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煤矸石在动态淋溶条件下重金属的溶出特性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张敬凯
王春红
姚文博
骈炜
王金喜
-
机构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资源勘测研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323-325,共3页
-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D2017402176)
-
文摘
以山西某矿区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结合山西地区(当地)降雨特征,采用动态淋溶实验模拟大气降水对煤矸石中微量重金属元素溶出特性进行研究,配制pH=5.5~5.7的淋溶液,研究降水过程中煤矸石中重金属的溶出规律。结果显示,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的溶出浓度和释放率不仅与该元素在煤矸石中的含量有关,还与该元素在煤矸石中的赋存状态有关。
-
关键词
煤矸石
动态淋溶
重金属
溶出规律
-
Keywords
coal gangue
dynamic leaching
heavy metal element
dissolution law
-
分类号
TD849.5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X7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温度对煤矸石动态淋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冉洲
刘文礼
潘永泰
刘文昌
高自然
赵英霄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39-1246,共8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2010YH11)
-
文摘
煤矸石长期堆存将对周边环境造成酸性污染和重金属含量超标。为研究煤矸石山发生氧化自热对酸性污染物降雨淋溶释放特性的影响机理,以山西省阳煤集团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自动温控喷淋系统,通过对不同温度煤矸石进行动态淋溶实验,研究了淋溶液中pH值、电导率(EC)值、氧化还原电位(ORP)和硫酸盐(SO_4^(2-))含量的淋溶规律,并对淋溶前后煤矸石矿物组成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风化煤矸石中含有大量硫酸盐等可溶性组分,且酸性组分含量大于碱性组分和黏土矿物组分中和量总和,初期润湿液SO_4^(2-)含量超过地下Ⅲ类水指标,可看作高度矿化水,呈弱酸性和氧化状态,但氧化性未超过一般界定氧化性土壤的值(400 mV);随着累计淋溶时间延长,淋溶液pH值先增大后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在t=3 h达到最大值为7. 34~8. 03,SO_4^(2-)含量和EC值先急剧减小后趋于稳定,稳态值分别约为2 500 mg/L和2 mS/cm,ORP在325. 9~435. 2 mV波动;随着温度升高(50~200℃),淋溶液稳态pH值(pH_s)和煤矸石剩余黄铁矿含量先减小后增大,150~200的pH_s值小于5.79,SO_4^(2-)含量和石膏相对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ORP波动性增强,相对标准偏差RSD由9. 54%增大到10.06%,EC值受温度影响不显著;淋溶液各项指标均在150℃条件下取得极值,pH_(s,min)为4. 98,呈较强酸性;ORP_(max)为435. 2 mV,呈强氧化态。由此可得:煤矸石中产酸物质氧化作用可分为风化氧化和自热氧化,主要受环境温度、含水量和与空气接触程度的综合影响;煤矸石自热氧化造成的酸性污染演变过程是由碱性组分、含氮物质和氧化产生的酸性组分共同决定的,且3种组分淋溶释放速率经长期堆存后逐渐趋于稳定。本研究解释了煤矸石中黄铁矿氧化产酸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机制,为自热煤矸石山降雨淋溶造成酸性污染动力学演变预测提供依据。
-
关键词
煤矸石
温度
动态淋溶
酸性污染物
黄铁矿
-
Keywords
coal gangue
temperature
dynamic leaching
acidic pollutant
pyrite
-
分类号
X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莠去津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淋溶动态
被引量:21
- 3
-
-
作者
谢文明
刘兴泉
范志先
陈明
-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2-87,共6页
-
基金
国土资源部 2 0 0 10 30 1项目资助
-
文摘
利用 HPL C法对土壤中莠去津的残留动态、淋溶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莠去津以有效成分 2 .2 5 kg/ hm2 和 4 .5 0 kg/ hm2 的剂量施用时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 19.1d和 18.1d,即其半衰期与莠去津的施用浓度无关 ,属于典型的一级动力学反应。在 12 0 d的玉米生长期中 ,土壤中莠去津在不断降解代谢的同时 ,逐渐向深层土壤中淋溶 ,多数莠去津持留在表层土壤中。施用莠去津 2 7d后 ,高浓度处理小区莠去津的淋溶深度超过 30 cm,深度为 10~ 15 cm处的土壤在施用后2 7d莠去津的浓度最大。同一土壤深度 ,莠去津在高浓度处理小区的残留量要远高于低浓度处理小区。这些结果显示 ,减小莠去津的用量可以减少莠去津在土壤中的移动 ,表明低剂量施用莠去津是保护地下水免受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
-
关键词
莠去津
土壤
HPLC
残留动态
淋溶动态
-
Keywords
atrazine
soil
HPLC
residue dynamic
leaching dynamic
-
分类号
S482.4
[农业科学—农药学]
S481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某金矿废石淋溶试验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曹月明
田江涛
李朝晖
唐平宇
张凯熙
葛阳阳
-
机构
河北省地矿中心实验室
-
出处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5期159-160,163,共3页
-
文摘
以某金矿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淋溶试验方法,模拟自然降水过程,对试验条件进行初步探索。通过选取不同粒径、不同堆放高度的金矿废石进行淋溶试验,考察不同试验条件下金矿废石中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溶出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矿石粒度的增加,Cu的溶出量逐渐增大,Zn、Pb和Cr的溶出量逐渐降低,其他元素变化不明显;随着堆放高度的升高,As的溶出量逐渐增加,Cu、Zn、Cr的溶出量逐渐降低,其他元素变化不明显。
-
关键词
金矿废石
动态淋溶试验
重金属元素
粒度
堆放高度
-
分类号
