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制剂在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松涛 周映燃 +3 位作者 陈传敏 贾文波 曹悦 张玉玲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根据城市中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和工况条件,进行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研究对比微生物制剂和化学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过程... 根据城市中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和工况条件,进行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研究对比微生物制剂和化学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过程中,投加微生物制剂系统和化学阻垢剂系统运行水质良好,微生物制剂系统水质参数优于化学阻垢剂系统;投加微生物制剂系统比化学阻垢剂系统阻垢效果较好,可以起到节水作用;两系统SEM和XRD表征显示钙垢晶体结构不规则,有些晶体结构破碎、断裂,碳酸钙方解石晶型部分转变为球霰石和文石晶型;实验期间优势菌在第一天占据93%到第二十八天占据59%,在实验过程中微生物制剂仍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微生物制剂 阻垢剂 动态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暂态功角测量研究及动态模拟实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钟志安 程林 +4 位作者 孙元章 彭疆南 崔沅 张剑云 黎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16-21,共6页
针对实时决策系统全局实时监控的需要 ,以全球定位系统 (GPS)相量测量技术为基础 ,构建了分散采集、集中控制的实时决策仿真系统硬件平台 ,提出了以实时测量系统中任意两台发电机的相对功角实现全局稳定控制的思想。各相量测量装置 (PMU... 针对实时决策系统全局实时监控的需要 ,以全球定位系统 (GPS)相量测量技术为基础 ,构建了分散采集、集中控制的实时决策仿真系统硬件平台 ,提出了以实时测量系统中任意两台发电机的相对功角实现全局稳定控制的思想。各相量测量装置 (PMU)将各自量测的相量值通过高速通信网络传送到服务器上 ,从而得到全网范围的实测相对功角。通过动态模拟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实时性能 ,表明在局域网下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周期小于 2 0 ms,考虑到实际通信网络和长距离传输的影响 ,可以认为总体时间周期能够控制在 3 0 ms~ 5 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实时决策系统 全局暂态功角测量 全局稳定控制 全球定位系统 动态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的动态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汪冰 解大 +1 位作者 董惠康 陈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33-36,共4页
基于暂态能量函数 (TEF)方法 ,讨论了可控串联补偿 (TCSC)装置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作用 ,设计了相应的稳定控制策略。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 ,应用数值仿真和动态模拟实验进行了验证 ,结果均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动态模拟实验 稳定控制 暂态能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上)——稳态阻抗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勇 解大 +1 位作者 刘晓冬 陈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21,56,共5页
研究了可控串联补偿动态模拟的实验方案和控制装置。动模实验证明,所研制的动模装置性能可靠。着重研究了TCSC工作于容性微调状态时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了TCSC模块的稳态等值阻抗特性及TCSC动模实验模块本身的回路损耗对... 研究了可控串联补偿动态模拟的实验方案和控制装置。动模实验证明,所研制的动模装置性能可靠。着重研究了TCSC工作于容性微调状态时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了TCSC模块的稳态等值阻抗特性及TCSC动模实验模块本身的回路损耗对阻抗特性的影响,包括调制电感及发电机出力对TCSC阻抗特性的影响。理论计算与EMTP数值仿真都证明了动模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动态模拟实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调速摩擦传动驱动动态模拟实验台
5
作者 颜丹 顾鸣 王迪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0年第2期73-77,共5页
根据钢轨探伤车动态模拟试验台的转盘条件及10-50公里/小时的速度要求,研究确定模拟试验台的工作形态,设计其安装、固定、转动部分,然后精确计算试验台的各项动静态参数、各项运动摩擦阻力,确认驱动力矩和功率;选用适当 产... 根据钢轨探伤车动态模拟试验台的转盘条件及10-50公里/小时的速度要求,研究确定模拟试验台的工作形态,设计其安装、固定、转动部分,然后精确计算试验台的各项动静态参数、各项运动摩擦阻力,确认驱动力矩和功率;选用适当 产调速交流电机,采用皮带变速传动,并采用皮带外缘摩擦驱动转上缘。最终,仅用1.5千瓦的功率和较小成本驱动2米直径的一吨试验达到了10-50/小时的转速及其它模拟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探伤车 动态模拟实验 摩擦传动 电磁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T系统外场动态模拟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6
作者 巢楚颉 张燕革 +1 位作者 艾勇 周浩天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6,共4页
设计了3.4km的外场空间激光通信实验,测试了捕获、对准、跟踪(APT)系统在室外机动平台下的性能。实验通过一维旋转平台模拟了机动平台对光束的扰动,实验数据表明,APT系统在大气湍流和旋转平台扰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对光束运动进行有效抑制。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APT系统 动态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夹层长度对底水锥进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莉 汪翔 郑德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采用烧结的平面物理模型 ,实验模拟底水绕过上窜夹层的动态过程 .实验考察了不同夹层位置下夹层长度对水锥的影响规律 ,进而得到夹层相对长度对水突破时间及无水采出程度的影响曲线 .研究表明 ,当夹层位于原始油水界面时 ,较短的夹层对... 采用烧结的平面物理模型 ,实验模拟底水绕过上窜夹层的动态过程 .实验考察了不同夹层位置下夹层长度对水锥的影响规律 ,进而得到夹层相对长度对水突破时间及无水采出程度的影响曲线 .研究表明 ,当夹层位于原始油水界面时 ,较短的夹层对水锥无明显影响 ,只有夹层长度达到一定值后它对水锥的抑制作用才表现出来 ,且夹层越长抑制效果越好 ;当夹层位于原始油水界面以上时 ,夹层长度对水锥的影响就复杂一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物理模拟实验 底水锥进 夹层长度 水突破时间 采出程度 砂岩底水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的快速系统原型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文劲宇 张浩博 +4 位作者 林思齐 向往 姚伟 周猛 左文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22,共8页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原有的物理模拟技术已难以满足。通过借鉴控制领域常用的快速控制原型(RCP)技术思想,提出了快速系统原型(RSP)技术,包括数字仿真器、快速原型控制器和快速原型被控对象(ROP)3个部分...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原有的物理模拟技术已难以满足。通过借鉴控制领域常用的快速控制原型(RCP)技术思想,提出了快速系统原型(RSP)技术,包括数字仿真器、快速原型控制器和快速原型被控对象(ROP)3个部分,解决了传统物理模拟技术费时费力和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快速演进需求的缺陷。RSP技术用于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入网验证时,研究成果和产品可直接用于工程实际。首先介绍了RSP的思想及具体实现方案,并阐述了其“所见即所得”的动模实验理念,最后以柔直输电动模实验为例,验证了基于RSP理念和技术可建成一个企业级别的仿真环境及工程技术实践平台,并能真实灵活仿真新型电力系统的各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 动态模拟实验 快速系统原型 快速控制原型 快速被控对象原型 数字仿真器 企业级别的仿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RTDS互联的TCSC物理模拟装置研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朱庆春 丁洪发 +2 位作者 张明龙 张健 张榕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55,共6页
