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蛛丝β-片状纳米晶体启发的蜂窝结构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房泽臣 冯杰 +2 位作者 陈川琳 李忠新 吴志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6-54,共9页
蜘蛛曳丝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其β-片状纳米蛋白晶体在微观尺度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受β-片状纳米蛋白晶体规则的拓扑结构启发,抽象出一种含凹角和六边形特征的新型蜂窝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发现,该结构具有丰富且独特的变形模式... 蜘蛛曳丝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其β-片状纳米蛋白晶体在微观尺度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受β-片状纳米蛋白晶体规则的拓扑结构启发,抽象出一种含凹角和六边形特征的新型蜂窝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发现,该结构具有丰富且独特的变形模式。凹角旋转闭合和斜边弯曲的变形机制使其在高速冲击下具有零泊松比性质;低速冲击下,该结构为均匀的胞元整体旋转变形,且由于变形中形成了新的胞体结构,平台应力阶段存在明显分段现象;进一步地,给出了该结构的变形模式图和平台应力公式;针对旋转变形机制多胞体蜂窝结构在低速冲击下平台应力分段的特征,提出了修正后的平台应力表达式。经对比分析,发现该结构与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吸能能力处于同一水平,可以为对横向变形有要求的场合提供防护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片状纳米蛋白晶体 面内冲击 动态泊松比 平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块声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圣奇 张学民 苏承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2-775,共4页
岩块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其声学特性参数离散性很大.文中基于不同尺度不同粒径大理岩块的超声波测试结果,研究了其声学特性参数的离散程度以及粒径对声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南阳大理岩块的各向异性系数不明显,除1个达到1.23/1.3,其它... 岩块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其声学特性参数离散性很大.文中基于不同尺度不同粒径大理岩块的超声波测试结果,研究了其声学特性参数的离散程度以及粒径对声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南阳大理岩块的各向异性系数不明显,除1个达到1.23/1.3,其它均在1.05~1.1左右.同种粒径不同岩块之间的纵、横波速度变异度变化不大,但由纵、横波速度计算得到的动态泊松比差异较大,难以运用于现场,因而岩块的动态泊松比不能作为材料的一个力学参数来表征岩石的变形特性.岩块的声学参数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粒径较大的岩块,其动态参数的离散程度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块 声学特性 波速 动态泊松比 动态弹性模量 超声波测试 物理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光通量位移计在Hopkinson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荣 卢芳云 +1 位作者 林玉亮 夏开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2,共7页
简要介绍了激光位移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案,准静态和动态标定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用于动态测试。给出了激光光通量位移计在Hopkinson杆实验中的3种应用:(1)用激光光通量位移计可以监测试样的横向变形,从而得出试样的动态泊松比;(2... 简要介绍了激光位移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案,准静态和动态标定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用于动态测试。给出了激光光通量位移计在Hopkinson杆实验中的3种应用:(1)用激光光通量位移计可以监测试样的横向变形,从而得出试样的动态泊松比;(2)在动态断裂实验中,激光光通量位移计可以监测裂尖张开位移,结合应变片的信息可以得出试样的动态断裂能;(3)将激光光通量位移计和石英晶体应力计相结合可以直接在试样两端得到应力应变信息,用来测量超软材料在中应变率下的力学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动态断裂能 激光光通量位移计 超软材料 动态泊松比 HOPKINSON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大理岩样声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开林 杨圣奇 苏承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基于不同粒径大理岩样进行了超声波测试 ,研究了浸水时间和宏观裂隙对波速的影响规律 ,以及岩样声学参数的离散程度。结果表明 ,浸水时间对岩样的纵波速度有很大的影响 ,但对横波速度影响甚微 ;宏观裂隙的存在降低了岩样的纵波速度 ,波... 基于不同粒径大理岩样进行了超声波测试 ,研究了浸水时间和宏观裂隙对波速的影响规律 ,以及岩样声学参数的离散程度。结果表明 ,浸水时间对岩样的纵波速度有很大的影响 ,但对横波速度影响甚微 ;宏观裂隙的存在降低了岩样的纵波速度 ,波幅降低程度与岩样破坏程度有关 ;随着岩石平均粒径的增大 ,岩石的声学参数先减小后增大 ,并非单调关系 ,而且动态泊松比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声学参数 ,不能作为材料的力学参数表征岩石的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粒径 纵波速度 动态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探讨新疆几次中强地震的地壳孕育深度
5
作者 唐明帅 王海涛 +4 位作者 魏芸芸 李艳永 王琼 魏斌 苏金波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7-526,共10页
在分析2009~2012年新疆地区的远震P波接收函数过程中,发现部分台站的接收函数中存在清晰且能量较强的壳内间断面转换波。本文分别利用接收函数中的壳内间断面和莫霍面转换波,联合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和时间窗滑动方法,分析了2009~2012... 在分析2009~2012年新疆地区的远震P波接收函数过程中,发现部分台站的接收函数中存在清晰且能量较强的壳内间断面转换波。本文分别利用接收函数中的壳内间断面和莫霍面转换波,联合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和时间窗滑动方法,分析了2009~2012年新疆6次中强地震震中周围的7个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和上地壳(壳内间断面上方地壳)介质泊松比在地震前后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乌苏、于田和独山子3个地震台站的地壳介质泊松比在对应的3次中强地震前后出现了较为明显且持续的下降过程,下降幅度大于均值误差,变化形态特征呈“V”字型(乌苏台呈双“V”字型),地震发生在“V”字形成的尾端,但其上地壳介质泊松比在地震前后没有出现明显低值异常变化;其他4个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和上地壳介质泊松比在地震前后没有观测到明显低值异常。根据观测结果,推测3次中强地震前后地壳介质泊松比出现低值异常主要源于中下地壳,地壳孕育深度位于中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动态泊松比变化 地壳孕震深度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波下砂岩ms级损伤预测模型
6
作者 刘杰 谢晓康 +3 位作者 兰俊 高素芳 高进 王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为获得毫秒(ms)级正弦波损伤变量预测模型,对岩样在不破坏情况下进行了不同波形不同频率的轴向力加卸载试验。提出了不同步时间段的定义,进而获得不同峰值荷载下不考虑不同步时间条件下的动态泊松比分别与即时荷载、即时横向长度、即时... 为获得毫秒(ms)级正弦波损伤变量预测模型,对岩样在不破坏情况下进行了不同波形不同频率的轴向力加卸载试验。提出了不同步时间段的定义,进而获得不同峰值荷载下不考虑不同步时间条件下的动态泊松比分别与即时荷载、即时横向长度、即时轴向高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从而得到线性关系中系数与峰值荷载间的拟合公式,即可联立不同已知条件,通过少量几个加载力峰值下的试验数据,对任意峰值荷载下动态泊松比与相关参数间的线性关系进行预测。以此为基础研究得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动态泊松比与即时横向长度的线性关系,推导出体积应变、损伤变量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加卸载过程中岩样的体积应变、损伤的变化做出ms级的精确预测,也为在已知少量循环试验下获得岩石动态参数,即可对ms级的损伤进行精确预测的模型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加卸载试验 ms级损伤预测 正弦波 动态泊松比 体积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