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性土力学强度与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内在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伟 冯小平 +1 位作者 邹昀 王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19-2224,共6页
通过两组不同含水率的黏性土分别在快浸、慢浸、冻融、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试验,讨论了黏性土力学强度特性与其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的本质关联,分析研究了黏性土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外部环境条件变化与其内在介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密切关联。... 通过两组不同含水率的黏性土分别在快浸、慢浸、冻融、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试验,讨论了黏性土力学强度特性与其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的本质关联,分析研究了黏性土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外部环境条件变化与其内在介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密切关联。结果表明,水的浸入对土的微结构特性影响至关重要,对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明显高于土的变形特性,偏湿土和受振动的土击数越多,对土的初始结构损伤越厉害,但土的后期结构强度有所提高。分析表明冻融对土的微结构破坏最为严重,其次是慢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微结构 动态环境能场 力学强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黏性土坡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伟 王中华 +1 位作者 许芝娟 陈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研究降雨条件下黏性土坡位移场、应变场、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的变化及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土坡模型试验,用读数显微镜观测降雨前后土坡内45个测点的位移,特意选择并全程观测斜坡面(1个)、坡脚(2个)、坡底(1个)... 【目的】研究降雨条件下黏性土坡位移场、应变场、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的变化及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土坡模型试验,用读数显微镜观测降雨前后土坡内45个测点的位移,特意选择并全程观测斜坡面(1个)、坡脚(2个)、坡底(1个)的4个测点的位移,研究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反分析方法分析土坡的位移场与应变场的变化,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上分析黏性土坡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及外部环境条件变化与其内在介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降雨条件下坡顶和坡脚处土体的损伤程度较大,最大竖向位移发生在坡脚处;用常规方法分析土坡变形时会低估瞬时变形而夸大固结变形;由斜坡面、坡脚和坡底的蠕变曲线可见,降雨初期的瞬时竖向位移和侧向位移增长较快,但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土坡微结构受到损伤,竖向位移和侧向位移的增长变慢,最后趋于稳定。【结论】降雨引发的土坡滑移大多数是瞬时的,土坡的蠕变既是土体损伤的过程,也是土坡微结构能量耗散的过程。因降雨劈裂力的作用,在坡顶及斜坡面上会出现裂缝,而斜坡面和坡脚是最容易诱发险情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坡 微结构动态环境能场 土坡稳定性 模型试验 降雨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