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OCNCES的智能重构制造控制系统动态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斌 周炳海 +1 位作者 奚立峰 余建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87-1192,共6页
为了提高制造控制系统的智能重构能力,提出了扩展功能块的新概念.在分析了智能重构与智能控制的并行执行过程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知识表达的面向对象着色NCES(KOCNCES)建模方法,并给出了检测各虚拟制造设备(VMD)功能块对象KONCEM模型的死... 为了提高制造控制系统的智能重构能力,提出了扩展功能块的新概念.在分析了智能重构与智能控制的并行执行过程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知识表达的面向对象着色NCES(KOCNCES)建模方法,并给出了检测各虚拟制造设备(VMD)功能块对象KONCEM模型的死锁检测算法,以及检测整个控制系统KOCNCES模型的死锁检测算法.利用这些算法对机器人VMD功能块对象的KONCEM模型及一个柔性制造系统(FMS)的控制系统的KOCNCES模型进行了死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该建模方法及死锁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重构 扩展功能块 控制系统动态 死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蒋敏兰 费业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666-2670,共5页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构单元的传递特性随时间变化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不管是动态测量系统还是静态测量系统,用该建模理论与方法都能够建立其全误差模型。最后利用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测微系统(百分表)的全误差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态误差理论与方法 全误差 精度理论 测微系统(百分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决策支持体系中分布式动态决策建模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海量 武殿梁 +1 位作者 罗成明 卢秉恒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6-429,共4页
在高速动态变化的企业生存环境条件下,为了实现快速而准确的决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和虚拟组织的网络化决策支持模式,论述了其结构体系和主要过程。根据集成化程度的不同,提出了2种基于动态建模的系统软件构架及其通讯模型,并... 在高速动态变化的企业生存环境条件下,为了实现快速而准确的决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和虚拟组织的网络化决策支持模式,论述了其结构体系和主要过程。根据集成化程度的不同,提出了2种基于动态建模的系统软件构架及其通讯模型,并分析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决策支持系统 分布式动态决策系统 虚拟组织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组合B样条神经网络实现对间歇反应过程的动态建模 被引量:2
4
作者 褚燕彬 曹柳林 王晶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7-162,共6页
间歇反应过程具有强非线性、非稳态和反应时间固定等特点。利用间歇反应操作时间可预先确定的性质,提出一种新的组合B样条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被控对象输出f(u,t)往往是操纵变量和时间的函数,新方法把这两类函数关系的模拟分别交由两... 间歇反应过程具有强非线性、非稳态和反应时间固定等特点。利用间歇反应操作时间可预先确定的性质,提出一种新的组合B样条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被控对象输出f(u,t)往往是操纵变量和时间的函数,新方法把这两类函数关系的模拟分别交由两个神经网络承担,以确定变化区域的时间变量作为B样条神经网络的输入,让其分担描述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部分,而输出变量与操作变量间的关系则由另一B样条神经网络表示,两个神经网络的组合输出建立间歇反应器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它不仅能够简化每个网络的结构,减少权值参数和训练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控制策略的求解。本文介绍了建模方法的设计过程,并应用于苯乙烯悬浮聚合间歇反应建模中,仿真实验研究了方法的有效性。还推导了基于该模型的优化控制策略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反应过程 B样条神经网络 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履带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低温启动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帅志斌 贺帅 +4 位作者 李国辉 李耀恒 李勇 张颖 简洪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针对极低温环境下,特种履带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冷启动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机电复合传动装置低温快速启动方案,通过对主要加热部件能量转换过程的分析,构建低温启动过程中液压油温升的数学模型。通过控制不同加热部件的功率和... 针对极低温环境下,特种履带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冷启动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机电复合传动装置低温快速启动方案,通过对主要加热部件能量转换过程的分析,构建低温启动过程中液压油温升的数学模型。通过控制不同加热部件的功率和加热时机,建立多约束条件下的两种低温启动控制策略:基于规则的策略和基于动态规划的策略,设计多目标优化的指标函数,实现在动力电池能量、加热部件功率等多约束下的最优启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多部件加热的低温快速启动方案具备可行性,所提出的启动策略能够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基于动态规划的策略可缩短12.6%的启动时间,同时启动过程耗能降低11.9%,有助于提升机电复合传动装置低温启动的综合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机电复合传动 低温启动 动态系统建模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回声状态网络 被引量:8
6
作者 彭宇 王建民 彭喜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38-1544,共7页
针对基于梯度下降的模糊递归神经网络训练效率低、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本文基于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s,ESNs)和TS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模型结构———模糊回声状态网络(Fuzzy Echo State Networks,FESNs).FESNs由多条TS... 针对基于梯度下降的模糊递归神经网络训练效率低、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本文基于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s,ESNs)和TS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模型结构———模糊回声状态网络(Fuzzy Echo State Networks,FESNs).FESNs由多条TS类型的模糊规则组成,规则后件采用ESNs网络.研究表明,TS模型和ESN都可以看做是FESN模型的某种特例,而且FESNs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局部反馈以及学习算法稳定等特点.同时,其模型参数确定方法与经典TS模型以及ESN一样可以归结为一个线性回归问题,大大减少了网络训练的计算量.仿真实验表明,与经典TS模型相比,FESNs在不显著增加建模时间情况下可有效提高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状态网络 储备池 TS 动态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蒋敏兰 费业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735-736,740,共3页
基于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及其建模方法,建立实际测量系统的“白化”或“准白化”模型,以及输出总误差的“白化”模型,利用混合谱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解与溯源。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是误差理论及精度理论的逆向问题,在动态... 基于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及其建模方法,建立实际测量系统的“白化”或“准白化”模型,以及输出总误差的“白化”模型,利用混合谱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解与溯源。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是误差理论及精度理论的逆向问题,在动态测量及动态测试系统的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精度理论 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 动态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P算法的高阶常微分方程预测模型
8
作者 崔未 王卫华 +1 位作者 黄樟灿 谈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56-262,共7页
针对动态系统预测建模中建模效率低,无显式模型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的高阶常微分方程预测模型(GEP-HODE)。将一维数据的变化特性使用高阶微分进行表示,通过GEP对高阶微分数据进行建模,得到显式模型。对高阶常微分... 针对动态系统预测建模中建模效率低,无显式模型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的高阶常微分方程预测模型(GEP-HODE)。将一维数据的变化特性使用高阶微分进行表示,通过GEP对高阶微分数据进行建模,得到显式模型。对高阶常微分方程模型进行降阶处理,使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得到预测值。该方法利用了GEP算法"基因型-表现型"的编码特性,实现了模型建立与参数优化的同步,大幅度提升建模效率。以太阳黑子年平均数作为实验数据建模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GP混合建模方法有更高的效率,相比混合BP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有更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式编程 动态系统建模 高阶常微分方程 时间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