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铝/聚氨酯导热胶的动态流变行为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凯 朱友志 +1 位作者 朱芸 王贵友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1-490,共10页
制备了不同氧化铝载荷(w(Al_(2)O_(3)))和粒径的氧化铝/蓖麻油(Al_(2)O_(3)/Castor oil)悬浮液、氧化铝/聚氨酯(Al_(2)O_(3)/PU)预聚体悬浮液和氧化铝/聚氨酯(Al_(2)O_(3)/PU)导热胶。对两种悬浮液动态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两相模... 制备了不同氧化铝载荷(w(Al_(2)O_(3)))和粒径的氧化铝/蓖麻油(Al_(2)O_(3)/Castor oil)悬浮液、氧化铝/聚氨酯(Al_(2)O_(3)/PU)预聚体悬浮液和氧化铝/聚氨酯(Al_(2)O_(3)/PU)导热胶。对两种悬浮液动态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两相模型对线性黏弹数据进行拟合和定量分析;同时考察了Al_(2)O_(3)载荷和粒径变化对导热胶搭接剪切强度和导热性能的影响,探究了流变性能-结构-性能三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当Al_(2)O_(3)载荷为80%以上时,悬浮液的储能模量(G′)-频率(ω)曲线出现第二平台区,对应逾渗网络的形成;应变放大因子和黏弹贡献因子均随Al_(2)O_(3)体积分数(φ)的增加而增大,凝胶点随φ增加向低频区移动;固定Al_(2)O_(3)载荷为80%,Al_(2)O_(3)粒径越小对悬浮液的黏弹性贡献越大。当Al_(2)O_(3)粒径为70μm、载荷为80%时,Al_(2)O_(3)/PU导热胶对铝合金和不锈钢的搭接剪切强度分别达到了21.38、25.85 MPa,热导率最高为1.38 W/(m·K),这与Al_(2)O_(3)-PU相界面的减小和导热逾渗网络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氧化铝 动态流变行为 两相模型 搭接剪切强度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氧化交联与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刚 郑强 +1 位作者 江磊 宋义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7-360,共4页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 ( HDPE)熔体在 2 0 0℃的动态流变行为 ,比较了空气、氮气及加入抗氧剂 B2 1 5情况下体系动态粘弹行为的差异 .研究表明 ,在空气环境中 ,HDPE在低频区域出现特征粘弹行为 .随着测试前热处理时间的延长 ,动态储能模量...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 ( HDPE)熔体在 2 0 0℃的动态流变行为 ,比较了空气、氮气及加入抗氧剂 B2 1 5情况下体系动态粘弹行为的差异 .研究表明 ,在空气环境中 ,HDPE在低频区域出现特征粘弹行为 .随着测试前热处理时间的延长 ,动态储能模量 ( G )明显增加 ,在低频率 ( ω)区域 lg G ~lgω关系呈现平台特征 .同时损耗角 tanδ变小并出现极大值 .在氮气环境中 ,上述特征粘弹行为存在但不明显 .在加入抗氧剂的条件下 ,特征粘弹行为完全消失 .这些现象归因于高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HDPE 动态流变行为 氧化交联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构对LLDPE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翟元明 杨伟 +2 位作者 王宇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通过动态流变行为测试,研究了一系列丁烯共聚和己烯共聚LLDPE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零切黏度和动态黏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个系列的LLDPE样品所得到的动态交点G_x随着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 通过动态流变行为测试,研究了一系列丁烯共聚和己烯共聚LLDPE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零切黏度和动态黏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个系列的LLDPE样品所得到的动态交点G_x随着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对应的频率越低;(2)两个系列的复数黏度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式不符合Raju的经验方程;(3)一定含量的长支链可以加剧剪切变稀的程度,而动态黏度在聚合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随着分子量分布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分子结构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填充HDPE复合体系动态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琦琼 郑强 杜淼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61-1764,共4页
研究了炭黑(CB)和石墨(GP)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发现高填料含量时出现似固体行为,并认为它归因于无机粒子网络逾渗结构的形成.在相同聚合物基体条件下,粒子种类和粒子几何参数(粒子形状、大小、粒径分布)对低... 研究了炭黑(CB)和石墨(GP)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发现高填料含量时出现似固体行为,并认为它归因于无机粒子网络逾渗结构的形成.在相同聚合物基体条件下,粒子种类和粒子几何参数(粒子形状、大小、粒径分布)对低频区域流变行为、流变参数的逾渗行为和逾渗阈值(φc)有决定性影响,且种类的影响相比于粒子几何参数更为显著.此外,高表面活性及高比表面积(大径厚比、小尺寸)粒子填充体系具有较低的φ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填充复合材料 动态流变行为 似固体行为 逾渗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三元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及其相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谭宁 段文锋 +3 位作者 王迎春 熊玉钦 韩光 毛炳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6-901,共6页
