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质平衡法在煤层气藏生产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健 汪志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6,共4页
针对煤层气井的生产特点,综合考虑煤层甲烷吸附/解吸特性、煤岩基质膨胀/收缩特性和储层有效应力的影响,通过引入等效半径模型,结合真实气体拟压力函数,建立了基于物质平衡法的压裂直井与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数学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针对煤层气井的生产特点,综合考虑煤层甲烷吸附/解吸特性、煤岩基质膨胀/收缩特性和储层有效应力的影响,通过引入等效半径模型,结合真实气体拟压力函数,建立了基于物质平衡法的压裂直井与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数学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物质平衡法的压裂直井与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能够利用少量现有数据完成生产动态预测,并对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减少计算所需参数,降低计算量。通过对比煤层气压裂直井和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结果发现,在相同地质条件下,水平井的单井产能高于压裂直井(前者约为后者的2.3倍),且水平井的开采周期比压裂直井短。因此,在针对具体储层条件选择井型时,应在经济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两种井型的适用性,优选完井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法 等效半径 煤层气藏 生产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气层油藏组合举升方案设计与生产动态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兵 欧阳传湘 赵春燕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46,共4页
海上A油田上部为薄凝析气层,下部为油层。考虑气层储量小、海上作业成本高,该油田采用油气层同时开采方式进行生产。借鉴气井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的设计思路,文中设计了本井气气举-电潜泵组合举升方案,用气层气来辅助电潜泵采油。... 海上A油田上部为薄凝析气层,下部为油层。考虑气层储量小、海上作业成本高,该油田采用油气层同时开采方式进行生产。借鉴气井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的设计思路,文中设计了本井气气举-电潜泵组合举升方案,用气层气来辅助电潜泵采油。采用该方案可较单一电潜泵举升方案降低电机功率49.45~58.42 k W。另外,本井气气举不同于人工气举,其孔板阀过气量不能人为控制,为此,又研究开发了相关软件,并耦合管网模型,对油嘴尺寸、孔板阀过气量、累计过气量和储层压力等进行预测。研究成果的应用能够大大节省开采成本,智能预测生产动态,符合海上智能、安全、节能的开发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气层油藏 本井气 组合举升系统 过气量 油嘴尺寸 生产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特高含水油井生产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姜春雷 方硕 +2 位作者 刘伟 邵克勇 陈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170,共9页
油井的实时生产监测对油田的辅助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仅有小样本生产数据、数据波动大且有缺失的特高含水期油井,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无法实现良好的生产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多任务生产预测方... 油井的实时生产监测对油田的辅助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仅有小样本生产数据、数据波动大且有缺失的特高含水期油井,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无法实现良好的生产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多任务生产预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特征的自适应提取,还可以改善模型在小样本数据上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基准模型,产液量和动液面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31.26%和60.81%,决定系数分别提高1.89%和7.59%。基于迁移学习的MTCNN模型提高小样本数据油井的生产预测精度,实现了特高含水油井产液量和动液面的实时预测,对抽油机系统的效率优化、油井边缘设备智能化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特高含水油井 小样本数据 多任务 动态生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与贝叶斯优化的页岩气井产量动态预测方法
4
作者 张子彤 师晨一 +1 位作者 付应坤 王丹群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7期11569-11580,共12页
生产动态预测对于页岩气资源开发制定有效的气井管理策略、优化生产以及最大化经济回报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递减分析及产能模型在页岩气产能预测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以8口北美页岩气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将页岩气井的生产数据处理成时间序... 生产动态预测对于页岩气资源开发制定有效的气井管理策略、优化生产以及最大化经济回报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递减分析及产能模型在页岩气产能预测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以8口北美页岩气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将页岩气井的生产数据处理成时间序列,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机器学习和贝叶斯优化方法,较为准确地实现了页岩气井返排动态预测,并筛选出了产量预测的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井底流压和日产水量是LSTM模型预测页岩气产量的关键输入参数;随着预测天数的增加,LSTM模型的准确性有所下降;研究结果可为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页岩气井动态预测方面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网络 机器学习 生产动态预测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型强非均质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以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治平 张庆 +4 位作者 刘子平 李彦超 李宜真 何封 赵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81,共10页
为了破解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斜坡型强非均质性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所面临的钻井周期长、形成复杂缝网难度大、单井产量低等难题,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科技攻关与生产实践,形成了“1套理论、4项关键技术”,有效地支撑了... 为了破解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斜坡型强非均质性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所面临的钻井周期长、形成复杂缝网难度大、单井产量低等难题,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科技攻关与生产实践,形成了“1套理论、4项关键技术”,有效地支撑了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高效建成。研究结果表明:①创新提出了古隆起背景下“沉积选区、构造分带、保存控藏”的斜坡型页岩气藏差异富集理论,形成了多期构造叠加海相页岩气区带评价与甜点优选技术,明确了纵向上最优靶体为龙一_(1)^(1)层中下部富有机质硅质页岩,落实核心建产区面积为165 km^(2),该区域内部署井井均测试日产气量达到27×10^(4) m^(3)、EUR超过1.1×10^(8) m^(3);②形成了以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技术、长水平段高效钻井技术为核心的窄箱体水平井高效导向钻井技术,并且建立了页岩气井钻井提速模版,钻井周期较之前期缩短约33.1%,优质页岩储层钻遇率提升至97.2%,水平段延伸能力突破3000 m;③基于压裂缝网动态扩展模型,形成了强非均质页岩储层体积压裂优化技术,实现了对压裂缝网改造区几何尺寸、储层增产改造体积、有效改造体积、支撑裂缝面积等关键评价指标的定量预测,加砂强度由1.3 t/m增至2.7 t/m,提升了改造效果;④影响威远页岩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包括龙一_(1)^(1)储层厚度、压力系数、总含气量、射孔簇数、加砂强度、压裂水平段长度等6项,采用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与改进的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的页岩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使得页岩气井生产动态预测结果符合率接近甚至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威远地区 斜坡型强非均质性页岩气藏 高效开发 评层选区 导向钻井 体积压裂 生产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