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硬化斑块周围正常表现白质的磁敏感加权成像及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 被引量:4
1
作者 苗延巍 魏强 +2 位作者 韩睿 张竞文 郎志谨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通过定量测量多发性硬化(MS)患者白质斑块周围"正常表现白质"(normal-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脑铁浓度和灌注参数来评估其微循环变化与铁沉积的关系。方法 31例MS患者进行MR检查,包括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目的通过定量测量多发性硬化(MS)患者白质斑块周围"正常表现白质"(normal-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脑铁浓度和灌注参数来评估其微循环变化与铁沉积的关系。方法 31例MS患者进行MR检查,包括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 maging,SWI),部分患者(15例)加做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d MR perfusion imaging,DSC-PI)。30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也进行SWI检查。观察MS斑块在SWI的表现;以配对t检验对照分析MS患者NAWM与对照组白质phase值和灌注参数(rCBF、rCBV和rMTT);对MS患者NAWM的phase值与灌注参数(rCBF、rCBV和rMTT)、扩展型残疾状态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进行Pearson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MS斑块在"滤过后"相位图(filtered phase image,FPI)多呈有或无小静脉穿行的低信号灶。MS患者NAWM的phase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双顶叶phase值与EDSS有显著中度相关(右侧:r2=0.36,P=0.03;左侧:r2=0.48,P=0.02);双额、顶叶的phase值与其rCBF值也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 MS患者NAWM的phase值显著低于正常人,与微循环血流及EDSS具有相关性,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正常表现白质 共振成像 敏感加权成像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灌注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甜甜 张辉 +4 位作者 王效春 谭艳 秦江波 王乐 张磊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究术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MRI,DSC-MRI)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最大值(rCBV_(max))与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探究术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MRI,DSC-MRI)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最大值(rCBV_(max))与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6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胶质瘤患者资料,术前均行DSC-MRI检查。选取本组病例rCBV_(max)值的中位数进行定量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比较;多因素分析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判断。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rCBV_(max)≥4.47组患者中位OS明显短于rCBV_(max)<4.47组(P<0.001);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中位OS明显长于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P=0.001);同时纳入病理级别与rCBV_(max)值,结果发现LGG+rCBV_(max)<4.47组预后最佳(P<0.05),LGG+rCBV_(max)≥4.47组与HGG+rCBV_(max)<4.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HGG+rCBV_(max)≥4.47组预后最差(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rCBV_(max)与胶质瘤预后独立相关(P=0.001)。结论 rCBV_(max)可作为胶质瘤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灌注加权成像 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增强脑灌注成像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中的对比 被引量:50
3
作者 许洋 吕晋浩 +2 位作者 马林 陈为军 娄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774,共7页
目的比较多参数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p CASL)与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 P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方法比较39例临床诊断TIA患者,并在首次发作24 h内进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头颅MR... 目的比较多参数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p CASL)与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 P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方法比较39例临床诊断TIA患者,并在首次发作24 h内进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头颅MR成像、MRA(MRA),DWI、3D p CASL(选取两个标记延迟时间post-labeling time,PLD,PLD=1.5 s及PLD=2.5 s),DSC PWI。后处理获取3D p CASL的脑血流(CBF)图像和DSC PWI的Tmax图像。比较不同灌注方法与MRA及DWI结合法对于缺血病灶检出率和缺血面积。结果 TIA患者的缺血病灶检出率,3D p CASL(PLD1.5 s及PLD2.5 s)的CBF图像与DSC PWI Tmax对比无差异;3D p CASL(PLD1.5 s)的CBF图像对于缺血的检出率高于MRA结合DWI法;DSC PWI Tmax、3D p CASL(PLD2.5 s)CBF与MRA结合DWI法无差异。显示低灌注面积,3D p CASL(PLD1.5 s)的CBF图像显示的面积最大,其次是DSC PWI Tmax,而3D p CASL(PLD2.5 s)的CBF图像显示的低灌注面积最小。