介绍了一种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RealTimeDigitalSimulator)互联的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Thyristor鄄ControlledSeriesCapacitor)物理模拟装置,针对RTDS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系统接口,使得两者可以结合形成闭环的混合仿真系统。该装置具... 介绍了一种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RealTimeDigitalSimulator)互联的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Thyristor鄄ControlledSeriesCapacitor)物理模拟装置,针对RTDS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系统接口,使得两者可以结合形成闭环的混合仿真系统。该装置具有人机界面友好、便于监控的特点,而且其控制电路和程序设计模块化,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在装置研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基本运行方式以及阶跃响应试验,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装置的成功研制,为更深入研究TCSC及其控制器的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数字仿真器 数字-模拟混合仿真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 动态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轮发电机内部故障保护的动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侃君 尹项根 +1 位作者 陈德树 张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90,共6页
与汽轮发电机组相比,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每相绕组的分支数较多,并且各组中性点连接的分支数也可能不同,使得其内部故障保护的性能存在一些差异。文中基于一台模拟大型水轮发电机内部结构和电气特性的模型发电机,采用动态模拟实验对其内... 与汽轮发电机组相比,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每相绕组的分支数较多,并且各组中性点连接的分支数也可能不同,使得其内部故障保护的性能存在一些差异。文中基于一台模拟大型水轮发电机内部结构和电气特性的模型发电机,采用动态模拟实验对其内部故障保护进行了研究,这些保护包括:完全纵差保护、不完全纵差保护、裂相横差保护和单元件横差保护。在发电机处于不同运行工况下,根据各种保护的动作情况、灵敏度和可靠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对于水轮发电机的内部故障保护性能、主保护方案和保护应用方面均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动态模拟实验 灵敏度 多分支绕组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制冷循环间接空冷系统高温时段排汽状态分析与实验研究
11
作者 赵波 杨善让 +1 位作者 曹生现 王恭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8,共6页
基于复合制冷循环间接空冷(简称复间冷)系统的结构形式和传热过程,针对复间冷系统制冷循环,建立换热过程计算模型,并进行汽轮机排汽耦合制冷循环的动态模拟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制冷循环运行约500s后,排汽温度趋于稳态工况,随着排汽热负... 基于复合制冷循环间接空冷(简称复间冷)系统的结构形式和传热过程,针对复间冷系统制冷循环,建立换热过程计算模型,并进行汽轮机排汽耦合制冷循环的动态模拟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制冷循环运行约500s后,排汽温度趋于稳态工况,随着排汽热负荷的增加、环境气温的升高以及迎面风速的减小,排汽温度升高,实验结果与600 MW机组的模拟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间冷系统 制冷循环 排汽温度 正交实验 动态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故障行波定位动模实验平台 被引量:8
12
作者 姜运 彭红海 +1 位作者 曾祥君 匡文凯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85,共5页
为了对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实验室测试,搭建一个适用于故障电压行波定位的实验平台。通过比较分析配电网接地故障与输电网接地故障的不同,根据暂态行波信号的传输特征,设计线路相关参数及其拓扑结构,搭建含有4条馈线的... 为了对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实验室测试,搭建一个适用于故障电压行波定位的实验平台。通过比较分析配电网接地故障与输电网接地故障的不同,根据暂态行波信号的传输特征,设计线路相关参数及其拓扑结构,搭建含有4条馈线的10 km电缆线路配电网动态模拟实验平台,并进行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的试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平台能够满足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的实验室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定位 动态模拟实验 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S测试的气藏水平井温度分布特征实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为明 李海涛 +2 位作者 王永清 罗红文 邵长春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8-232,共5页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DTS)能连续实时监测水平井不同渗透率分布及气井产量生产时的井下动态。由于储层渗透率分布和产量对气藏水平井温度影响较大且变化无规律,致使目前基于DTS数据定量解释水平井产出剖面仍是一技术难题。文中基于水...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DTS)能连续实时监测水平井不同渗透率分布及气井产量生产时的井下动态。由于储层渗透率分布和产量对气藏水平井温度影响较大且变化无规律,致使目前基于DTS数据定量解释水平井产出剖面仍是一技术难题。文中基于水平井温度剖面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室内模拟实验,在储层恒温情况下分析了不同渗透率分布和气井产量生产时水平井温度分布特征,定量评价各因素对水平井温度分布特征规律,为实现基于DTS测试定量解释产出剖面和储层参数等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产出剖面 水平井 温度剖面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实时相角监测系统动模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志刚 韩岩 +5 位作者 赵慧 郝育黔 艾新 董青 郝玉山 杨以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7-29,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实时相角监测系统及其动态模拟实验结果。实时相角监测系统由参考相角测量装置、相角测量装置、调度端计算机和通信系统构成 ,实现了全网集中相角监视。构造了 3机动态模拟实验系统 ,对实时相角监测系统进行了全...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实时相角监测系统及其动态模拟实验结果。实时相角监测系统由参考相角测量装置、相角测量装置、调度端计算机和通信系统构成 ,实现了全网集中相角监视。构造了 3机动态模拟实验系统 ,对实时相角监测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包括正常工况、短路和低频震荡 ,验证了实时相角监测系统在动态情况下所有相角测量装置录波的启动、录波数据的传递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相角 监测系统 GPS 动态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硬循环水处理配方缓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志峰 郦和生 +2 位作者 刘金香 胡艳华 闫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6,共3页
