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宽巷模糊度约束的GPS/BDS动态相对定位 被引量:7
1
作者 时小飞 生仁军 +2 位作者 高成发 余超 潘树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446-450,共5页
提出了一种载波双差动态相对定位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车辆的导航定位中.首先,利用MW组合固定双差宽项组合的模糊度,再联立L1的观测方程固定双差观测值L1的模糊度,回代到L1的观测方程中求解出站的三维坐标.由于基线长度较短,双差观测值可... 提出了一种载波双差动态相对定位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车辆的导航定位中.首先,利用MW组合固定双差宽项组合的模糊度,再联立L1的观测方程固定双差观测值L1的模糊度,回代到L1的观测方程中求解出站的三维坐标.由于基线长度较短,双差观测值可以消除大部分误差.L1观测值的噪声较小,一旦固定了L1的模糊度,单历元就可以快速解算出测站之间相对位置的三维坐标.分别利用GPS数据与北斗数据进行解算,所得的解算精度相当,初始模糊度固定时间均短于5min,定位精度为厘米级.基于宽巷模糊度约束的GPS/BDS动态相对定位模型可以快速固定L1基础模糊度,从而实现高精度快速相对定位.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实时车辆动态相对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w组合 模糊度 双差 车辆动态相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行体间精确测距的动态相对定位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江涛 夏艳 陈卫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49-2953,共5页
飞行体间的精确相对定位是实现飞行体协同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提出了一种将飞行体惯导信息与相对距离测量信息相结合、实现两飞行体间精确动态相对定位的算法。首先利用较为精确的相对距离测量信息对两飞行体惯导系统的相对误差进行单... 飞行体间的精确相对定位是实现飞行体协同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提出了一种将飞行体惯导信息与相对距离测量信息相结合、实现两飞行体间精确动态相对定位的算法。首先利用较为精确的相对距离测量信息对两飞行体惯导系统的相对误差进行单次修正,提高了两飞行体间的单次相对定位精度。然后,利用相对距离信息进行相对机动状态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状态滤波模型进行选择和切换,实现飞行体间的动态相对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高的相对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信息 动态相对定位 相对机动检测 并行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相对定位数据后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黎标幸 宋树祥 +2 位作者 夏海英 杨军 黄健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7-21,共5页
在GNSS-RTK形变检测领域中,动态相对定位由于观测时间短,误差消除不够充分,导致基线出现粗差和数据大噪声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无约束平差算法,减小了系统解算误差,对基线向量中的粗差也起到一定约束作用。针对基线向量中... 在GNSS-RTK形变检测领域中,动态相对定位由于观测时间短,误差消除不够充分,导致基线出现粗差和数据大噪声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无约束平差算法,减小了系统解算误差,对基线向量中的粗差也起到一定约束作用。针对基线向量中的残余粗差,采用抗差卡尔曼滤波算法进一步消除残余粗差,得到更精确的状态估值。与传统的滑动平均滤波、小波阈值去噪、EEMD-小波联合去噪进行实测效果比较分析,在不添加硬件资源的情况下,新方法联合滤波去噪效果突出,且保留了基线坐标域较多细节部分,基线的均方根误差从2.36cm减小到1.00cm,精度提升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TK形变检测 动态相对定位 改进无约束平差算法 抗差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GEO轨道特性的BDS相对定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天乐 高成发 魏建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9,共7页
针对BDS系统动态相对定位较少顾及GEO轨道特性的问题,本文分析了GEO卫星空间信号质量和观测值质量,顾及GEO轨道特性,基于站间单差残差和降权因子改善随机模型;并验证分析了剔除全部GEO和部分GEO情况下的定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顾及GEO... 针对BDS系统动态相对定位较少顾及GEO轨道特性的问题,本文分析了GEO卫星空间信号质量和观测值质量,顾及GEO轨道特性,基于站间单差残差和降权因子改善随机模型;并验证分析了剔除全部GEO和部分GEO情况下的定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顾及GEO轨道特性剔除部分GEO卫星并对随机模型进行改善,能够保证观测卫星数量,提升了模糊度固定率和动态相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动态相对定位 BDS 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动态相对位置解算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海文 欧阳中辉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7,共6页
在舰船海上校飞过程中,测量解算飞机相对舰船的位置会产生一定的误差。采用直接算法在解算中没有对粗大误差和GPS信号缺失进行处理,解算结果误差较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相对位置解算算法。通过仿真实验,从方位角、俯仰角和距离3个方面,... 在舰船海上校飞过程中,测量解算飞机相对舰船的位置会产生一定的误差。采用直接算法在解算中没有对粗大误差和GPS信号缺失进行处理,解算结果误差较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相对位置解算算法。通过仿真实验,从方位角、俯仰角和距离3个方面,对改进算法的解算精度和直接算法的解算精度进行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很好的提高相对位置解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GPS 载波相位 动态相对定位 直接算法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相对位置解算算法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航时长距离机载GNSS动态定位中参考卫星与参考测站的自适应更换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潜心 《导航定位学报》 2013年第1期28-33,共6页