结论 3D p CASL脑灌注成像技术无创、快速、可重复性强,推荐作为临床可疑TIA患者的影像筛查手段,不同PLD的3D p CASL序列对于病灶的检出及缺血面积的显示有差异,选择较短PLD有可能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自旋标记 动态敏感加权灌注成像 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质子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法灌注成像在评价脑缺血患者脑部微循环中的临床对比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永丽 闫峰山 +3 位作者 窦社伟 连建敏 徐俊玲 王梅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增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评价脑缺血患者脑部微循环中的应用。方法:一侧大脑中动脉明显狭窄或闭塞的脑缺血患者25例,均采用GE-D7503.0TMR行头部ASL和DSC-PWI检查,定性观察两种技... 目的:对比研究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增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评价脑缺血患者脑部微循环中的应用。方法:一侧大脑中动脉明显狭窄或闭塞的脑缺血患者25例,均采用GE-D7503.0TMR行头部ASL和DSC-PWI检查,定性观察两种技术在脑缺血中的灌注表现;在病变区域与正常脑半球的镜像区域分别确定4个感兴趣区,测定脑血流量(CBF)值,并计算信号强度比(病变侧/对照侧)。结果:25例患者中,ASL显示灌注不足19例,灌注过度1例,灌注正常5例,DSC-PWI显示灌注不足14例,灌注过度1例,灌注延迟6例,灌注正常4例,两种方法结果一致19例,符合率为76.0%。ASL和DSC-PWI所测相对CBF比值分别为(0.462±0.130)和(0.428±0.120),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0,P=0.465)。结论:无创性ASL在检测脑缺血脑血流量灌注异常时与DSC-PWI具有同样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质子自旋标记 动态敏感对比增强 共振成像 脑缺血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张清 杨志宏 +2 位作者 伍建林 张竞文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评价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1例临床和影像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脑梗死后出血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病灶周围小血管数目显示分为0~II度。将患...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评价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1例临床和影像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脑梗死后出血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病灶周围小血管数目显示分为0~II度。将患者临床状态进行NIHSS评分,并与SWI评价结果对照。结果本组病例有16例(76.2%)发生自发性梗死后出血,其中11例(68.8%)发生于亚急性期,重度出血4例(25.0%),中度出血5例(31.3%),轻度出血7例(43.8%);重度出血与临床NIHSS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s=0.765,P=0.001)。有14例(66.7%)显示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21例中II度显示者10例(47.6%),I度4例(19.0%),0度7例(33.3%),其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s=0.408,P=0.066)。结论SWI技术可以敏感、客观地评价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出血及侧支循环情况,有望成为脑梗死患者病情预测与治疗评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加权成像 脑梗塞 灌注损伤 出血 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T2^*加权灌注成像评价腮腺恶性肿瘤
6
作者 Kandeel A Ezzat A +2 位作者 Megahed AS 李华玲(译) 周义成(校)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3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腮腺恶性肿瘤 灌注成像 logistic回归分析 最大信号强度 表观扩散系数 时间曲线 诊断符合率 阳性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灌注加权成像和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胶质瘤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仙海 高明勇 +4 位作者 周新韩 谭湘萍 卢瑞梁 赵海 张丽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37-1940,共4页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反映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35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16例(WHOⅠ~Ⅱ级),高级别胶质瘤19例(WHOⅢ~Ⅳ级)。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序...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反映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35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16例(WHOⅠ~Ⅱ级),高级别胶质瘤19例(WHOⅢ~Ⅳ级)。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序列、SWI及PWI扫描,并获得SWI图和脑血容量(CBV)彩图,逐层观察SWI图胶质瘤静脉分布情况,并按静脉多少进行评分。利用CBV彩图观测胶质瘤实质相对CBV(rCBV)值,并对肿瘤静脉及肿瘤实质rCBV值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低级别胶质瘤静脉评分:0分11例(68.75%),1分5例(31.25%);高级别胶质瘤静脉评分:1分3例(15.79%),2分16例(84.21%),胶质瘤静脉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rCBV值分别为2.250.32、5.800.75(P〈0.001)。胶质瘤实质rCBV值与静脉评分在同一病理级别胶质瘤中有明显相关性(r=0.727,P〈0.001)。结论 SWI技术为在活体上从磁共振功能影像学角度反映胶质瘤血管生成情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胶质瘤的诊断评价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灌注成像 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评估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敏 王德杭 +2 位作者 洪汛宁 张清波 王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对照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DSC)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灌注特点,探讨ASL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3... 