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复杂失效分布下的动态检查点设置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印杰
江建慧
-
机构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上海
-
出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5-721,共7页
-
基金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321604)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207021)资助
-
文摘
检查点技术是保障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假定系统失效的发生服从泊松分布,因此检查点是等间隔设置的.但近几年公布的现场数据表明以上假定不合实际.因此,首先利用现场失效数据对固定检查点间距方法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两种检查点动态设置方法,它们根据系统前个阶段的失效信息动态地设置下一个检查点.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复杂失效分布下所获得的效果达到或者优于最优固定检查点的水平.
-
关键词
检查点技术
检查点间隔
失效分布未知
动态检查点
-
Keywords
checkpointing
checkpoint interval
failure distribution free
dynamic checkpoint placement
-
分类号
TP30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面向多样计算场景的检查点技术综述
- 2
-
-
作者
陈筱琳
张亚强
史宏志
-
机构
山东海量信息技术研究院
-
出处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2-1933,共12页
-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1QF104)。
-
文摘
检查点技术是一种在计算系统中保存当前计算任务和系统状态的方法,可应用于系统故障恢复、作业迁移和作业抢占等诸多场景。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场景更多元,计算规模更大,计算系统的结构层次更复杂,且计算环境更多变,这些会导致故障发生的概率增加。同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T)从[6.50 h,40.00 h]缩短至1.25 h。因此,作为典型容错手段的检查点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首先,介绍多样计算场景的检查点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概况,并基于现有技术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分类;其次,回顾包括增量检查点、多级异步检查点、最优检查点间隔和基于故障感知的检查点这4个方向在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结检查点技术在面向多样计算场景时的发展趋势——动态化、智能化和主动化,以及该技术面临的挑战;最后,通过梳理优化检查点策略的主要思路和最新方法,帮助研究人员快速掌握检查点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
关键词
增量检查点
多级异步检查点
最优检查点间隔
动态检查点
基于故障感知的检查点
-
Keywords
incremental checkpoint
multi-level asynchronous checkpoint
optimal checkpoint interval
dynamic checkpoint
fault perception-based checkpoint
-
分类号
TP302.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针对深度伪造的对抗攻击算法动态APGD设计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裘昊轩
杜彦辉
芦天亮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网络安全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7-106,共10页
-
基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项目(2021FZB1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共安全行为科学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SYS20)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802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02489)。
-
文摘
为了防范利用深度伪造模型伪造图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对抗样本生成算法即动态APGD(dynamic APGD,DAPGD),通过制作对抗样本替代原始图片,使深伪模型的输出产生明显失真,从而无法有效地生成伪造图片。DAPGD使用自适应衰减学习率的思路,能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提升收敛时对抗样本的质量;同时针对APGD容易错过最佳衰减学习率时机的问题,动态地设置用于衰减学习率的检查点,能更彻底地发挥学习率衰减的作用。由于深伪模型使用随机参数导致损失函数不稳定,取消了APGD的局部早停机制,提升算法的效果与速度。针对三个主流深度伪造模型进行DAPGD攻击实验,并与原算法及其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APGD生成的对抗样本在输出失真大小、攻击成功比例两个指标上均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能更有效地干扰深伪模型伪造图片。
-
关键词
深度伪造
对抗样本
学习率衰减
动态检查点
早停
-
Keywords
deepfake
adversarial example
learning rate decay
dynamic checkpoint
early stopping
-
分类号
TP30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E-RTDB的恢复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
-
-
作者
李坤
李春晖
王永炎
王宏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自动化研究院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2,共4页
-
文摘
嵌入式实时环境下,内存和CPU资源比较少,并且数据容易受到各种意外情况的破坏。根据这些特点为E-RTDB设计了一个高效的恢复子系统,包含日志管理器、检查点过程、恢复过程等,提出了一种动态自适应的检查点算法,综合考虑系统性能和恢复功能,解决了各种情况下的故障恢复问题。性能测试表明该子系统性能较高。
-
关键词
嵌入式
主内存数据库
日志管理
动态自适应检查点
恢复
-
Keywords
embedded
main memory database
log management
dynamic adaptive checkpoint
recovery
-
分类号
TP131.13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