在超高硬度的循环水中,复合水处理配方YSW-120在正常的腐蚀时间、循环水流速、温度下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动态模拟实验中,配合加酸调pH工艺,可使循环水中的Ca2+质量浓度达到2 000 mg/L,硬度达到3 000 mg/L,试管的腐蚀速率和黏附速率达... 在超高硬度的循环水中,复合水处理配方YSW-120在正常的腐蚀时间、循环水流速、温度下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动态模拟实验中,配合加酸调pH工艺,可使循环水中的Ca2+质量浓度达到2 000 mg/L,硬度达到3 000 mg/L,试管的腐蚀速率和黏附速率达到中国石化"好"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硬 冷却水处理 腐蚀 动态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olute transmission in heap leaching processing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金枝 吴爱祥 +1 位作者 杨保华 江怀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838-841,共4页
Solute transmission in saturated ore heap was studied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convection-diffusion equation (CDE) used to describe the mass transportation in porous media was solved by characteristic diffe... Solute transmission in saturated ore heap was studied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convection-diffusion equation (CDE) used to describe the mass transportation in porous media was solved by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 method to giv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ferrous ion in the ore column. To calibrate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a column test was performed using infiltration of sulfide ferrous solutio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is c0=0.04 mol/L) on a 100 cm high column composed of ore particles smaller than 10 mm for 2.5 h. The nume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numerical modeling under the same operating conditions as used for column test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from experimental procedure on the whole tren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the numerical method, and the parameters chosen can reflect the rule of ferrous ion transmission in ore he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p leaching solute transmission dynamic experiment numerical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simulation of drum level sloshing of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17
作者 曹小玲 皮正仁 +2 位作者 蒋绍坚 杨卫宏 B.Wlodzimerz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13-423,共11页
Drum level sloshing is the latest discove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HRSG) in combined cycle, and shows certain negative influence on drum level controlling. In order to improve drum level ... Drum level sloshing is the latest discove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HRSG) in combined cycle, and shows certain negative influence on drum level controlling. In order to improve drum level controlling,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drum level sloshing were investigated. Firstly, drum sub-modules were developed using the method of modularization modeling, and then the model of drum level sloshing was set up as wel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experimental rig, and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using the obta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Dynamic simulation was made based on the model to get a 3-D graph of drum level sloshing, which shows a vivid procedure of drum level sloshing. The effect of feed-water flow rate, main-steam flow rate and heating quantity on the drum level sloshing was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ignals with frequency higher than 0.05 Hz are that of drum level sloshing, the signals with frequency of 0.0-0.05 Hz are that of drum level trendy and "false water level", and variation of the feed-water flow rates, main-steam flow rates and heating quantities can change the frequency of drum level sloshing, i.e., the frequency of sloshing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eed-water flow rate, or the decrease of the main-steam flow rate and the heating quantity. This research work is fundamental to improv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drum level signal and precise controlling of drum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cycle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false level drum level sloshing model modularization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