X7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广西老厂铅锌尾矿重金属动态纵向释放迁移规律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郑锦一
张学洪
刘杰
艾涛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0-586,共7页
-
基金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4047)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桂财教函[2018]319)。
-
文摘
为深入研究岩溶地区铅锌老矿遗留尾矿的重金属动态迁移规律,采集广西老厂铅锌矿尾矿库样品,进行动态淋溶模拟实验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尾矿样品的NP/AP>3∶1且NAG<10,属于非产酸性尾矿,对酸性淋溶液有较强的中和能力。该尾矿样品中重金属的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Zn>Cd>Pb。尾矿样品中Pb、Zn、Cd 3种重金属的释放受酸性淋溶液的pH值影响较大,pH=2时累计溶出量最大,分别为Pb 0.82 mg/kg、Zn 86.32 mg/kg、Cd 2.45 mg/kg。随着淋溶时间的变化,Pb、Zn、Cd均呈现前期快速、后期慢速的溶出特征。不同尾矿粒径对样品中Pb、Zn、Cd的溶出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在淋溶初期,重金属的溶出速率较快,呈线性增长;而随着淋溶的进行,溶出速率逐渐降低,累计溶出量达到峰值。
-
关键词
岩溶地区
铅锌矿
尾矿
重金属
动态淋溶
纵向迁移
老厂
-
Keywords
karst area
lead-zinc mine
tailings
heavy metal
dynamic leaching
vertical migration
Laochang
-
分类号
X5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江西某铜矿废石的产酸规律及释放重金属行为
- 6
-
-
作者
马童麟
董颖博
林海
昝金雨
-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6-284,共9页
-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YFC1805001)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BGRIMMKJSKL-2022-07)。
-
文摘
金属矿废石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易产生酸性污染物、释放重金属离子,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鉴于其污染的长期性,有必要对废石产酸规律及释放重金属离子行为进行研究。以江西省某铜矿废石为对象,通过动态淋溶试验研究了淋溶液p H值、废石粒度、淋溶强度(淋溶液流速)等因素对产酸及释放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液p H值与SO_4^(2-)产生量及Cu、Pb的释放量负相关,淋溶液p H值越低,SO_4^(2-)、Cu、Pb的累计释放量越大;而Zn呈现不同规律,淋溶液p H值为5时其累计释放量高于淋溶液p H值为3时,表明Zn在弱酸性环境中更易释放溶出。废石粒径越小,越有利于产酸和释放重金属离子,细粒径废石淋溶体系内SO_4^(2-)、Cu、Pb、Zn累计释放量显著高于粗粒径废石。淋溶液流速与SO_4^(2-)产生量及重金属离子的释放量正相关,在高淋溶液流速(1.02m L/min)、低初始淋溶液p H值(3)、细粒径废石(0.15~0.25mm)淋溶体系中,SO_4^(2-)、Cu、Pb、Zn累计释放量分别可达1389.55mg/kg、310.18μg/kg、413.18μg/kg和281.62μg/kg。研究结果可以为类似有色金属矿山废石的产酸和释放重金属离子行为及污染治理提供指导。
-
关键词
铜矿废石
动态淋溶
产酸
重金属
释放规律
-
Keywords
copper mine waste rock
dynamic leaching
acid production
heavy metals
leaching law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污灌区土壤对Cr(Ⅵ)的吸附和还原作用研究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杨国栋
马玉新
张红丽
-
机构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系
-
出处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9年第3期124-126,共3页
-
文摘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污灌区土壤对Cr(Ⅵ)的吸附和还原作用。结果表明,土壤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进入土壤后,Cr(Ⅵ)被土壤固相组分吸附和还原为Cr(Ⅲ)。
-
关键词
污灌土壤
Cr(Ⅵ)
土柱动态淋溶
吸附和还原
-
Keywords
chromium(Ⅵ),dynamicso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273.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基于降雨条件的垃圾污染物释放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狄军贞
马龙
李爱华
焦金朋
刘忠诚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公安海警学院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环境监测站
-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6期107-109,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2157)资助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01046)资助
-
文摘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垃圾污染物释放规律,科学地分析污染物运移规律和预测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根据阜新市的实际降雨状况,通过垃圾柱的动态淋溶试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主要污染物:有机物(CODCr)、Cl-、SO42-、总硬度等释放机理。试验结果表明:(CODCr)的衰减曲线方程为:c=9 792.7e-0.103 t,在垃圾中释放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为Cl-与有机物(CODCr),该试验成果将为阜新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动态淋溶
地下水污染
降雨
-
Keywords
landfill leachate
dynamic dissolution
underground water pollution
rainfall
-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3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