目的:对照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DSC)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灌注特点,探讨ASL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3例脑胶质瘤患者(包括高级别胶质瘤17例,低级别胶质瘤6例)在术前行3T MRI的ASL及DSC灌注扫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the maximal tumor blood flow,TBFmax)以及对侧白质、灰质和大脑半球的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结果:23例脑胶质瘤患者,两种灌注方法均获得了一致的灌注结果,TBFmax/对侧白质CBF、TBFmax/对侧灰质CBF及TBFmax/对侧半球CBF的各比值在ASL和DSC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L在评估脑胶质瘤血流灌注方面与DSC之间有相似的敏感性,具有可重复性高、完全无创性等优点,同时有助于术前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动态敏感对比增强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技术在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军霞 王颖毅 +2 位作者 王敏 王建伟 刘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MR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技术在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并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经再次手术或随访证实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 目的:探讨MR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技术在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并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经再次手术或随访证实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DSC灌注成像,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相对脑血容量(r CBV)及相对脑血流量(r CBF),并同时取对侧正常白质的r CBV和r CBF,分别相比后得到相对比值,比较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各灌注参数比值,并采用ROC曲线评价r CBV和r CBF相对比值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胶质瘤复发异常强化灶的r CBV和r CBF相对比值分别为2.78±1.01和1.89±0.82,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的0.76±0.42和0.47±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 CBV相对比值≥1.88时,诊断胶质瘤复发的特异性为100.0%,r CBV相对比值≤0.62时诊断放射性脑损伤敏感性为100.0%;r CBV比值取1.88为阈值来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100.0%、96.4%。r CBF相对比值≥1.96时,诊断胶质瘤复发特异度为100.0%,r CBF相对比值≤0.45时诊断放射性脑损伤敏感性为100.0%;r CBF相对比值取0.85为阈值来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90.0%、92.8%。结论:磁共振DSC灌注成像有助于对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动态敏感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与灌注加权成像在肾透明细胞癌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亮 许晓雯 +6 位作者 王金红 张敏 张纬 倪炯 朱旭友 易祥华 王培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明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与灌注加权成像(PWI)转运常数(Ktran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两者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并进行病理Fuhrman核... 目的明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与灌注加权成像(PWI)转运常数(Ktran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两者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并进行病理Fuhrman核分级(Ⅰ~Ⅳ)评估的患者,行2D多次屏气SWI和肾脏PWI扫描。评估测量ITSS等级与Ktrans的平均值,对FuhrmanⅠ、Ⅱ、Ⅲ3组间分别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和方差分析,并分析ITSS等级和Ktrans平均值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分级诊断效能。结果 Fuhrman分级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12例,对应的ITSS等级分别为1.25±0.43、1.75±0.83和2.20±0.75,Ktrans值分别为(0.24±0.07)、(0.31±0.08)和(0.34±0.07)min-1,不同Fuhrman分级间ITSS等级和Ktran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89,P〈0.05;F=4.116,P〈0.05)。ITSS与Ktrans总体呈中度正相关(r=0.536,P〈0.01)。以ITSS和Ktrans的ROC曲线鉴别高、低级别(FuhrmanⅢvsⅠ~Ⅱ)ccRCC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分别为0.737、80.0%、37.5%和0.737、90.0%、68.8%。结论 ITSS和Ktrans可以为ccRCC术前分级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透明细胞癌 敏感加权成像 肿瘤内敏感信号 灌注加权成像 转运常数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移位分析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在慢性脑缺血灌注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明冉 张冰 +4 位作者 周飞 青钊 乔彤 倪玲 张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1,135,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的时间移位分析(TSA)方法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纳入31例单侧重度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时行rs-... 