采用动态流变法和DMA法研究了不同组成的聚丙烯(PP)/聚乙烯基弹性体(POE)/聚丙烯基弹性体(PBE)共混型热塑性聚烯烃(TPO)熔体的流变行为和相容性。表征结果显示,对于POE/PBE/PP共混型TPO体系,在较低扫描频率下(lgω≤0.5),POE含量越高,... 采用动态流变法和DMA法研究了不同组成的聚丙烯(PP)/聚乙烯基弹性体(POE)/聚丙烯基弹性体(PBE)共混型热塑性聚烯烃(TPO)熔体的流变行为和相容性。表征结果显示,对于POE/PBE/PP共混型TPO体系,在较低扫描频率下(lgω≤0.5),POE含量越高,复数黏度越高;PBE含量越高,第一牛顿区平台越明显。共混型TPO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随扫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POE含量越高,G′和G″随扫描频率变化的幅度越小;在高频区,G′和G″随扫描频率变化的幅度趋于一致。当POE含量不小于30%(w)时,共混型TPO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为非线性,在180~230℃温度范围内存在两个黏流活化能。随PBE含量的增加,共混型TPO的相容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型热塑性聚烯烃 动态流变行为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5
6
作者 白露 李艳梅 +2 位作者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通过对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高密度聚乙烯的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研究,探寻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组分含量、温度、频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共混物流变行为讨论了相形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HDPE的多分散性,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 通过对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高密度聚乙烯的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研究,探寻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组分含量、温度、频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共混物流变行为讨论了相形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HDPE的多分散性,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偏离经典的线性粘弹性理论模型,而且由于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HDPE6098的动态模量和复数黏度均远大于HDPE2911,共混体系则处于两纯样之间,呈现递变趋势。随着频率ω的增加,纯HDPE及其共混物熔体的复数黏度η*均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的流动特征。两种HDPE的共混体系在不同温度的熔体均为均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共混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淀粉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和相转变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向阳 贾德民 +1 位作者 崔跃飞 谢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49,共4页
用复合增塑剂在哈克流变仪上制备了热塑性聚乙烯醇(PVA)/淀粉共混物,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观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PVA/淀粉共混物熔体的动态流动行为与其组分的熔体类似,都表现为类固态行为,显示出假塑性流体的流... 用复合增塑剂在哈克流变仪上制备了热塑性聚乙烯醇(PVA)/淀粉共混物,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观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PVA/淀粉共混物熔体的动态流动行为与其组分的熔体类似,都表现为类固态行为,显示出假塑性流体的流动特征;PVA/淀粉熔体随着组成的变化存在一次相逆转,其复数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随着淀粉含量的变化出现了正-负偏差,这说明共混体系出现了相转变,转变点在淀粉质量分数为80%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淀粉 共混体系 动态流变行为 相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木质素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倪庆婷 刘惠 +2 位作者 叶青 张柳 龚方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8,共5页
通过酸析法从木质素磺酸钙中提纯木质素,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木质素复合材料,采用旋转流变研究了复合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经过提纯后,木质素磺酸钙在波长622cm-1处的SO伸缩振动吸收峰消失... 通过酸析法从木质素磺酸钙中提纯木质素,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木质素复合材料,采用旋转流变研究了复合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经过提纯后,木质素磺酸钙在波长622cm-1处的SO伸缩振动吸收峰消失;在线性黏弹区内,复合体系的储能模量(G′)保持恒定,当应变(γ)超过临界值γc时,复合体系进入非线性黏弹区,出现了"Payne效应",G′随着γ增大而骤然减小,而且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增加γc下降;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η*)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征;随着木质素含量增加,复合体系的η*增大,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交叉点黏弹转变频率(ωc)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木质素 复合材料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LLDPE原位增容及合金的热性能与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建平 刘涛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动态流变等方法研究了聚苯乙烯(PS)/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大分子之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在PS/LLDPE(质量比80/20)共混物中加入0.4%的AlCl3,有利于生成较多LLDPE-g-PS接枝物,其接... 