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熔融过程中辉长岩主要矿物的熔融序列及其熔融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化启 马瑞 +2 位作者 梁一鸿 迟效国 董春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49-1758,共10页
本文以高温高压动态熔融条件下的实验辉长岩样品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主要矿物的熔融序列和熔融现象,并从熔融动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通过对熔融条件和熔融机制的复杂性和作用机理进行的深入分析,澄清和得出了以下几点重要认识:... 本文以高温高压动态熔融条件下的实验辉长岩样品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主要矿物的熔融序列和熔融现象,并从熔融动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通过对熔融条件和熔融机制的复杂性和作用机理进行的深入分析,澄清和得出了以下几点重要认识:(1)在具体的熔融环境条件下,斜方辉石可以比单斜辉石先熔;(2)熔融阶段、熔融速率不同,矿物的熔融机制也不同,从而导致熔融现象,熔融产物不同;(3)化学因素、或者说元素交代作用,在地质条件下的熔融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这和纯物理学上强调的物理熔融有很大不同;(4)一种熔融现象或熔融序列,可能是受多种熔融条件制约的,要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才能确定其具体的熔融性质,从而为理解和认识具体的地质过程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动态熔融 熔融序列 熔融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灰熔融动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龚德生 《电力技术(北京)》 CSCD 1989年第7期22-27,共6页
随着电站锅炉容量的增大,炉内受热面结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煤灰熔融动状特性对于预测炉内结渣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而更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我国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方法主要用三角锥法。虽然此方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效率较... 随着电站锅炉容量的增大,炉内受热面结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煤灰熔融动状特性对于预测炉内结渣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而更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我国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方法主要用三角锥法。虽然此方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效率较高,但是在测定过程中,由于弱还原性气氛由封炭法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灰 电站锅炉 熔融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力场作用下单螺杆塑化熔融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彦洪 瞿金平 +3 位作者 刘斌 何和智 晋刚 邹新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4-110,共7页
为研究振动力场对单螺杆挤出机中熔融过程的影响,根据“流动的固体”这一概念,利用流体动力学实现对整个熔融区域的求解,解决了相变以及固熔界面跟踪的问题,建立了简化的二维动态熔融模型.由于熔融过程是一个非等温相变过程,并且振动力... 为研究振动力场对单螺杆挤出机中熔融过程的影响,根据“流动的固体”这一概念,利用流体动力学实现对整个熔融区域的求解,解决了相变以及固熔界面跟踪的问题,建立了简化的二维动态熔融模型.由于熔融过程是一个非等温相变过程,并且振动力场作用下聚合物具有依时性非线性黏弹特性,因此修正了具有松弛谱特性的Maxwell非等温黏弹本构模型,对动态熔融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振动频率与振幅对熔融行为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力场 单螺杆 动态熔融 数值模拟 松弛谱 非等温黏弹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机理研究的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彦洪 瞿金平 +1 位作者 任鸿烈 周南桥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4,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机理研究的发展 ,分析了熔融理论发展历程及所面临的问题 ,以及现有熔融理论的适用范围 ,指出在熔融理论研究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问题 ,合理选择熔融理论模型 。
关键词 固体床破裂 固体颗粒熔融 熔体渗入 振动 动态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伊通-大屯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2
5
作者 张辉煌 徐义刚 +1 位作者 葛文春 马金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79-1596,共18页
