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合文化视角下自我构念的动态性特征
被引量:
13
1
作者
买热巴.买买提
吴艳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9-1239,共11页
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交流使得个体自我构念表现出动态性特征。现有研究从聚合文化的视角出发,表明自我构念动态性表现在认知、动机和情绪三个层面。文化的动态建构和文化的情境认知理论为自我构念动态性提供了理论解释。自我构念的动态性...
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交流使得个体自我构念表现出动态性特征。现有研究从聚合文化的视角出发,表明自我构念动态性表现在认知、动机和情绪三个层面。文化的动态建构和文化的情境认知理论为自我构念动态性提供了理论解释。自我构念的动态性受到个体多元文化经历、文化认同、非本质主义观念和文化智力的影响。现有研究暗示出自我构念动态性具有神经和潜在的生物基础。未来研究应对自我构念的动态性特征进行心理、神经和生物层面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文化
自我
构
念
动态
性
多元文化经历
文化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动性心理疲劳成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归因
被引量:
8
2
作者
毕晓婷
张力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8-413,共6页
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动态变化及其归因。采用追踪式的定性研究方法,邀请6名某项目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女性运动员为研究参与者,使用NVivo7.0软件对其在备战期间的行为记录和半结构化访谈材料进行分析,获得对运动性心...
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动态变化及其归因。采用追踪式的定性研究方法,邀请6名某项目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女性运动员为研究参与者,使用NVivo7.0软件对其在备战期间的行为记录和半结构化访谈材料进行分析,获得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结构和归因的主题归纳结果。结论:(1)"运动性心理疲劳"是一个具有3因素结构的动态构念,其中,"情绪和体力耗竭"与"对运动的负评价"2个因素的变化规律类似,均在比赛期增加,在调整期降低,而"运动成就感降低"因素则相反,在赛期降低而在休息期提高;(2)训练周期和心理疲劳的调节措施同时以运动员的"控制感"为中介对其产生影响,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动态变化,因此对其的干预从根本上应当指向如何帮助运动员提高对于训练的控制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心理疲劳
动态构念
定性研究
控制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合文化视角下自我构念的动态性特征
被引量:
13
1
作者
买热巴.买买提
吴艳红
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9-1239,共11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M591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116)资助
文摘
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交流使得个体自我构念表现出动态性特征。现有研究从聚合文化的视角出发,表明自我构念动态性表现在认知、动机和情绪三个层面。文化的动态建构和文化的情境认知理论为自我构念动态性提供了理论解释。自我构念的动态性受到个体多元文化经历、文化认同、非本质主义观念和文化智力的影响。现有研究暗示出自我构念动态性具有神经和潜在的生物基础。未来研究应对自我构念的动态性特征进行心理、神经和生物层面的考察。
关键词
聚合文化
自我
构
念
动态
性
多元文化经历
文化启动
Keywords
polyculturalism
dynamic self-construal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culture priming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动性心理疲劳成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归因
被引量:
8
2
作者
毕晓婷
张力为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8-413,共6页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7108)
文摘
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动态变化及其归因。采用追踪式的定性研究方法,邀请6名某项目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女性运动员为研究参与者,使用NVivo7.0软件对其在备战期间的行为记录和半结构化访谈材料进行分析,获得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结构和归因的主题归纳结果。结论:(1)"运动性心理疲劳"是一个具有3因素结构的动态构念,其中,"情绪和体力耗竭"与"对运动的负评价"2个因素的变化规律类似,均在比赛期增加,在调整期降低,而"运动成就感降低"因素则相反,在赛期降低而在休息期提高;(2)训练周期和心理疲劳的调节措施同时以运动员的"控制感"为中介对其产生影响,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动态变化,因此对其的干预从根本上应当指向如何帮助运动员提高对于训练的控制感。
关键词
运动性心理疲劳
动态构念
定性研究
控制感
Keywords
athletic burnout
dynamic concept
qualitative study
sense of control
分类号
G804.8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合文化视角下自我构念的动态性特征
买热巴.买买提
吴艳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运动性心理疲劳成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归因
毕晓婷
张力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