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略创业理论视角下服务创新驱动机制研究——一个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辛本禄 穆思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121,共10页
服务创新成为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驱动机制,基于集合论思想与战略创业理论,选取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以及企业规模作为条件变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173家制造企业进行研究,... 服务创新成为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驱动机制,基于集合论思想与战略创业理论,选取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以及企业规模作为条件变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173家制造企业进行研究,探寻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规模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任何单一条件均不能成为驱动服务创新的必要条件,存在5种类型的服务创新路径,且每条路径具有等效性。结论可丰富服务创新领域与战略创业领域相关研究,为企业服务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创业 服务创新 创业导向 动态能力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失效模糊故障树分析法 被引量:22
2
作者 何淑静 周伟国 严铭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7-511,共5页
采用故障树法,对引起上海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失效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上海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失效故障树.通过该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可得引起管网失效的27个最小割集;通过定量分析,则可以计算其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及进行底事件的重要度... 采用故障树法,对引起上海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失效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上海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失效故障树.通过该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可得引起管网失效的27个最小割集;通过定量分析,则可以计算其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及进行底事件的重要度分析.采用专家调查和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故障树底事件发生概率的模糊性,并以上海城市燃气输配管网故障树系统中的“杂质堵塞”这一底事件为例,计算出其模糊失效率为0.0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输配管网 海城市 故障树分析 发生概率 模糊集理论 重要度分析 模糊失效率 底事件 故障树 系统分析 定性分析 最小割集 定量分析 顶事件 模糊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效应研究
3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2 位作者 苏颖喆 李诗妍 豆姗姗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7-966,共10页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规律,以及各驱动因素在演变过程中驱动效应的变化特征(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结果表明:①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构成碳减排路径的各条件变量演变剧烈,不存在能够主导2个时期碳减排路径的条件组态,但构成碳减排路径的核心条件构型未发生根本性改变。②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碳减排进程中的马太效应,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碳减排路径上的差异愈发明显。③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各驱动因素碳减排效应的区域差异日益凸显,能源排放水平因素和工业能效水平因素的碳减排效应在各地区的作用差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水平因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显著增强,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相对削弱,人口集聚规模因素在各地区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加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仍是导致各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最直接来源。研究显示,我国的碳减排路径呈显著的阶段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推动我国实现碳减排需要从系统观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驱动因素 动态演进 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动态FsQCA)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编队动态防空威胁的直觉模糊决策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天夫 丁勇 申兴盼 《兵工自动化》 2018年第6期53-58,共6页
针对舰艇编队在不确定海战场环境中的威胁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防空威胁的直觉模糊决策方法。首先对来袭目标的不同类型信息作规范化处理,得到直觉模糊决策矩阵;其次由直觉模糊熵权法得出评估指标的初始权重,并融合指挥员的主观偏好信... 针对舰艇编队在不确定海战场环境中的威胁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防空威胁的直觉模糊决策方法。首先对来袭目标的不同类型信息作规范化处理,得到直觉模糊决策矩阵;其次由直觉模糊熵权法得出评估指标的初始权重,并融合指挥员的主观偏好信息建立指标权重优化模型,使得权重结果更为合理;然后采用正态分布方法处理多时刻信息,得到不同时刻的权重;最后基于TOPSIS思想得到目标的威胁度排序结果。仿真实例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为解决舰艇编队的威胁估计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模糊集 舰艇编队 动态威胁估计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何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基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fsQCA分析
5
作者 彭奕潇 朱李鸣 李建琴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4,共13页