目的分析基于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的时间移位分析(TSA)方法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纳入31例单侧重度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时行rs-fMRI和DSC-PWI扫描,并以DSC-PWI达峰时间(TTP)参数图为标准分为非缺血组17例和缺血组14例。两组患者分别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ROI与对侧相同ROI的TTP值和TSA延迟值,取其差值的绝对值ΔTTP与ΔTSA延迟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组患者ΔTTP与ΔTSA延迟时间均大于非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缺血组中,ΔTTP与ΔTSA延迟时间在大脑前动脉皮层区(r=0.566,P=0.018)、大脑中动脉M2段上方前皮层区(r=0.541,P=0.025)和大脑中动脉M3段上方前皮层区(r=0.678,P=0.003)呈正相关;缺血组中,ΔTTP与ΔTSA延迟时间在缺血区呈正相关(r=0.641,P=0.013)。结论基于rs-fMRI的TSA方法与DSC-PWI参数TTP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为早期评估脑缺血患者血流灌注提供无创、无电离辐射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动态敏感对比增强 时间移位分析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PELLER技术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磁敏感伪影改善的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小艳 刘婷婷 王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评价PROPELLER技术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中磁敏感伪影的改善。方法对40例含有金属义齿的志愿者颅底区域采用PROPELLER技术和平面回波成像(EPI)技术进行DWI成像。采用四点评分系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行ROC曲线分析。结... 目的评价PROPELLER技术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中磁敏感伪影的改善。方法对40例含有金属义齿的志愿者颅底区域采用PROPELLER技术和平面回波成像(EPI)技术进行DWI成像。采用四点评分系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行ROC曲线分析。结果ROC曲线下面积(AUC)=0.979(P<0.01),表明金属义齿者颅底的PROPELLER DWI成像技术与EPI DWI成像技术所产生的磁敏感伪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能明显减少磁敏感伪影。结论 PROPELLER DWI成像技术能显著改善金属义齿所致的磁敏感伪影,利用ROC曲线可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进行量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周期性旋转重叠平行采集和增强重建 弥散加权成像 敏感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原理及其在脑肿瘤诊断与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灿 高燕华 +1 位作者 徐效文 喻罡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3-957,共5页
脑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WHO将其分为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术后需要进行放疗与化疗,而低级别则不需要,因此对胶质瘤进行正确的病理学分级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估非常关键。常... 脑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WHO将其分为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术后需要进行放疗与化疗,而低级别则不需要,因此对胶质瘤进行正确的病理学分级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估非常关键。常规MRI能提供肿瘤边界、占位效应等病理信息,但这些征象对胶质瘤的分级和良恶性鉴别缺乏特异性。因此,常规MRI在脑肿瘤的诊断与分级上存在局限性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可以检测皿流动力学,无创获得血流量、血容量、血管通透性等参数,这些参数已证实与脑肿瘤的诊断与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灌注成像 T2 T2*加权动态化率对比度成像 T1-加权动态对比度增强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技术对重度颅内粥样硬化性狭窄低灌注定量测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洋 吕晋浩 +2 位作者 马林 陈为军 娄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9-685,共7页
目的采用多参数增强型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动脉成像(e-p CASL)获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血流量(CBF)图,并与传统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 PWI)及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p CASL)进行比较,使用DSC PWI为金标准,对比3... 目的采用多参数增强型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动脉成像(e-p CASL)获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血流量(CBF)图,并与传统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 PWI)及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p CASL)进行比较,使用DSC PWI为金标准,对比3种灌注方式测量CBF比值的差异性与相关性。方法纳入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39例,同时行e-p CASL、p CASL和DSC PWI成像,根据狭窄动脉责任供血区域,经验性手工勾勒感兴趣区进行测量,获得CBF值,使用镜像法获得对侧CBF比值,对3种灌注方式的CBF比值进行SNK方差分析。同时基于e-p CASL获取动脉通过时间(ATT),基于DSC PWI获取最大达峰时间(TTP)。使用ATT和TTP进行分层分析,对e-p CASL CBF比值、p CASL CBF比值与DSC PWI相对脑血流量(r CBF)比值进行析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e-p CASL CBF比值及p CASL CBF比值与DSC PWI r CBF比值一致性良好(P=0.476)。