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动态流变等方法研究了聚苯乙烯(PS)/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大分子之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在PS/LLDPE(质量比80/20)共混物中加入0.4%的AlCl3,有利于生成较多LLDPE-g-PS接枝物,其接枝百分比达30.9%,与简单共混体系相比,增容体系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其拉伸强度从14.1 MPa提高至20.0 MPa,断裂伸长率从4.2%提高至12.1%;热重分析显示,其最大分解速率温度提高11℃;动态流变行为显示,在低频率(ω)区域,原位增容合金的动态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复数黏度(η*)高于简单共混物,损耗正切(tanδ)低于简单共混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相形态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晶如 樊风成 夏阳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67,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共混物,采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相形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DPE/EVA为不相容共混物,HDPE质量分数较高的共...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共混物,采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相形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DPE/EVA为不相容共混物,HDPE质量分数较高的共混物界面相互作用高于EVA质量分数较高的共混物,这就导致了HDPE质量分数较高的共混物中分散相尺寸更小。在50/50共混物中发现了明显的共连续相结构。HDPE与EVA共混后降低了HDPE相的熔点,提高了EVA相的熔点,这归因于EVA相对HDPE相的稀释作用以及HDPE相对EVA相的成核作用。当HDPE质量分数较高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呈现出正偏差,而对于50/50的共混物以及EVA质量分数较高的共混物则显示出负偏差。断裂伸长率与拉伸强度的变化趋势相同,除了80/20共混物有所例外,这可能是由于该组成下共晶度较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共混 动态流变行为 相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嘧啶分子印迹P(AN-co-MAA)共聚物铸膜液动态流变行为
11
作者 刘玉坤 孙宏 +3 位作者 于伟东 王红英 霍东霞 陈金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8-120,124,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尿嘧啶分子印迹丙烯腈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AN-co-MAA))铸膜液的流变行为。对于P(AN-co-MAA)共聚物铸膜液体系,其复合黏度矿,在振荡频率≤1.263Hz时,变化甚微,当振荡频率≥3.47Hz时,η^*大幅度...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尿嘧啶分子印迹丙烯腈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AN-co-MAA))铸膜液的流变行为。对于P(AN-co-MAA)共聚物铸膜液体系,其复合黏度矿,在振荡频率≤1.263Hz时,变化甚微,当振荡频率≥3.47Hz时,η^*大幅度下降;当尿嘧啶含量为1%时,体系的η^*最大,并且随振荡频率的增加,下降的幅度增大。在1%~3%的尿嘧啶含量范围内体系的黏度η随尿嘧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尿嘧啶含量越大,黏度随温度变化越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 共聚物 分子印迹 铸膜液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尔质量分布对宽峰聚乙烯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刘恩 何尖 +2 位作者 陈弦 何波兵 孙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4,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一种双峰聚乙烯(PE100)和单峰聚乙烯(PE5000S)制备了一系列摩尔质量连续变化的宽峰聚乙烯,研究了摩尔质量分布对它们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100和PE5000S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分离现象;随着多分散性... 通过熔融共混一种双峰聚乙烯(PE100)和单峰聚乙烯(PE5000S)制备了一系列摩尔质量连续变化的宽峰聚乙烯,研究了摩尔质量分布对它们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100和PE5000S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分离现象;随着多分散性逐渐变窄,共混物的零剪切黏度下降,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有减小,并表现出交点模量Gx,它随着Mw/Mn的减小略有增加,而交点频率有较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峰聚乙烯 摩尔质量分布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处理对PP/nano-SiO_(2)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清江 蒋莉 +2 位作者 刘世爽 冯文颖 马明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硅烷偶联剂(KH560)共混体系,利用旋转式流变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PP/nano-SiO_(2)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和界面微观结构。结果...