文章以长三角27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fsQCA方法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与条件。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多路径交互的复杂协同关系,单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 文章以长三角27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fsQCA方法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与条件。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多路径交互的复杂协同关系,单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路径并不构成引致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既有路径差异又有生效门槛,高政务数字化和高数字产业化是引致高区域创新绩效的核心前因条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效应在长三角核心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在于“同群效应”导致城市之间“数字鸿沟”日益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化转型 区域创新绩效 模糊集定性分析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二型梯形模糊集的应急物资储备动态协同决策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朱佳翔 蔡建飞 +1 位作者 邓淑芬 林徐勋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92,共9页
重大灾害下应急物资储备决策是阻止突发灾难蔓延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救灾信息具备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特点,构建基于区间二型梯形模糊集的应急物资储备动态协同决策模型,并给出应急物资储备策略。利用区间二型模糊集理论的决策方案并结合... 重大灾害下应急物资储备决策是阻止突发灾难蔓延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救灾信息具备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特点,构建基于区间二型梯形模糊集的应急物资储备动态协同决策模型,并给出应急物资储备策略。利用区间二型模糊集理论的决策方案并结合比例分析法(COPRAS),构建常态环境下应急物资供应商选择的群决策模型,解决不相容群决策属性之间的冲突问题;进而,充分考虑"救灾阶段性动态时间因素"对储备决策的影响,构建动态救灾环境下应急物资储备结构模糊优化模型,实现常态决策与非常态应急决策之间的动态协同;最后,以2012年云南丽江"6.14"突发特大山洪灾害为实例进行数值分析,验证该动态协同决策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能有效解决动态救灾环境下应急物资储备结构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二型梯形模糊集 应急物资储备 综合比例分析 动态协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决策的机组励磁系统动态性能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朝 顾雪平 +4 位作者 梁海平 陆勇 唐浩 韩钰 汤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749-5756,共8页
为利用多个运行指标实现对机组励磁系统动态性能全面、客观地评估,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决策的励磁系统动态性能综合评估方法。评估过程中,主要选取了机组励磁输出响应滞后时间、励磁电压上升速度、励磁系统暂态增益或动态增益、稳态增益... 为利用多个运行指标实现对机组励磁系统动态性能全面、客观地评估,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决策的励磁系统动态性能综合评估方法。评估过程中,主要选取了机组励磁输出响应滞后时间、励磁电压上升速度、励磁系统暂态增益或动态增益、稳态增益等作为评估指标,并给出了指标计算方法。所提评估方法采用直觉模糊集确定励磁系统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改进逼近理想点法计算励磁系统动态性能综合指标。最后,分别采用仿真算例和某地区多台机组励磁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对所提综合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基于直觉模糊决策的机组励磁系统动态性能评估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系统动态性能评价 直觉模糊集 逼近理想点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稀疏规则库的定性插值推理方法
8
作者 祝建军 谭少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3-452,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三元组定性分析理论的插值推理方法,提供了该方法的具体算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有限推理问题的一个典型实例中,验证了该方法在解决有限推理问题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定性 插值推理 稀疏规则库 三元组定性分析 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多元路径
9
作者 李姝颖 张子鹤 +1 位作者 张枥尹 张丽娜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02-210,共9页
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动态SBM-DEA模型,测算2013—2022年中国省级农业生态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分析法考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内数字创新环境、数字创新主体和数字创新资源3个要素对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多因素联动效应,探析... 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动态SBM-DEA模型,测算2013—2022年中国省级农业生态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分析法考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内数字创新环境、数字创新主体和数字创新资源3个要素对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多因素联动效应,探析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多元路径。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在2013—2022年整体呈增长态势,各地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识别出4种引致高农业生态效率的发展模式,分别为政策资本驱动型、数字技术驱动型、全要素驱动型和产业融合驱动型,4种发展模式虽然不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但具有显著的地区效应,各省份在实现农业生态效率提升中并不遵循一致的组态路径。建议各地区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采用差异化的战略,以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带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效率 组态分析 动态模糊集定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协调度模型的汛限水位分期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佳宁 李晓英 +1 位作者 张琰 张梦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为协调防洪与兴利的矛盾,提高洪水资源化利用效益,基于改进模糊集方法进行汛期分期,建立系统协调度模型并计算得到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域。以思林水库为例,前、后汛期的汛限水位与发电效益协同贡献度成正比,与防洪风险协同贡献度成反比;... 为协调防洪与兴利的矛盾,提高洪水资源化利用效益,基于改进模糊集方法进行汛期分期,建立系统协调度模型并计算得到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域。以思林水库为例,前、后汛期的汛限水位与发电效益协同贡献度成正比,与防洪风险协同贡献度成反比;为实现系统协调度最大,前、后汛期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应分别为[435,437]m和[435,438]m,前、后汛期可分别增发电量2169.907×10^(4)、6509.722×10^(4)kW·h,水资源利用量可分别提高0.716×10^(8)、1.079×10^(8)m^(3)。研究成果可提高洪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水库安全合理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限水位 汛期分期 改进模糊集分析 动态控制域 系统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