位作者 苏成利 孙淑杰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6-249,253,共5页
针对常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算法只利用了受控系统I/O数据的零阶信息,许多系统内部信息没有充分利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紧格式线性化的无模型动态矩阵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紧格式线性化方法把非线性系统转化为一组由伪梯度向量... 针对常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算法只利用了受控系统I/O数据的零阶信息,许多系统内部信息没有充分利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紧格式线性化的无模型动态矩阵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紧格式线性化方法把非线性系统转化为一组由伪梯度向量描述的线性系统,将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预测模型和该伪梯度向量相结合,推导出无模型动态矩阵控制的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等策略,推导出了无模型动态矩阵控制律的解析式。由于该方法中引入了受控系统I/O数据所带的系统内部信息,极大地提高了预测模型的精确性,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从而有效改善了控制器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结构自适应性、良好的伺服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格式线性 伪梯度 模型 动态矩阵控制 模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稳态模型的非线性动态建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亮 丁艳军 +2 位作者 张毅 张雪 吴占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93-98,共6页
考虑到热工对象的动态特性大多从阶跃响应获得,非线性的存在使此种线性动态模型只能在相应稳态点附近有良好的性能,文中采用了基于非线性稳态模型来实现动态模型自适应的策略,该策略用较为精确的非线性稳态模型得到当前输入下的稳态参数... 考虑到热工对象的动态特性大多从阶跃响应获得,非线性的存在使此种线性动态模型只能在相应稳态点附近有良好的性能,文中采用了基于非线性稳态模型来实现动态模型自适应的策略,该策略用较为精确的非线性稳态模型得到当前输入下的稳态参数,然后由此修正线性动态模型中与稳态相关的参数,实现了动态模型的自适应,进而有效提高了大范围下的动态预测性能。通过对某电厂360MW"W型"火焰强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的稳态和动态试验,建立了NOx的神经网络稳态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用两个不同工况下的实际数据,验证了结合稳态模型的非线性自适应动态模型比线性动态模型具有更好的NOx排放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燃烧特性 氮氧化物 线性动态模型 稳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G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非线性分布参数模型及动态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苏 刘德有 +2 位作者 张耀明 许昌 王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79-1786,共8页
直接蒸汽发电(direct steam generation,DSG)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集热器长度一般很长,且具有明显的分布参数特征。因此,建立DSG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非线性分布参数模型,以DSG集热器入口工质温度、质量流量和出口压力为边界条件,采用... 直接蒸汽发电(direct steam generation,DSG)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集热器长度一般很长,且具有明显的分布参数特征。因此,建立DSG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非线性分布参数模型,以DSG集热器入口工质温度、质量流量和出口压力为边界条件,采用迎风格式的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离散求解。仿真研究了DSG集热器主要参数在太阳辐射强度、给水温度和给水流量变化等扰动工况下的响应特性,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降低时,出口工质温度下降得很快;给水流量或给水温度小幅下降时,出口工质温度和流量都会滞后响应且变化显著;DSG集热器出口工质流量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脉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脉动状态的发生或降低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线槽式 直接蒸汽发电 太阳能集热器 线性分布参数模型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市场需求下机组优化出力的自适应动态古诺模型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宇波 罗先觉 薛钧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0-84,共5页
该文运用博奕论及动态经济学方法首先给出了非线性反需求函数下电厂机组出力的静态古诺模型及古诺均衡的求解方法;然后引入机组自适应期望出力的概念,建立了求取下一生产周期电厂机组最佳出力的非线性自适应动态古诺模型。两种方法都反... 该文运用博奕论及动态经济学方法首先给出了非线性反需求函数下电厂机组出力的静态古诺模型及古诺均衡的求解方法;然后引入机组自适应期望出力的概念,建立了求取下一生产周期电厂机组最佳出力的非线性自适应动态古诺模型。两种方法都反应了电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博弈行为,因此能够作为电厂机组出力的优化决策工具。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动态古诺模型是有效、可行的,而且其稳定值趋于古诺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组 出力优化 自适应动态古诺模型 线性市场需求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应堆堆芯非线性模型的核电机组动态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正 刘涤尘 +2 位作者 赵荣祥 吴萍 郭苏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0-84,共5页
针对核电机组接入电力系统后的动态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反应堆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受扰动后的动态行为进行了分析,所涉及的扰动形式包括反映核电机组对电网影响的反应堆功率调节和机端电压调节以及反... 针对核电机组接入电力系统后的动态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反应堆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受扰动后的动态行为进行了分析,所涉及的扰动形式包括反映核电机组对电网影响的反应堆功率调节和机端电压调节以及反映电网对核电机组内部物理过程影响的三相短路及无故障断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经典理论的结果一致,所提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同时还能为系统励磁参数和反应堆控制参数的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非线性模型 电力系统 动态响应 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动态模型的雷达高分辨距离像小样本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鹏辉 刘宏伟 +2 位作者 杜兰 潘勉 张学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5-311,共7页
为了解决雷达高分辨距离像识别系统对训练样本需求量过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动态模型的小样本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分析了距离像频谱的统计特性,然后从其广义平稳性出发,使用线性动态模型对距离像频谱幅度建模,并用期望最大化算... 为了解决雷达高分辨距离像识别系统对训练样本需求量过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动态模型的小样本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分析了距离像频谱的统计特性,然后从其广义平稳性出发,使用线性动态模型对距离像频谱幅度建模,并用期望最大化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很少的训练样本条件下,该方法仍能获得较高的正确识别率和良好的拒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识别 高分辨距离像 广义平稳-不相关散射 线性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模型和实际差异的非线性离散动态系统最优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俊民 万百五 黄正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7,共6页
针对模型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 ,提出了一种求解非线性离散系统最优控制的动态系统优化和参数估计集成 (DynamicIntegratedSystemOptimizationandParameterEstimation ,简称DISOPE)的研究法 .推导出一组求解一类有终端等式约束的非... 针对模型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 ,提出了一种求解非线性离散系统最优控制的动态系统优化和参数估计集成 (DynamicIntegratedSystemOptimizationandParameterEstimation ,简称DISOPE)的研究法 .推导出一组求解一类有终端等式约束的非齐次的线性两点边值问题的递推公式 ,对于有终端等式约束的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得到了在计算上易于实现的一种DISOPE迭代算法 ,通过修正的基于模型优化和参数估计的迭代求解 ,获得实际控制问题的最优解 .给出了该算法收敛的一个充分条件 ,仿真例子说明了该算法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 离散动态系统 模型失配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的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章荣 邬义杰 +2 位作者 顾新建 徐君 葛荣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3-208,共6页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工作时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导率会随着应力变化而变化,并存在磁滞损失和涡流损失等非线性问题,同时磁场、电场、温度场及机械应力场之间存在耦合.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执行器电场、磁场和机械应力场3场耦合的三维非线性动态...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工作时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导率会随着应力变化而变化,并存在磁滞损失和涡流损失等非线性问题,同时磁场、电场、温度场及机械应力场之间存在耦合.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执行器电场、磁场和机械应力场3场耦合的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模型,考虑了超磁致伸缩执行器Terfenol-D棒质量、预压应力、偏置磁场、磁滞和涡流损失.使用Jile-Autherton磁化模型计算磁滞损失,在商业有限元软件FEMLAB中实现了有限元模型.模型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 涡流 磁滞损失 三维非线性 动态有限元模型 FEM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