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规则的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国龙 孔亚广 孙优贤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把动态矩阵控制原理应用到模糊系统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模型的时滞多变量预测控制方法。仿真研究表明 ,该模糊动态矩阵控制方法适用于工业过程的动态辨识和控制 ,并能解决有时滞的问题。
关键词 模糊规则 动态矩阵预测控制 应用 模糊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机械臂动态矩阵预测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庆岩 黎杰 +2 位作者 吴顺 涂海波 汤奇荣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动态矩阵预测控制(dynamic matrix predictive control,DMC)作为线性系统过程控制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控制效果受其控制权矩阵等参数影响较大。针对DMC算法控制权参数矩阵离线调参问题,根据控制系统输入、输出参数设计适应度函数,提出了... 动态矩阵预测控制(dynamic matrix predictive control,DMC)作为线性系统过程控制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控制效果受其控制权矩阵等参数影响较大。针对DMC算法控制权参数矩阵离线调参问题,根据控制系统输入、输出参数设计适应度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DMC方法,以单关节机械臂作为被控对象,设计了DMC控制系统来进行控制对象单位阶跃响应采样以及遗传算法离线调参,并用该控制系统以及遗传算法所得参数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通过遗传算法可快速、精准地获得具有较优输出效果的DMC算法控制权参数矩阵,为采用DMC进行机械臂控制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矩阵预测控制 控制矩阵 遗传算法 离线调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的小麦着水系统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凯 《南方农机》 2022年第5期48-52,共5页
在面粉厂的整个制粉工艺流程中,润麦后小麦的湿度值直接决定着面粉出粉率的高低。笔者将电动调节阀和着水绞笼作为小麦着水系统的广义非线性被控对象,分别进行模型分析。针对小麦着水系统具有的时滞性和非线性特性,采用基于RBF神经网络... 在面粉厂的整个制粉工艺流程中,润麦后小麦的湿度值直接决定着面粉出粉率的高低。笔者将电动调节阀和着水绞笼作为小麦着水系统的广义非线性被控对象,分别进行模型分析。针对小麦着水系统具有的时滞性和非线性特性,采用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算法实现智能控制,控制器选用西门子S7-300 PLC,并在上位机监控中采用WINCC组态人机画面,用以实现现场监控和数据管理。仿真结果证明:该系统实现了用RBF神经网络对控制对象电动调节阀和着水绞笼的精准模型辨识和DMC对小麦着水系统的预测控制,解决了因控制对象具有时滞特性、非线性导致控制系统不稳定、精度不高等难题;同时,利用PLC、WICC实现了对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通过使用RBF NN DMC控制的小麦着水系统,面粉厂润麦湿度值的精准度、面粉生产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并且用水量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着水系统 RBF神经网络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 S7-300 PLC WIN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矩阵(DMC)-PID串级预测控制策略在新型叶片连续回转马达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曹健 王俊凯 +1 位作者 吴盛林 李尚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5-629,共5页
动态矩阵(DMC)预测控制是一种以优化指标确定控制策略的方法。基于DMC的PID串级预测控制是在单纯PID串级控制的基础上,把经过PID校正的伺服系统定义为广义对象,作为DMC的被控对象,用DMC预测算法在线滚动优化控制参数,在优化过程中利用... 动态矩阵(DMC)预测控制是一种以优化指标确定控制策略的方法。基于DMC的PID串级预测控制是在单纯PID串级控制的基础上,把经过PID校正的伺服系统定义为广义对象,作为DMC的被控对象,用DMC预测算法在线滚动优化控制参数,在优化过程中利用实测信息不断进行反馈校正。通过仿真分析,与单纯的PID控制相比,在新型叶片式连续回转马达位置伺服系统中采用DMC-PID串级预测的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能够使整个系统的跟踪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矩阵预测控制 DMC—PID串级控制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动态矩阵预测的冷却剂平均温度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钱虹 金蔚霄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8-103,108,共7页
由于核反应堆堆芯R棒棒位与冷却剂平均温度动态关系的非线特性,现有核电机组固定负荷控制系统的堆芯核功率难以快速跟踪机组负荷变化,对此,建立了表征R棒棒位与冷却剂平均温度动态特性关系的非参数模型组,基于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算法设计... 由于核反应堆堆芯R棒棒位与冷却剂平均温度动态关系的非线特性,现有核电机组固定负荷控制系统的堆芯核功率难以快速跟踪机组负荷变化,对此,建立了表征R棒棒位与冷却剂平均温度动态特性关系的非参数模型组,基于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算法设计了多模型控制器,并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了冷却剂平均温度多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系统,与核电站仿真模型连接构成仿真平台。利用该平台,在高功率运行状态下基于核电机组仿真模型数据,将多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器与传统PI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对比。2 000s内冷却剂平均温度跟踪性能评价指标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机组负荷升、降过程中多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器作用下的冷却剂平均温度跟踪能力显著优于传统PI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机组 核反应堆 堆芯 R棒棒位 冷却剂 平均温度 多模型 动态矩阵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磷虾群预测PID的电缆线径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克良 董世镇 张自建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99,103,共5页
针对线径控制系统中存在时滞与扰动导致建模困难和控制精度低等问题,传统PID控制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DMC)和改进磷虾群(IKH)算法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的策略。首先DMC算法根据输入输出建立预测模型... 针对线径控制系统中存在时滞与扰动导致建模困难和控制精度低等问题,传统PID控制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DMC)和改进磷虾群(IKH)算法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的策略。首先DMC算法根据输入输出建立预测模型,预测调整输入量,IKH利用其输入量优化PID参数,最终得到逼近期望的线径值。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结合传统PID控制算法和原磷虾群(KH)优化PID控制算法的阶跃响应与抑制扰动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带预测控制的IKH的PID算法具有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以及抗干扰强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径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预测 改进磷虾群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控制系统时延补偿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65,共4页
为了克服互联网时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变采样率方法的双层控制系统结构。低层闭环控制结构采用较高的恒定采样频率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而高层的闭环控制结构采用了较低的可变采样频率以减少网络负荷和避免数据丢失。为了... 为了克服互联网时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变采样率方法的双层控制系统结构。低层闭环控制结构采用较高的恒定采样频率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而高层的闭环控制结构采用了较低的可变采样频率以减少网络负荷和避免数据丢失。为了更好地处理大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问题,基于双层控制结构利用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器设计了前向时延和反馈时延补偿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互联网时延的环境下采用前向、反馈时延补偿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互联网 时延 动态矩阵预测控制 补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