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电流注入技术的高线性混频器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玲芝 余建立 许明坤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8-1361,1366,共5页
对用于改善电流换向混频器线性度的动态和静态电流注入技术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了一种高线性双平衡CMOS混频器。该混频器在中频级采用交叉耦合晶体管对将电流动态地注入进混频器中,以改善线性度,基于标准的0.13μm CMOS工艺对所提出的... 对用于改善电流换向混频器线性度的动态和静态电流注入技术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了一种高线性双平衡CMOS混频器。该混频器在中频级采用交叉耦合晶体管对将电流动态地注入进混频器中,以改善线性度,基于标准的0.13μm CMOS工艺对所提出的混频器进行流片并在片测试。该混频器的射频3 dB带宽为5.5 GHz,覆盖了1 GHz^6.5 GHz,混频器取得了7.3 dB^11.4 dB的转换增益。在射频频率为2.5 GHz,中频频率为150 MHz,本振信号功率4 dBm时,取得了8.8 dBm的输入三阶截止点。芯片所占面积为0.57 mm 2,不包括连接片,并且电路在1.2 V电源供电下消耗了4.1 mW的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有源混频器 交叉耦合电流注入 电流换向混频器 动态电流注入 高线性 射频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76-81 GHz汽车雷达的CMOS毫米波下混频器 被引量:3
2
作者 饶晟瑀 石春琦 张润曦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1-446,共6页
设计了一款用于76~81 GHz汽车雷达的CMOS毫米波正交下混频器,该混频器由前置放大、有源正交混频两部分构成。在前置放大器中,采用基于变压器的跨导增强技术改善了增益。在有源正交下混频器中,使用并联电感谐振结合交叉耦合管动态电流注... 设计了一款用于76~81 GHz汽车雷达的CMOS毫米波正交下混频器,该混频器由前置放大、有源正交混频两部分构成。在前置放大器中,采用基于变压器的跨导增强技术改善了增益。在有源正交下混频器中,使用并联电感谐振结合交叉耦合管动态电流注入技术,消除跨导管与开关管之间的寄生电容,降低混频器噪声、提高转换增益。芯片采用55-nm CMOS工艺制造,测试结果表明,该下混频器3dB带宽为5.5 GHz,峰值转换增益4.1 dB,I/Q两路增益失配小于0.16 dB(50Ω负载条件),最小噪声系数19 dB,输入1dB压缩点-6 dBm,直流功耗40 mW,实现了优异的FOM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导增强 动态电流注入 寄生电容消除 交叉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ISM频段的高线性混频器的设计
3
作者 孙波 《电子科技》 2017年第6期63-65,72,共4页
设计了一种用于ISM频段的正交下变频混频器。在普通的吉尔伯特混频器的基础上,优化电路结构,采用共栅跨作为混频器的导级,同时混频器采用共跨导级正交结构,并利用动态电流注入技术减小噪声和提高混频器的增益。设计采用SMIC 0.18μm CMO... 设计了一种用于ISM频段的正交下变频混频器。在普通的吉尔伯特混频器的基础上,优化电路结构,采用共栅跨作为混频器的导级,同时混频器采用共跨导级正交结构,并利用动态电流注入技术减小噪声和提高混频器的增益。设计采用SMIC 0.18μm CMOS工艺,1.8 V电压供电,仅消耗电流4 m A。仿真结果显示,混频器增益为10.16 d B,1 d B压缩点大约为0 d Bm,噪声系数为10.38 d B,电路性能参数满足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栅级跨导 正交混频器 动态电流注入 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