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分馏塔动态机理模型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华 江青茵 曹志凯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7-220,共4页
首先经严格的机理分析给出分馏塔逐板计算的模型,然后采用房室法、虚拟组分法将模型简化.最后对所建立的机理模型进行求解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分馏塔 动态机理模型 房室法 虚拟组分法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动态模拟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罗雄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62,共9页
通过机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再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动态流程模拟软件gPROMS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动态模拟。将动态机理模型线性化,得到该模型在不同操作点上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特征值,以此进行稳... 通过机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再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动态流程模拟软件gPROMS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动态模拟。将动态机理模型线性化,得到该模型在不同操作点上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特征值,以此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控制开环的条件下,所研究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再生系统在正常的操作点是不稳定的,必须对两段提升管的出口温度进行控制以保证正常操作点的稳定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 反应-再生 动态机理模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在催化裂化柴油产品质量先进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品慧 杜殿林 +1 位作者 左信 马庆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9,共3页
对催化裂化装置主分馏塔柴油产品质量先进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工程实施。根据过程动态机理分析,运用状态反馈预测控制,考虑装置的操作控制及现有的测点情况,从实时控制出发,建立了主分馏塔柴油产品质量先进控制的简化状态空间数学模型... 对催化裂化装置主分馏塔柴油产品质量先进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工程实施。根据过程动态机理分析,运用状态反馈预测控制,考虑装置的操作控制及现有的测点情况,从实时控制出发,建立了主分馏塔柴油产品质量先进控制的简化状态空间数学模型。使用实测过程变量,实现状态变量反馈和可测干扰变量前馈的预测控制方法,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及抗干扰能力,增大了模型适应范围。先进控制的全部功能在DCS层上实施,可以在线实时调整控制系统参数,监视系统运行状态,提高了控制系统应用的灵活性,装置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设计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 催化裂化装置 蒸馏塔 柴油 产品质量 先进控制 应用 动态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乳状液液滴建模与小变形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景微娜 梁志珊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4期4070-4073,4085,共5页
从微观角度出发,根据运动学基本定律,建立乳状液液滴受力模型,同时进行了乳状液液滴的小变形动力学分析,并进行了模型求解和仿真,为原油电脱水的自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电脱水 油包水(W/o)乳状液 小变形 动力学分析 动态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正交配置法模拟加氢裂化反应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群勇 江青茵 曹志凯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15-919,共5页
结合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方程,按照加氢裂化反应的特点,建立了加氢裂化反应器6集总动态机理模型。反应动力学采用原料油、柴油、航空煤油、重石脑油、轻石脑油、气体6集总模型。对总动态机理模型提出了正交配置法和... 结合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方程,按照加氢裂化反应的特点,建立了加氢裂化反应器6集总动态机理模型。反应动力学采用原料油、柴油、航空煤油、重石脑油、轻石脑油、气体6集总模型。对总动态机理模型提出了正交配置法和龙格-库塔法相结合的求解方法。新的求解方法计算量小、精度高,并且能求得微分数学模型的近似解析解。应用6集总动态机理模型对加氢裂化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考察了模型的预测精度。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和预测加氢裂化产品的收率分布和反应器的温度分布,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机理模型 正交配置法 加氯裂化 反应器 数学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antic-based dynamic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problem solving in multi-agent systems
6
作者 李青山 褚华 +1 位作者 薛宝叶 张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618-628,共11页
In multi-agent systems(MAS),finding agents which are able to service properly in an open and dynamic environment are the key issue in problem solving.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gent resources quickly and positio... In multi-agent systems(MAS),finding agents which are able to service properly in an open and dynamic environment are the key issue in problem solving.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gent resources quickly and position agents accurately and complete the system integration by the keyword matching method,due to the lack of clear semantic information of the classical agent model.An semantic-based agent dynamic positioning mechanism was proposed to assist in the system dynamic integration.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 agent model and the description method,a two-stage process including the domain positioning stage and the service semantic matching positioning stage,was discussed.With this mechanism,proper agents that provide appropriate service to assign sub-tasks for task completion can be found quickly and accurately.Finally,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was validated through the in-depth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o the system dynamic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gent systems(MAS) task revolution SEMANTICS dynamic lo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