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铂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定量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肖贵南 吴招娣 关永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 考察顺铂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鲎试验。结果  6批顺铂注射液稀释至 0 1 4 g·L- 1 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干扰作用 ,而稀释至 0 2 8g·L- 1 时 3批样品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 目的 考察顺铂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鲎试验。结果  6批顺铂注射液稀释至 0 1 4 g·L- 1 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干扰作用 ,而稀释至 0 2 8g·L- 1 时 3批样品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所有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 1 8ZU·g- 1 。结论 动态浊度法鲎试验提供了一个测定顺铂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新方法 ,日常细菌内毒素检查时可将样品稀释至 0 1 4 g·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鲎试验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鲎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肖贵南 区璇 +1 位作者 陆惠文 宜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 探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鲎试验对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3批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稀释至 35 0mg·L-1和 175mg·L-1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 探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鲎试验对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3批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稀释至 35 0mg·L-1和 175mg·L-1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而稀释至 87 5mg·L-1或更低浓度时则没有干扰作用 ;所测样品 (3 5 g·L-1)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 5 0 0 0EU·L-1,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鲎试验均证实了这一点。结论 可建立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日常细菌内毒素检查时可将样品稀释至 87 5mg·L-1以排除其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鲎试验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冲洗对感染根管内毒素的灭活及清除作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桂香 王青 窦慧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冲洗对感染根管内毒素的灭活及清除作用。方法选择因严重慢性根尖周炎拔除的具有双根管的离体上颌前磨牙10颗,常规开髓,用改良双敞法预备根管,将3%过氧化氢溶液30μL注入根管,行超声振荡,每根管振荡2min,分别于根管预备后... 目的探讨超声冲洗对感染根管内毒素的灭活及清除作用。方法选择因严重慢性根尖周炎拔除的具有双根管的离体上颌前磨牙10颗,常规开髓,用改良双敞法预备根管,将3%过氧化氢溶液30μL注入根管,行超声振荡,每根管振荡2min,分别于根管预备后和超声振荡后取样,测量内毒素活性。另外在临床患者中选择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双根管上颌前磨牙10颗,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后以无菌蒸馏水为介质进行超声冲洗,每根管均冲洗2min,分别于根管预备前、根管预备后和超声冲洗2min后根管取样,测量内毒素活性。内毒素活性的测定采用动态浊度法鲎试验,并对超声处理前后根管内毒素活性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离体牙超声振荡前,根管内毒素的活性平均为4.069EU.mL-1,超声振荡后为16.410EU.mL-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振荡后内毒素活性明显升高。临床样本中,根管预备前、根管预备后和超声冲洗后根管内毒素的平均活性分别为44.860、4.099、0.116EU.mL-1,根管预备前与根管预备后内毒素活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管预备后内毒素活性明显下降;根管预备后与超声冲洗后内毒素活性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冲洗后内毒素活性明显下降。结论在模拟临床操作的条件下,采用口腔科超声根管治疗仪进行超声冲洗可以明显增强根管冲洗液清除感染根管内毒素的作用,但不能增强根管冲洗液灭活感染根管内毒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预备 超声冲洗 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荡对于模拟根管内毒素的灭活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桂香 王青 苏林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振荡对于模拟根管内毒素的灭活作用。方法80个无热原玻璃单根管模型随机分为A~H8组,每组10个,分别注入标准内毒素溶液并给予不同处理:A、B、C组分别给予超声振荡5、7、10min;D组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超声振荡5min,E组单纯加... 目的探讨超声振荡对于模拟根管内毒素的灭活作用。方法80个无热原玻璃单根管模型随机分为A~H8组,每组10个,分别注入标准内毒素溶液并给予不同处理:A、B、C组分别给予超声振荡5、7、10min;D组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超声振荡5min,E组单纯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组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并超声振荡5min,G组单纯加入次氯酸钠溶液;H组为对照组。采用动态浊度法鲎试验测定各组内毒素活性,分析各组间内毒素活性的差异。结果A、B、C组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内毒素活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F、G组与对照组之间内毒素活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个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药物组与药物加超声组之间内毒素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口腔科超声根管治疗仪进行单纯超声振荡,不能灭活感染根管内毒素,亦不能加强根管冲洗液灭活内毒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预备 超声冲洗 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