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硅烷偶联剂(KH560)共混体系,利用旋转式流变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PP/nano-SiO_(2)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和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KH560和PP-g-MAH协同作用增强了nano-SiO_(2)粒子与基体PP的界面相容性,改善了nano-SiO_(2)粒子在基体PP中的分散性;在nano-SiO_(2)粒子含量相同的PP/nano-SiO2共混体系中,动态储能模量(G′)和动态损耗模量(G″)均在高频时数值较大,随着频率降低,数值也逐渐降低;PP基体中填充nano-SiO_(2)粒子后,共混体系复数黏度(η*)下降;随着角频率(ω)增加,力学损耗因子(tanδ)逐渐高于PP,最后趋于接近;Han曲线在高频区基本呈线性关系,而在低频区,Han曲线明显偏离了线性关系,出现末端区效应;建立了PP/nano-SiO2共混体系熔体界面相互作用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体系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硅烷偶联剂 动态流变行为 界面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单峰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
14
作者 刘晶如 杨晓晓 +1 位作者 陈超 俞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使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一种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单峰HDPE共混物在熔融状态下的动态流变行为,探讨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不同组分含量、温度以及角频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着角频率的增加,双峰HDPE、... 使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一种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单峰HDPE共混物在熔融状态下的动态流变行为,探讨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不同组分含量、温度以及角频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着角频率的增加,双峰HDPE、单峰HDPE及其共混物熔体的复数黏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剪切变稀行为。共混物的零剪切黏度随单峰HDPE质量分数的升高出现了正偏差。所有样品的时温叠加主曲线在低频区未出现特殊的黏弹松弛行为,Cole-Cole曲线变化趋势一致,未出现相分离特征,说明双峰HDPE与单峰HDPE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双峰聚乙烯 单峰聚乙烯 共混物 动态流变行为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P/EPR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容性
15
作者 刘晶如 李涛 俞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使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EPR)共混物在熔融状态下的动态流变行为,探讨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EPR的质量分数、温度以及角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着角频率的增加... 使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EPR)共混物在熔融状态下的动态流变行为,探讨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EPR的质量分数、温度以及角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着角频率的增加,iPP,EPR以及iPP/EPR共混物熔体的复数黏度呈下降趋势,呈现出假塑性流体的剪切变稀行为。iPP/EPR共混物的零剪切黏度随着EPR加入量的变化出现了正-负偏差,曲线呈S形。当EPR的质量分数小于18%时,零剪切黏度出现负偏差,而当EPR的质量分数在18%~30%时出现正偏差。不同温度下的iPP/EPR共混物熔体为均相结构,iPP与EPR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 动态流变行为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含量对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滕赟 王松 +1 位作者 王健 李三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89-11093,共5页
用有机蒙脱土(OMMT)/MgCl2负载TiCl4的Ziegler-Natta插层型催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不同MMT含量的PE/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DHR-Ⅱ型动态流变仪和熔融指数(MFI)仪分析了MMT含量对其动态流变行为和熔融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M... 用有机蒙脱土(OMMT)/MgCl2负载TiCl4的Ziegler-Natta插层型催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不同MMT含量的PE/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DHR-Ⅱ型动态流变仪和熔融指数(MFI)仪分析了MMT含量对其动态流变行为和熔融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MT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复合粘度(η*)和粘流活化能(ΔEη*)先升高后降低且低于HDPE;熔融指数(MFI)和损耗因子(tanδ)先降低后升高且低于HDPE。相比于HDPE,MMT含量为4.58%的复合材料,在高频区域tanδ高于HDPE;MFI提高489%;ΔEη*降低22.4%,该性质有利于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动态流变行为 活化能 熔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11/含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共混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娟娟 陈斌 王标兵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2-56,共5页