使用TTP分层数据显示,TTP及灌注方法的选择在重度动脉狭窄患者患侧与健侧的CBF比值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ATT分组显示,e-p CASL CBF与DSC PWI r CBF比值的相关性不随ATT时间改变而变化。结论 e-p CASL和p CASL在重度动脉狭窄患者中与DSC PWI在CBF定量测量中一致性良好,且e-p CASL与DSC PWI相关性不受ATT因素变化的影响,具有准确、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到达时间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动态敏感加权灌注成像 连续性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丹 王涛 +1 位作者 魏梅 蔡吉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脑小血管病是一种由于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异常引起的全脑功能紊乱性疾病,是卒中和痴呆的重要原因。慢性脑缺血与低灌注、内皮功能障碍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被认为是较重要的致病机制。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多参... 脑小血管病是一种由于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异常引起的全脑功能紊乱性疾病,是卒中和痴呆的重要原因。慢性脑缺血与低灌注、内皮功能障碍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被认为是较重要的致病机制。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多参数的灌注信息,观察BBB通透性和血管反应性的改变,使脑小血管病有望得到早期诊断与早期逆转,也可以为潜在保护性药物的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就三种不同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实践运用及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小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等提供客观依据,为未来的脑小血管病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共振成像 共振灌注成像 动态敏感对比增强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评估放疗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燕鸣 殷成 +4 位作者 周涛 韩雨 高珊珊 管玥 王锡臻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25,31,共5页
目的分析增强T2^(*)血管加权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不同参数在正常子宫肌层、宫颈癌放疗前后差异,探讨ESWAN对宫颈癌诊断及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对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35例及同年龄段32... 目的分析增强T2^(*)血管加权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不同参数在正常子宫肌层、宫颈癌放疗前后差异,探讨ESWAN对宫颈癌诊断及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对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35例及同年龄段32例正常女性志愿者、15例宫颈癌患者行放射治疗。宫颈癌治疗前后及志愿者均行盆腔常规MRI和ESWAN检查,测量病变区与正常子宫肌层、放射治疗前后的ESWAN参数值,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子宫肌层的ESWAN不同参数值差异,并分析ESWAN不同参数评估放疗疗效的效果。结果宫颈癌与正常子宫肌层磁矩值、相位值、R2^(*)值和T2^(*)值分别为(1237.25±472.50)和(1638.72±406.70)、(-0.053±0.072)和(0.025±0.201)、(30.89±10.18)和(25.48±7.34)、(36.19±10.25)和(40.38±8.26)。15例宫颈癌患者放疗治疗前后磁矩值、相位值、R2^(*)值和T2^(*)值分别为(1198.28±210.58)和(817.33±131.11)、(-0.144±0.191)和(-0.011±0.083)、(36.01±10.78)和(26.86±8.58)、(31.54±6.28)和(40.46±7.69)。宫颈癌的磁矩值、相位值和T2^(*)值低于正常子宫肌层,R2^(*)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磁矩值和R2^(*)值减低,相位值和T2^(*)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AN不同参数值在宫颈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通过分析放射治疗前后ESWAN不同参数值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对宫颈癌放疗后的组织学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 敏感加权成像 共振成像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SWI对急性脑梗死血流灌注的评估价值
17
作者 赵松 何业举 +4 位作者 耿左军 朱青峰 袁涛 杨磊 刘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在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皮质静脉(PCV)征和脑灌注成像上低灌注区达峰时间(T_(max))及相对脑血流量(rCB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21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58例单侧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在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皮质静脉(PCV)征和脑灌注成像上低灌注区达峰时间(T_(max))及相对脑血流量(rCB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21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58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出现症状后2.0~4.5 h完成相关影像学检查,平均(3.0±0.7)h。入院时所有患者行脑CTP成像、一站式动态CTA(dCTA)及磁共振SWI检查。首先依据达峰时间(T_(max))彩图,设定T_(max)≥6 s为低灌注区,然后分别基于SWI的PCV分布范围及T_(max)低灌注区域进行阿尔伯特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基于SWI对扩张静脉进行评级;在脑血流量(CBF)参数图内对应的SWI评级层面,获取患侧及相应健侧CBF值,计算患侧相对CBF(rCBF)值;通过dCTA观察侧支循环,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和良好组。