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热扰下节能墙体对室内热环境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桑国臣 陈得勇 +2 位作者 韩艳 朱轶韵 赵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结合拉萨地区的气象数据和典型太阳能建筑分析模型,采用热平衡方程和傅氏级数解析法,分析室内外双侧热扰耦合作用下节能墙体构造方式对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内保温构造方式下的内壁面温度波幅大于11℃,而外保... 结合拉萨地区的气象数据和典型太阳能建筑分析模型,采用热平衡方程和傅氏级数解析法,分析室内外双侧热扰耦合作用下节能墙体构造方式对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内保温构造方式下的内壁面温度波幅大于11℃,而外保温和夹芯保温幅度仅约为5℃。不同节能墙体构造方式对空气温度与壁面温度间的"温度波峰谷时差"存在影响,其中夹芯保温最小约0.5 h,外保温次之约为1.0 h,内保温最长约为4.0 h。操作温度较室内空气温度波幅有显著降低,其中夹芯保温构造的操作温度波幅为3.1℃,室内热环境的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建筑 节能墙体 双侧 壁面温度 动态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温度漂移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研究
2
作者 马晓慧 童力 +4 位作者 李志权 胡松涛 张忠林 许哲文 冯海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长期处于稳态热环境会削弱人体的热适应能力,影响人体热舒适,并且空调系统的长期运行也会造成能源过度消耗。研究显示,允许室内环境温度适当地变化可以改善上述问题。通过控制空调的间歇启停,结合主观热评价、额头温度、耳温以及平均皮... 长期处于稳态热环境会削弱人体的热适应能力,影响人体热舒适,并且空调系统的长期运行也会造成能源过度消耗。研究显示,允许室内环境温度适当地变化可以改善上述问题。通过控制空调的间歇启停,结合主观热评价、额头温度、耳温以及平均皮肤温度的变化,探究了短暂温度漂移下的人体热反应,并且分析了额头温度与热舒适投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如下:存在温度漂移的夏季空调环境,可以提高人体对偏热环境的接受度;适当范围内的温度漂移可以提高人体热舒适,为室内空调系统的动态调节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温度漂移热环境中,人体额头温度与热舒适显著相关,其可以作为表征动态环境热舒适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热环境 温度漂移 舒适 额头温度 平均皮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舒适研究综述与展望
3
作者 王昭俊 周范卓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0期1-10,共10页
热舒适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营造舒适的建筑环境不仅可提高人体舒适健康水平,而且可减少建筑能耗。本文回顾了热舒适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成果的应用形式之一——热舒适标准。阐述了我国热舒适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从理论研究和成... 热舒适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营造舒适的建筑环境不仅可提高人体舒适健康水平,而且可减少建筑能耗。本文回顾了热舒适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成果的应用形式之一——热舒适标准。阐述了我国热舒适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从理论研究和成果应用领域总结了我国热舒适研究取得的进展。列举了在热舒适数据库、动态热环境、非均匀环境、舒适健康与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 适应 动态热环境 非均匀环境 舒适标准 舒适数据库 舒适健康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热海水中碳钢材料缓蚀剂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立群 山丹丹 赵波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1-635,共5页
为提高碳钢材料在动态热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优选了葡萄糖酸钠等3种成分组成的复合缓蚀剂考察其缓蚀效果和作用机理.采用模拟海水成分及动态试验条件下测试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率,利用阳极极化曲线和扫描电镜研究复合缓蚀剂对钢铁材料在... 为提高碳钢材料在动态热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优选了葡萄糖酸钠等3种成分组成的复合缓蚀剂考察其缓蚀效果和作用机理.采用模拟海水成分及动态试验条件下测试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率,利用阳极极化曲线和扫描电镜研究复合缓蚀剂对钢铁材料在模拟海水中腐蚀过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缓蚀剂各组分之间具有协同效应,在80℃动态海水中对碳钢的缓蚀率为85.8%,在25℃静态海水中对碳钢的缓蚀率可达94.5%.复合缓蚀剂提高动态热海水环境中钢铁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原因是可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缓蚀钝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海水环境 复合缓蚀剂 碳钢 葡萄糖酸钠 缓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建筑内走廊自然通风热环境测试及评价
5
作者 付聪 姜坪 +1 位作者 刘博 张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99-403,共5页
通过对三种建筑形式的民用建筑内走廊热环境进行测试,分析人体的热感觉状况。采用HSI指数及WBGT指数分析测试数据。结果显示:室外太阳辐射是导致室外与内走廊热感觉差异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建筑形式及自然通风可使内走廊热环境状况在人体... 通过对三种建筑形式的民用建筑内走廊热环境进行测试,分析人体的热感觉状况。采用HSI指数及WBGT指数分析测试数据。结果显示:室外太阳辐射是导致室外与内走廊热感觉差异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建筑形式及自然通风可使内走廊热环境状况在人体耐受范围之内,内走廊采用自然通风更有利于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指出动态热环境设计在现行建筑环境设计中应受到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走廊 HSI指数 WBGT指数 动态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通空调专业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简介(2)
6
作者 本刊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71,共1页
项目简介:通过前期研究发现,传统室内环境营造理论依赖的理论体系存在局限,且不适合我国国情,本研究拟用创新的学术思路和构思,创建可持续室内环境营造理论,具体研究内容、创新思路和研究方案如下:1)不同于国际上目前流行的静... 项目简介:通过前期研究发现,传统室内环境营造理论依赖的理论体系存在局限,且不适合我国国情,本研究拟用创新的学术思路和构思,创建可持续室内环境营造理论,具体研究内容、创新思路和研究方案如下:1)不同于国际上目前流行的静态理论和方法,采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营造具有气候适应性的动态热环境(热、湿波动和空气流速脉动)和动态室内典型污染物控制环境,能够同时满足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与健康原则,提高居住者对环境的满意度,并养成简约的生活习惯,达到节能和健康生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资助项目 暖通空调专业 自然科学 环境营造 健康生活 动态热环境 气候适应性 个性化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