在密炼机上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11(PA11)/含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共混材料,分别采用旋转流变仪和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了共混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A11及其阻燃共混材料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呈现剪切变稀现象;... 在密炼机上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11(PA11)/含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共混材料,分别采用旋转流变仪和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了共混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A11及其阻燃共混材料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呈现剪切变稀现象;阻燃剂的加入降低了PA11共混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但与PA11没有发生相分离;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提高了玻璃态阻燃共混材料的储能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11 膨胀型阻燃剂 共混材料 动态流变行为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HD/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树苹 郁加华 龚方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73,共4页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纳米二氧化硅(SiO_2)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探讨了纳米 SiO_2经表面偶联剂处理对复合体系的流变行为影响。实验数据显示,PE-HD/SiO_2体系是假塑性流体,黏度随着 SiO_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6%时,黏度发...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纳米二氧化硅(SiO_2)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探讨了纳米 SiO_2经表面偶联剂处理对复合体系的流变行为影响。实验数据显示,PE-HD/SiO_2体系是假塑性流体,黏度随着 SiO_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6%时,黏度发生突变,并出现强烈的剪切变稀,在动态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与频率(ω)关系曲线上分别出现第二平台,表明体系因粒子间相互关联、团聚及粒子与基体问相互作用而形成局部有序的逾渗网络结构。而纳米 SiO_2经偶联剂处理后,体系流体类型没有改变,体系黏度下降,对应的 G′、G″与ω关系曲线上没有出现第二平台,复合体系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纳米二氧化硅 逾渗网络结构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热氧老化过程中结构转变的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晶如 沈鹏 俞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4种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热氧老化与动态黏弹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相对分子质量及支化度相近时,HDPE的抗热氧老化能力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密切相关,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宽,在高温下越容易发生热氧老化;...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4种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热氧老化与动态黏弹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相对分子质量及支化度相近时,HDPE的抗热氧老化能力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密切相关,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宽,在高温下越容易发生热氧老化;动态频率扫描时,随着热氧老化时间的延长,HDPE的储能模量明显增加,储能模量随角频率的变化曲线在低频区出现平台特征,且内耗(tgδ)随角频率的变化曲线在特定角频率下会出现峰值;动态时间扫描时,相对黏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大;温度越高,热氧老化现象越明显;复合抗氧剂的加入能有效抑制HDPE热氧交联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热氧老化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等进行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动态流变行为的研究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4-724,共1页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与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合作对多壁碳纳米管/高密度聚乙烯(MWNTs/HDPE)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动态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随MW...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与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合作对多壁碳纳米管/高密度聚乙烯(MWNTs/HDPE)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动态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随MWNTs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当MWCNTs的质量分数大于3%时,复数黏度发生突变,在低频区域表现为非牛顿流体行为,出现强烈的剪切变稀现象,称为流变渗流现象,对应的填料含量即流变渗流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复合材料 动态流变行为 浙江大学 导电性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密度聚乙烯 多壁碳纳米管 阈值 科学研究所 聚合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