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两组中PCV分布范围与T_(max)低灌区ASPECTS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SWI图像上扩张静脉等级与rCBF值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PCV与T_(max)之间ASPECTS评分呈正相关(r=0.598,P=0.000),且不良组中两者间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良好组(0.843 vs.0.442,P=0.007);良好组中PCV征的ASPECTS评分高于T_(max)图低灌注区(7.67±1.97 vs.4.79±1.22),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WI扩张静脉等级与rCBF值呈负相关(r=-0.469,P=0.000)。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PCV分布范围与T_(max)参数图低灌注范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脑低灌注状态的影像标记物,但是在侧支循环良好情况下,PCV的评估结果会偏低,因此SWI不能取代CTPI;SWI上扩张静脉等级可以反映脑组织血流量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动态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灌注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盛磊 朱幼玲 唐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4-277,共4页
MR灌注加权成像是一种反映组织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的MR功能成像技术。随着MR技术的发展,灌注加权成像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治中。动态磁敏感对比技术能够判断缺血半暗带,评估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程度;动态对比增强技术能够... MR灌注加权成像是一种反映组织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的MR功能成像技术。随着MR技术的发展,灌注加权成像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治中。动态磁敏感对比技术能够判断缺血半暗带,评估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程度;动态对比增强技术能够反映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评价脑梗死患者的出血转化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也可用于判断缺血半暗带、发现梗死灶周围的灌注情况和评估侧支循环。作者对MR灌注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成像 动态敏感对比 动态对比增强 动脉自旋标记 脑梗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磁共振IVIM与DSC灌注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彦 庞浩鹏 +7 位作者 谢骞 狄宁宁 金腾 陈宏 邱天明 姚振威 冯晓源 刘含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研究胶质瘤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相关性。方法:9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胶质瘤,术前均行IVIM和DSC磁共振扫描并计算肿瘤区域IVIM相关灌注参数快弥散(Dfast),快弥散分数(PF),rCBF,rCBV... 目的:研究胶质瘤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相关性。方法:9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胶质瘤,术前均行IVIM和DSC磁共振扫描并计算肿瘤区域IVIM相关灌注参数快弥散(Dfast),快弥散分数(PF),rCBF,rCBV值及其相应标化值nDfast、nPF、nrCBF和nrCBV,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Dfast与rCBV和rCBF均呈正相关,ρ分别为0.396和0.328;nDfast与nrCBV和nrCBF均呈正相关,ρ分别为0.466和0.390(所有P<0.001)。结论:胶质瘤磁共振IVIM灌注参数Dfast与nrCBV密切相关,是无需外源性对比剂示踪的非侵入性活体评价胶质瘤灌注的潜在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弥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敏感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预测较低级别脑胶质瘤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申棚鑫 谭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高,预后较差。较低级别脑胶质瘤是指2021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WHO CNS)分级为2级和3级的肿瘤,较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对其...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高,预后较差。较低级别脑胶质瘤是指2021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WHO CNS)分级为2级和3级的肿瘤,较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对其治疗与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分子分型诊断对脑胶质瘤的临床管理至关重要。分子分型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测,获取病理组织基因测序,但其有一定的有创性和滞后性。近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I)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明确了fMRI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分子分型的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多种fMRI技术,包括扩散成像、灌注成像、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等,对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多种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就各种fMRI技术对不同分子分型的预测价值分别进行分析,旨在为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分子分型提供影像学指标,从而达到临床精准诊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低级别脑胶质瘤 分子分型 共振成像 功能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平均表观传播因子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动态敏感对比 动态对比增强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