吉林伊通-大屯地区有长达80Ma的火山喷发历史,为探讨该区深部地质演化提供了条件。从晚白垩长春大屯火山(92.5±0.5Ma)到伊舒地堑内第三纪伊通火山群(31Ma、9~15Ma),玄武岩碱性逐渐增强,Dy/Yb比值逐渐升高,根据地幔动态熔融模型... 吉林伊通-大屯地区有长达80Ma的火山喷发历史,为探讨该区深部地质演化提供了条件。从晚白垩长春大屯火山(92.5±0.5Ma)到伊舒地堑内第三纪伊通火山群(31Ma、9~15Ma),玄武岩碱性逐渐增强,Dy/Yb比值逐渐升高,根据地幔动态熔融模型计算获得的玄武岩最终形成深度由约50km变深至110km。根据岩石圈盖效应推测该区晚白垩纪以来岩石圈厚度逐渐增厚。伊通第三纪碱性玄武岩显示了均一的地球化学组成;类似洋岛玄武岩(OIB)的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和Nb/U比值,以及低(^(87)Sr/^(86)Sr)_i、正ε_(Nd)(t)同位素特征暗示它主要来源于软流圈。与第三纪碱性玄武岩相比,晚白垩大屯拉斑玄武岩具有相对偏高的Ni、Cr和Sc,高Ba/Th、Rb/Nb、Ba/Nb比值,高(^(87)Sr/^(86)Sr)_i和低(^(143)Nd/^(144)Nd)_i。这些特征可能与软流圈熔体与古老富集地幔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关。伊通-大屯玄武岩的演化特征反映了岩石圈在板内岩浆作用中所担当的不同角色:第三纪时,岩石圈并没有在物质上直接参与岩浆作用,但岩石圈对上涌软流圈起到了机械阻挡作用;而在晚白垩岩浆作用中,岩石圈的间接和直接作用都得到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圈演化 熔体-岩石圈相互反应 地幔动态熔融模型 玄武岩深度反演 伊通 大屯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包覆天然石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友元 李新海 +2 位作者 郭华军 王志兴 杨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5-957,共3页
采用液相及动态熔融法使沥青炭均匀包覆于天然石墨的表面,观察天然石墨的表面结构,测量其物理参数,考核复合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天然石墨表面存在沥青热解碳,粒径、振实密度增大,复合炭材料的充放电容量、循环性能都得到提高。... 采用液相及动态熔融法使沥青炭均匀包覆于天然石墨的表面,观察天然石墨的表面结构,测量其物理参数,考核复合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天然石墨表面存在沥青热解碳,粒径、振实密度增大,复合炭材料的充放电容量、循环性能都得到提高。添加5%沥青经400℃炭化3h、850℃热处理2h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好,可逆容量为362mAh/g,不可逆容量为31.7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2.0%,30个循环周期后,容量保持率为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 液相法 动态熔融炭化法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赣地区中生代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圈厚度变化
7
作者 刘勇 李廷栋 +4 位作者 肖庆辉 邢光福 王涛 寇彩化 段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19-2232,共14页
湘赣地区中生代是多金属矿产的集中地区,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最终制约因素来自地球深部,岩石圈厚度是探索地球深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湘南宁远玄武岩、长城岭辉绿岩和赣西北基性岩的研究,运... 湘赣地区中生代是多金属矿产的集中地区,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最终制约因素来自地球深部,岩石圈厚度是探索地球深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湘南宁远玄武岩、长城岭辉绿岩和赣西北基性岩的研究,运用玄武岩主量元素对玄武岩的形成深度进行了定量模拟,初步探讨了湘赣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厚度随时间的演化关系。研究表明,湘西南宁远地区晚三叠世岩石圈厚度约为53km,湘中南长城岭晚三叠世岩石圈厚度约为81~84km,赣西北早白垩世岩石圈厚度的形成深度约60~63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深度反演 中生代 岩石圈厚度 深部地质过程 美国科迪勒拉 地幔动态熔融模型 软流圈上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澄清剂在TFT基板玻璃熔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依平 舒众众 +4 位作者 曹志强 张晓东 张冲 金良茂 沈玉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799-3806,共8页
针对当前薄膜晶体管(TFT)基板玻璃熔制过程中澄清剂作用机理认识不足的问题,采用模拟TFT基板玻璃浮法熔制工艺与高温熔融动态观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SnO_(2)、CaSO_(4)、NaCl等单一和复合澄清剂在熔制过程中的适用温度、澄清效果等,对... 针对当前薄膜晶体管(TFT)基板玻璃熔制过程中澄清剂作用机理认识不足的问题,采用模拟TFT基板玻璃浮法熔制工艺与高温熔融动态观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SnO_(2)、CaSO_(4)、NaCl等单一和复合澄清剂在熔制过程中的适用温度、澄清效果等,对基板玻璃热学性能、玻璃块体中Na^(+)含量与NaCl澄清剂使用量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SnO_(2)单一澄清剂的适宜用量为0.10%(质量分数);复合澄清剂中0.10%(质量分数)SnO_(2)+0.35%(质量分数)CaSO_(4)形成的梯度澄清效果最佳;复合澄清剂SnO_(2)+NaCl构成协同澄清,澄清效果随NaCl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NaCl澄清剂的使用量应不高于0.0763%(质量分数),以满足基板玻璃对残留碱金属离子含量的严格要求。以上研究成果对改善TFT基板玻璃熔制质量和产品品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利于相关工业化生产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澄清剂 基板玻璃 浮法熔制工艺 高温熔融动态观察 梯度澄清 协同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