相对定位技术是目前GNSS定位中精度最高、可靠性最好的一种定位模式。但在长航时、长距离的机载GNSS动态相对定位中,经常需要更换参考卫星和参考测站。如何合理有效的更换参考卫星和参考测站,是保证长航时长距离机载GNSS相对定位稳定性... 相对定位技术是目前GNSS定位中精度最高、可靠性最好的一种定位模式。但在长航时、长距离的机载GNSS动态相对定位中,经常需要更换参考卫星和参考测站。如何合理有效的更换参考卫星和参考测站,是保证长航时长距离机载GNSS相对定位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靠性的一项关键技术。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换星换站"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换星"采用一个通用转换矩阵来实现换星前后双差模糊度的等价变换;对于"换站"利用等价消参法将换站前后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自适应融合,以保持整个解算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实测机载GNSS数据的解算,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定位结果精度优于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相对定位 参考卫星 参考测站 等价消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传感数据的千米级公铁两用桥梁线形自动化监测技术
7
作者 徐伟昌 谭社会 +2 位作者 杨兴旺 李宁 时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线形监测是保障大跨度公铁两用桥梁安全运营的有效措施。基于大地测量的桥梁变形监测周期长、工作量大,受监测频次限制难以实时监测。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为核心的多源传感数据的桥梁线形... 线形监测是保障大跨度公铁两用桥梁安全运营的有效措施。基于大地测量的桥梁变形监测周期长、工作量大,受监测频次限制难以实时监测。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为核心的多源传感数据的桥梁线形自动化监测技术,并应用于千米级跨度的沪苏通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结果表明监测方案合理可行,精度可达到厘米级(水平±15 mm,高程±30 mm),具有全天候实时监测的优点,可实现瞬时极值监测及报警,为日常养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自动化监测 试验研究 桥梁动态线形 GNSS动态相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导辅助GNSS整周模糊度快速固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冬致 陶庭叶 朱新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38-1243,共6页
为了实现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动态相对定位,文章根据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短时间内精度较高,不易受到外界干扰的特点,提出使用INS输出的位置信息辅助确定整周模糊度算法。在分析... 为了实现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动态相对定位,文章根据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短时间内精度较高,不易受到外界干扰的特点,提出使用INS输出的位置信息辅助确定整周模糊度算法。在分析INS精度的基础上,利用INS辅助确定模糊度,比较恢复整周模糊度所需要的时间,评估加入INS对固定整周模糊度的帮助。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出现短时间的信号失锁,在INS的辅助下,固定模糊度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被大幅度缩短;当信号失锁持续2s内时,整周模糊度可以被瞬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整周模糊度 惯性导航系统(INS) 动态相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 RTK实时自适应换站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晓迪 王磊 +2 位作者 林高宇 何飞扬 郭际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48,89,共6页
在中长基线的GNSS动态相对定位中,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误差的相关性会下降,导致模糊度无法快速固定,定位性能下降。在多GNSS参考站条件下,可以通过自适应选择距离更近的参考站,形成更加合理的基线,以保障RTK定位的精... 在中长基线的GNSS动态相对定位中,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误差的相关性会下降,导致模糊度无法快速固定,定位性能下降。在多GNSS参考站条件下,可以通过自适应选择距离更近的参考站,形成更加合理的基线,以保障RTK定位的精度。为解决换站后重新初始化模糊度所带来的定位结果重新收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GNSS RTK实时自适应参考站换站算法,引入原参考站与新参考站之间的双差模糊度作为辅助,从而得到准确的新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的双差模糊度先验信息,避免了换站后模糊度的重新初始化,得到了连续的高精度定位结果。该方法可适用于实时定位,能够满足大范围RTK高精度连续定位的需求。利用香港CORS站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换站算法能够克服换站导致的定位重收敛问题,且能够保障换站前后获得连续的高精度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基线 动态相对定位 双差模糊度 RTK 参考站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条件下几种对流层模型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戴祺 章浙涛 +2 位作者 文援兰 曾平 王苗苗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38-48,共11页
对流层延迟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高精度定位测量的重要误差源之一。鉴于对不同气候条件下对流层模型性能分析不足,针对高压低温低湿、低压高温高湿气候条件,通过相对动态定位实验来比较萨斯塔莫宁(Saastamoinen)、改进霍普菲尔德(M-... 对流层延迟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高精度定位测量的重要误差源之一。鉴于对不同气候条件下对流层模型性能分析不足,针对高压低温低湿、低压高温高湿气候条件,通过相对动态定位实验来比较萨斯塔莫宁(Saastamoinen)、改进霍普菲尔德(M-Hopfield)、新布伦瑞克三代(UNB3)这三种对流层模型精度并分析其适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低压高温高湿环境下,坐标偏差序列波动相对剧烈且在垂直方向上多峰值,各模型坐标解算精度相对更低且模型间精度差异更大,UNB3模型整体改正效果更好。高压低温低湿环境下,Saastamoinen模型更为适用,在垂直方向上表现显著,M-Hopfield模型次之。气象因子(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影响对流层延迟量且气压影响程度相对低于气温与相对湿度。高压低温低湿环境下模糊度固定率高出约15%,UNB3模型定位的模糊度固定率高于Saastamoinen与M-Hopfield模型,且后两种模型的模糊度固定率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相对动态定位 对流层修正模型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